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学科背景下中西医多学科交叉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22-12-11徐子涵谢明征夏士林易玉娟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交叉导师背景

徐子涵 谢明征 夏士林 李 佳 周 博 易玉娟 孙 铮

1.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辽宁大连 116044;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11

高端人才是强国战略的核心,而教育是培养高端人才的基础工程,国家提出的推动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则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多学科交叉是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柱,走中西医结合道路既是遵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也是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国家正在大力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及“一带一路”对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都提示了中西医结合事业亟须注入一批高层次的新鲜血液[1-3]。不论各类中医药大学,还是涵盖中西医临床医学领域的综合性大学,如何挖掘潜能,利用各自的教学优势,推动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培育多元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人才已经成为医学教育关注点。基于此,笔者结合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从学生培养、导师制度以及学校交叉学科模式3 个角度进行探讨,旨在为培养优秀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的蓬勃发展助力。

1 培养现状

为实现教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将“双一流”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举措,一流学科建设正是重中之重。大学依赖学科而立,只有做好一流学科的建设,才能进一步做好一流大学的建设。对一流学科的概念不可仅从学术角度把握,只局限于学术水平的评价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一流学科肩负着提升国家综合教育实力的使命,促进学科发展,激发学科活力[4]。多学科交叉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方向,学科交叉有利于开阔思维,解决难题,产生新思想,推动学科发展[5]。但由于其交叉性以及年轻性,多学科交叉仍然存在背景人才缺乏,建设经验不足等问题。中西医结合学科的本质属于交叉学科,与其面临相同的困难。基于建设一流学科的背景,结合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总结了以下不足。

1.1 生源类型存在差异,整合交叉能力弱

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就业常常受到限制,很少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中。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其生源往往来自各类院校,如中医院校、西医院校及综合性大学,而且在专业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大多来自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同时也不乏针灸推拿医学甚至康复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入学时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专业结构和能力水平均有较大的差异。当进入研究生阶段,面对繁杂的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知识体系的中医学及西医学内容[6-7],学生的学科差异导致的知识结构缺点被不断放大,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常受原有单一学科知识困扰,使其难以将自身所学与新接触的知识领域结合。缺乏良好的知识整合交叉应用能力,成为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阶段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

1.2 受导师教育背景限制,培养方式单一

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大多采取“灌输式”和“一对多”的传统教学方式[8]。不仅学生的学习背景不同,不同学校的导师学科教育背景也存在较大差异,有纯西医背景,也有纯中医背景,也有中西医结合专业等,因此导师与学生知识背景碰撞中容易产生知识的“不对等”。中医与西医理论体系不同所带来的矛盾不仅是学科发展的阻碍,也成为老师与学生间沟通的壁垒。例如,当西医背景的导师招收的是纯中医背景研究生,导师沟通中较难理解学生知识体系以及思维方式,学生也要跟随导师研究课题方向,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零起点学习。在短短三年时间,研究生很难纠正本科阶段思维定性,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学生常常只是对两个框架的知识点强记硬背,这种情况下不利于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完整知识架构与核心学习能力的提升。

1.3 特色培养体系缺乏经验,仍属于探索阶段

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仍处于摸索阶段,发展过程中仍然会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无论从学科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上都缺乏标准化指南,基于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如何提高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竞争力,提高学科的生命力需要在不断的试错中摸索,才能总结出一套合理、合适、合格的培养体系。众多高校在中西医学科的长久发展和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上也缺乏统一的观点,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的世界大变局下,人们对中西医结合又产生了新的认识,如何培养国际认可的中西医高端人才,更好地助推中医药走向世界,值得思考。一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时间只有三年,三年的时间可以为摸索培养体系提供经验,却并不适合让学生去适应转变的培养模式。体系得到了完善,如何提升人才质量仍需要我们思考。因此,各类中医药大学、西医院校、综合类大学及国际中医类院校应当大胆猜想,通力合作,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西医结合高端人才发展的道路。

2 培养模式

中西医结合作为新兴学科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问题,只有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中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应立足于一流学科建设基本要求,提高学科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致力于为国家提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人才;抓住其交叉学科的本质,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取其精华,做到中医西医的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做到多元化、个性化、国际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发展贡献坚实的力量。基于对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不足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

2.1 个性化培养

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生培养有其特殊性,最主要的就是本专业研究生的知识背景、专业结构和能力水平的起点不一致,因此在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着重处理好培养方式针对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根据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采用针对性和多种途径结合的培养方式[9-10]。

2.1.1 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 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本科专业背景差异较大,经过五年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积累,形成不同的中医或西医认知结构、思维模式、专业研究能力,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方案应不同[11]。在进行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实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条件[12-14],研究生阶段必须弥补本科知识的不足,扬长避短,进行个性化设计。

2.1.2 打造个性化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决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由于本科部分专业课程薄弱,专业思维能力欠缺。在弥补专业基础知识不足的同时,应加大研究生阶段必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重,强化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导师应指导其自主学习,做好督查考核,确保学生能顺利开展学习和研究工作[9]。

2.1.3 多学科交叉培养 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研究,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学科事业的发展,是多学科、跨专业的学术研究融合。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就业受专业面或技能的限制而增大了就业压力,这就需要通过多学科交叉渗透、优势互补、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开展跨学科这一联合培养途径。研究生导师应该重视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打破原有学科的思维限定,结合新的学科研究,及时调整思维方式,形成特有的、新的多学科融合的科研思路[15]。通过不同学科、专业之间优势资源的互补和整合,充分发挥“1+1>2”的效果[16-17]。

2.2 扩建师资队伍,完善交叉学科培养体系制度

在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质量对培养优秀的中西医复合人才至关重要。为了培养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增加其知识结构的多样性,丰富导师背景,建立完善的交叉学科培养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就现阶段中西医学科的发展现状而言,如何建立一支良好的、完备的师资队伍是我们急需考虑的问题。

2.2.1 构建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建立完善联合培养制度 通过引进肿瘤、药学、基础医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PI,或对现有教师专业背景拓展,弥补以往中西医结合单一教师能力的不足。与此同时配套学生管理制度,导师责任制和考核制,定期评估导师培养学生的水平,采取相应奖惩措施激励高效完成培养过程。建立校院两级督导体系,教师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和研究生评教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把牢“全程监督关”“奖、惩、研、育”多措并举;把牢“导师责任关”,增强教师的教学荣誉感和责任感;把牢“过程培养关”,进行警示、分流和淘汰;把牢“质量评价关”。开设交叉领域课程,例如中西医结合创新思维训练、现代中药研究前沿技术等,提升研究生对学科交叉联合培养模式的认识,使联合培养具有吸引力和实际应用价值。建立教师的遴选和分级管理制,不断推进中西医结合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打造一支专门化、职业化、高素质的导师队伍。

2.2.2 明确导师责权制,健全研究生反馈制度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杠杆。从不同层面提升导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在此过程中逐步养成交叉研究思维,完善交叉学科知识架构,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对带教完成较好的导师提供职称晋升、绩效奖励等鼓励性的优待;积极鼓励导师参与跨学科研究,给予科研经费、场地等政策倾斜。通过座谈及定期组会汇报方式,反馈研究生在联合培养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建立导师沟通交流平台,确保联合培养模式的高效完成。

2.2.3 加强学科基金支持力度,倾斜优先资助交叉学科通过建立学科交叉联合培养专项资金、鼓励“走出去”等多方式为开展交叉联合培养模式提供便利。充分利用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海外人才资源,组织示范教学,开展教学、科研交流,使得联合培养可以跨单位多元化。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双向交流合作,制订“中西医结合师资海外培训计划”,实施教师互聘,聘请国外知名教授授课、联合培养研究生,强化学生综合科研能力,实现国际化培养。此外,国家已经从高层面对科研基金进行统筹管理,不是在单纯意义上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是以项目单元进行资助,新设置了交叉学科部。基金指南中增加有利于交叉学科的政策,向交叉学科倾斜,巩固其优先资助地位。

2.3 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打破思想壁垒

中医药事业是中华文化的精粹部分,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使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西医结合”论点,因此,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教育应当顺应时势,把握历史机遇,培养高层次的多元化、个性化、国际化学科交叉中西医结合人才,新型的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培养方案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跨专业的角度来看,现代医学分为西医和中医两个体系,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不应该故步自封,应当吸取优势,推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跨学科的高水平转化医学研究,加大中医药转化及个性化药物开发,如:中药颗粒制剂、五谷虫相关产品等。建立优质的中西医结合培养体系,是临床应用的前提,也是创新发展的前提[18-19]。从跨学科的角度来看,在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之下,医学体系不应局限于自身的一块小土地,应当结合理学、工学、药学等多学科共同发展,联合一切可以合作的人员及学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起多学科助力中西医结合蓬勃发展的体系。从跨学校的角度来看,各类综合类大学、医科大学以及中医药大学应当互帮互助,立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与国外2~4 所知名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加大与国外中医药学院的合作对接,邀请海外中西医教学、科研及从业人员来华,为双边乃至多边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曾在其主编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表达过有关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看法,他认为,对于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文明的西医药学的正确姿态,中西医学科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应奉行一味地拿来主义,也不能够过分地故步自封,要正确地看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作为中西医结合学科的接班人应充分利用新技术,洋为中用,打破不同背景的思想壁垒,才能推动学科飞速发展[20-25]。

3 结语

中西医结合学科属于多学科交叉的新方向,针对学科交叉的特点,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学生的教育背景适时地制订培养方案。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学生实行个性化的培养,对有基础的地方充分发挥其优势,对薄弱的地方重点提升,查缺补漏。除了弥补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不足,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导师中西医结合整体业务水平,为中西医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把牢教师关,把牢基础关。要抓好多学科交叉培养的特点,真正做到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从而提高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结合当前高校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以一流学科建设要求为指导,以多学科交叉为特点,深刻剖析现有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学生、导师及学校3 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探讨,进一步了解该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规律,以便于在未来的中西医研究生培养计划改革中有针对性地抓住要点,以期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些许思路,提高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争取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多元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

传统中医药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经历了千年沉淀的巨大宝藏,西方现代医学是科学理论体系的精华,是经历了当代社会不断考验的重要法器。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门相对而言的新兴学科,而其研究生的培养又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已经取得了发展和进步,但是仍然有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空间,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吸取不同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一所高校的培养现状所做的分析与培养模式的摸索,可以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但仍然具有片面性。作为年轻的交叉专业,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各大院校积极参与,主动分享,在交叉学习中吸收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在21 世纪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顺应融合发展的潮流,将融合发展渗透到专业、学科、高校各个层面,开放共享,协同并进。作为新一代的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传承人,明确搞好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教育与培养是关系到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百年大计,是助力中西医结合医疗事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26]。

猜你喜欢

交叉导师背景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V eraW an g
导师榜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连一连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消除方法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