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人员劳动效率的空间差异分析

2022-12-09□高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1期
关键词:经费支出科技人员科技人才

□高 霞

我国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中部地区的科技人才在全国处于什么情况、科技人才的投入和产出如何?本文试图进行分析。

一、科技人员劳动效率的文献研究

通常情况下,科技人员的界定存在不同观点,科技人员、科技工作者、科技人力资源三个概念存在某种意义上的高度重合,我们统一称为科技人员。在本文的论述中,采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0)》的统计指标,选取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各地区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各地区高等学校R&D人员的总和作为该地区的科技人员指标。效率作为价值的内在驱动力,直接体现为效益。科技人员创新效率、技术效率等由来已久,但劳动效率评价较少。科技人员劳动效率指的是科技人员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水平,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也可以表现为价值形态。劳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劳动效率是用劳动投入除以产出量所得的数值。劳动生产率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产出物品的数量或者说是产出一定量物品所需要工作的时间。本文选用运筹学和研究经济生产边界的DEA方法,用来测量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四个地区科技人员劳动效率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

二、科技人员劳动效率的DEA 评价

(一)高等学校R&D人员的劳动效率评价

根据202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我们以高等学校R&D人员为输入变量,以高等学校科技产出为输出变量进行DEA效率计算。高等学校科技产出包括发表科技论文、出版科技著作、有效发明专利、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等4个指标作为产出指标,利用DEAP2.1软件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是有效的。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是低效率的,但处于增长状态。四个地区均不存在投入冗余问题。从产出不足情况看,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在发表科技论文、有效发明专利、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

(二)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的劳动效率评价

根据202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我们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为输入变量,以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支出为输出变量进行DEA效率计算。研究与试验发展R&D费用支出包括内部支出、日常性支出、资产性支出等3个指标,作为产出指标,利用DEAP2.1软件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是有效的。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是低效率的,但处于增长阶段。四个地区均不存在投入冗余问题。从经费支出情况看,中部地区在内部支出、日常性支出、资产性支出方面均在存在较大优化空间。

(三)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的劳动效率评价

根据202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我们以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为输入变量,以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支出为输出变量进行DEA效率计算。研究与试验发展R&D费用支出包括引进技术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有效发明专利数等4个指标作为产出指标,利用DEAP2.1软件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是有效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是低效率的,且处于降低阶段。四个地区均不存在投入冗余问题。中部地区在引进技术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有效发明专利数三项指标上均存在较大优化空间。

(四)科技人员的综合劳动效率评价

根据202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我们以高等学校R&D人员、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为输入变量,以发表科技论文、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日常性支出、资产性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有效发明专利数为输出变量进行DEA效率计算,利用DEAP2.1软件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是有效的。中部地区是低效率的,且处于降低阶段。中部地区在发表科技论文、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日常性支出、有效发明专利数4项指标上均存在较大优化空间。

三、科技人员劳动效率评价结果的思考

(一)建立战略导向的省际协商机制,打造中部地区凝聚力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交通发达,是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而且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但缺乏领头羊或中心,只有一个副省级城市武汉;且各自为政,安徽加入长三角地区,江西融入珠三角,湖南与广东交往密切,山西心系北京。武汉、长沙、南昌制定的“中三角”合作发展战略还停留在纸面上,中原城市群缺乏有效的辐射和影响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20多年里,没有形成一体竞争力,实际上还处于“竞争状态”。

(二)建立规范有序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

加强人才流动并不是鼓励中部地区去挖人,而是出台人才共享制度,吸引部属和东部地区科技人才到中部地区挂职、兼职或就职。中部地区6省可以联合建设“科技人才飞地”,通过“飞地”延揽、培育、集聚人才;联合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强化以会引才、以赛引才;探索设立科技人才“绿卡”,加快打造1小时生活圈,支持科技人才自由选择服务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用人单位之间、区域之间科技人才培养的藩篱,向用人主体放权,为科技人才松绑,建立区域科技人才、项目、政策协同机制,推动科技人才工作一体化发展。

(三)建立高校之间的人才互动交流机制

中部六省应鼓励部分高校之间建立教师互聘、联聘、兼聘、工作互联机制,由过去的身份聘任改为工作聘任,推动各高校相互间承认教师互聘期间的工作量,促进高校优质育才资源共享和联动。政府应提供一定数量的经费保障,建设虚拟大学园,拓展科技人才共享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人才,需要突破政策约束,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取向,充分借鉴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政策模式,弥补“政策塌陷”导致的不足。

(四)依托新基建壮大企业R&D人员

中部六省围绕主导产业调整人才政策,不与他人“争人口”,为产业发展“引真才”,把对人才的需求同人才自身的需求和期望进行有机结合,加强对现有的工业人才进行培训和教育。围绕区域主导产业,依托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离岸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智力招引、项目合作对接。

(五)建立科技人才管理主体之间的利益相容机制

各省市行政管理部门要有主体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应该对本区域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评估,通过挖掘自身独特优势,提升协同协作层次,协调规划引导工作,层层落实政策实施,做到重大问题亲手抓,明确政策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工作、提出具体时间表,建立科技人员创业与科技转化专项基金,通过减少税收、减免保险费用、加大保险金额、降低社保费、增加贷款金额激励科技工作者去发明创造;对科技人才和科技项目等贷款,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进行研发和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科技发展对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度。

猜你喜欢

经费支出科技人员科技人才
声 明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完善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全面增强科技人才活力
地方高校经费支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
科技人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行政单位经费支出会计核算分析
中央“三公”经费5年减35.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