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肺脾论观察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分析
2022-12-10赵丽莎孟牛安
赵丽莎 王 啸 孟牛安
(安阳市中医院儿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小儿慢性咳嗽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其咳嗽症状持续时间至少为4 周[1],因其疾病诱因复杂多样,与成年人区别较大,诊治起来较为困难,且长期频繁的咳嗽会给身体带来不适,对患儿和家长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西医在慢性咳嗽治疗方面以对症治疗为主,即缓解喉痛、扩管等,但病情易反复发作。而中医在小儿慢性咳嗽方面经验丰富[2],认为小儿久咳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尤其是脾脏。现本文从中医脾肺论出发,研究基于中医肺脾论探讨六君子汤在小儿慢性咳嗽治疗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80 名小儿慢性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0例)与常规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27±1.68)岁,平均病程(1.56±0.21)年;常规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63±2.12)岁,平均病程(1.56±0.25)年。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相比具有同质性(P>0.05)。
1.2 诊断标准[3]:①近期有呼吸道感染病史;②持续咳嗽超过4 周;③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④肺通气功能正常。
1.3 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慢性咳嗽;②年龄1~10岁;③近三个月内没有参加其他药物临床实验;④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比如支气管炎、肺炎等;②合并有心脏、肝、肾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儿;③精神病患儿。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①配合度差,未完全完成本次研究;②治疗期间更换治疗方案者。
1.6 治疗方法:常规组治疗方式如下:口服孟鲁司特钠片4mg,1 次/d,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观察组加用六君子汤加味,汤方组成如下:党参10g,白术12g,茯苓12g,灸甘草6g,陈皮3g,半夏4.5g,300mL 水煎煮至100mL,1 剂/d,分两次服用。7d 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7d。
1.7 观察指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4]对咳嗽症状进行评分,分别为咳嗽频率、喘息、气短胸闷、咳痰四方面。采用0~3 分评分法,咳嗽相关症状越严重,分数越高,最高为3 分。
1.8 疗效评价[4]:痊愈:患儿无咳嗽或短暂咳嗽,喘息症状明显改善,无喘息或偶有喘息发生,偶感气短胸闷,无咳痰,总证候积分改善率≥95%;显效:证候积分改善率在70%~95%,偶有咳嗽、喘息,轻微活动后自觉气短胸闷,痰量较少并容易咳出,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有效:证候积分改善率在30%~70%,咳嗽、喘息略为频繁,活动后有所胸闷,痰量少且难以咳出;无效:证候积分改善率<30%,咳嗽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患儿例数-无效例数)/患儿例数×100%。
1.9 复发率及药物依赖性:对两组中治愈及显效患儿跟踪一周,观察其复发率及药物依赖性。若跟踪期间出现咳嗽相关症状,即为复发;停药后咳嗽复发,继续用药,症状消失,即为药物依赖性强。
2.0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5.165,P=0.023),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评估 [n(%)]
2.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咳嗽症状积分咳嗽频率、喘息、气短胸闷、咳痰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症状积分咳嗽频率、喘息、气短胸闷、咳痰明显低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s)
注:①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咳嗽频率 喘息常规组 40 治疗前 3.57±0.93 2.97±0.43气短胸闷3.17±0.64咳痰2.12±0.73治疗后 2.67±0.71①② 1.67±2.01①② 2.67±0.58①② 1.4±0.45①②观察组 40 治疗前 3.75±0.87 2.85±0.67 3.05±0.67 2.24±0.67治疗后 1.62±0.38① 0.87±0.16① 1.12±0.21① 0.81±0.21①
2.3 复发率及药物依赖性:对两组中治愈及显效患儿跟踪一周,发现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及药物依赖性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复发率及药物依赖性比较 [n(%)]
3 讨论
咳嗽是小儿肺部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5],几乎所有呼吸道的疾病均可引发咳嗽。《幼幼集成·咳嗽证治》指出:“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初步认为咳嗽的发生与脾和肺相关。咳嗽是一种看起来简单,却不容易治愈的疾病,尤其是小儿慢性咳嗽,原因复杂且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不利于患儿生长发育。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慢性咳嗽以西医常规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不显著,且复发率较高。随着我国近些年来中医学的兴起,中医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儿科肺系疾病治疗中治疗效果显著,可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咳嗽[6]。
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说道:“小儿五脏六腑娇嫩,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明确指出小儿脏腑娇嫩,五脏六腑形气都不足。在五脏之中,尤其以肺和脾两脏形气不足最为突出,且“风为百病之长”,咳嗽多与外感风邪有关[7]。小儿慢性咳嗽大多是因为儿童本身先天不足、体质虚弱,或受外邪后长时间没有恢复,或饮食无所禁忌,引起各种不良反应,使疾病经久不愈。由于脾与肺是母子相关,肺气不足,也会影响到脾,在治疗时应该确立“虚则补其母”,使用“培土生金”之法,即运用补脾法来补肺气,健全肺部的卫外功能,使脾健胃强,气血化源充足,肺气得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患儿体质,进而扶助小儿的正气,正气足了外邪自然就难以入侵,从而达到治疗小儿的慢性咳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采用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经口服7d 汤剂后,观察组的治疗9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7.50%,且观察组患儿的咳嗽频率、喘息、气短胸闷、咳痰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咳嗽症状得以明显缓解,且患儿后期复发率及药物依赖性均较低,充分说明该研究的效果。本研究采用的六君子汤源于宋代《校注夫人良方》,是用党参、白术、半夏、茯苓、灸甘草、陈皮等六种草药煎熬而成,具有化痰止咳、健脾益气的功效。方中白术常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者,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半夏性辛温入脾胃肺经,下肺气效果显著,其主要功效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党参可益气补血、补肺生精,能止咳化痰,如配合陈皮、茯苓、甘草等,能增强脾胃功能,配合白术、甘草等则益气补血。汤方中的茯苓可健脾渗湿达到化痰效果;灸甘草、陈皮能收敛肺气,达到安肺兼生津的效果,由这六味中药联合组成的汤剂具有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功效,充分说明肺脾同治论可用于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缩短了咳嗽病程,提高了治愈率,改善了患儿生活质量。党参皂甙对肠道具有调节作用,还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白术则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同茯苓一样,均通过提高患儿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其机体免疫力;灸甘草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能力,而且进入人体后能够防止肝细胞收到损伤、提高肝脏解毒功能;陈皮对胃肠道的刺激较为温和,排除肠内积气;半夏则有止吐解毒、抗心律失常、抗溃疡等功效,提高患儿身体素质,促使其康复,可见中医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为防治小儿慢性咳嗽提供了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中医六君子汤配合西药可有效改善小儿慢性咳嗽临床效果、促使患儿康复,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和药物依赖性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