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的广东经验与启示

2022-12-12杜联藩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战略发展

杜联藩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5104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团结社会各界别力量、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法宝,在我国乡村建设历史上,为探索乡村振兴道路、组织发动群众、培育乡风文明、完善基层治理体制等,做出重大历史贡献,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靠力量。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凝聚全社会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既需要加强理论研究,更需要加强实践探索,推动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发展统一战线的挑战和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四五”规划中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既为统一战线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从根本上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发展和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大意义。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统一战线带来的主要挑战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历史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统一战线的使命更重大,它遇到的挑战也比过去更严峻。

1.统一战线服务中心大局的任务更加艰巨。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一个战略安排,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转变的战略安排。这个安排使统一战线服务中心大局的任务更艰巨、更繁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主要任务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打好这“三大攻坚战”,实际上就是聚焦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的突出矛盾或问题。比如,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目的是实现农村地区贫困户的“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1.0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阶段,它追求的是乡村发展的“全面性”“系统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2.0版。具体而言,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促进农村全面进步,推进农民全面发展,实现乡村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基层党组织、村容村貌的全面振兴。对统一战线而言,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推进和实现的迫切任务。

2.统一战线发挥人才荟萃的优势更加紧迫。推动乡村走向全面振兴,人才是首要因素。但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求学增多,人才外流比较严重,许多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在脱贫攻坚战中,虽然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村年轻人看到家乡发展的前景,逐步回流家乡参加建设,但是大部分乡村仍然是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体,农业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非常缺乏。农村现存人才难以满足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人才资源短缺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统一战线容纳各方人才,那些外出打拼、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经过洗礼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以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他们既有浓厚的家乡情结,也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既愿意为建设家乡出力,也能够为建设家乡出力,是一支振兴乡村事业的重要依靠力量。因此,统一战线要把各界、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团结起来,引导他们发挥带头示范、助力支撑等作用,特别是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乡贤作用,服务于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这些都是统一战线要面对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3.统一战线成员的履职要求更高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专项长期的工作,必然会遇到许多难题,部分难题需要通过民主协商、科学建言、有效监督等方法和途径来解决。如乡村振兴规划的设计是否科学,基层治理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是否合理,特色产业发展是否可持续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开展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综合评价,需要尊重农民的意见、征求专家以及各界人士的意见,开展民主协商协调各方利益。同时开展民主监督,有利于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也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三农”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这就对统一战线成员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脱贫攻坚的专项民主监督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下更应当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高参政资政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积极建言献策,科学民主监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参谋、助手作用。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发展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一战线及其成员提供了大有可为的舞台,对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凝聚最大的公约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的联盟。为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完成一定的历史任务而实现大团结大联合,这是统一战线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没有共同的目标就没有共同政治基础,就不可能建立统一战线。在现阶段,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引领统一战线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共同目标和现实任务,是凝聚统一战线成员的共识和力量的最大公约数。2018年1月2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新华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2月4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2/04/c_1122366449.htm,2021年11月12日。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得统一战线有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现实任务,有更具体的着力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引领和召唤下,统一战线成员有了凝聚在一起的共同政治基础,一切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因素被充分调动起来,建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政治联盟。

2.锻炼培养统战代表人士队伍。培养统一战线代表人士,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素质优良的党外代表人士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个工作任务,就需要建构实践锻炼平台,为统一战线代表人士提供历练机会与基地。由于部分党外代表人士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单位和部门,其成长路径较为单一,客观上导致了他们对基层情况缺乏了解,缺少应对和处理复杂问题的历练。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党外人士的成长和实践锻炼。2011年至今,由中央统战部牵头,先后在上海、甘肃、贵州、北京、重庆、四川、广西等地建立了7个全国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各地统战部门也相应牵头建立了一批党外人士实践锻炼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为培养党外干部,促进党外代表人士成长,提供了有效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一战线成员创造了重要的实践锻炼机会,也为统一战线成员提供了把握国情的重要渠道,这将有利于培养一支知国史、懂社情、解民困,真正把业绩写在中国大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统一战线骨干成员队伍,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3.有利于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政治联盟。新时代的统一战线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它涵盖了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发展和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首先,统一战线成员中的大陆范围内的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宗教代表人士参与其中乡村振兴战略,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统一战线的共同基础将会更加牢固。其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必将调动广大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建设国家的积极性,而他们通过投资、回乡创业、就业等方式参与家乡建设,参与国家建设,既传承了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也分享了国家发展与强大的荣光。再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社会提供了重要窗口,可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中国故事。这些对于发展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十三五”期间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和不足

“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地统战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结合当地的特点,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贡献统战力量,为全面乡村振兴贡献出智慧和经验。

(一)“十三五”期间广东统一战线发挥独特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

1.汇聚各方力量,聚焦重点攻坚。按照广东省委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部署,省委统战部支持省内各民主党派开展助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乡村振兴活动,8个民主党派与8个对口地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民主监督、定期座谈、调研考察等工作机制。同时,与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形成凝聚统一战线智慧力量、服务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合力。省内各民主党派先后组织了70项同心调研,形成了26份调研成果、33份提案议案,提交了259条建言献策信息,部分提案被列为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及省市联合督办提案;组织实施“烛光行动”“同心圆工程” “小蜜蜂助学”等公益活动78场,捐赠700.5万元,捐赠200余万元医疗设备,支援基层医院6个重点学科建设,培训乡镇医生3362人次,培训教师2385人次;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开展农业技术咨询、品牌打造、营销策略、科学管理、资本运营等智力服务;积极配合推进“新乡贤返乡工程”,鼓励引导海外乡贤反哺故里、报效桑梓,通过乡村治理、投资兴业、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发挥侨界慈善平台作用,结合“广东扶贫济困日” “中国扶贫日”等,引导海外侨胞参与慈善事业,把侨资侨捐引向粤东西北地区,投向脱贫攻坚方面,持续办好侨心助学助孤助老等公益项目。

2.实施万企帮万村,提升帮扶实效。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大市场大凝聚的作用,省委统战部会同省工商联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切实做到帮扶到村、帮扶到户,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和发展机会,推动扶贫济困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累计发动10824个企业投入帮扶资金134亿元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同省农业开发银行签订《政策性金融支持广东省“万企帮万村”行动合作协议》,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加强信息共享,将“万企帮万村”行动中的优质示范企业纳入省农业开发银行金融服务的名单制管理,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如碧桂园投入5亿元整县帮扶清远市英德新农村建设,并先后促进汕头市潮阳区、韶关市浈江区翁源县等6市7县(市、区)181个村脱贫并实现发展。

3.开展挂牌督战,确保如期脱贫。2020年3月至年底,组织开展省内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省委统战部负责挂牌督战阳江市阳西县。挂牌督战调研督导6次,走访8个镇、27个村、40户贫困户,访谈干部群众166人次,召开座谈会7场次,核查项目11个。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有关企业与阳西县对接,推动开展教育、旅游产业开发合作。各民主党派组成联合调研组每年对脱贫攻坚开展民主监督,督助一体既真实客观地发现问题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又切实帮助各地解决问题,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

(二)“十三五”期间各省区市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主要做法

1.凝心聚力,共促发展。北京市委统战部牵头,各民主党派市委为助推门头沟区域发展,汇聚八个民主党派优势资源持续重点支持一个地区发展。这是民主党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模式,也是基层民主党派工作的一个新的切入点。(2)千龙网:《北京市各民主党派重点支持门头沟区发展“8+1”行动成效显著》,2019年9月25日,https://www.sohu.com/a/343261935_161623,2021年12月1日。“十三五”期间,各民主党派聚焦门头沟区教育、医疗、文化、低收入帮扶等领域集中发力,协调引进优质资源、项目、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等,有力推动了门头沟区经济社会的发展。“8+1”行动共达成合作项目73个,结对帮扶低收入村8个,直接捐款捐物近1500万元,项目涉及资金20亿元,形成了九三学社(北京)双创基地、“东胡林人”遗址保护、景山学校京西实验学校、“名医工作室”“科技助农示范小院”等一批助推发展、普惠民生的优质品牌项目。通过“8+1”行动,健全了统战工作体系,提升了基层统战意识和水平。各民主党派加强了与基层的联系,锻炼了人才,凝聚了队伍,提升了社会服务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水平。实现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主党派工作、统一战线事业三方共赢,充分体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2.民主监督,助推乡村振兴。例如,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自觉接受监督、注重监督成果运用。针对致公党中央监督提出的“更加重视培育优质产业,发挥好产业支撑作用”建议,四川在全国率先制定《关于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促进精准脱贫的意见》,首创“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全省88个贫困县加盟企业1557家。民建四川省委针对甘孜州泸定县贫困村集体经济较薄弱、培育慢、缺乏支撑力的问题,提出“推进土地流转”“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建议。泸定县积极采纳落实这些建议,探索出“银行+贫困村(户) +企业”的精准扶贫模式。湖南省组织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画大同心圆,凝聚思想共识。以同心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广泛动员突出统战特色,因地制宜,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结合“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现有统战品牌,共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3)付真卿:《脱贫攻坚同心路 乡村振兴再出发》,《四川日报》2021年4月30日,第8版。

3.搭建平台,汇聚振兴力量。各地统战部门创建项目招商平台、消费扶贫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民主监督平台、建言献策平台,一系列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人才荟萃、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乡村经济强、产业兴、人才旺,为乡村振兴集智聚力、招贤引才,汇聚统战力量。如2016年起,云南省启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力量,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技能扶贫为主要方式,聚焦农村产业发展、村庄建设、脱贫攻坚三大重点。自此,全省各地村企合力,各帮扶村精准切入自身问题,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道路,实现村民富裕,改善落后村貌,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截至2021年6月,全省共有5674个企业、商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项目14602个,投入资金75.90亿元,受帮扶村5933个,受帮扶贫困人数319.96万人。(4)马蕊:《民企助乡村 云岭更锦绣》,《中华工商时报》2021年6月22日,第6版。

(三)统一战线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长期规划,无法适应持续发展要求。“十三五”期间乡村振兴主要是以脱贫攻坚为抓手,解决长期困扰“三农”的突出短板。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村发展的短板基本补齐,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国家战略。脱贫攻坚中暴露的深层次的乡村产业、教育、公共服务、文化等矛盾,需要长期的规划、持续的投入、持之以恒的改进才能解决。当前无论基层政府还是社会力量,都没能深刻认识乡村生产、生态、生活的真正含义,很多时候简单把发展城市工业化的思维照搬到乡村发展中。如对拆旧复垦、撤村并校存在的一刀切等问题;对于如何发展乡村缺少基于县、镇、村的全面规划,也缺少因地制宜的特色发展规划,一味求快、求新;统一战线不仅在发挥建言献策、民主监督作用,及时提出意见和对策方面较为欠缺,而且助力乡村振兴缺乏长期规划,更多的是以活动的方式来进行,这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是不相符的。乡村振兴需要以梯度发展思路来进行长期规划,县域经济、镇村融合发展、基层治理、农耕文化的赓续发展等都需要有长期规划和建设思路,只有把建设的底稿梳理清楚,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统一战线在规划、落实、监督中应该有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长期配套设计,才能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

2.缺乏共同富裕的引导思路,无法加速产业发展正循环。脱贫攻坚期间统一战线成员大多通过“万企帮万村”实现对农村产业的帮扶,这种帮扶很多时候是帮扶单位、企业不论产品好坏高价包销的公益性帮扶,没有培养农户的经营能力,镇村没能参与经营利润的分配,造成脱贫攻坚结束、企业撤场后农产品滞销、农户返贫,或是农产品销售利益很少分配给农户造成新的不平衡。究其原因,就是缺少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理念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乡村振兴就是要打破城乡的二元结构,破解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让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实现发展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要给企业树立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镇村也要在合作中投入适当的资源,同时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到合作中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将更多的产业链留在乡村,鼓励企业将适当的经营利润留在当地,实现企业、镇村、农户利益的合理分配,形成发展的正循环。

3.缺乏人才长期帮扶机制,智力帮扶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缺乏,大量农村青壮年外流,谁来推动乡村振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支医支教、科技帮扶、法制教育等更多的是短时间的帮扶,持续帮扶、培养当地人才等都没有成为长效性制度性的安排,无法更好地发挥人才振兴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仅依靠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中年劳力甚至是留守在家的“老人”是远远不够的。发展人才的匮乏是导致乡村振兴建设缺乏后劲和活力的原因。要建立比如科技特派员制度、支医支教帮扶制度、乡贤帮扶制度等长期性的帮扶

机制,引导广大统战成员持续地对一个地方长期帮扶,才能对乡村人才振兴起到真正的作用。

三、创新构建长期平台为乡村振兴贡献统战力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统一战线成员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势必会涉及政治层面的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经济层面的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文化层面的乡村文明、教育发展,社会层面的基层治理,环境层面的环境保护、美丽乡村等,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的持续投入。统一战线涵盖的社会阶层广泛,需要将他们的力量进行整合统一,需要统战部门搭架好各类长期平台,持续凝聚统一战线成员的力量集中到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搭建建言献策平台,促进乡村“规划强”

乡村集生产、生命、生态和文化教育功能于一体,乡村在文化、社会、生态、健康和教育各个方面尤其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健康中国、生态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实施的成败,也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民精神家园的根魂所在,因此要把农民这个主体地位树牢。统一战线成员人才荟萃,汇聚了大量规划设计、产业发展、产品设计、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人才,统战部门应该凝聚起他们的力量,搭架长期平台建立地方政府与统战成员间的桥梁,帮助地方党委政府做好县镇村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做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设计,也为统一战线成员服务乡村振兴提供路径和思想引导。

(二)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促进乡村“产业兴”

低效的个体农业经营无法适应当前市场要求,也没有办法打造产业链条,城市公司化的经营又很容易把当地的农户抛出产业利益分配链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能发挥集体组织的力量,又能充分保障个体权益,有利于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如何对接市场又是一大问题。统战部门应该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搭建平台,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城市企业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和地方政府树立起共同富裕的思想,既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市场意识、供给能力,又引导企业帮助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特色开拓产品销路。同时,加强地方以县域统筹因地制宜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镇村投入资源,将更多的产业链条留在当地。搭建合理利益分配机制,让镇、村、农户、企业共同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把乡村产业发展成各方共赢的产业,才能让产业振兴进入正循环。

(三)搭建人才输出平台,促进乡村“人才旺”

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人才“富矿”、政府“智库”。重视发挥统战工作在汇聚人才方面的作用,定期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政情通报会,向党外人士通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积极组织统战成员参加重大项目观摩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乡村变化,宣传乡村发展成就,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统战成员建设乡村,创业于乡村,凝聚力量支持乡村振兴。同时发挥统战成员在文化、医疗、法律等领域的特长,开创“文艺下乡村”“健康社区行”“送法进乡村”“乡村文化行”等品牌活动,持续对一个地区进行帮扶并培养当地人才。设立研究课题引导统战成员进一步发掘民俗民艺,弘扬耕读传家、勤劳致富等中华传统文化,在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完善基层治理。

(四)搭建民主监督平台,促进乡村“政通畅”

组织各民主党派开展乡村振兴民主监督,将民主监督贯穿到整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同时在监督调研中引导各领域、各系统、各单位统一战线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科学化。

猜你喜欢

战略发展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小病毒大战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