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名讲述红色故事
——云南政协报社新媒体助力党史学习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2022-12-12张莹莹杨丽娅
张莹莹,杨丽娅
(云南政协报,云南 昆明65003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被一直传颂着。红色故事展现了历史的真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鲜活体现。讲好红色故事,有助于传承党的红色血脉,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与之相关的各类纪念活动也随之增多,但要让这样的媒体产品突出“重围”、得以“出圈”,还需要做到“形神兼备”,务必要在形式和内容上下足功夫。在各家媒体发挥所长,以老党员、文物、家书等多种载体讲述红色故事时,云南政协报社另辟蹊径,看到了地名背后所蕴藏的红色文化,以“地名+红色故事”为主题,围绕100个地名讲述100个红色故事,以实地探访的微视频结合影视资料、情景再现等形式,多元、生动反映了真实动人的峥嵘岁月,吸引广大读者受众一起追寻红色记忆,聆听地名故事。
一、它山之石:云南党史学习教育新媒体产品的不足
(一)产品同质化严重
2021年正值建党百年,各家媒体的新媒体产品纷纷以红色文物、家书等载体讲述红色故事。由于角度相似,红色素材局限性高,自由发挥度低,导致产品内容同质化严重。主要体现在不同属性媒体之间素材相同,不同媒体平台之间内容相似,媒体产品千篇一律,读者观众容易审美疲劳。如此来看,要想讲好红色故事,分众化、差异化必不可少。
(二)产品内容混乱
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在这个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时代,制作、上传媒体素材获取便利、流程操作简单容易上手,门槛较低。但由于大众文化水平以及思想意识方面参差不齐,导致新媒体产品内容、品位存在极大差异,质量难以保障。而红色故事关乎历史、政治的真实面貌,马虎不得。新媒体产品内容混乱,俨然成为新媒体报道党史学习教育中存在的大问题。
(三)新媒体平台缺乏社交互动性
当前,一些新媒体产品不注重平台的社交属性、粉丝(fans)粘性等,于用户而言,内容不具有长久吸引力、互动性、体验性,即使是较为优质的素材内容,也难逃读者用户“一次游”。“回头客”难培养,久而久之,平台缺乏活跃度和互动,徒有一群“僵尸粉”而毫无流量可言。
二、破茧成蝶:云南政协报新媒体助力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沉浸式+讲述”把观众带到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讲好红色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内容为王,讲好事实。
真实性是红色故事的生命。所以云南政协报社本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同时,向云南省民政厅获取了我省地名相关的权威信息,还向省委党史办考证了该地名发生的“红色事件”以及与之有关的“红色人物”。
在考据史料、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云南政协报社通过鲜活案例做到了讲史实、讲事实,做到旁征博引,使受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为了讲好地名的红色故事,云南政协报社记者奔赴基层,在当地寻访老党员、纪念馆的讲解员、当地的党政干部,讲述当年发生的故事以及对后人的影响。在视频剪辑中,通过现场景别、后期制作突出“红色地名”,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新媒体微信、客户端推出的《红色记忆·地名故事》第一期中,记者以volg的形式,带观众走进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节孝巷39号,用现场同期声为大家讲述了节孝巷39号“中共地下党建党旧址”的红色故事,带动读者受众一起沉浸式感受节孝巷39号背后的红色力量,学好党史,凝聚力量,薪火相传。该视频的推出,带动了其他用volg讲红色故事的具有强烈现场氛围的现象级作品在各家媒体陆续推出,但因为突出“地名”元素,在众多的讲述红色故事的报道中,云南政协报特色鲜明,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促进了政协系统形成全方位党史学习教育氛围。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被一直传颂着。红色故事展现了历史的真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鲜活体现。讲好红色故事,有助于赓续党的红色血脉,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现场+云端”开辟学习新途径
讲好红色故事,要注重分众化、差异化。在媒体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当下,云南政协报社在利用全媒体平台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注重凸显红色故事的教育功能,挖掘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思想境界、浩然正气和人格魅力,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特别是在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中,对于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悟初心、践使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不断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斗力量,云南政协报通过《红色记忆·地名故事》栏目以“现场+云端”的模式,创新了讲好红色故事的形式和内容,也为省政协机关、报社党员开辟了学习党史的新途径。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云南政协报社利用现场拍摄地名故事的契机,让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入纪念馆、烈士陵园、陈列馆等现有红色文化基地,在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的同时,开展一些现场教学活动,不仅把红色地名故事讲给受众听,还做到了让讲述者、参与活动者在边走边看边学中接受党性洗礼。
云南政协报社在其客户端、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同步开设《红色记忆·地名故事》专栏,在最终呈现的短视频作品中,不仅有记者在现场讲述的画面,还有专家、学者以及亲历者的讲述。除此以外,还通过影视资料等进行场景再现,很好地普及了党史,让群众接受红色洗礼。
2021年7月初,云南省政协办公厅信息宣传处党支部联合云南政协报社党支部一起走进了云南解放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参观学习中,报社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同步给观众们讲述了翠湖南路65号地名的红色故事。让大家知道了翠湖南路65号宅院不仅与云南民国时期的历史密切相关,而且是云南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驻地,也是陈赓、宋任穷两位首长的居住地和办公地,在中缅勘界期间,周恩来总理也居住在这里。
通过讲述这个地名的红色故事,让参加活动的党员,观看视频的读者了解到云南解放的历史,是云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伟大革命斗争史,是云南各族人民不屈不挠与专制统治进行英勇抗争的革命史,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组成部分。云南解放,开创了云南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数千年漫长的苦难生活,使云南各族人民踏上了一条走向光明、走向胜利的道路。
为进一步发挥新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云南政协报社分析各平台受众喜好,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角度、种类,深入发掘主旋律文化中的独特新闻点,通过直播、vlog、海报等新时代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有针对性地打造了“地名红色故事”系列差异化的正能量产品,让大众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接受正能量的熏陶。充分利用受众面广、口碑好、热度高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了传播。
(三)“互动+感悟”炼出学习新局面
党史学习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开,讲述地名的红色故事只是云南政协报社助力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方面。加强党史学习、抵御历史虚无主义需要明确党史学习的核心目标,准确把握历史真实,注重对史料的挖掘、考证、整理与收获。新时代加强党史学习需要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加深对中共党史问题的认知,摒弃党史学习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因此在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握党史学习教育清晰的逻辑主线,坚持内容和形式并重,强化受众对党史学习内容的领会也是云南政协报社着力引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是增强互动性、体验感,将对象更好“带入”,推动学习教育氛围迅速升温。云南政协报社除了全媒体开设《红色记忆·地名故事》,还联合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开设了《红色故事》,定期发布党史档案中的红色故事内容。开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争取更大光荣》栏目,重点发布省政协委员关于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想感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云南政协报社各新媒体平台还推出了8期《学党史促履职委员微讲堂》栏目,以视频讲堂的形式反映政协委员学党史的心得,让政协委员们带着受众一起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传递了同心共筑中国梦、履职尽责勇担当的决心和信念。
这些栏目刊发的稿件在云南省各级政协委员间反响热烈。委员们积极参与,踊跃投稿,与报社新媒体平台一起共同发力,一起打造了“沉浸式+感悟”的党史学习教育新途径。云南政协报还通过组织线下讲感想、讲心得,深入交流、相互点评等形式,激发思考、启发思维,在其报纸、客户端、网站平台发布了省政协机关广大青年对学习党史的感悟文章,力求促进其学深悟透、真懂真用,充分提升了党员、群众参与党史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充分整合资源,“借船、助船出海,组队出海”。云南政协报社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整合利用各方面平台资源,不但通过“借船出海”拓展和扩大自身影响力,还推动实现“助船出海”,帮助相关基地、平台、项目、内容等既有资源获得进一步传播、推广和效能提升。
例如,云南政协报积极发挥自身主流媒体优势和影响力,协同联动省政协建立的“政协委员学习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网站、客户端、微信号对“基地”网上学习展厅进行详细报道,对使用“基地”进行引导,向受众宣传推广并引导其登陆和使用“基地”建设的相关学习平台。如网上参观昭通“扎西会议”教育基地感悟长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参观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教育基地,回顾云南各民族代表团结一心跟党走的光荣历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参观怒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基地,感受云南“直过民族”一步跨千年,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成就等。构建网络教学基地,拓展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丰富了学习内容,方便广大干部群众随时随地自主学习。通过在学中悟、学中思、学中干,不断丰富检验学习党史成果。
结合省政协的党史学习教育,云南政协报社发力于新媒体,推动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演讲比赛”选手风采展示。各个新媒体平台同步刊发展示全省各级政协党史学习的开展情况、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激发学习热情。
三、经验启示
(一)创新形式内容
融媒体时代,内容为王已成为媒体共识。优质的新媒体内容不仅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也能为媒体平台创造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形象,增加用户粘度。内容创新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以创新为核心的战略计划将持续推动媒体内容创新、广告创意、人才培养工作。
以云南政协报新媒体平台通过开设《红色记忆·地名故事》助力党史学习教育的做法为例,很好地运用了新媒体互联网技术的特点,根据不同平台用户画像,制作差异化、分众化、定制化的新媒体产品,采用现场讲述的沉浸式传播,视角上坚持全景构架,让受众在观看时有强烈的包围感、在场感,受众可以体验高度真实的情景重现,沉浸传播激发了受众参与意愿,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也促进了受众学习党史的热情。此外,还要丰富媒体产品内容形式,提升立体感,将真实、即时而独特的新媒体产品呈现给观众受众。这样才能通过打造质量优、价值高、创意新的优质主流媒体产品舆论高地,抢占主流舆论阵地。
《红色记忆·地名故事》栏目这种现场讲述的“沉浸式传播”使党史学习的真实感和参与感明显提升,学习者可以更深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的百年奋斗史,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意义。
(二)提升内容品质
当前互联网环境复杂多变,市场中各类媒体产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保证新闻产品内容质量,做好相应监督管理工作,成为机关媒体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确保新闻产品质量,拒绝传播虚假消息,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准则,做好基本的行业自律,保证新闻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积极性、健康性,做到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同时,还要充分保持自律,自觉抵制低俗内容、错误内容,主动参与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舆论环境。
(三)精心策划报道
要想在新媒体竞争中取胜,要想让新媒体报道创新出彩,就必须精心策划。云南政协报社精心策划的《红色记忆·地名故事》,以“红色记忆·地名故事”以“+”模式充分整合资源,讲好发生在云南的红色故事,既丰富了百年党史宣传报道的内容,还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角度和种类,深入发掘了红色文化中的独特新闻点,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打造品牌效应
用户粘性、粉丝品牌忠诚度以及新闻媒体产品传播度等,归根到底都与新闻媒体平台的品牌力度打造有着密切关系。以云南政协报社新媒体平台为例,通过高质量媒体产品吸引广大读者兴趣仅是第一步,坚持坚定政治方向,正确引领舆论导向,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巩固扩展主流舆论阵地,通过加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质量和效率,持续打造平台影响力,增加粉丝粘性,扩大平台影响力,成功将云南政协报社新媒体平台打造成独具政协特色、具有强大品牌号召力的机关媒体平台。
四、结 论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不仅有丰富的素材,还蕴含着党的初心使命和丰富的革命精神文化财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加强党性锤炼,砥砺政治品格的一百年,新时代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活动,学习把握党史的精神内涵,践履知行合一,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提升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以“力行而后知之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强大动力和智慧经验。如此才能切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向深入、形成常态。在学习中要既注重充实学习内容,又重视科学合理地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在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中更好收获实效。
云南政协报社弘扬主旋律、紧抓社会热点,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紧扣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分析社会热点现象,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生动。特别是新媒体助力党史学习教育的经验与启示证明了,以广阔的历史视野、国际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深入提炼和挖掘红色故事的思想内涵,以精神品位升华故事的内容,以理论高度深化故事的主题,以时代站位凸显故事的价值,创新讲述方式方法,方能让历史故事绽放新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