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趣读 品味古韵

2022-12-08柳溪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古文古诗文言文

柳溪

小学语文课本中编排了一些篇幅比较短小的文言文,我们称之为“小古文”。在这一点上,广大教师是有共识的:学生在正式学习文言文之前学习小古文,有助于体现语文“由简入繁,由简入难,层层递进”的学习和教学宗旨。因此,教师应立足学生视角,科学地制定小古文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小古文学习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夯实基础。

一、立足学生视角,选择教学内容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系统的理论学习,教师如何为这一阶段的学生选择小古文内容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初学小古文时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一心理需求,适当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将古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内容不能过于浅显,也不能过于生涩,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三年级学生为例,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科融合的阶段,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多,学生在心理上也开始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尽管此时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明确,但其相应的辨别能力与判断能力还存在不足,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此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2.要与学段课程目标一致

以六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该学段总体目标是根据对重要句子的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掌握文章的具体内容;在了解词和句的基本意思后,高度重视词和句的积累与运用,掌握分析诗词含义的能力和保持良好语言表达的习惯。例如,在学习《宿建德江》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默读古诗,想一想这首古诗讲了什么内容?这个问题的设定目的是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掌握古诗的基本内容,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

3.尽量要与课本相匹配

由于古文与现代文在语言表述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能接触到这类内容,因此小古文在最初进入小学课堂时,总会占用相当多的课堂时间。此时,如果教师选择与教材相匹配的小古文,并以此作为学生教材之外的拓展学习内容,则有助于可以实现高效的小古文学习。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寒食》一诗时,可以把它与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一诗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因为两首古诗都讲到“日暮”这一共同的时间。学生可以借助“日暮”去直接感知和观察,快速地掌握该情境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小古文学习不再枯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遵循以上三个原则来进行小古文的教学,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古文的特点和学习逻辑。

二、关注儿童兴趣,渗透教学方法

在心理学中,兴趣是一个人想要完成某件事情的出发点,同时也表现出个人参与某种活动的特殊心理暗示。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较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因此,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小古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能够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那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当学生愿意去主动地学习小古文时,学生才能真正地享受探索小古文与现代文对比关联学习的的乐趣,才会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获得快乐。下面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为例,具体的讲述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調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读画结合,分享画面之美

绘画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够带给学生最直接的快乐,同时也是学生放松精神的重要活动。总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绘画能够最大化地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因此,在小古文当中穿插绘画活动是值得尝试的。例如,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让学生将小古文和绘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绘画来感知小古文的画面魅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小古文的思想感情和整体内容。

2.读吟结合,感受音律之美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熟读和背诵是两大重要目标。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和记忆的特点来看,小古文学习中,学生从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转化,并且通常更能接受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和有趣的事情。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运用相应的节奏和身体动作来帮助学生进行背诵,这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去背诵课文,通过体会情感来进一步掌握课文的整体内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还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尝试将古文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解决相应的问题。

3.读写结合,体会运用之趣

课文中精彩的语言需要学生重点体会。只有深入地体会其具体的含义后,学生才能加以运用,最终成为自己的东西。

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开口表达,让学生成为一个自信的表达者。针对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作文并不陌生,但在古文运用方面却是刚刚起步。因此,教师需要利用优秀课文中的语言去训练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就运用了很多细致的语言来描写动物、环境,从而成为描写动物、环境的名篇,并且从中我们还能学会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环境特点来对相关事物进行介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文言文和诗歌的形式进行写作,不拘泥于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三、基于学生成长,落实教学目标

完成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学习后,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梳理。首先,将学习小古文与多种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尝试用绘画、朗诵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学习古文的鉴赏意识。其次,教师应该将小古文的学习与具体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对较为陌生的古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学习更多未曾接触的写作方式,让学生从古文的情境和内容中体会古代语言的特点与魅力,培养学生的古文汉字素养。最后,关于小古文的实际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更多地偏向于让学生的思维与小古文进行密切的交流和碰撞,让学生从实际应用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课堂的结束不是小古文学习的结束,而是小古文阅读活动的开始。学生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自主阅读小古文,感受文言文带来的阅读趣味和快乐。

猜你喜欢

古文古诗文言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