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刺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2-12-10屈国靖武建林
屈国靖 武建林
一、蒙古族刺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简称“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8年,蒙古族刺绣技艺列入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涌现出科右中旗王府刺绣、阿拉善马鬃绕线绣和锡林郭勒毡绣等蒙古族刺绣产业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精准扶贫工作中起到显著作用。据史料记载,蒙古族刺绣技艺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是具有深厚历史传承和民族地域特色的创造性手工劳动,与内蒙古各族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
自2008年开始,蒙古族刺绣(图1)、王府刺绣(图2)、阿拉善马鬃绕线绣(图3)、蒙古族毛绣(图4)相继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毡绣(图5)、蒙古族皮绣等传统技艺陆续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精华。它们的永续传承与健康发展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商业经济价值,能够推动地区民族旅游业的经济发展,在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乡村振兴目标中具有重要意义。
图1 蒙古族刺绣巨幅作品《吉祥八宝》
图2 绣娘现场展示内蒙古非遗——王府刺绣
图3 传承人格日勒(左)正捻制马尾鬃绣线
图4 察哈尔毛毡绣作品《红鬃烈马》
图5 蒙古族毡绣
二、蒙古族刺绣技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目的
(一)彰显中国北方游牧文化特色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以毡庐为屋的游牧生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新疆若羌县罗布泊地区小河墓地出土的毡帽明显有毡绣的基本针法和痕迹,距今已有3500~3800年的历史。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长于毡绣与皮绣。在与中原农耕民族交流融合中,他们很早就接受了丝线刺绣的技艺。有研究资料记载:“北齐鲜卑墓道东壁上层,驼群中,一些人戴伞形儿帽,胖圆脸,大眼深目,身穿圆领长袍,绣红花黑靴。”[1]由此可知,早在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就已经开始使用丝线刺绣并应用于生活。如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传统刺绣广泛流传于内蒙古地区,用于服饰品及生活用品,如衣服、帽子、靴子、荷包、鼻烟壶袋、枕套、蒙古包、驼鞍、马鞍垫等。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经过数千年与不同民族文化的长期交融,在刺绣纹样、构图和针法等方面与其他民族刺绣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通过查阅资料和认真对比各民族刺绣作品后发现,蒙古族刺绣技艺在使用材料、绣制技法、图案元素、配色等细微处仍然透露着与其他民族的不同。尤其与南方农耕文明的“四大名绣”相比较,蒙古族刺绣艺术不以纤细秀丽见长,而以凝重质朴取胜。这种差异恰恰彰显了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游牧文化特色。例如2016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组织举办的蒙古族刺绣项目研习班中,60名传承人绣制作品,常使用的是彩色丝线、棉线、驼绒线、牛筋、马尾鬃等绣线。他们采用绣、贴、堆、剁等各种传统技法,在绸、布、羊毛毡、牛皮底子等软硬质地不同的面料上绣出各种粗犷美丽的图案纹样,彰显出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2]
(二)推动地区经济与草原旅游业的发展
蒙古族刺绣文化诞生于我国北方草原特定的游牧文化环境中,根植于游牧文化生态,具有浓烈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文化大区和旅游大区,旅游产业的主导产品主要有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这两类。本文研究的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是草原游牧民俗风情中颇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之一。它在内蒙古的旅游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望成为推动农村牧区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抓手和引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有利于带动农村牧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为内蒙古草原地区提供特色旅游商品。
三、蒙古族刺绣技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路
作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的保护传承任重道远,作为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蒙古族刺绣的产业振兴呼唤创新发展。针对蒙古族刺绣传承人普遍老龄化的严峻形势,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永续传承问题,其核心是年轻传承人的培养。在草原牧民逐渐定居化、城镇化的今天,面对蒙古族传统刺绣产品市场的萎缩,应该如何打开生产和销售的局面?或许现代设计力量的介入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纵观国内外大部分非遗保护项目,传承和创新两大问题得不到解决是制约“非遗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正如学者卢立志指出的那样,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已然成为一个世界性命题。[3]
(一)蒙古族刺绣传承创新人才的培养办法
1.短期角度——治标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手工艺为主要生产手段的“非遗”传承人生存难和传承难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在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当下,年轻人很难有塌下心来学习手艺的条件。在这双重不利因素的作用下,传承人后继无人,部分传统技艺已悄然走到失传的边缘。为解决这一矛盾,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文件中“主要任务”的第二条强调了“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的任务。[4]“十三五”期间,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开展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厅开展了“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图6),为蒙古族刺绣的推广和现有传承人、从业者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内蒙古定期举办蒙古族刺绣培训班(图7),还建立了蒙古族刺绣产业基地;各高校、设计公司还在这里组织蒙古族刺绣创意设计活动。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带动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从短期效果来看,这些培养办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蒙古族刺绣传承创新人才的“质”与“量”问题。
图6 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习计划——蒙古族刺绣开班仪式
图7 蒙古族刺绣培训班
2.长远角度——治本
我国“非遗保护”人才队伍存在着年龄断层、供应不足的结构性问题,更存在着传承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我国还没有将“非遗保护”提升到正式学历教育的专业高度来抓,而是以一种非正式短期研修班的形式在高校、企业及机构中运行,这便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人才的“量产”,导致听课学生的数量与质量均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已有部分高校在大学或研究生阶段将“非遗保护”作为选修课程或某些专业下属的研究方向,但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缺乏集中统一的质量监管。2021年3月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其中《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中新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归口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号130103T。[5]这个专业的设置,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的燃眉之急,也为各高校开展部分非遗保护项目设计人才的培养开辟了阵地。面对蒙古族刺绣这种富于地方性特色的非遗保护项目,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很难直接解决蒙古族刺绣技艺传承和特色产品研发的教学任务。内蒙古农业大学作为自治区“十三五”期间唯一承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高校,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涉农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发挥职业技术学院注重技艺传承和地方特色产品设计的优势,为培养蒙古族刺绣传承创新人才贡献力量。高等职业院校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一点对蒙古族刺绣传承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也应努力成为蒙古族刺绣传承、发展、创造的主体,成为蒙古族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和重要基地。
(二)蒙古族刺绣产品的创新发展
基于游牧生活方式的实用性,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制品逐渐被新形态下的工业化产品所替代,这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它并不能证明蒙古族刺绣传统文化或传统工艺品已不被社会所需要,而恰恰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倒逼产品创新的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产品,在经受不住冲击时就会被无情淘汰,唯有创新这一关键要素才能拯救产业。
调查显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刺绣技艺传承人及产业发展有两个特点:第一,传承人多是年龄偏大的老人,不仅创新、开发意识淡薄,而且营销渠道传统、单一,这是导致产品越来越边缘化的重要原因;第二,由于一直以来备受国家“输血”保护,因而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产品创新动力严重不足。从这两个客观事实出发,可以尝试采取以下三种解决办法。首先,借助互联网平台,搭乘网红经济便车。通过抖音、快手或B站等传播渠道,发布短视频或在线直播,扩大营销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古族刺绣技艺,同时将产品在线售卖变现,抓取流量红利。2020年6月16日,光明网刊发《搭上电商,非遗飞入百姓家》一文。文中提到,2020年6月13日央视新闻新媒体中心与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共同推出“把非遗带回家”的专场直播带货节目,销售额达1260万元。[6]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基于网红经济下的流量红利是实现蒙古族刺绣宣传和产品售卖的有效模式。其次,打造体验式经济服务平台。通过建设蒙古族刺绣体验馆,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到蒙古族女性“指尖艺术”带来的魅力。再次,着力激活文创设计动力。定期举办以蒙古族传统刺绣文化为主题特色的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在带动青年设计师参与的同时,使消费者从初步了解到爱上并开始使用蒙古族刺绣文创产品。还可以通过每年定期举办“非遗”购物节或其他重要节日,宣传蒙古族刺绣文创产品并直播售卖。
综上所述,我们既要实现产品创新,又要进行渠道创新。要积极将线下生产性保护发展和线上营销宣传售卖紧密结合,突破蒙古族刺绣产品边缘化的困境,实现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地区经济和特色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蒙古族刺绣技艺是中华民族传统刺绣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底蕴深厚,草原游牧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蒙古族刺绣在内蒙古牧区振兴工作中对解决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牧民依靠刺绣这门手艺实现增收致富,摆脱了贫困。同时,蒙古族刺绣对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创产业的发展也发挥着巨大的引擎作用。为了使蒙古族刺绣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发挥职业院校的教学优势,将非遗人才的培养提升到学历职业教育高度,建设适合蒙古族刺绣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体系。同时,可尝试性采取李凤勤等学者提出的“平台+研究+育人”三位一体特色人才培养模式,[7]在校内建设大师工作室、非遗陈列馆及校外非遗实践基地,并与校外相关企业签署定向委培协议,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授课等多种方式,为特色人才的培养提供“养分”。如此才能算是从根本上解决蒙古族刺绣传承人和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产品创新设计、市场拓展和持续发展等方面问题的有效途径。此外,将非遗特色人才培养纳入学历职业教育虽然能解决“量”的问题,但在如何平衡好非遗经济创收和文化传承的关系及人才培养“质”与“量”的关系上,依然需要我们在未来数年的实践中寻找答案。
(本文附图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