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蕴与培育路径
——基于对香港民众国家认同教育问题的思考
2022-12-12王承就赖慧婷
王承就,赖慧婷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540003)
香港,这个矗立在亚洲东部,被冠以“东方明珠”美誉的现代化大都市,以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飞速发展的经济、文化成就赢得了海内外无数的艳羡目光。在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那里,香港曾经被寄予了“引领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厚望。香港歌手张明敏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以一首名为《我的中国心》的歌曲,唱出了数百万香港民众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和挚爱深情。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怀抱,香港社会迎来了历史的新纪元,香港民众深切体会到了挺起胸膛做中国人的激动与自豪。可曾几何时,香港与祖国内地的关系陷入了一个怪圈。中央政府和港区政府致力于改善香港治理和增进民众福祉的政策举措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人群“泛政治化”,“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被断章曲解,更有甚者触碰中央管治权威和“一国两制”底线,猖狂叫嚣“香港民族”“香港城邦”的分裂口号,上演了一幕幕有组织、有预谋的“反中乱港”丑剧,这让每一个关爱香港前途命运的中国人为之困惑与愤怒。香港到底怎么了?香港人无论从民族血缘还是从文化传统上来说不都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吗,何来“香港民族”一论?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下辖的地方特别行政区何来“城邦”一云?理应具备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为何在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多年后在民众心中未能同向深植?“香港之困”如何破局?我想,习近平总书记应时代之需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命题可以给我们破解当前的困顿局面提供一个有效的切入口。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蕴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释其唯物史观的经典著作。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提出“共同体”的概念并对不同所有制下的共同体所具有的不同性质进行了分辨。不管是代表资产阶级少数人特殊利益而以“虚幻的共同利益”为标榜的“虚假”的、“冒充”的共同体(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99页。——资产阶级国家,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向往的代表全体成员的“真正的共同利益”(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64页。的共产主义社会,“共同体”这一概念都表达着一种因共同的信念追求、价值选择和利益诉求而建立交往走向联合的群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涵,结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命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人心、整合力量指明了方向。
“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之间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实然的存在之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对它的认知和反映。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那就是对实然之物的反映会有不同步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它有可能对实然之物的认知存在片面性,或是落后于实然之物的实际变化与发展。因此,这就有了在主体间“培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命题。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蕴呢?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旨归
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指一种国族身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是由梁启超于1902年在其著作《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中正式提出的。此概念提出后,其意义不断调整和丰富,今天在我们的日常语境中,“中华民族”是指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56个民族的统称,是56个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名称。(3)《中华民族称谓的由来》,2014年5月8日,http://tyzx.people.cn/n/2014/0508/c372202-24992346.html,2020年12月29日。确切地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国族概念,所谓“国族”即一个广义的人的聚集体,通过共同的血缘、语言或历史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人群共同体,通常以一定的政治目的而组织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且占居一定的领土。换言之,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代表国家认同的政治概念;它不是指一个单一民族,而是由56个不同民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认同对象而构成的国族共同体;它以“统一国家为框架,是一个与统一国家互为表里”的国族共同体。中华民族与中国是“一体两面”的关系,(4)王震中:《强化国家认同与民族凝聚》,《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7版。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指向国家认同。
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指对本民族忠诚向对国家忠诚的延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国族概念,意味着不同的民族因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逐步融合为一个统一的“大民族”——国家的过程,必然引导各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忠诚向着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延展。以国族认同为基础的国家认同,并不排斥各民族对其民族自身的认同和抹杀各民族特点,它寻求的是在同一政治与地域空间范围内国家与民族间共生共存的基质。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在谋求民族与国家之间利益的“最大同心圆”。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向度
从实践的向度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顺时代变化要求而生,应实践发展要求而成。“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生、形成和作用的时代背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命题的提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处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是解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这类治理难题,体现中国特色、饱含中国智慧的创新性探索。
在2014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解决好民族问题的精神保障。(5)《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2014年9月29日,http://www.gov.cn/xinwen/2014-09/29/content_2758816.htm,2020年12月29日。在2019年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同时,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胜利前进。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6)《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19-09/27/c_1125049226.htm,2020年12月29日。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命题旨在解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和社会安定和睦的问题,更进一步说是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险和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所提出的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特质
从理论特质来看,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概念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如前所述,它在民族与国家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并不以排斥民族利益和抹杀民族独特性为前提,具有海纳百川、求同存异的极强包容性。其次,这个概念具有可塑性和灵活适用性。“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国族概念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实践命题起点于民族,落脚于国家。因此,它绝不仅限于就民族论民族,随着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其理论的适应性在实践探索中将会得到不断调整和塑造,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再次,人民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本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社会安定和睦既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也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人民福祉,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本色。
二、“香港之困”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针对香港回归之后香港民众的身份认同问题,香港大学从1997年开始每年通过电话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并公布结果。该研究以“香港人”“中国人”和“混合人”(“香港的中国人”和“中国的香港人”)作为市民身份认同的选项。1997年到2019年20多年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997年为18.6%,2008年达到上升峰值38.6%,之后开始下降,到2019年这一认同跌至10.8%。与此同时,“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数据从1997年的34.9%跃升至2019年的52.9%。同期,“混合人”的身份认同数据分别为1997年的44.9%和2019年的35.8%。总体看来,香港民众对“中国人”和“混合人”的身份认同呈现下降趋势,对“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在不断增强。此外,研究还发现,即使选择认同“中国人”身份的受访者,他们对“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认同感强于“中国国民”的认同感。(7)《你会称自己为香港人/中国人/香港的中国人/中国的香港人: (按次计算)》,2019年6月26日,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popexpress/ethnic/eidentity/poll/datatables.html,2020年12月29日。
以上这些感性的数据,凸显了香港民众对国家认同的观念淡薄,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2004年以来,香港社会与内地、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当前香港社会的困顿局面是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从社会心理和思想潮流的视角剖析,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思想根源就在于香港社会“本土意识”的异化、扭曲,向“本土主义”和“反中乱港”思潮的嬗变。
(一)从“本土意识”到“本土主义”再到“反中乱港”思潮嬗变的“香港之困”
香港的“本土意识”觉醒于港英政府的殖民统治时期,它是作为一种香港民众因殖民政策被迫与祖国母体分离,在获得祖国母体庇护无望,同时要反抗英帝国殖民压迫时而建立起的一种“香港是我家”的归属情结。其本真的含义包括了一种反殖民主义的自我身份认同,为捍卫自身利益而进行抗争的民众自觉。这一意识也逐渐成为团结香港民众共同反抗殖民压迫和战胜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困难的聚合剂。(8)祝捷、章小杉:《“香港本土意识”的历史性梳理与还原——兼论“港独”思潮的形成与演化》,《港澳研究》2016年第1期,第12—22、93页。
但是香港回归之后,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摩擦由于交往的频繁和深入逐渐增多,香港的“本土意识”在其发展中经历了嬗变,这其中不乏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意为之。从2003年“反23条立法”、2012年“反国教”,到2014年非法“占中”、2016年“旺角骚乱”,再到2019年“修例风波”,香港的“本土意识”逐步走向极端,演变成一种“本土主义”,即以“捍卫地方独特性和地方利益”为名,突出地方利益优先、凸显地方优越性而强烈排拒外部主体对本地利益的分割,并最终走向拒斥中央、反对中央一面的狭隘地方主义。由此,原本作为聚合香港民众反对殖民主义、捍卫香港利益的“本土意识”,嬗变成一种狭隘的本地优先、本地利益优先并拒斥中央、反对中央的“本土主义”。(9)李捷、李文慧:《“港独”的极化机制与过程研究》,《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年第3期,第45—61页。
“本土主义”的“反中”情绪特性正好迎合少数妄图把香港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反中乱港”分子的理论需求,他们借用“本土意识”或“本土主义”的思想外衣,故意强化香港与内地、中央的矛盾摩擦,把“爱港”与“爱国”根本对立起来,以“捍卫香港独特性”和“捍卫香港利益”为旗号博取香港民众的同情,并喊出香港“民主独立”“民主自决”的口号,把“反中”情绪引向“抗中”的极端,从而实现他们分裂祖国、祸乱香港的目的。(10)祝捷、章小杉:《“香港本土意识”的历史性梳理与还原——兼论“港独”思潮的形成与演化》,第12—22、93页。
(二)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破解“香港之困”
2020年7月11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香港教育高峰论坛的致辞中深切表达了她对当前香港青少年由于缺乏国家认同、守法意识薄弱,深受“港独”思潮蛊惑而被煽动从事非法危害国家社会活动的担忧。林郑月娥指出,2019年的“修例风波”引起的暴力违法事件,令香港饱受创伤,法治受到冲击。在这次事件中,一共有3000多名大、中、小学的学生因为参与违法暴力事件而被捕,占所有被捕人士百分之四十,而学生中18岁以下竟然占了四成半。除了大量学生被捕外,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事件似乎表明大学校园好像变成了“暴力温床”,学生守法意识薄弱,习惯于用口号或暴力抗争的手法去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争取自己的利益。一些中学生组“人链”、叫有“港独”含意的口号等行为,令人极度担心排拒国家和反对政府的思想已经植根于时下青年人的心中。 “修例风波”还催生了一些中学生连线的组织,他们鼓吹罢课,甚至“港独”。(11)《香港行政长官出席香港教育高峰论坛致辞》,2020年7月11日,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007/11/P2020071100348.htm?fontSize=1,2020年12月29日。“本土主义”和“反中乱港”思潮的泛滥,不仅破坏了今天香港社会本该有的繁荣和稳定,也荼毒了肩负香港明天、再创辉煌大任的香港青年一代的精神世界。因此,在破解“香港之困”这道难题的时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那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破解“香港之困”何以可能呢?
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一了“爱港”与“爱国”的情绪表达,为香港社会在文化心理、价值追求等方面提供方向指引。 “爱港”和“爱国”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港人“爱国”,这并不会减损“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权利,反而因“爱国”维护中央政府最高管治权威,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从而获得“高度自治”的坚强后盾和有力保障,真正把“爱港”落到实处。今天我们有必要在助力香港“本土意识”回归本真即“热爱香港、捍卫香港的繁荣稳定”的同时,引导“本土意识”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向发展。
其次,从“本土意识”到“本土主义”再到“反中乱港”思潮的嬗变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本土意识”“本土主义”还是“反中乱港”思潮,都是一定群体为实现其目的而打造的“精神黏合剂”,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就是一个突破了单一民族或狭隘的地域局限性认同,转向中华民族作为整体的国族认同的心理粘合剂,它追求各民族、各地区与国家整体之间最大利益的同心圆,并不以排斥各民族、各地区利益和抹杀民族或地域特殊性为前提,因此它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理论适应性。
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内含着从“民族认同”到“文化认同”再到“国家认同”的心理认同路线逻辑,它还内含着从构建“民族共同体”到“利益共同体”再到“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逻辑。因此,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为破解“香港之困”指明了方向。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破局“香港之困”过程中的培育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香港民众的头脑和行动中沿着“知”— “情”— “意”— “行”轨迹的升华过程,就是一个将该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发生过程。因此,对于培育路径的讨论就要落脚于让香港民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所“知”、有所“情”,在加强公共领域的管理和导控、完善治港管港的法律法规基础上,使香港民众面对香港与中央、内地的关系问题时,能够坚定立场,不受外界蛊惑(“意”),自觉做出将两者统一而非对立的选择(“行”)。
(一)充分发挥教育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主渠道功能
教育是进行文化传递、思想宣传和精神塑造的有效渠道。有学者认为,造成今天香港社会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意识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香港在1997年回归之后,去殖民教育的不彻底和国民教育不给力。虽然香港特区政府在香港回归之后也有意识地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国民教育,但由于害怕力度太大引起社会反感,同时在一些政治力量的反对下,香港的国民教育长期以来一直畏首畏尾,迟迟不能理直气壮地推行下去,2012年的“反国教”事件(12)“反国教”事件即“反对国民教育”事件。2012年港区政府计划在小学和中学先后引入“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以加深学生对国家的认识及对国民身份的认同,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及国民素质。但“泛民阵营”却故意炒作国民教育,宣称国民教育有“染红”“洗脑”的嫌疑。2012年7月29日下午由香港“民间反对国民教育科大联盟”发起大游行,要求特区政府撤回拟开设的国民教育课程。就是一个例证。因此,当前在香港民众中开展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国民教育,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破解香港困局的有效利器。
1.必须明确香港国民教育的目标。当前香港国民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育香港民众的国家认同、公民身份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引导香港本土意识融入国家大局意识,战胜“反中乱港”分裂思潮,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植香港民众的心田,使其成长为牢不可摧的信念,化为凝聚香港各界力量,团结统一推进香港发展进步的软实力。
2.必须选好香港国民教育的内容。(1)历史教育具有“寻根”和“指路”的功能。通过历史教育帮助香港民众正确解决“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的困惑。当前,要重点加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的教育,使香港民众增强民族文化自尊心、自信心,正确看待鸦片战争后港英殖民政府统治下香港社会的发展,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的艰辛和伟大,以及当前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和“稳定奇迹”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的结果,从而提高香港民众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的了解,增强其对国家、民族和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反对各种历史虚无主义。(2)公民教育具有道德教化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功能。当前,在香港的公民教育中,要特别加强爱港爱国的教育和宣传,使民众正确认知“港人治港”的“港人”指的是“爱国爱港者”,只有这样的“港人”才是香港的真正主人,才是“治港”的主体。此外,顺应时代变化和时局变迁,构建新时代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新时代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剔除个人主义、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等资本主义价值观体系所具有的狭隘性,使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真正能够体现时代进步要求、发扬香港民众敢闯敢拼精神,成为凝聚香港社会各界的黏合剂。(3)形势和政策教育具有增强民众对国情、民情、世情、党情的了解和认知的功能。当前,在香港民众中要做好国家形势和政策的教育和宣传,增强香港民众的家国忧患意识和对国家大政方针的了解。要加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教育和宣传,广泛调动香港民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和为实现梦想的奋斗激情。(4)法制教育具有培育公民法治观念、培养守法意识和规范社会秩序的功能。当前,在香港民众中要重点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简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简称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简称《香港国安法》)和“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教育,使民众正确认知“一国两制”不是“一国两治”“一国两府”,中央对香港拥有完全的主权和全面管治权,“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政治前提是坚持“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安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维护中央最高管治权威置于最高地位,香港社会只有承认和坚守这一前提,才能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和自由。
3.必须注意香港国民教育的技巧。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的内容能否落实下去并取得预期效果,教育的技巧至关重要。从香港以往国民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国民教育必须是理直气壮的教育,容不得半点的退让与迟疑;对于各种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必须廓清思想迷雾、纠正思想误区,这一点我们是有《宪法》 《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作为法律保障的。此外,国民教育要注重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滴灌式”地、潜移默化地融入香港民众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在长期坚持中呈现教育效果;要采用具体而微的形式,通过“视听中国” “走读中国”等方式、途径达到“感知中国”的目标效果。
(二)加强对公共领域的导控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
“公共领域”和“公共舆论”是20世纪下半叶以后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流行术语。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哈贝马斯在他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著作中对“公共领域”的概念及其功能进行了界说。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在国家权力机关之外的,与私人领域相对的“公众舆论领域”。公众舆论往往以批判者的身份出现,对国家权力机关形成某种监督和压力。中国古代的史书典籍《晋书·王沈传》中也有“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的成语典故。“舆人”即众人,“论”即言论、评论。“舆人之论”就是指众人的意见和评论,它反映了一定群体的共同意愿和诉求,会对统治集团的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自古以来圣明贤达的统治者是乐于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的。就“公共舆论”的形成来看,它既可以由群众中自发形成和传播,也可以由国家、政党或是社会集团提出并在群众中有意地引导和传播。今天,特别是借助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推广,“公共舆论”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大大增强,往往成为某些公共事件的“导火索”。因此,要辩证看待公共领域和公众舆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对其加强引导和管理使其朝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维护香港社会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
1.加强对政治团体的有效监管。因为实行的是“一国两制”的政策,香港保留了独特的政治形态。由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迄今尚无规管政党注册的专门法例,在香港政治中代表社会不同声音的各种政治力量—— “政党”,均是根据《公司条例》或《社团条例》登记,它们在法律上的地位都是“公司”或“社团”,这就无形中加大了管理各种政治力量的难度。(13)阎小骏:《香港治与乱——2047的政治想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09页。在此背景下,借助注册之便,一些具有“反中乱港”性质的“政党”“社团”“阵线”“联盟”得以成立并走向政治活动前台。例如,2015年成立的“香港民族阵线”、2016年成立的“香港民族党”和“香港众志”,实践证明都是一些违反基本法和“一国两制”方针,从事破坏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反中乱港”组织。在他们的煽动和蛊惑下,不少香港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失去理智、思想偏激,沦为“反中乱港”分子从事暴力和骚乱活动的棋子。因此,必须加强对香港政治团体的有效监管,完善相关立法工作,堵住法律漏洞,不让“反中乱港”分裂势力有可乘之机。
2.加强对大众传媒、报刊和互联网的有效导控。有学者研究发现,香港畸形的媒体环境对造成“香港之困”的局面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以来,香港的主流媒体被控制在一些工商垄断集团手里,缺乏客观、公正的媒体立场,甚至成为故意制造香港与中央、内地矛盾事端的罪魁祸首。由于客观、公正媒体的缺失,加之中立的媒体,如《大公报》和《文汇报》被打压和妖魔化,这就大大地削弱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地区的管治权威,误导了香港民众。(14)李捷、李文慧:《“港独”的极化机制与过程研究》,《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年第3期,第45—61页。此外,一些学术刊物以学术讨论为名,公然宣扬“反中乱港”等分裂思潮。如香港大学的学生会官方杂志《学苑》,2013年编印了一本名为《香港民族论》的书,主张香港“寻找一条自立自决的出路”;2014年2月,该刊物还以“香港民族命运自决”为封面专题。假若不对此类媒体和刊物进行有效导控,势必会误导广大的青年学生走上“反中乱港”分裂势力精心设计的祸国乱港之路。需要特别澄清的是,加强对大众传媒、报刊和互联网的有效导控,“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造谣生事、颠倒黑白、违法犯罪,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界限”(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7页。。同时,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多说多做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和睦的话和事,争做香港和祖国共同繁荣发展的建设者和促进者。
(三)依法治港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制保障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是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香港是个法治社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香港以往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辉煌成就均可明证。但是,随着香港时局变迁和各方面发展变化,原有的法律和法规需要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如上面已提到的政党注册法例的缺失就是一个例证。因此,必须不断完善香港法制建设,以满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与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实践需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良好的法治环境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香港民众中的培育;反过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确立也有利于香港社会安定有序,从而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良好法治环境的前提。针对近年来香港当局面对止暴治乱时,原有法律法规的缺失与无力,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将其纳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2020年10月4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召开特别行政会议,决定引用《紧急情况规例条例》,订立《禁止蒙面规例》(也即“反蒙面法”)并于2020年10月5日零时起实施。香港国安法和《禁止蒙面规例》的制定和颁布是香港法制不断健全的表现,也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成果,其实施将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任何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制造恐怖活动、勾结外部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
此外,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固树立《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在香港法制体系中的至上地位和最高权威。《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根基。《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制定并通过的。《宪法》和《基本法》共同确定了香港“一国两制”的宪制秩序,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法律依据。2020年是《基本法》在香港颁布30周年,11月17日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首次就《基本法》颁布举办法律高峰论坛。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论坛致辞时指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是邓小平同志当年制定“一国两制”政策的初心,当前要正确认识香港基本法必须回到这个“初心”。(16)《香港律政司首次举办基本法颁布法律高峰论坛》,2020年11月17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3597494217060482&wfr=spider&for=pc,2020年12月29日。香港律政司司长郑若骅22日在网志中也表示,只有正确理解“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才能正确认识和解读《基本法》,处理好《宪法》与《基本法》的关系。(17)《香港律政司司长:有人不理解或故意选择性解读〈基本法〉引起很多误解》,2020年11月22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059399514512126&wfr=spider&for=pc,2020年12月29日。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百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也一再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1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因此,当前在香港民众中进行《宪法》和《基本法》的宣传教育,使香港民众全面准确理解“一国两制”方针,正确认识香港的“高度自治”与中央的“全面管治”的关系,具有正本清源的重大意义。
(四)通过交往交流交融,将香港之局融入祖国内地经济社会发展之大局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保障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析人的意识与社会生活关系时说道:“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2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生源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体认。香港民众的“思想之困”根源于香港社会“现实生活之难”。香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因没能适时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格局中,其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的传统发展优势逐渐式微。与此同时,祖国内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高歌奋进,在两相对比之下,香港民众心中不免会有失落感和困惑。因此,寻求香港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创造香港经济新的增长极,改善和增进民生福祉,是在香港民众中培育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保障。当前要特别加强香港和祖国内地之间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交往与合作,建立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无法分割”的利益关联、命运关联,在“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实然基础上逐渐培育和铸牢香港民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澳港大湾区规划纲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这既是新时代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一国两制”事业建设的一项实践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的综合优势,深化港澳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和合作,将港澳地区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港澳同胞共同投身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共享祖国发展成果。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完善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机制。支持港澳参与、助力国家全面开放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功能平台。”“加强内地与港澳各领域交流合作,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政策措施,加强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13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lh/2021-03/13/c_1127205564.htm,2021年7月15日。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使香港民众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真切体验到与祖国母体的利益相联、命运共通,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接纳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工作,鼓励和欢迎广大港澳青年来祖国内地追梦、筑梦、圆梦。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21)《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0月14日,http://www.bjnews.com.cn/news/2020/10/14/777388.html,2020年2月29日。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性时,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关于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期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2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广大港澳青年要将个人的梦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当中,以担当民族复兴伟业舍我其谁的气魄,增强做中国人的精、气、神。
综上所述,通过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破局“香港之困”的过程就是一个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香港民众的头脑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聚民心、强信心、筑同心的创建性过程,也是一个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香港“本土意识”融入国家大局意识,弥合地方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鸿沟的融合性过程,还是一个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胜“反中乱港”分裂思潮,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地区繁荣稳定的伟大斗争过程。因此,这个过程必将充满无数困难和挑战,必然异常艰辛和漫长,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中国智慧,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信心去战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