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气”理论探讨水肿辨治
2022-12-11王萌萌郭宏伟王超众
王萌萌 郭宏伟 王超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气”属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范畴[1],包括自然界之清气、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人体五脏精气等。由于气的运动变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基,万物的运动首先是气的运动变化。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亦首先因之于气的异常变化,人体之气的失常变化万千,可因于气的生成不足,发为气虚;也可因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而为“气机失调”,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一般来说,这里的“气虚”与“气机失调”之“气”指人体五脏之精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由五脏生化和贮藏。水肿是中医学以症状命名的一个疾病,《诸病源候论》将其描述为“目里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静脉动,时咳,股间冷,以手按肿处,随手而起,如物里水之状,口苦舌干,不得正偃,偃则咳清水;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小便黄涩是也”[2]。历代医家对水肿的病机认识不尽相同,但其核心总不外气虚与气机失调。
1 气机失调
1.1 肺气失于宣发肃降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其中肺主治节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气的升降出入有序进行,也就是气的向上宣发和气的向下肃降的正常运行[3]。通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来实现肺的宣发,通过肺气向下通降的作用来完成肺的肃降,肺气升降运动正常则宣发肃降功能正常。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宣发使水液向上、向外布散,外达皮毛肌腠,并通过汗和呼吸排出体外。肃降使水液向下、向内输送,通过肾和膀胱的气化,化为尿液,排出体外。六淫邪气中,风邪居首位,风为阳邪,易袭阳位,故风邪致病常侵袭人体的头面、咽喉、皮肤等属阳的部位,而肺主皮毛,咽喉为肺之门户,因此,风邪外袭最易使肺失通调[4-5]。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为其他外邪致病的先导,寒、湿、热等邪气依附于风邪侵袭人体。如风寒、风热、风湿外袭,引起肺气向上升宣、向外布散或向下通降的运动异常。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失常,水液内停,出现眼睑头面先肿,继而遍及全身,小便短少,兼有恶寒无汗,咽喉痛。与此同时,水液的停聚亦会影响气的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受阻,则气的升降出入运动随之不利,即水停气阻,从而出现气滞与水湿、痰饮并存的复杂病理变化,如水饮停肺,临床多表现为咳嗽、胸闷、喘促不能平卧等肺气失于宣发肃降的症状[6]。
从古今医家对肺失宣降导致水肿的辨治可以看出,风邪外袭最易使肺失通调,而根据风邪所夹杂寒邪、热邪或素体虚弱情况进行遣方用药。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对风水的描述为“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肺主皮毛,风邪袭表,致肺失治节,肺气宣发、肃降失常不能通调水道,风气相击,水湿潴留于肌肤,故水肿。仲景治疗风水选用了3 个方剂,防己黄芪汤、越婢汤和杏子汤。防己黄芪汤主要针对风水表虚证,以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为主症,因表气素虚、感受风邪、水湿停聚肌表所致,故用防己黄芪汤益气固表、利水除湿;越婢汤治疗风水夹热证,症见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因夹有郁热,治用越婢汤发越水气,兼清郁热;风水脉浮,身肿,咳嗽,为杏子汤主症,为风邪外束、肺气不宣所致,因水气在表,以杏子汤宣肺散邪。仲景所选方剂虽异,但在驱邪外出,恢复肺气的宣发、肃降,使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正常上是一致的。陈洪宇教授认为风水是因肺气失宣,不能通调水道,水液潴留发为水肿[7]。应用发汗法治疗肾性水肿中医辨证属风水者,常用方剂为麻杏五皮饮、麻附五皮饮、越婢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及普济消毒饮加减。林锋敏等[8]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肺胀(传风水),从宣发肺气论治水肿。
1.2 肝气失于疏泄
《格致余论》中提出“司疏泄者肝也”,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是靠肝气的作用来维持的,肺的宣发肃降、脾气健运、肾与膀胱的气化、三焦气机顺畅均受肝主疏泄功能的调节[9]。肝气条畅能够促进血液的正常运行,也能促进水液的正常输布。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可通过形成的瘀血间接引起津液输布障碍,也可以直接导致水液停聚。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包括两个方面,疏泄太过和疏泄不及,疏泄太过,则肝气上逆,血随气逆;疏泄不及,则肝气郁结,气滞血瘀[10]。瘀血作为病理产物,不仅影响气的运行,也会阻碍津液的输布,引起水液停聚,出现水肿。《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云:“血不利则为水。”因瘀血闭阻不通,影响水液的运行,致水停泛滥为肿。人体的津液与肝气的疏泄有关联,津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肝气调畅,气行则水行,有利于津液的运行。若肝气郁滞,气不行水,则水液输布障碍,水液停聚;肝气调达是保证脾主运化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有助于脾胃之气升降,保证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正常。若肝气失于疏泄则脾胃之气升降异常,影响水液的正常代谢,出现水肿。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记录:“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肝水出现的原因是肝失疏泄,肝气运行失常,水液停聚。唐宗海[11]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阐述了肝气与血脉通畅的关系,在《血证论·肿胀》中说:“又有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说明肝气郁滞可以导致血瘀,瘀血流注又可以导致水肿。现代医家从水肿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方面都有论述。水肿发生的原因和肝失疏泄有关,肝气失于调畅,会影响血液运行,导致血运不畅,血瘀阻络,阻碍气机调达和水液输布,出现心源性水肿[12]。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木郁气滞,气滞则血亦滞,气机阻滞,影响血液正常运行,使血液迟滞不畅,而致瘀血。现代研究表明,肝脏的病理变化贯穿于水肿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13]。邓跃毅认为肝对于水肿发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主疏泄方面[14]。肝主疏泄,可通利水道;肝失疏泄,则气血运行及水液代谢障碍。李十红[15]认为肝气郁滞、疏泄失常、升发无力,致使心脏气血功能失调,心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瘀血内停,故应调肝与益气活血并重。
1.3 三焦气机壅滞
《难经·三十八难》曰:“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由于三焦之气从头至足布散上下实现其生理功能,故将其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部,三焦之名即由此而出[16]。三焦通行元气,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根源于肾,由肾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布达五脏六腑,运行全身,从而激发和推动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指出三焦是一个运行水液的器官。人体水液代谢由多个脏腑共同协调完成,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以三焦通行元气为动力,才能正常升降出入,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通过三焦的气化作用实现,若三焦气化功能发生障碍,水道不利,就会出现尿少、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中藏经》中论水肿:“又三焦壅塞,荣卫闭格,血气不从,虚实交变,水随气流,故为水病。”引《内经》:“阳气耗减于内,阴精损削于外,三焦闭塞,水道不行。”从两部医籍可以看出三焦气机壅塞是导致水肿的重要病机。《肘后备急方》描述中,大腹水病病机为“皆从虚损大病,或下痢后,妇人产后,饮水不即消,三焦受病,小便不利,乃相结渐渐生聚,遂流诸经络故也。”葛洪表述水肿病多由虚损和三焦受病所致[17],其治法为利水消肿或峻下逐水之法,在水肿病机的认识上更侧重三焦受病、气机阻滞,其治疗目的是调畅三焦气机。因水液停聚可以阻滞气机,将停聚之水液排出体外,有利于三焦气机的正常运行。现代医家叶熙春,以宣肺气、理脾气、补益脾肾之阳气的方法使三焦元气通畅,从而起到治疗水肿的作用[18]。
2 气虚
2.1 肾气虚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提出:“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认为肾为水火之脏。肾藏精,精化气,气分阴阳,肾阴、肾阳具有滋润和温煦各脏腑阴阳,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19]。肾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水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肺、脾胃、肾、膀胱、三焦等都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其中,肾起着主宰和调节作用。肾主水的功能是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实现的,具体表现为:一,促进各脏腑的气化;二,升清降浊;三,司膀胱开阖。肾气充足,气化正常,膀胱开阖有度,尿液正常生成和排泄。肾气不足,则气化功能失常,膀胱开阖失度,可见尿少尿闭、肢体水肿。
《诸病源候论》水肿诸病中指出“肾主水,肾虚则水气妄行”“夫水之病,皆由肾虚所为,肾虚则水流散经络,始溢皮毛”“肾虚不能制水,故水妄行,浸益皮肤,而身体肿满”强调肾虚是水肿的重要病因病机,这里的肾虚主要指肾气虚。应用沈金鳌《沈氏尊生书》卷三中参芪地黄汤,以六味地黄汤为主方配伍人参、黄芪,有补益肾气之功[20]。严用和济生肾气丸可治疗肾虚腰重脚肿和小便不利[21]。《景岳全书》中论治肾虚水肿“若肾虚兼寒者,宜理阴煎,或八味地黄丸,甚者加减《金匮》肾气汤主之”。现代医家韩明向教授认为肾性水肿其本在脾肾气虚,善用黄芪、白术、党参补脾虚,用杜仲、狗脊、巴戟天、菟丝子补肾虚[22]。冉青珍认为肾气不足型特发性水肿可用《傅青主女科·胸满不思食不孕》中的并提汤,方剂由熟地、巴戟天、白术、人参、黄芪、山萸肉、枸杞子、柴胡组成,具有补肾气、兼补脾胃的作用[23]。
2.2 脾气虚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是脾气作用的集中体现[24]。其中,脾主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输布作用。水入于胃,在脾的作用下将水液化为津液而被吸收,再经脾的转输作用,将津液输布致全身,以濡润脏腑组织器官。脾主运化,还可以将多余水液上输至肺,经过肺的宣发肃降及肾的气化,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由于脾居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因此脾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脾气健运,水液吸收输布正常,脏腑组织就能得到津液的濡润,多余水液及时排泄。若脾气虚,脾失健运,水液的吸收和输布发生障碍,则水液停聚,可出现水湿痰饮甚至水肿等病理产物。因此有“脾虚水肿”之说,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朱丹溪论水肿病因:“其始则一,其变则二,皆脾胃之土生焉。盖脾虚不能制水,肾为胃关,不利则水渍妄行,渗透经络。”认为脾虚不能制水是水肿发生的主要原因,脾虚不能制水指脾运化水液功能障碍,脾气健运则水液输布正常,脾气虚则脾失健运,水液停聚,故脾虚应指脾气虚。在水肿治疗方面认为“脾极虚而败,愈下愈虚,虽劫效目前,而阴损正气,然病亦不旋種而至”,说明使用峻下逐水的药物虽然会使水肿症状明显减轻,但是会损伤人体的正气,尤其是脾气,强调脾气在水肿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现代医家廖辉等[25]针对脾气虚出现的肝源性水肿,给予胃苓汤加减,健脾利水治疗。马鸿斌认为治疗肾性水肿首先要健运脾胃,自拟“芪苓健脾汤”,以黄芪、红参为君药补益脾气,培土制水[26]。雷根平主任从太阴经辨治水肿,在临床可见脾气虚的患者,常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健脾益气、利水渗湿[27]。
2.3 阳气不足
《难经·二十二难》曰:“气主煦之。”通常将具有温煦功能的气成为阳气。命门内寓真火,是人体阳气的根本。陈世铎在《石室秘录》中说:“命门者,先天之火也……胃得命门而收纳、脾得命门而转输……肾得命门而作强、三焦得命门而决渎、膀胱得命门而收藏。无不藉命门之火而温养之也。”认为命门真火相当于肾中阳气,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根本[28]。被脏腑组织利用后归于肾的水液,在阳气充盛的情况下,通过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水液之清者上升,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为尿液下输膀胱。若肾阳虚衰,肾的气化功能减弱,水液代谢障碍可导致水液停聚,出现水肿。
《严氏济生方·水肿门》曰:“水肿为病,皆由真阳怯少,劳伤脾胃,脾胃既寒,积寒化水。”这里的真阳指肾中之阳气,肾中阳气怯少又加劳伤,致使脾胃阳气不足,“脾者土地,肾者水也。肾能摄水,脾能舍水”。脾肾阳虚,则摄水、舍水的功能异常,严氏用实脾散温补脾胃阳气,复元丹温补肾阳以恢复阳气的摄水、舍水功能。洪钦国认为肾阳是发挥气化功能和水液代谢的基础,津液由阳气化生和输布[29]。若脾肾阳虚,气化无力,津液停聚则出现水肿。用真武汤温肾阳,温脾汤补脾阳。
3 讨论
“气”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具有流动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的特点[30],以其为基础指导水肿辨治时,也表现出水肿病因病机的复杂性,常常多种病机一同出现,如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肝气失于疏泄、三焦气机阻滞,脾肾气虚、阳气不足,甚至气机失调与气虚同时出现。
当水肿的病机主要为气机失调时,一般用攻邪的治法。《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于权衡,去苑陈莝……开鬼门,洁净府。”提出水肿的治法为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葛洪《肘后备急方》多采用峻下逐水之法。尽管发汗、利小便、峻下逐水法都是针对停聚体内的水液,水液停聚可以使气机阻滞,影响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肝气的疏泄、三焦元气的运行,这些治法的运用目的都是使水液通过汗液及大小便排出体外,从而恢复气在体内的正常运行。
当气虚在水肿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时,常采用温补的治法。《圣济总录》说:“水肿之病,以脾肾气虚,不能制水,水气妄行,溢于皮肤。”治疗应补脾肾之气、温脾肾之阳。现代医家金劲松认为肾性水肿中期以脾肾气虚为主,治以参芪地黄汤滋肾健脾、益气养阴;病变后期多为脾肾阳虚,用五苓散、实脾饮治疗;气虚日久导致阳虚,加桂枝、附子温阳化气[31]。
在气机失调与气虚共同出现时,治需攻补兼施。《血证论·肿胀》曰:“大腹胀满者,宜从脾治之,补土利水,则水行而土敦。胃苓汤主之。六君子汤加苡仁防己亦主之。”“又有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再加琥珀、三七、当归、川芎、桃奴、蒲黄,以兼理其血。”论述脾气虚水肿兼有瘀血的证治,唐宗海[11]补以胃苓汤、六君子汤益气健脾,攻用薏苡仁、防己利水,琥珀、三七、当归等活血化瘀以恢复气机调畅。申正日等[32]提出肾病综合征病机复杂,主要包括脾肾两虚、肝气郁滞、三焦气机壅滞,兼有风湿瘀血阻络。治以健脾补肾,疏肝理气,通达三焦,兼有风湿瘀血者,加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之品。其实质是通过攻补兼施恢复脾肾之气的运化和气化功能,调畅肝气与三焦气机。《景岳全书》说:“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若气不能化,则水必不利。”“治水必治气,气行则水行”中治气包括调畅气机、补益气虚。将中医“气”理论运用在水肿的辨证论治中,有利于多方面的认识水肿,针对水肿的不同病因病机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水肿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