APP下载

少数民族的优秀干部
——张冲

2022-12-12李志洪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云南

李志洪

(中共泸西县委党校、泸西县社会主义学校,云南 泸西652499)

1980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样一则讣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彝族人民的好儿子张冲同志因病长期医治无效,于1980年10月30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1)《胡耀邦参加张冲追悼会》,《人民日报》1980年11月22日,第1版。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社会主义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张冲同志仍然受到人们的敬仰。重温张冲同志的伟大功绩和崇高精神,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凝聚共识,砥砺奋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张冲的革命生涯

在纪念张冲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说:“张冲同志生活俭朴,严以律己,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云南工作,关心社会进步与发展,关心人民的富裕幸福。”(2)《纪念张冲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2001年2月27日,http://www.cppcc.gov.cn/2011/09/24/ARTI1316857436093121.shtml,2021年11月20日。可以说,张冲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一切的一生。

(一)爱国爱民,反抗压迫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击下,中国危机四起、人民苦难深重,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3)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49页。1885年,法国用武力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一时间,云南大地上战火频仍、民不聊生。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张冲于1901年出生在距泸西县和弥勒县县城约50公里的小布坎村。

“张冲原名绍禹,又名维新,字云鹏。……按尧、舜、禹的顺序起名的,张冲在家中排行老三,故名绍禹,四弟绍汤。”(4)谢本书:《张冲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11页。“禹”是中国古代与尧、舜齐名的圣贤君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张冲家虽身处穷乡僻壤,但也称得上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其父张冀廷参加过反抗法国侵略者的战争,因功受奖,被清廷授予“从六品”官职。张冲父亲为官清廉,深得当地群众好评。张冲从小机敏过人,父亲希望他将来能光宗耀祖,因此督促他认真学习,尤其是要他熟读四书五经,以便将来能够金榜题名,光耀门庭。不过张冲不喜欢四书五经,反倒十分喜爱《水浒》《三国演义》 《七侠五义》和《孙子兵法》等书籍。张冲也曾在私塾和永宁小学、泸西小学等处就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影响。在读书和劳动之余,张冲还热衷于习武,他把沙袋绑在腿上练习跑步,登房屋,爬大山,练刀功,学射击,练梅花桩等,不但锻炼了身体,还磨练了意志品质。张冲的别名“维新”,早已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意思是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最早出自《诗经》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句。张冲出生的时候,旨在变法图强却不幸失败的“百日维新”运动刚过去没几年,这个名字既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救亡图存主题,也体现了他本人胸怀家国天下的远大志向。

1840年后,尽管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一系列运动,但旧中国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病疠长期无法消除。在张冲生活的云南弥勒、泸西等地,民族压迫、阶级压迫深重,土匪横行,民不聊生。

危机四伏、动荡不安的时局,以及年幼遭遇的家庭变故,使张冲从小形成了“大丈夫要铲除人间不平,要使人人有衣穿,个个有饭吃,才不枉活世上一场”(5)谢本书:《张冲传》,第13页。的人生理想。

1917年,张冲的父亲去世。1918年,因泸西一些土豪劣绅联名上告张冲通匪,省政府发下公文,要将其“速即逮捕归案”。得知消息后,年仅17岁的张冲开始逃亡,途中因不满团防欺压百姓,杀人夺枪,揭竿而起,为反抗剥削和压迫走上了绿林道路。

为实现“人人有衣穿,个个有饭吃”的人生理想,张冲想效仿《水浒》中的林冲,把名字由绍禹改为冲,有“逼上梁山,替天行道”的意思。他与兄弟们约法三章:“一是我们的队伍不要惯匪、兵痞和地痞;二是我们的队伍永不扰民;三是我们立志为民除暴,干一番事业。”他还提出了“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保护农工商,救济贫苦穷”的口号。(6)谢本书:《张冲传》,第23页。张冲走上了绿林道路,是他实现“人人有衣穿,个个有饭吃”人生理想的最初实践。当时有民间歌谣赞曰:“太阳出来红彤彤,泸西出了个张云鹏,救济穷苦人,打到富家翁,官差不敢来哟!鸡犬免遭殃。”(7)谢本书:《张冲传》,第25页。

大革命时期,张冲反对北洋军阀,支持“二六”政变,推翻了唐继尧的军阀统治,鼓舞了云南人民的革命热情,为云南革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六·一四”政变,张冲坚持正义,追随龙云,立功受奖,被委任为滇军第5师师长,时年27岁,成为滇军中的实权人物。

1931年后,张冲以旅长军衔兼任云南盐运使,对盐政进行改革。1932年,他变卖家产,实施“移卤就煤”工程,创建一平浪盐矿,解决了云南盐业危机,为民造福。移卤就煤的成功,是盐业史上的创举,使云南得以度过盐业危机,这对云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和对抗日战争的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8)谢本书:《张冲传》,第113页。值得一提的是,一平浪盐矿至今仍为云南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盐矿有职工3000余人,年产盐18万吨,2002年7月,成为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重要盐产品生产单位之一,2003年6月,随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并入云天化集团,2004年,产盐23.39万吨。

(二)红心向党,投身革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926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建立,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把地处边疆、民族众多的云南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伟大时代。随着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在云南的深入开展,张冲在思想上发生了深刻转变,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同时看穿了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反动本质,于是便毅然决然地追求真理、修正错误,主动寻求党的领导。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1930年3月,国民党云南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成立。1930年5月,由于叛徒告密,中共云南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机关工作人员刘宗汉、陈友贵、董树勋、周子安、张永和、张春旭等先后被捕。不久,王德三、张经辰、李国柱、吴澄等共产党员也相继被捕,并于1930年12月31日被国民党杀害于昆明。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张冲成功营救云南省委机关领导张永和。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5年和1936年,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先后经过云南。艰苦卓绝的长征,途经11个省,但过云南是相对顺利的,毛泽东“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诗句也可以佐证这一点。造成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无疑是毛泽东用兵如神,四渡赤水调离滇军孙渡部队;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张冲对红军实行追而不打的建议得到了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的采纳,“率领近卫第一、第二两团的兵力,尾随在红军之后,保持一定的距离,追而不打,或按兵不动,做做样子。红军主力渡金沙江用了七天七夜,张冲也按兵不动七天七夜,红军得以安全渡江”。(9)谢本书:《张冲传》,第117页。张冲的这一建议,为红军顺利通过云南创造了条件。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华北沦陷,上海沦陷,南京沦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937年10月12日,滇军60军誓师出征,抗日救国。张冲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请缨抗战,奔赴前线。在台儿庄战役中的禹王山阻击战中,张冲指挥若定,英勇无畏,身先士卒,固守阵地20天,伤亡过半仍岿然不动,打出了滇军的威望,为台儿庄战役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禹王山阻击战让时年37岁的张冲一战成名,获得“抗日名将”的称号,并升任60军军长。

1938年1月,滇军在崇阳战役中失利,由于小人告密其“通共”,张冲被撤职留任,调回云南。张冲回到云南,遂投身于弥勒、泸西的水利建设事业中。1940年初,云南省政府第713次会议决定设弥泸水利监督署,并委派张冲为监督署监督,直接对省政府负责。1940年3月,弥泸水利监督署于弥勒县城正式成立。1943年,第一期工程竣工。为纪念张冲将军主持水利的功绩,立石碑于茨棚哨,上刻碑文“泽流万古”。另有民谣赞之:“历代著名干南乡,连年干旱地放荒,甸溪河水灌不上,广种薄收缺口粮。一年吃穿无处着,高利贷款来养活,一期工程完成后,南乡坝已初改观。”(10)谢本书:《张冲传》,第159页。如今太平水库已成为旅游风景区,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令人流连忘返。

1945年,在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墨迹未干之时,国民党便背信弃义,向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各解放区发动进攻。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解放战争全面爆发。1945年12月1日,大批国民党特务和军人分途围攻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等校,毒打师生,投掷手榴弹,炸死师生4人,重伤29人,轻伤30多人,史称“一二·一”惨案。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隔4天,闻一多先生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白色恐怖笼罩昆明。

1946年10月,为笼络人心,国民党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而此时的张冲,经过移卤就煤、抗日救国、兴修水利等一系列事件,已是云南威望极高的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因而蒋介石不得不把云南“土著”的代表名额分配给他。借参加“国民大会”的时机,张冲冲破国民党的封锁,奔赴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杨尚昆等中共领导的亲切接见。据张冲夫人惠国芳回忆,大约到延安的第三天,毛泽东和江青就邀请夫妇俩到他们家里做客,之后朱德和康克清也设宴款待了他们。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使张冲深受感动,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947年月1日,张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张冲被派往东北前线,先后担任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高级参议、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他利用自己在滇军的极高威望,以滇军老前辈、老上级的关系,多次写信给60军军长曾泽生和暂编21师师长陇耀,宣传党的政策。1948年9月17日,曾泽生率领60军在长春起义,这是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整军起义,对于瓦解敌军进而夺取辽沈战役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党中央对张冲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毛泽东主席在北平接见张冲时说:“你们对滇军的工作做得不错啊!”张冲回答说:“都是党的领导、党的工作,是红旗插到头上来了。”毛泽东说:“红旗插到头上,还要愿意扛才行,有的人要他扛,他还不愿扛嘛!”(11)谢本书:《张冲传》,第199页。在从延安到松江时,途径解放区,看到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伟大壮举,张冲感慨万千,心想“为什么我从前就没有想到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根据地呢?”由此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二)建设祖国,奋斗不息

新中国成立后,张冲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并担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后又先后当选为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委员,长期担任云南省副省长等职。在新政协筹备工作会议上,张冲同志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站在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大团结的高度,就《共同纲领》提出“只提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不提反对大汉族主义是不全面的”的建议,得到毛主席的肯定和党中央的采纳,最终正式写进了《共同纲领》。他还结合云南实际在会上作了《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发言,并对《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草案)》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政务院广泛征求各大行政区和有关各省意见的基础上,1952年8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了这个实施纲要,由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公布实施。

在担任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期间,张冲同志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民情,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积极争取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使凉山得以全部解放,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为党的民族工作、统战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乌兰夫在为张冲所写的悼词中提到:“解放初期,张冲同志深入边疆和大小凉山少数民族地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调解民族纠纷,疏通民族关系,团结教育少数民族爱国上层人士和国民党起义人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促进当时全省安定和民族团结,胜利完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12)谢本书:《张冲传》,第372页。

1956年底,三大改造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1964年6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两弹结合飞行实验成功;1967年6月18日,氢弹爆炸成功;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些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更加坚定了张冲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1956年后,张冲同志把主要精力倾注于考察和研究长江上游的水利建设,九次穿越险峻的虎跳峡,对开发金沙江水利做了大量的工作:考察马湖,总结出“马湖”天然坝型自然规律;领导了“水中倒土”和“定向爆破”堆坝的实验;新建了曲靖花山水库、祥云普淜水库、元谋东山水库、宾川岔河引水、引洱入宾等水利工程;考察了全省的水利事业。其间四次入弥泸,九次穿越虎跳峡;提出治理金沙江的设想,组织撰写《金沙江考察报告》,完成《加强定向大爆破筑坝科研工作的建议》《张冲对金沙江的设想》两个文件;第一个提出“南水北调”上游方案。“上游方案就是张冲提出来的,即提高金沙江水位,从青海将水北调。”(13)谢本书:《张冲传》,第277页。张冲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每次到北京参加人大代表会会,他都要就水利建设问题,尤其是开发金沙江、南水北调以及定向爆破筑坝等问题发表意见及提出问题。1975年1月13日,他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题为《掌握自然规律,实现“高峡出平湖”——创造崭新坝,做深谷江河的主人》的专题发言。1978年1月下旬,已77岁高龄的他又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大会上做专题发言。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张冲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张冲虽然年事已高,仍然壮心不已,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促进台湾回归祖国,满怀信心,积极工作。1978年7月,张冲在最后一次考察金沙江的途中,病倒在渡口市,住进了北京医院。住院期间,张冲仍不忘水利建设事业,他说:“呼吸不停止,思考不停止。”“有了模型,有了数字,国家领导同志才好下决心,我还有3000元存款,可拿来做模型,做实验费。”“前进才有生路,前进才有光明,前进才会胜利!”(14)谢本书:《张冲传》,第333页。这是张冲将军无私奉献、鞠躬尽瘁、奋斗不息的真情流露。1980年10月30日,张冲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79岁。遵照他的遗言,骨灰被撒到金沙江虎跳峡处。可以说,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一生反抗压迫,追求真理,最终把光明留在了人间。

张冲同志是彝族人民和云南人民的骄傲,他的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合体,是共产党人优良品质和作风的集中体现。

二、学习张冲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张冲同志是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伟大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优秀干部的代表。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习张冲同志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必将激励我们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一)学习他爱国爱民,追求真理的伟大情怀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是最有力量的情感。从热爱人民到热爱中国共产党,从热爱祖国到热爱社会主义,是张冲所走的道路。少数民族高级领导干部成长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理想及政治纲领逐渐对其产生影响的过程,也是其个人理想付诸实践的过程。张冲从小立下“人人有衣穿,个个有饭吃”的人生理想,为了实践这个理想,他揭竿而起,反抗压迫,打击侵略,抗日救国。当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先进政党时,便积极主动寻求党的领导,从反动的营垒中冲杀出来,毅然奔赴延安。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他把个人理想与党的政治理想相结合起来,投身革命,建设祖国,奋斗不息。他曾说: “去北平参加政协筹备工作,心中十分高兴。我‘深信只有党的成功,才能达到真正的民族平等’。”(15)谢本书:《张冲传》,第282页。

(二)学习他自我革新,自我革命的优秀品质

勇于自我革新,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张冲的一生是爱国爱民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是自我革命的一生,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一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张冲将军从农家子弟到揭竿而起反抗剥削,从绿林好汉到接受改编,从反对军阀到三次寻找红军,从投身抗战到奔赴延安,从参加革命到建设祖国……每一次历史转折时期,张冲将军总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一心为民,奋斗不息。

(三)学习他高举旗帜,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

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显著标识。1946年10月,中央领导在延安的亲切接见和教诲,使张冲深受感动,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为人民解放事业多作贡献。1948年,他利用自己在滇军中的威望,宣传党的政策,成功策动60军在长春起义;1953年,他深入边疆和大小凉山少数民族地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调解民族纠纷,疏通民族关系,团结教育少数民族爱国上层人士和国民党起义人员,要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少数民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1956年以后,他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金沙江的水利水电开发提出了积极建议。他曾经对身边的年轻干部说: “要牢记今天,加倍努力,做好民族工作,以实际行动报答党中央、毛主席的亲切关怀。”(16)李桂英:《张冲同志二三事》,《中国民族》2001年第7期,第27页。

(四)学习他以诚相待,广交朋友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说,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交到的朋友多不多、合格不合格、够不够铁。(17)习近平:《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重大意义》,《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563页。广交友是张冲的突出特点,他与族人交朋友,与乡绅交朋友,与少数民族头人交朋友,与民主人士交朋友,与教授、学者交朋友,云南省主席龙云、少数民族头人李和才,民主人士楚图南、李公朴、闻一多、张奚若,大学教授熊庆来、冯素陶、费孝通、冯景兰,画家徐悲鸿等都是他的挚友。张冲同志靠广交深交朋友,为党和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张冲靠与同族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友谊,成功营救被捕的中共云南省机关领导张永和;解放战争时期,张冲靠与老部下曾泽生的私交,成功策动60军起义;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与部落首领沙马耶戛交朋友,为开辟党在凉山南部地区的工作,肃清国民党残匪,最后解放凉山,并顺利完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在与部落首领沙马耶戛交朋友时,张冲以彝家传统的方式和沙马耶戛举行了钻牛皮、喝鸡血酒的仪式,并亲手把一件察尔瓦(即大披毡,凉山彝族喜欢穿着的服饰)作为见面礼披到了沙马耶戛的身上。沙马耶戛激动得热泪盈眶,表示坚决拥护共产党、拥护毛主席,一定听张冲副省长的安排,欢迎解放军,欢迎工作队到西古溪开展工作,并愿意配合解放军和工作队,肃清逃窜到凉山的国民党残匪。(18)李桂英:《张冲同志二三事》,《中国民族》2001年第7期,第27页。

(五)学习他实事求是,深入调研的工作作风

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实事求是,深入调研正是张冲同志一贯的作风。无论是干革命还是搞建设,不管是在旧军阀中还是在党的领导下,张冲总是实事求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言献策。在出任云南盐运使期间,通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张冲草拟了《移卤就煤》方案并于1933年2月21日呈报省政府第331次会议讨论通过。1939年,他招收技术工人勘察弥勒水利,形成报告,于1940年呈报云南省政府第713次会议通过。1956年后,他专注于考察和研究长江上游的水利建设,九次穿越险峻的虎跳峡,对开发金沙江水利积极提出意见建议。

(六)学习他无私奉献,奋斗不息的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行动,为中国精神注入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特殊基因,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张冲将军始终秉持着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共产党员精神,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猜你喜欢

云南
云南图片库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云南图片库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最后的秋境
云南 一个巨大的地质博物馆
云南图片库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潦浒柴烧陶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