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以通为用,以降为和”理论探讨甲氨蝶呤胃肠道不良反应辨治

2022-12-11徐浩东程增玉唐晓颇周新尧庞枫韬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六腑大肠气机

徐浩东 程增玉 唐晓颇 周新尧 姜 雯 李 达 庞枫韬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北京 10005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疾病,全球患病率为0.5%~1.0%[1],RA骨破坏引发的致残问题十分严峻[2],降低免疫反应、控制疾病活动度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即是治疗RA 的一线免疫抑制剂,20 世纪80 年代至今,MTX 应用于RA 被视为本病锚定药,在RA 临床治疗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3]。然而MTX 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损伤、肺间质病变、骨髓抑制、脱发、皮疹、高血压病、视网膜损害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最为常见[4-6],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差、消化不良等,国外存在服本药后出现危及生命的凋亡性肠病的案例报道[7]。

MTX 胃肠道不良事件不容小觑,然而现代医学对MTX 胃肠道不良反应尚无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传统医学中寻找辨治理论,减少其不良反应,扩大应用范围,对控制RA 病情进展有重要意义。“以通为用,以降为和”是根据六腑生理特点所凝练出的治则,对于MTX 胃肠道不良反应,运用此理论进行辨证施治,充分发挥传统医学减毒增效之优势,有助于改善或预防MTX 胃肠道不良反应。基于此,本文着眼于临床问题,以MTX 胃肠道不良反应为切入点,梳理其临床现状,从中医经典理论“以通为用,以降为和”探讨本症临床辨治思路,以期飧益于临床。

1 MTX 胃肠道不良反应研究概况

MTX 在RA 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关研究并不丰富。赵娅等[8]进行了小剂量MTX不良反应方面的文献研究,研究者检索了国内外主流数据库1995—2020 年的相关个案报告,结果显示,不良反应以胃肠道最多(27.5%)。一项文献综述[9]分析了不同剂量下MTX 的不良反应后,建议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状态、病情活动度予以个体化的服药剂量。为探究MTX 胃肠道毒性相关机制,Zhou 等[10]进行动物实验,研究MTX 胃肠道毒性与免疫反应、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MTX 给药后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的种群、多样性和主要成分以时间依赖性方式发生显著变化,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对MTX 诱导的肠黏膜炎有显著影响。上述研究提示临床医师在应用MTX 时,不仅要评估RA 疾病的活动度,同时也有必要关注患者肠道微生物,以更好地指导MTX 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 传统医学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

传统医学对药物不良反应有许多经典记载,如《类经》曰:“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古人认为疾病源于阴阳偏颇,治之以“偏味”之药,可以纠正机体正邪之盛衰。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并总结药物的四气五味,凝练出“中药七情”,以指导复方配伍,调整机体阴阳、寒热、虚实之偏颇,如《神农本草经》云:“药有阴阳配合……有相杀者。”《本草纲目》云:“相杀者,制彼之毒也。”即是通过药物的配伍,形成有效复方,既发挥疗效,又减少不良反应。现代研究认为RA 等风湿免疫病,发病根源在于免疫紊乱,患者机体处于免疫亢进状态,故临床予以免疫抑制剂调控免疫反应。MTX 即是经典的免疫抑制剂,以中医理论视之,则本药属于“偏味”之品,对机体有一定损害,故在应用本品时,应斟酌配伍,借他药之偏性减少其“毒”性。如一项包含11 项研究、956 名受试者的系统评价[11]指出,中成药正清风痛宁联合MTX 使用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体现了中医减毒增效之优势。

3 “以通为用,以降为和”理论释义与延伸

“通”,《说文解字》云:“通,达也。”《易》记载:“有往来不穷谓之通。”“用”,本意为使用、采用,《说文解字》谓其“可施行也”。“降”,《尔雅》曰:“落也。”“和”,本意为和谐、协调。“以通为用,以降为和”是指六腑畅通,将饮食水谷吸收、向下传导,发挥正常功能,呈现和谐状态。正如《素问·五脏别论》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此段论述以胃肠生理过程为例,强调了“通”与“降”为六腑生理机能的核心,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然而,《医述》云:“腑病以通为用也……此通勿执攻下。”明确告诫后世医家,六腑之病要以“通”为治疗核心,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切不可只识攻下。中医古籍中将消化系统的重要关口称为“七冲门”,其功能的正常是消化系统畅通的前提。《医宗必读》中记载:“七门者,一气贯通,无有雍塞,雍塞则气闭而绝矣。”就脾胃功能而言,《本草求真》曰:“胃以降为和,和则脾益上升而健运……阳明阳土,得阴始安。”《医学真传》:“食入于胃,随食随消,若有停滞,自然不宁,即当呕吐。”就气机升降而言,《医碥》云:“气有降则有升,无降则无升,纯降则不升。”以上论述从不同角度指出,气机畅达、脾胃健运,升降相因,饮食精微“以灌四傍”,机体功能正常;若胃肠不通,气机当降反升,即在“未通、未降”的情况下,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可见,“通降和合”对肠胃功能至关重要。

4 通降失司是MTX 胃肠道反应的根本原因

MTX 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病机根本为气机通降失司,然就“五脏一体观”而言,气机失调可涉及多个脏腑,同时尚需考虑到原发病的病机特点,RA 病程长,随着病情进展可伴发多系统病变[12]。因此,RA 本身就存在脏腑失调,故应结合RA 疾病特点,综合分析脏腑功能失常,有助于整体把握“通降失司”之脏腑。

4.1 脾胃为一身升降之枢,失和则诸病生焉

升降协同、气机调畅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脾胃同居中焦,升降相因,为气机之枢纽,对全身气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四圣心源》云:“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则金火不滞。”生理状态下,脾胃升降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升中有降,降中寓升,共同组成气机升降之中枢,带动五脏六腑之气机运行。病理情况下,脾胃升降失和,可能影响到全身多个脏腑病变,而以胃肠道病变最为常见,且常为首发症状。胡建华等[13]对脾胃升降理论源流及发展进行梳理,指出其对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重要指导意义。

RA 的中医病名为“尪痹”,“尪”之本义为“腿部骨骼弯曲残疾”,后引申为孱弱,此病名的推广旨在强调本病于正虚时起病、于体弱时加重,告诫医师应及时治疗,顾护病者正气。然而临床予以“偏性”之MTX 治疗,复伤正气,脾胃受损,难以纳运,胃气不降反致冲逆于上则可见呕吐、反酸、腹胀、纳差、便秘等症;脾气不升则清阳不升,易于生湿,多见腹胀、泄泻、腹痛等症。临床种种表现,皆源于脾胃失和。

4.2 肺与大肠相合,上下协同助腑气通畅

呕吐、纳差之病位主要在胃,而腹痛、腹泻之病位主要在肠,肠、胃同属六腑,功能上均以通降为顺,两者可相互影响。同时,根据中医学“五脏一体观”,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宣发肃降,与大肠的传导功能密切相关,一方面,肺的肃降有利于大肠的向下传导;另一方面,大肠的传导也反过来有助于肺气的宣通。

既往基础研究[14]探究了传统医学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科学意义,从微生态学对肺与大肠相表里进行解读,认为肺与大肠具有解剖学上的同质性,二者具有相似的生理病理特征及微生态菌群,这些相同的菌群或许是肺与大肠经脉联系的基础,学术界应重视肠道菌群研究成果在中医上的应用。亦有以黏膜免疫为切入点,以“肺与大肠相表里”经典理论为指导,对“肺肠合病”与黏膜免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传统医学的角度对肺肠合病提供了治疗指导[15]。此外,一项动物实验[16]对便秘模型小鼠肺组织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肠病及肺的机制可能与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有关。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探究肺、肠之间的关系,尽管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但可以明确的是,肠病与肺的关系密切,在治疗腹痛、腹泻、便秘等肠道反应时,通过宣降肺气,可协助肠腑通畅。

肠道菌群平衡的紊乱可能在RA 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生态失调与参与RA 发展的自身免疫机制有关[17-18]。肺与大肠关系密切,RA 肠道菌群紊乱,势必影响肺之宣发肃降。而肺之功能异常同样会干扰肠腑之通降,二者互为因果。因此在RA 中,患者本身就存在肠腑疾患,易患肺部疾患,在MTX 的干预下,更易出现二者的功能异常,肺气上逆,腑气不通,出现消化系统疾病。

4.3 肝升胆降,助脾胃之运化,和降六腑之气机

MTX 药后脾胃通降功能失司,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也与肝胆的疏泄调节关系密切。肝胆主疏泄一身之气机,调节脾胃功能,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和饮食物代谢。若肝胆气机不畅,则脾的运化、胃的受纳、小肠的受盛、大肠的传导等功能都会收到影响,可能出现纳差、腹胀、腹痛、便秘、泄泻、呕吐等不良反应。

国医大师路志正认为,情志因素在RA 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9],RA 患者多为女性,女子以肝为先天,若长期情志不舒,肝血亏虚,肝体失养,肝胆之气横逆,乘犯脾土,则见运化不利。一项研究[20]表明,RA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差、抑郁等症状,抑郁能加重RA 疾病活动度,降低用药反应。孔祥军等[21]结合临床经验,指出肝胆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环节中的核心作用,并提出疏肝、利胆、降逆、滋阴等治法。针对MTX 胃肠道不良反应中反酸、烧心等症,可采用疏泄肝胆治法,不仅可以恢复气机之畅达,改善患者之情志,亦可助脾胃之运化,和降六腑之气机。

5 恢复通降是治疗MTX 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关键

在“以通为用,以降为和”理论指导下,恢复MTX药后六腑之通降,有助于减少或预防其不良反应。然恢复通降之职,不仅要调理脾胃,应着眼于整体,辨别虚实,五脏兼顾。《圣济总录》云:“要当安其胃气为本,使阴阳升降平衡,呕逆之病顺愈矣。”

国医大师路志正继承李东垣脾胃学说,尤其重视通降理论[22-23],作为现代中医风湿病学的奠基人,国医大师路志正在风湿病的治疗中,形成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治疗理念,此理论与“以通为用,以降为和”理论在MTX 胃肠道损害中的应用机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5.1 辛开苦降贵在通,病宜徐图缓补中

辛开苦降之法为张仲景所创,辛味之药能升能散,苦味之品能降能泄,辛为阳味,可温运脾阳、益气升清;苦为阴味,可肃降浊气,逐邪于外。辛温之品升清气,苦寒之品降浊气,则气机条畅,各行其道。张仲景《景岳全书》记载:“呕而肠鸣……半夏泻心汤……辛入脾而散气……苦入心而泻热。”《张聿青医案》记载:“不纳不饥……泛酸欲吐……脾清不升,胃浊不降……辛开苦降……中脘稍舒,反酸呕吐之势缓。”

对于MTX 药后出现的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宜采用辛开苦降之法,恢复胃腑通降,同时需要顾护正气、补虚建中。RA 病程长,正气受损,缓补中焦,有助于扶助正气、纳运药物。中焦之所以实邪阻滞,失其通降,根本原因在于脾胃虚弱,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因虚而致实。若单纯用祛邪之法,置培本补中于不顾,虽很快见效,然正气亦伤,胃肠诸症反复发生。若只顾正虚之根本,单纯用补法,则犯“虚虚实实”之戒,病情还有可能加重。郭威等[24]认为功能性胃肠病与脾胃升降不利关系密切,临床治疗针对很多患者以辛开苦降为大法,多能改善其症状,常用方剂如半夏泻心汤。一项meta 分析[25]纳入38 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发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半夏泻心汤在改善临床效果、胃镜结果、中医症状积分上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P <0.05)。

5.2 苦寒清利通大肠,开启上焦亦有功

对于实邪阻滞大肠的腹痛、便秘等不良反应,习《伤寒论》阳明病篇,拟清利之法。然大肠传导不及,往往会涉及肺部病变,RA 患者常伴发肺间质病变,临床可见咳嗽、咯痰、气短、喘息等症,且需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患者更易患外感。肠腑不通,上焦难降,二者互为因果。此时,当用提壶揭盖之法,开上源以启下流。因此,在治疗时,方选小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并加入杏仁、桔梗、瓜蒌皮,肃降肺、肠之气,正如《温病条辨》记载:“肺气不降,里证又实者,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荡肠胃之结。”范从畑等[26]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从信号通路、通道蛋白、微生态、血液指标等方面探讨了肠病治肺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提壶揭盖、培土生金等治法。李立华等[27]将100 例腰麻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开塞露和加味桔梗汤组,干预7 d,以排便情况为主要观察指标,发现加味桔梗汤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

5.3 肝气乘脾不小觑,疏肝健脾是关键

在MTX 药后,有很多肝脾不和、与肝气相关的不良反应。针对此种情况,疏肝健脾是其治疗大法。同时,马培宏等[28]对医学古籍和现代进展进行梳理,认为肝与大肠功能亦存在密切关系,肝失疏泄是肠腑病发生的重要环节,从肝论治多能取得肯定疗效。因此,对MTX 药后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患者,可配伍使用疏肝之品,经典方剂莫过于痛泻要方。此外,酌情加入少量柔肝养血之品,如当归、柴胡。《寿世保元》记载:“痛泻要方,伤食腹痛,得泻便减……责之土败木贼也。”对于反酸明显的患者,可加入左金丸、煅瓦楞、木香、香附等。罗运凤等[29]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肝郁脾虚模型小鼠进行研究,以痛泻要方进行干预,发现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影响5-羟色胺信号系统而调节炎症,发挥作用。黄方良[30]对166 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样本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等分为中医组(艾灸+痛泻要方)和西医组(乳酸菌胶囊+马来酸曲美布汀),干预28 d,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为结局指标,发现中医组优于西医组(P <0.05)。

6 总结

RA 患者MTX 药后的不良反应中,胃肠道症状居于首位,现代医学并无有效防治策略,掣肘了其治疗,缓解此不良反应,中医药有着确切效果与潜在优势。“以通为用,以降为和”是对六腑功能特点的高度总结,以此作为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大法应用于临床,有助于减轻MTX 胃肠道症状,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回顾了RA 应用MTX 治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研究现状,以及中医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结合原发病特点总结出其“通降失和”的病机特点,涉及脏腑广泛,包括脾胃、肺肠、肝胆,由此进一步阐述其详细病机,总结相应的治疗思路。遗憾的是,本文中“以通为用,以降为和” 辨治MTX 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治疗思路来源于临证心得,仅限于理论探讨。在后续研究中,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及基础实验,借助现代医学科研思路,阐述新时代下传统医学经典理论的内涵,不仅有助于解决临床问题,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更有助于促进中医现代化,实现中西医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六腑大肠气机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从六腑三焦、部位三焦论治脾胃病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小儿推拿“六腑”穴位考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漫画
六腑是人体的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