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建构

2022-12-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赵 阳

(许昌市政府办公室,河南 许昌461002)

乡村文化振兴是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以村民为主体,创造、发展、兴盛乡村精神财富的过程,继而“促进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1)龙文军、张莹、王佳星:《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解释与路径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12期,第16页。。乡村文化振兴在促进乡村现代化的同时,也受到后者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乡村现代化客观上会解构传统乡村文化,瓦解千百年形成的乡村传统文化体系;另一方面,现代与传统文化要素在新的环境与需求下的整合,逐渐生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并为乡村现代化提供新的支撑。因此,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必须突破“田园牧歌”式的文化想象,从更宏观的视野予以考察和展望。当前,学界对乡村文化振兴问题多集中于乡村振兴的结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等,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在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文化所面临的新旧转承等系统性与核心性问题距离取得共识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学术界花费较长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鉴于此,笔者立足乡村现代化的宏观背景,对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生成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操作性对策,以期回应学界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关切。

一、现代化维度下的乡村文化振兴

从根本上说,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社会心理、社会文化体系的变革;二是从广义来说的政治关系的变革,指一个统治集团推翻另一个统治集团建立某种新的社会秩序或某一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变革……;三是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如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2)詹石窗主撰:《中国宗教思想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554页。。

“乡村文化是指在乡村社会中,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社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社会心理、行为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型”(3)赵旭东、孙笑非:《中国乡村文化的再生产——基于一种文化转型观念的再思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第119—148页。。近代以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的三次革命,推动中国走上了现代化发展的轨道,并对乡村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根本上塑造了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格局。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我国广大乡村被强行纳入到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之中,并直接导致了传统生产方式的瓦解与乡绅阶层的流失,同时也动摇了儒家思想在乡村的统治地位。辛亥革命后,乡绅阶层进一步瓦解,乡村知识精英流入城市。这一阶层的抽离不仅导致传统知识权威和行为规范逐渐衰落,而且使新思想新观念接受程度长期低下;同时,“‘重农务本’之类的观念日益退居一旁,商品经济的意识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安土重迁的习惯淡化”(4)戴鞍钢:《近代上海都市文化对市郊乡村的辐射》,《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3期,第5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破除封建迷信,并构建起以集体主义意识为中心的拥有超强动员能力的“革命”价值体系。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的第三次重大社会变革,“重新调整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和人们的社会角色定位,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5)林文勋:《中国传统社会变迁启示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2页。,唤醒了农民的文化自觉;然而,乡村文化建设却始终处于要素匮乏和配置不均衡的困境,导致乡村文化发展长期滞后。

整体而言,乡村文化具有根本性、脆弱性与多元性等特征。在百年变局中,乡村文化一直处于极度不安状态,既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也要凸显自己千百年传统的文化特质。因此,无论现代人们如何呼吁原初形态的乡村文化,都终将发现其不过是人们社会心理的文化想象。现代人们的任务是“在尊重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活化乡土文化资源,用现代文明方式和理念重新诠释、解读乡土文化价值体系,满足当前民众多重精神需求,唤醒农民文化自觉意识”(6)史云、孙泽宇、彭伟秀等:《传统的未来:乡村文化振兴机制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第2期,第84—92页。。本质而言,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所要达到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既能够实现村民的自我认知与群体认同,寄托现代人们的乡土情感;同时还能够实现乡村整体的发展需求——即文化自我演进能力的生成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发展缓慢,并未真正找到在新环境下的自处之道,更没有找到自身与现代文化的互融之路,进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迷茫与不适应感。这体现于社会生活实践的诸多层面,并形成了循环强化的态势。

(一)乡村文化“破”“立”断裂

“在历经了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解构影响,现阶段传统乡村文化呈现出日益解体的传统乡村伦理、空洞虚化的乡村文化精神、逐渐消失的乡村文化价值以及流失匮乏的乡村文化资源等衰败迹象。”(7)沈费伟:《传统乡村文化重构: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人文杂志》2020年第4期,第121—128页。一方面,乡村宗族文化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内在制度呈现断裂式变化,“财产开始出现双系继承的迹象,人们的生活意义由绵延的宗族生活收缩到了个体家庭”(8)付来友:《表征、制度与观念的“三重奏”——一个山东村庄宗族文化变迁的考察》,《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109页。。这种转型已经完全不同于乡村传统宗族文化,导致了以家族为依托、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乡贤文化、家庭伦理、乡风民俗等的不可逆地瓦解。另一方面,“许多地方村庄形态、传统建筑、田园风光、传统工艺不复存在,乡村文化没有了载体”(9)韩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十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40页。。以传统村落为例,不仅传统村落数量急剧减少,且其毁坏日益严重,包括“有些是瓦面破损,房屋漏雨严重;有些是房屋结构松动,倾斜明显;有些装饰壁板脱落,一些精美的门板、窗花木雕掉落”(10)胡彬彬、李向军、王晓波等: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8页。。

乡村文化的碎片化也体现在当前乡村文化的传承机制不足。众所周知,乡村文化传统传承方式主要由家学传承与师徒传承共同构成。然而,乡村现代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与技能,无法容纳纷繁复杂的乡村文化,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靠家学传承。然而,这种家学传承又极易受到现代教育制度以及乡村家庭结构变迁的影响,导致主动学习传统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并集中于具有经济价值的领域,这也直接导致了乡村传统文化的碎片化。

(二)乡村文化建设原生性文化主体缺失

“文化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在本质上都是人的精神的外化,是人的理想的实现。人创造文化,也就是创造自身;人创造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11)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2—103页。然而,当前,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村民几乎成为被边缘化的文化群体,逐渐丧失其在乡村文化生产中的天然主体地位。

乡村文化建设原生性文化主体缺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知识精英掌握了乡村文化的解释权,并对其进行了权威性、解构性的阐释,排斥了村民对享有自身文化的解释权,导致其无法按照乡村生产与生活的逻辑自主建构、发展自身的文化体系,进而强化了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围观与困惑。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知识精英有本土精英,但更多的是乡村知识系统外的文化专家。其二,政府主导乡村文化建设,在处理乡村文化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时,存在对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重视不足的情况,这导致了一定程度上乡村文化供需失衡的局面,同时也存在一些对村民合理化的文化需求以及文化自我生产行为非理性处置的情况。

这种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了很多问题,不仅会进一步强化村民的疏离感和被剥夺感,降低村民乡村文化建设的参与度,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活动的社会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缺乏村民主体的乡村文化建设很难与乡村现有的文化资源、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导致当前多数地区的乡村文化难以在政府的支持下走上内生发展的道路。

(三)乡村历史文化的“边缘化”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进入的势头强劲,渗透力度大……部分传统村落原住居民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时,逐渐接受和吸收外来文化”(12)胡彬彬、李向军、王晓波等: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页。。然而,以城市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的传播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乡村传统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固化其百年来形成的“落后形象”,导致其进一步边缘化。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边缘化”现象既是现实的,也是心理感知的。就现实性而言,乡村文化是各地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村民生活的重要历史记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外来文化的传入,乡村越来越被贴着“先进” “现代”标签的城市文化所占领。乡村社会传统的礼仪规范与规约越来越游离于现代管理体制之外,情法难容;传统的民居越来越蜷缩于遍地洋房的村落中,原始景观遭到了极大破坏;乡村传统技艺越来越让步于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技术,走进并陈列于博物馆,甚至完全脱离其原生的环境和百姓生活。就心理感知而言,在与城市交往的过程中,“原住地居民在都市文化主体的凝视中,不仅没有从镜像中重新发现乡村文化主体的价值,建构起身份认同,反而在差异中看到了文化等级,诱发其自我否定”(13)季中扬:《乡村文化与现代性》,《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202—206页。。这种心态导致当前很多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不惜以破坏式的整合、展示性的文化满足城市人的某种想象。当然,这种行为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但是从乡村文化自身发展角度来看,却易导致乡村文化体系不均衡发展乃至进一步瓦解。

长远看来,随着我国城市与乡村进一步融合发展,上述情况将越来越严重。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在经济和社会服务意义上强调城乡融合的同时,必须在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尊重乡村文化自身发展逻辑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乡村文化的进一步边缘化。

(四)乡村文化空间的萎缩

传统乡村文化空间是“长期生产、生活、聚居和繁衍在一个边缘相对清晰、特定地域中的农业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14)刘森林:《中华聚落:村落市镇景观艺术》,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具体而言,其是指“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15)《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办发〔2005〕18号),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24》,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94页。,包含思想价值空间、行为习俗空间、制度文化空间、物质文化空间(16)李亮:《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现代性重构研究》,《新疆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第142—171页。。

随着城镇化和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当前我国乡村文化空间呈现出不断萎缩的现象。这种萎缩体现在多个空间层次上。就思想价值空间而言,在小农意识和陈规陋习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乡村集体意识和伦理价值不断丧失的同时却无法吸纳现代的价值体系;在制度文化空间层次,随着国家乡村治理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乡村治理规约与体系逐渐让位于现代法治与制度,并不断丧失自身的合法性与权威,导致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和治理能力迅速下降;在物质文化空间方面,传统建筑、祠堂、街道等物质空间逐渐消失,导致与之相适应的传统乡村文化缺乏足够的空间资源。此外,在行为文化层面,民俗逐渐异化,逐渐成为表演性文化;传统民间技艺逐渐让步于现代生产技术,最终退出生活场景,成为博物馆或民俗馆的展品。

三、社会变革中乡村文化振兴困境的原因分析

乡村文化在社会变革中所受到的冲击,根源于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又受到商业文化传播、乡村文化精英单向流动、乡村集体经济低迷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当前乡村文化的演化路径。

(一)乡村生产方式转型的影响

历史地看,传统乡村是建立在以精耕细作、耕织结合、劳动力密集投入为特征的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农业社会。近代以来,由于“现代化过程的拉动,根本性地改变了乡村的文化与政治地位,并使其法定地处于经济上附庸和被牺牲的境地”(17)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乡村现代化渐趋展开,由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急剧转变,并对乡村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是在这场变革中,村民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与设备,以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同时,对传统技术——不论其是否能够为现代科技与设备有效替代——淡漠,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所投入的资源不足,导致大量传统生产方式和技术最终只能化作人们田园诗歌中的节奏。二是“现代化的进程要求扫清种种封闭因循、消极反馈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模式,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要求舍弃局限于经验论的思想模式”(1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334页。。乡村以血缘为核心的组织结构、以经验为导向的思想观念、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以社会期望为导向的行为方式等传统生产方式的内容在这种根本性的变革面前开始受到质疑与冲击,并随着乡村生产方式的持续变革而不断解体。三是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增强了村民改造乡村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能力,导致传统乡村空间结构的巨大变迁,极大改变了传统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物理文化空间——包括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

历史地看,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乡村文化振兴陷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只有乡村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实现了彻底转型,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系统反思、重构乡村文化。但是,无论现代人们多么不舍与悲怆,乡村文化再也回不到那个温情脉脉的自然状态。

(二)现代商业文化在乡村的广泛传播

随着乡村生产方式的变革,部分农民逐步摆脱土地的束缚,开始走进城市,从事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建筑业等工作,逐渐习得现代商业文化。同时,随着企业销售网络向乡村延伸,现代商业活动越来越突破乡村传统商业活动的范畴,为乡村带来了鲜活的商业文化与实践。

现代商业文化在乡村的广泛传播,不仅极大激发了村民的财富意识,促进了村民的创造性与能动性,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发展,也在客观上冲击了乡村传统的价值观。如,现代商业的契约精神冲击了乡土社会基于传统行为习惯的信用体系,稀释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乡土社会网络,使得乡土社会越来越破碎化;同时,现代商业的逐利倾向导致村民越来越突破乡土社会以集体为导向的行为逻辑、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将利益视为自身行为的天然动机。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商业文明在乡村的传播有助于弥补乡村传统文化的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乡村文化的进步与更新,使之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然而,就商业文化与乡村传统文化的关系而言,在现阶段二者之间在价值取向、逻辑之间仍存在着较多冲突。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乡村社会仍然要不断调适自身,主动寻找乡村传统价值、行为规范与现代商业文明的相通处,建构二者之间有效融合的方式和路径。

(三)乡村文化精英的单向流动

乡村文化精英主要是指乡村社会中对村庄共同体所孕育的内生性文化(包括地方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性知识等拥有话语权,能够引导乡村文化走向、协调乡村社会关系、规范乡村伦理秩序的乡村知识权威。乡绅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精英,“是联系国家政权与广大乡村社会的中间环节,是乡村政治的中心,具有相当的道德解释权与评价权”(19)刘博:《精英历史变迁与乡村文化断裂——对乡村精英身份地位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青年研究》2008年第4期,第44页。。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的乡村精英来自于贫苦家庭和政治思想觉悟高的青年党员干部,他们代表党和国家的利益”(20)何兰萍、殷红春、杨勇:《乡村精英与乡村文化的建设》,《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543页。。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打破和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官方的文化运作逻辑(追求文化的经济功能和政治绩效等)渗透到乡村社会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精英的生存心态,导致其对自我定位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追求经济的获益高于文化传承的使命”。(21)孙九霞、黄凯洁:《乡村文化精英对旅游发展话语的响应——基于安顺屯堡周官村的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3期,第27—33页。在此价值导向下,越来越多的乡村文化精英逐渐离开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到城市寻找更大的利益空间。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乡村文化精英逐渐适应城市生活、接受城市文化后,就再也难以回归乡村,无法服务于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

同时,在当前“先进——落后”的文化视野下,在城乡生活方式和公共服务巨大差异下,城市文化精英多数很难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乡村文化。在很多情况下,其参与乡村公共服务多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而不是受文化传承的使命召唤;同时,其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开发时,多是短期行为,鲜有真正融入乡村社会、扎根乡村社会的情况出现。

(四)乡村集体经济的衰落

改革开放以来,在制度红利的刺激下,乡村集体经济曾经获得较大发展,促进了乡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精神文化的提高。然而,随着制度红利的消失、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乡村治理的滞后,大部分乡村集体经济渐趋没落,这不仅削弱了乡村自身的积累,而且对乡村文化的振兴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是乡村集体经济的衰落使得乡村只能集中于基本生活服务的供给,削弱了乡村投资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却间接增强了乡村对政府资金和项目的依赖,而这又进一步削弱了村民的主体性地位;二是乡村集体经济的衰落导致村委会动员能力的降低,并间接导致村委会难以有效组织村民进行传统艺术的学习与演出,遑论村民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情感加强对自身文化资源的开发。以笔者所生活的村庄为例,在90年代,村委会逢年过节都会组织群众敲锣打鼓,或者邀请剧团、杂技班到村里演出,得到群众的普遍喜爱。然而,随着集体经济的衰落,这些活动越来越少,甚至消失。三是乡村集体经济的衰落也直接触发劳动力的外流,这在瓦解乡村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带回了大量的城市文化,进一步加剧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四、社会变革中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延展

针对社会变革中的乡村文化振兴困境,既要以宏观国际视野和世界历史思维来看待该问题,又要从细微处着手,以解剖麻雀的方法逐步深入问题内部,拨开问题表面的迷雾,揭露问题的根源和本质,有针对性地提出系统、可行性路径。

(一)树立乡村文化建设新理念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2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48页。为破解当前乡村文化发展困局,厚植乡村文化发展优势,必须转换思路,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23)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年9月26日,http://www.gov.cn/xinwen/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2021年6月9日。。

一是创新乡村文化形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民需求为中心,通过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形成以乡土文化为底蕴的,适应现代文明发展需求的乡村文化形态;并积极运用现代新媒体传播平台,拓宽乡村文化传播方式,着力解决乡村文化传播难发声、声音小、听众少的边缘化处境,让乡村特色文化走出乡村,为现代人的心灵提供栖息地。二是协调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2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三是“绿色”是乡村文化的自然色,应该保持、发展多样性的乡土文化,尤其是发展乡村自然景观、生态文化。“越把乡村搞成千篇一律,就越没有被中产阶层消费的可能。而恰恰是当前社会结构的变化,造成新兴中产阶层引领绿色消费潮流。这是农业绿色转型面对的客观需求。”(25)《关于乡村振兴,看看温铁军最新十个观点》,2021年4月14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960488784055243&wfr=spider&for=pc,2021年6月9日。四是,开放是乡村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文化要保持开放性思维,大胆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吸引城市文化精英扎根乡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最后,共享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目的。“共享是一个渐进过程,要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升共享水平”(26)《以 新 发 展 理 念 引 领 乡 村 振 兴》,2019 年 10 月 8 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1646770218969461175&wfr=spider&for=pc,2021年6月9日。。在乡村建设中,要努力让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这也是社会主义的要求和体现。

(二)构建乡村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再生产机制

自古以来,中国乡村传统文化形成了氏族宗法血亲传统、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天人合一等一系列核心价值,为乡村社会绵绵不绝、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使乡村社会历经战乱而不灭。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理性、独立、自由等为特征的现代城市文化。这是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也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可以说,现代文化与乡村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则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力量。即形成以乡村传统文化为底色,以现代文化为传统乡村文化注入新动能,形成既葆有传统文化底色又拥有现代文化支撑的,顺应社会变革趋势,且与农业乡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乡村文化。同时,必须注意的是“传统是非常复杂的,好坏优劣经常可以同在一体中。如何细致地分析剖解它们,获得清醒的自我意识,就显得比单纯的‘保卫’或‘打倒’,喜欢或憎恶,对今天来说,就更为重要”(2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319页。。

这就要求构建一套乡村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再生产机制,对传统文化进行甄别、协调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把物质文化遗产之‘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神’融会贯通,需要对传统的‘形’与现代的‘神’进行重新组合加工”(28)李宇军:《用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人民论坛》2018年第33期,第136页。,通过“资源链接”,即促进他性文化资本的引入和转化;和“增权赋能”,即对自性文化资本的挖掘以及实现自身的再生产,调和他性与自性文化资本矛盾、沟通乡村传统与现代文化。(29)蔡鑫、朱若晗: 《链接与赋权:现代性反思视角下乡村文化资本治理与社会工作实践》, 《晋阳学刊》2021年第2期,第115—123页。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文化遗产‘传统——现代’的联结性,从而避免陷入文化遗产商业性开发的‘原真性’之争和突破保护性生产的市场发展困境”(30)杜华君、张继焦:《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人类学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第109页。。

(三)构建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针对当前乡村文化传承的困境,构建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是乡村文化得以保存、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文脉延续的重要保证,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着力解决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加强制度顶层设计,统筹保护、利用、传承,坚持系统完整保护,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31)《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5月22日,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110444,2021年6月9日。

针对实物形态的乡村历史文化遗产。首先,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编制当地乡村文化保护规划,对乡村传统建筑、农业历史遗迹、乡村巷道等实物形态的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提出整体保护措施,并对破损历史建筑等进行“微循环”式修补。这样既能对破损建筑进行有机更新,又能在不破坏乡村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乡村历史文化建筑的整治和修缮,同时也能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其次,考虑到对乡村建筑遗产的保护不能只关注外在物质形态,更应关注依托于物质形态的人和文化。综合来看,开辟“历史文化保护区”是一个有益的路径。这是对传统乡村居住文化的保护和尊重,也是预防传统村落居住文化被架空的途径。再次,根据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状况,在合适的情况下建立农业考古遗址公园、历史遗址博物馆、农业文明陈列馆、当地特色美食博物馆等,“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93页。,增强村民历史感和归属感,凝聚后辈奋斗力量。综合来说,应将乡村“历史文化保护放在优先地位,坚持‘整体保护、系统展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33)余佶、朱远:《推进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83页。,探索农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乡村历史文化旅游和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历史文化保护方式。

针对非实物形态的乡村历史文化遗产。首先,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建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摸清本地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准确定位到每一个保护项目;并根据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和传承。其次,大数据时代下“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分门别类,将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资料逐一进行数字化采录、存储,以便长期保存。通过调查、采访,将各类非遗项目以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的形式记录下来。”(34)李长庚:《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学习时报》2017年11月13日,第4版。再次,重视村史、村志、家谱的修撰。传统美德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挖掘乡规民约、家风家训,并将其记录在册,成为村史、村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丰富乡村文化内涵,保持、弘扬良好的乡村伦理道德秩序,为村民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凝心聚力。

(四)吸引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借鉴历史和国内外经验,乡村文化建设一定要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的前提下,积极吸纳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才能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一是要发挥村民主体性。村民主体性通常是指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35)梁莹:《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主体性问题的历史考察及其现实思考——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视角》,《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22期,第160页。。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调动民众自主、自发、能动的过程”(36)刘姝曼:《坚定文化自信 重建乡村主体性—— 〈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报告(2018—2021)〉项目启动暨撰稿人会议综述》,《哲学动态》2021年第3期,第119页。。以村民为主体建设乡村文化,一是要在社会变革中,转变村民传统被动性思维方式,激发村民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投身于乡村文化建设;二是村民要主动利用国家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做新型农民;三是乡村文化创建活动坚持民间文化民间办的原则,以村民为中心,创建村民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

二是要转换政府定位,由乡村文化管理者变为乡村文化服务者。在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中,政府主要扮演着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和乡村文化管理者的角色。这一方面能够为乡村提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有助于乡村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前政府对乡村文化的管理是一种向村民输入式的管理,其不利于村民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就要求政府积极转换角色,成为乡村文化的守护者和服务者,通过完善各种制度保障政策落实、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引领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村民真正需求的文化服务,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三是文化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感。乡村文化作为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可以为文化企业提供滋养。文化企业不仅要认清自身发展的源与流,也要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也就是说,文化企业不能仅将乡村文化当作赢利的工具,更应自觉承担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乡村文化的社会责任,包括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资金、智利和人才支持等。

四是要切实发挥文化精英对乡村文化建设的作用。一是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精英提供支持机制,不能使其成为“民俗文化的演员” “景点里的表演者”,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保证其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二是在户籍制度、产权制度、回报机制等方面进行多元创新,构建新乡贤的乡村回流机制,吸引这些文化精英在乡村文化转型过程中承担更为积极的作用。

五、结论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内容。我国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对乡村文化振兴提出了挑战,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同时也对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乡村文化如何在社会变革中化险为夷,走向繁荣振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代性、现实性问题。综合来说,该问题的解决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守、创新传统乡土文化,汲取、吸收现代城市文化,以村民为主体,发动社会多方参与,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能让乡村文化老树新生,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