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南德昂族民居建筑营造中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2022-12-10熊浩杰马云林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民居生态建筑

熊浩杰 马云林 田 野

一、研究背景

任何建筑都不能脱离其周围的生态背景而孤立地存在。被称为“云岭之乡”的云南,其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各民族地域及文化特征鲜明且多样,存在着特殊的基质。他们在与自然环境及气候的长期抗衡过程中创造了形式多样的民居。云南民居经数千年的缓慢发展,由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居文化。他们不断积累建筑营造的结构方面的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创造了符合地域特征且与自然相和谐的建筑形式,表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哲理。如果依据现在所持有的居住标准去衡量,德昂族传统民居可以用“筚门圭窦”来形容。但不可否认的是,德昂族传统民居透射着一种为它自身所特有的、被灵光照耀的、神圣的原始信念。它以其特殊的空间形态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充分显现出本民族营建住屋的匠心和智慧。即使今天德昂族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流变,但改变的仅是物质形态或表现形式,其物化表达的文化内涵依然可以依靠着严格的营造秩序、观念认同得以延续。[1]德昂族传统民居文化的核心吸引力在于自身为适应云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而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生态智慧。在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受到重视的背景之下,深入研究德昂族传统民居的生态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考察了大量的史籍、文献,结合德昂族居住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宗教信仰、民间传说、民族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拟从生态适应性的角度探析德昂族传统民居建筑营造的智慧,分析其选址与布局、空间与形体以及建筑材料等因素与环境的适应关系,以期为传统民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扩大德昂族民居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滇西南德昂族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特色

(一)选址与布局:因地制宜,相地构屋

德昂族的族源最早可追溯到中原史籍《尚书·牧誓》。据记载,德昂族属濮人后裔,自公元前2世纪就已生活在怒江两畔,是德宏州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德昂族最初与傣族一样居住在地势多为低海拔的平坝、宽谷之上,且“居多临水”。据傣族村寨里老人相传,遮放坝区的大部分耕作精细的水田都是德昂族开垦的,现今的芒市河边及轩岗坝区等地均有德昂族村落的遗址。元朝中期,“白夷”(傣族封建统治阶级)逐渐强盛起来。德昂族人在与元朝军队和傣族统治势力的战争中接连战败,失去了原先的统治地位,被迫逐渐向山区或缅甸迁移。德昂族传统村落的建造均依循地形概况,力图将村落的形态结构隐匿于周围的整体环境里。被天与地的灵气所关照,场地才有活的意象;环境是活的,村落才是活的;彼此互通循环,才使聚落与环境构成有机融合的统一体。[2]德昂族村寨的选址通常依山就势,坐西向东。其一,背山的优势在于,在享受良好的景观视野的前提下,回避了寒风,减轻了潮湿。其二,村落建筑多为东西朝向是出于滇西南德昂族所处的地理位置的考虑。滇西南德昂族聚居地正处于由北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南延部分形成的山谷坝子上,抱山环水,只要太阳一出来,就可以照进正房。此外,德昂族的村寨还讲究依树而建。建寨之前,德昂族先民在头人的带领下选定适宜建寨的位置,然后在村寨中或附近的林中挑选一棵适于“神”栖息的圣木或神树,让其庇护村社的安宁。此举有两种象征含义:一是表示族人将扎根于此,除非天灾人祸,否则不再搬迁;二是每年一次的祭神树仪式,会选择高大的青树作为人们共同崇拜的“神树”,以此祈祷村寨风调雨顺、村民幸福安康。在祭祀过程中,青年们敲铓锣,击象脚鼓,使祭祀增添欢乐隆重的气氛。祭祀后还要派出一些人驻守寨门,防止外村或外族的人闯入。他们认为在祭祀这天有外人闯入,会给村民带来不幸,对违反者一定要给予处罚。

据史籍记载,德昂族和傣族、佤族、布朗族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属同源异流。其选址和布局思想与其三千多年前的先祖一脉相承,当今学术界多认为沧源、耿马岩画是德昂、佤、布朗等民族先民们的遗物,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其先民们的真实生活。1956年1月,考古工作者在云南沧源人迹罕至的高山上发现一批以赤铁矿为颜料、用手指画成的岩画。其中第二地点的一幅“原始村落”图像位于丁来大寨通往曼坎的路旁,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其先人们的生活场景和聚落原型。岩画内容极为复杂,可辨认的图形有750~800个,以人像居多。人物似为裸体,男多女少,部分有头饰、尾饰。或许是一天农事活动结束抑或狩猎凯旋,步行的人、欢呼的人、驱赶着牲畜的人从不同方向赶往村寨。村寨的界限仅用一个具象的椭圆形示意,将形态各异的建筑围合于圈内。圈内像是公共集会地或是部落首领的居所。但可以明确的事实是,圈内的建筑皆类干栏形式。[3]这个椭圆形的界限对于族人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是防范野兽侵袭,敌对部落,甚至妖魔鬼怪窜入村寨作祟的屏障,可能是以荆棘或木栏围合而成的(图1)。数条与村落相连的道路表明族群的聚落存在多个不同的入口,并且道路的延伸方向与椭圆形界限的长轴以及内部的建筑排列一致,是房屋与场地环境的等高线相适应的表现。对于古时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的山地民族来说,移动土方需要耗费极大的劳力,还会造成局部自然生态的破坏,比如滑坡塌方、水土流失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为顺应自然地理环境,德昂族民居选择沿山体等高线布置,鳞次栉比、疏密有致,创造出了层次丰富的集落形式。如果说勐来乡境内深山岩壁之间的“原始村落”图案展现了族人有寨心、有围墙、有多个不同入口和民居形式的集落构成原型,那么现今滇西南德昂族“依山就势、坐西向东、依树建寨”的思路则开宗明义地表达了集落的建设主张。

图1 沧源岩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德昂族人建房子时,每栋房子不会间隔太远,远远望去,就像一朵又一朵的小草帽。“草帽群”背靠青山,面向芒市。民居掩映于树林,让整个村寨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他们被称为“古老的茶农”,笃信原始宗教,认定万物有灵,对大树乃至对自然和生命皆有着崇高的敬畏之心。传统村落的此类建造思路出于建筑对自然地理环境自发做出的适应性调整。一栋栋干栏式竹楼结合地形沿坡布局,在营建过程中经由技术与人文的处理手法,趋利避害,使建筑与山区环境构成相互依存的生态共同体,发展成颇具云南地域性特色的建筑类型。

(二)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因材施工

德昂族村寨盛产的“龙竹”史称“濮竹”,高大粗直,直径一般由四五寸(约13—17厘米)到八九寸(约27—30厘米)不等,曾是古代濮人进贡皇帝的贡品、建造竹楼的主要材料。[4]德昂族人住竹楼、以竹为饰,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考。唐代樊绰所著《蛮书》卷四“名类第四”中记载:“茫蛮部落……楼居,无城郭,或漆齿,皆衣青布袴,藤篾缠腰,红缯布缠髻,出其余垂后为饰。”而架空楼居主要和德昂族住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关。《旧唐书·南蛮西南蛮列传》中略有记述:“南平獠者,……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德昂族的干栏式住屋有着广泛的环境适应性:第一,架空楼居,利于通风散湿,能够防止雨季地板的极度潮湿;第二,能够防止毒虫野兽,还有在诸多情形下有利于防止敌人的袭击,相对来说更为安全;第三,为了住屋建筑于崎岖之地能够轻而易举且不破坏环境,否则地面必须作范围广阔的填积或挖掘;第四是适应于低凹地段,能避免滨水地带周期性的洪水和内涝;第五则是适应于居住者的习惯和行动方式,“不施桌椅床榻”的席地而坐、席地而卧的居住生活。再者德昂族民居与傣族、景颇族民居同在一个地区,因此为适应亚热带气候和山区特点,而习惯于住干栏式建筑的原因与傣族、景颇族基本相同。

在对包括竹的运用在内的环境适应与创造过程中,德昂族人不断地协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维系着二者的平衡与和谐。德昂族村寨不论是山区的还是坝区的,都有象征性的寨门:有的是两蓬茂密的龙竹林,有的是两棵大青树。很多地方的村寨附近还有保存完好且极为茂密的“风水林”。他们将寨边的树林视为守护村寨百姓们幸福安康的圣地。从生态方面分析,“风水林”的种植一方面可为生活生产用竹提供可靠的用材,另一方面又可保护环境。“风水林”能够在降水量较少的时节于夜晚凝聚雾水,调节居住环境的水湿条件。而雨季,“风水林”的阻隔作用可以防止雨滴对地表的直接击溅,在林内形成二次降雨,从而有效保持水土环境。这样,在人与自然之间便形成了能量流和营养物质的良性循环,达成了和谐统一的关系。

竹子可运用于德昂族传统民居的各个部位。整竹直接使用,可做柱子、梁、桁、椽;缝中剖开展平制成竹板,可做楼板、墙面;划成一条一条的竹篾,可用于绑扎建筑结构连接的部件。另外,竹子还可做家居用品,如席、桌、床、凳等。清代沈曰霖的《粤西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其余若椽、若楞、若窗牖、若承壁,莫非竹者。”可见整座建筑皆可用竹为之。竹子是云南省重要的速生、可再生资源,具有耐久性好、韧性强、易变形加工等特性,是德昂族人建造房屋和制造生活日用品不可或缺的材料。竹材料还因其优异的热传导、热稳定、环保性能被广泛用于采暖,有“自然和环保的采暖生力军”的美誉。在重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世界公认的绿色产业。竹子以其优越性能足以担负起建造新型的可持续利用的建筑结构体系的大任,同时又能将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完美融合。最近,国际竹藤组织(INBAR)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展了紧密的合作,共同建立了与竹建筑有关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这些举措对竹建筑的设计和推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亦符合当前提倡的“低技策略”思想,不仅有利于发展云南区域的地理经济,而且能够促进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三)建筑空间与形态:敦厚朴实,美用一体

滇西南德昂族居住的干栏式竹楼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供全体家族成员共同居住的“刚当”,是父系大家庭生活的遗留表现;另一种是个体小家庭住屋,德昂族人称之为“刚底雄”。

1.德昂族传统住屋之“刚当”

德昂族“刚当”形式的住屋要求有血缘关系的后代都必须共同居住在一所大房子内。庞大的家庭有多至八九十人的,一般规模的家庭有三四十人。“刚当”的平面布置均为走道式。中间的走道叫作“卡那马昂”,除了具有基本的通行功能外,还兼具存放粮食、全家欢聚以及吃饭等功能(图2)。平面布局沿纵向居中设置若干火塘,火塘两侧为走道,走道的两边分隔成许多小间。这些小间与走道之间没有隔墙的称“格冲”,为家长住处;设有隔墙的称“格斗”,为单元小家庭的住处。“格斗”在位置安排上也存在明显的辈分之分,即以左边为大,顺序排列,既区分了长幼,又保证了家庭成员之间生活上的私密。双楼梯、双入口的设置同样有主客、性别之分。房屋左端的门是大门,供男人和客人进出;右端的门为小门,系妇女进出之门。靠外间、接长廊晒台的是男梯,为家庭主要出入口,一般来访宾客亲友均由此上下进出。而小门是专门留给小伙子“串姑娘”的通道。按规矩,外人进出主人家房屋要走前门而不能走后门;乱了规矩,则视为对主人的不敬。不言而喻,德昂族干栏式结构的住屋有其独特之处。以前各种形式的大房子,都与一定的“家”的观念相适应。他们把“大家庭”视作一种以血缘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生活组织模式。

图2 德昂族“刚当”平面布局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导致德昂族父系氏族大家庭出现并存续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社会文化因素。德昂族人认为共居是一种美德,而且将若干家庭组织在一起满足了应对因社会或宗教的诸多问题所引起的氏族部落之间相互械斗、仇杀的防御要求,显示出更强大的对抗外力的力量。二是生产生活因素。德昂族从事原始的山地农耕,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工具简陋,需要在人手较多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而这是软弱的个体家庭无法做到的。可以这样说,“大家庭”的存在体现了德昂族人道德的原则和互助的原则。自然环境的险恶使得德昂族人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用大家庭群居的生活方式来维持日常的生产生活,并与外力相抗衡。还应当看到的是,人们意识到在大房子建造中,一栋房间相连的房屋较同样面积的多栋单室房屋,既可减少外围结构,缩短墙壁,还能节约资源、省时省工,对于建筑内部的保温隔热来说也有良好的性能。[5]

2.德昂族传统住屋之“刚底雄”

“刚底雄”是男女分居的另一种住屋形式,平面布局为矩形,由二楼的堂屋、卧室、前廊、晒台、楼梯及架空层构成,采用木梁柱、穿斗式屋架。为了便于两侧分间或增大客室空间,室内各处均无中柱。“刚底雄”一般采用木楼楞、木壁或竹壁、木楼板或竹篦楼面。楼上住人,通常一家设内、外两个火塘。外火塘置于堂屋,用以烧茶款待外人;内火塘叫“格那厄”,用来煮饭和供女人们取暖。家人围火塘团坐,长者要坐于火塘内侧。内火塘靠墙放置炊具、碗架等。楼梯直达前廊。前廊无墙体阻拦,宽敞明亮,主人可设靠椅或铺席于其上,是日间纳凉、聚餐、待客的理想之地。“刚底雄”底层由数十根方形的木柱组成,以承受二层重量,主要用于存放农具、柴火、粮食和圈养牲畜(图3)。

德昂族民居屋顶两端山面呈弧形,屋脊上还经常成排扎成多个葫芦状的草结标志。这种形态特征主要是源于德昂族人宗教观念中的葫芦崇拜。或许这是对他们自身文化认同所产生的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回归,以及这种文化心理在空间物质上的外显。圆形的房顶在建造和维修方面都比较烦琐,弧形的山面在结构技术上比平直山面难度要大,因此德昂族民居慢慢发展成了歇山式的房顶,歇山顶能够适应多雨、湿热的气候特点,排水性好,减少了雨水与竹木构件接触的机会,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综合云南地区的气候因素来看,滇西地区不仅降雨量大而且雨期较长,双坡排水是不够的,所以产生了四坡。茅草顶一般坡度较大,便于迅速排水。又因潮湿的环境导致了建筑需要通风,遂留出了一点山花。现在德昂族民居采用砖瓦建造后,其屋顶形状又产生了变化,即四面均有屋檐,俗称“四檐出水”(图4)。其样式颇似古代儒生头上所戴的帽子,故又称“孔明帽”。

图4 德昂族民居屋顶的“四檐出水”样式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由于德昂族的居住地属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湿度较高,气流帮助排汗蒸发效果不好,因而遮阳成为德昂族传统民居最有效的隔热方式。遮阳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民居周围种植众多树木,形成绿色的“低温屏障”。另一种则是利用屋檐遮阳。坡屋顶出檐深远,几乎可以把整个楼层罩入其中,以遮挡强烈的阳光,保证室内的荫凉。除此以外,德昂族人还使用竹材做楼层地板以及围护墙壁。将圆竹压扁的竹片按次序铺在地板或墙面上,竹片与竹片之间形成的间隙恰好满足了炎热潮湿地区民居室内的通风和散热需求。

德昂族干栏式建筑采用穿斗式木架构,具有抗震性强、稳定性高、用料省等优点。其主要组成部分是柱、梁、脊。柱子在高度上有主次之分。建筑的高度由中心立柱的高度来决定,建筑的长度由立柱数量的多少来决定。通常侧面立柱约为5根,以中间的柱子为参照向两侧逐级递减,形成德昂族建筑的基本框架形式。[6]但这种框架的组合形式并不是绝对固定的。因为德昂族人多居住在山区,于山地陡峭崎岖的环境下,建筑的构架会产生灵活的变化,即在靠近山体的一侧多设计一排立柱,从而使得建筑与山体能够依靠,更加牢固。

德昂族聚居地区的风速极低,而自然通风又为主要散热方式,所以气流的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德昂族民居注重用空间的变换来造成室内外空气的流动。竹楼底层用木柱架空,利于建筑本身微环境中的空气流动,而且高大的屋顶构造也能够为室内提供不同的温度压力,促使空气在热压的作用下作竖向的流动。荫凉地面的冷空气透过木地板的缝隙渗透上升,再由门窗洞口出去,部分受热后的暖气流透过墙壁缝隙、屋顶茅草的间隙流走,湿热的空气并没有在室内停留积聚。在水平方向上,德昂族民居顺楼梯而上,晒台和前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不施天花,使空气流通更为自由。

尽管德昂族的建筑平面较为规整,但空间上的变化还是很丰富的。其平立面的敞开引导功能大于隔离功能,可以看出是地理环境决定了德昂族民居呈现为一种开放大于封闭的空间架构体系(图5)。

图5 德昂族传统民居空气流通示意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三、德昂族传统民居的生态宜居性与生态营造

伴随着19—20世纪生产力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废弃物的排放,城市环境污染已经形成一个无法回避的态势。而“生态学”的东渐,更使得我们衡量社会生活品质和社会文化的尺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此,以他山“生态学”的观念之石攻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之玉成为必然。对德昂族传统民居生态性的挖掘要求我们重拾过去那些被遗忘的、抛弃的抑或被现代工业文明扰乱的传统。这种传统尤指经由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双重选择下所形成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生态智慧与建造技艺。它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背景下获得了被再次利用的可能。[7]

首先,少数民族的民居是契合当地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生态的有机产物。因生产力的限制,人们在建造及发展民居的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受限的。它呈现出生态性、宜居性,对环境的能源和资源依赖相对较少,而更多的是与生存理念和生活经验等结合在一起。因此,以“生态文化”和“低技策略”的视角重新观察德昂族的民居,其合理的、具有生命力的创造性思维能够为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借鉴。特别是留存在其中的生态思想和技术经验,可以为日渐式微的传统民居与迷失方向的现代建筑之间搭建一座桥梁。[8]新型的“竹楼”需要对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建筑构造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与归纳,对德昂族民居的主要建筑材料——竹子,其种类选择、加工工艺、构造做法方面吸收其可取之处并加以改进,才有可能对民族地区民居的可持续营造予以实践操作层面的指引。[9]

其次,德昂族的历史变迁表明,他们自元朝伊始就饱受战乱、压迫之苦,因而更加向往安宁和乐的生活。为了躲避战乱以及地方土司的剥削,德昂族人不辞辛苦、耗费劳力选择海拔较高、交通不便的山地建寨。其民居的选址与布局、形态与空间贯穿了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村寨建筑沿等高线纵横布置排列,建筑与建筑之间相隔的距离较远,各个家庭的居舍都悄然掩映在山林之间。民居建筑的外在形态、内部空间需要与当地的自然气候做出相应的适应性设计,才能使人居环境变得更加宜人,融入当地的生态当中去。德昂族的民居已成为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同样有着不断运动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德昂族人充分利用了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并融合了他们的生活习俗、审美理想、伦理观念等要素,将其民居发展成了一种与自然协调平衡的复合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有其特有的运行机制,并在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等大背景之下缓慢演进。

最后,德昂族的传统民居基本为竹木、全木结构,一般选用当地的“濮竹”、红毛树、椿树或松树来建造。他们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构筑材料的天然性能,达到了环保节能与循环利用的可持续性。这也是传统乡土民居建筑的典型营建特征。由德昂族民居的建筑形态与平面布局所衍生的生态建筑观值得当代建筑师学习和参考。德昂族传统民居采用通透敞开的布局,发挥结构的通风散热机能,通过引进新鲜空气的方式带走室内空间的热量和湿气,达到室内热环境的平衡;其底层架空,最低限度减少建筑对地表环境的破坏,保证地表植被和生态的连续性;利用屋顶较大的倾斜度,使得内部空间增高,不但有效减弱了屋顶对内部空间的热辐射,而且因为没有吊顶的阻挡,室内的剩余热量也便于从顶部的瓦沟、茅草缝隙排出。随着生态节能型建筑的发展,有必要从生态与技术的角度重新诠释德昂族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与构筑形态,系统分析其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再通过模拟建筑物理环境,理性地设计出适宜现代人居住的生态型、经济型、节能型建筑,促进建筑与环境的生态平衡,最终实现德昂族传统民居的“绿色再生”。

四、结语

德昂族传统民居作为德昂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千百年来的营建活动中,由于受到地域性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限制,从村寨的选址到建设材料的运用,再到民居的空间和形式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德昂族的居住文化,蕴含着精湛的营建技艺以及鲜明的生态特征。德昂族对大自然的保护、崇敬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观念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未来生态居住环境营造以及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之路。全面探究德昂族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结合现代建筑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来提高德昂族民居的营建技艺,有利于探索并建立云南各民族传统民居更新的语言和模式,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民居生态建筑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生态养生”娱晚年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