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调强放疗模式心脏与双肺剂量学对比研究

2022-12-09庄珠江蒋娅莉李金媚

哈尔滨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靶区容积根治术

庄珠江 蒋娅莉 李金媚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放疗三区,广东 湛江 524002)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女性占据乳腺癌发病人群的99%。女性乳腺由纤维组织、皮肤、脂肪及乳腺腺体组成,且乳腺并非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重要器官,因此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1-2]。但发生癌症后,因其松散特性,癌细胞会脱落,在通过淋巴及血液等途径扩散后可能危及生命[3-4]。本研究旨在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调强放疗模式心脏与双肺剂量学指标,以此为患者提供更佳放疗方式,改善患者预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放疗模式不同分为容积调强组和静态调强组,每组50 例。容积调强组有生育经历者33 例,无生育经历者17 例;年龄18~60 岁,平均年龄(42.66±10.78)岁;肿瘤分期:T1 期6 例,T2 期35例,T3 期9 例。静态调强组有生育经历者34 例,无生育经历者16 例;年龄18~60 岁,平均年龄(41.49±10.55)岁;肿瘤分期:T1 期7 例,T2 期34例,T3 期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已进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右单侧乳腺癌的患者;②意识清晰并具有良好沟通能力患者;③患者放疗靶区PTV 处方为50Gy/25d。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功能障碍患者;②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④合并其他放疗禁忌症患者。

1.3 方法:进行容积调强放疗和静态调强放疗两种放射治疗模式设计,静态调强放疗的子野个数为60,最小子野跳数设置4Mu,最小子野面积设置4cm2;计划系统算法为Collapsedcone(CC)。其他条件与VMAT 设置的参数相同;固定野的角度为15°,55°,215°,255°,295°,335°;旋转调强计划的射野起始角度为55°,弧长为200°。

1.4 观察指标:对正常器官相关的体积剂量等参数进行统计分析。D02、D95、D98 分别表示2%、95%、98%的靶区体积所受剂量,适形度指数算法为CI=V50Gy/PTV,CI=1.0 为最理想值。均匀性指数算法为HI=(D2%-D98%)/D50%,且HI=0 为理想值。左肺及右肺评价指标设定为Dmean,V5,V20,即为5Gy、20Gy 所对应体积之均剂量。

1.5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靶区剂量对比:将计划靶区95%剂量同一位5000cGy,则2%、50%、98%剂量容积调强组优于静态调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靶区均匀性指数对比容积调强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适形度指数区别微小,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靶区剂量对比 (±s)

表1 两组靶区剂量对比 (±s)

注:*为指数,无单位

PTV容积调强组静态调强组tP D025476.10±87.90 5764.30±172.80 10.512 0.000 D505288.40±60.50 5432.70±156.60 6.078 0.000 D954986.30±27.70 4967.40±62.701.950 0.054 D984806.40±53.60 4726.90±116.50 4.384 0.000 HI*0.13±0.020.18±0.047.906 0.000 CI*0.95±0.010.95±0.010.000 1.000

2.2 危及器官受量体积对比:容积调强组的患侧肺(右肺)V5、V20 均低于静态调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容积调强组左肺V5 及心脏V40 均显著低于静态调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容积调强组左肺V20、心脏V30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危及器官受量体积的比较 (±s)

表2 两组危及器官受量体积的比较 (±s)

器官容积调强组静态调强组右肺V5(%)50.16±4.3958.94±4.67 t P 9.686 0.000 V20(%)19.83±3.7022.74±4.063.746 0.000 Dmean(cGy) 1160.40±127.30 1284.70±117.10 5.082 0.000左肺V5(%)16.13±5.6026.73±6.578.642 0.000 V20(%)0.12±0.070.13±0.100.579 0.564 Dmean(cGy) 339.00±19.40404.10±98.20 4.599 0.000心脏 V30(%)0.96±0.161.07±0.471.567 0.120 V40(%)6.64±2.497.49±1.332.129 0.035 Dmean(cGy) 646.50±230.10 845.70±202.60 4.594 0.000

3 讨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因照射靶区不规则,因此难以准确掌握均匀剂量,局部往往会出现过高或过低剂量,影响放射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危及患者靶区周围器官健康[6-7]。以心、肺组织损伤最甚,可能发生心包炎、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脏半膜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降低总体生存率[8-9]。因此,如何保障照射靶区剂量均匀性成为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

有研究认为VMAT 组的靶区均匀性指数优于IMRT,且两组适形度指数CI 对比差异不显著。与本研究结果相近。本研究结果显示,2%、50%、98%剂量容积调强组优于静态调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靶区均匀性指数对比容积调强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适形度指数区别微小,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容积调强组的患侧肺(右肺)V5、V20 均显著低于静态调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容积调强组左肺V5 及心脏V40 均显著低于静态调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容积调强组左肺V20、心脏V30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在于静态调强组具有有限、固定出束方向,易于照射靶区内及附近产生热点,导致把区内剂量均匀性及适形性较差。而容积调强组可避免此类弊端,从结果数值中可知,组间对比患侧肺受量体积差异最大,说明容积调强放疗模式能够最大限度保护患侧肺,因此在保障患者预后方面,容积调强放疗模式具有较大优势。但两组适形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在于根治术后病灶性状较为复杂等原因,期望今后研究能在本研究基础上展开论述。

综上所述,容积调强放疗模式能够降低危及器官受量,保障患者预后,具有实际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靶区容积根治术
超声自动容积扫描系统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现状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肺部靶区占比对非小细胞肺癌计划中肺剂量体积的影响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对术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时用内镜下肽夹定位技术勾画其放疗靶区的效果
轻型载货汽车制动液贮液罐设计
巧求容积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