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畅享别样精彩

2022-12-08夏洁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葵花青铜整本书

夏洁

阅读应该让学生感到欣喜和快乐,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甚至对阅读有些排斥,再加上智能产品的不断发展,学生对书本阅读的兴趣更是越来越低。因此,教师应当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标,精选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方法,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将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上日程”。基于此,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活动才能更具有效性和价值性,从而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有效提升综合能力。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理解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可知,很多小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整本书阅读,主要原因是他们识字量有限。由于整本书阅读中包含大量的生字词,如果学生翻开书本,发现一页中有七八个甚至更多不认识的字,就会严重降低阅读兴趣。因此,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为学生补充与书籍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以此弥补学生知识储备的不足,降低阅读理解难度,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例如,《格林童话》这本书属于德国文学,带有典型的地域特色。格林兄弟在创作该书时,将德国的一些特有的风俗民情以及人文历史融入到故事中。我们的学生读起来,对于有些情节的理解会存在一定难度。比如,在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修女”“公爵”“裙撑”这类词语,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可能想象不出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知识,就很难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者视频,以此填补学生这方面的知识空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修女”的意思,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相关的图片,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德国修道院的外观,让学生知道作品中的修女代表着怎样的身份以及她们生活的主要场所。

二、传授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成效

整本书阅读少则几万字,多则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字,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读完可能很难,而且学生还需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可能会出现阅读中断的情况,这会降低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以科学的方法高效地完成阅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效果。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这部名著时,教师可向学生传授几个比较好的阅读技巧:其一,略读法。比如,大部分学生喜欢水浒人物在上梁山以前的故事情节,对上梁山以后排座次、攻打方腊等内容则不是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略读这部分内容。其二,批注阅读。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每一个章节时,在质疑处、欣赏处、留白处等留下自己的笔迹,或使用批注符号进行标记,以此来进行辅助阅读。其三,思维导图。《水浒传》中涉及大量的人物和情节,学生读到后面就会忘记前面的内容,甚至读着读着连人物都记不住。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主要的情节和人物进行梳理,并制作相应的思维导图,以此明确整本书的内容框架。这些阅读方法都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设置合理问题,锻炼思维能力

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只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关,也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密不可分。当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展开阅读,其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必然强于被动阅读得到的收获。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而这一转变带来的不只是学生阅读心理层面的改变,更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增强。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青铜葵花》这本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设计了将近二十个问题,比如,“《青铜葵花》的书名代表着什么含义?”“谁是青铜的识字老师?”“青铜为什么会成为哑巴?”“《青铜葵花》这本书中,最让你感动的章节是哪个?”“城里的人要接葵花到城市生活,葵花会离开大麦地吗?青铜一家又会有怎样的做法呢?”“在你的心目中,青铜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能用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吗?”教师将这些问题提前打印在纸上,然后交给学生,同时告诉学生:“同学们,如果青铜葵花是一座山,那么纸上的这些问题就是‘藏宝图,它将帮你发现山中的宝藏。现在,请开动你们的脑筋,走进这本书中去一探究竟吧。”这样的课堂设计充满了趣味性,教师将单调的阅读过程转变成了“探宝游戏”,学生每一次发现问题的答案,就像发现了山中埋藏的宝藏,势必会充满欣喜,这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四、重视阅读交流,分享阅读体验

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既需要为学生挑选合适的书籍,还需要规划具体的阅读过程,传授阅读技巧和方法。上述步骤对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最容易忽略的恰恰是“交流与分享”这一环节。当学生阅读了整本书以后,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分享的空间,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经验或者心得分享给其他同学。通过有效的互动与分享,学生既可以输出知识,还可以聆听精彩的见解,这对学生理解阅读内容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这本书时,考虑到这本书涉及大量的情节以及人物,教师可以一方面为学生设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另一方面对“交流与分享”的周期进行科学规划。通行版《红楼梦》共有120回,因此教师以20回为组,每20回组织一次主题讨论。当学生阅读了前20回以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展开专题讨论。比如,有的学生非常喜欢《红楼梦》的第六回,这一回讲的是刘姥姥进荣国府。刘姥姥是一个与大观园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完全不相同的人物,但却深入人心,充满了人生智慧。由于家道艰难,她不得不带着外孙板儿投奔贾府。不承想,刘姥姥凭着自己过人的处世经验,成功“见得真佛、求得真经”。而有的学生则是对书中的第五回很感兴趣,因为第五回出现了一个太虚幻境,而太虚幻境中的薄命司又预告了书中众儿女的结局,这是非常有趣的一种写法。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一方面重新回顾了书籍内容,另一方面也从多元化的討论中增进了对书籍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在组织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既需要根据学情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效果,还需要提供阅读的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阅读。

猜你喜欢

葵花青铜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葵花王冠
青铜之光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葵花之门
葵花 外一首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葵花点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