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表现性评价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2022-12-08迮美娟

教育界·A 2022年29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学习目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小学教育的质量观、学业观、人才观发生了诸多变化,教育评价制度也在逐渐发生改变。表现性评估因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小学教学评价方式。基于此,文章对利用表现性评价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次实践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实践进行了总结。

【關键词】表现性评价;学习目标;表现性任务;评价规则

作者简介:迮美娟(1968—),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学校教师集团。

一、表现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表现性评价,是指学生完成某一项实际任务后,教师对学生在完成较复杂任务时的表现以及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估。进行表现性评价时,教师不仅要评估学生懂得了多少,也要评估学生能做什么;不仅要评估学生的表达成果,也要评估学生得出表达成果的过程;不仅要对学生特定知识领域的才能进行评估,更要评估学生综合利用现有知识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表现性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而且包括对学生元认知、情感和高阶思维等的评价[1]。学习目标、表现性任务以及评价细则,是表现性评价的三项核心。合理利用表现性评价,从全方位评估学生在知识技巧、数理思维、问题处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能够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表现性评价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表现性评价的重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过程与成果,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和改善教师课堂教学。因此,选择评价的方法时,教师既要重视学生掌握的成果,又要注重授课的过程,形成目标多样化、方式多样化的教学评估系统;既要重视小学生掌握知识的平均水准,又要注重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体现的良好人文情感和心态,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系统。

二、利用表现性评价开展教学的目标

利用表现性评价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提升自身评价素养,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以表现性评价为抓手,建立合理的数学质量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改变教育行为与方法,推动课程变革。与此同时,在指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形成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和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三、利用表现性评价开展教学的实践

为说明如何运用表现性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维、问题处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成果,从而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下文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一)制订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表现性评价应当是基于教学实际,且能够帮助学生持续学习、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心智的发展提供力量的。表现性评价强调结果,更强调过程;不但看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且看学生是如何掌握的,看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因此,表现性评价目标的制订不仅要考虑学生掌握多少知识点,更要根据课程实际,按照学生已有水平、兴趣、爱好、经历等进行。

教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笔者制订了如下评价目标。

1.知识技能:学生经过数一数、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动手操作活动,经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究、推导过程,由此逐渐掌握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2.数学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猜测、验证、推导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让学生领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3.问题解决:学生在处理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用数学处理现实问题的意识。

4.情感态度: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初步产生团队精神,逐渐获得学习数学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设计表现性任务

在明确学习任务后,教师要制订富有挑战性、开放性强的表现性任务。表现性任务是为了评估学生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学习能力而特别设计的,由于表现性任务往往是在现实情境中的问题,更接近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因此,合理的表现性任务可以调动学生对完成任务的兴趣,让学生深入探究,展示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以及高阶思维技能[2]。常见的表现性任务有结构化表现评价、口头表达、事件性任务、模拟性任务、作品任务等。

教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笔者制订了如下表现性任务和导语。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并对学生说:“猜一猜,谁的面积大?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猜想?”

2.出示两张菜地示意图(一块是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另一块是长方形的菜地),并对学生说:“请大家观察张大爷家里的两块菜地,猜一猜哪块面积大?你能用数方格和剪移拼的方法来证明吗?”

3.在学生完成上述任务后,继续引导:“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怎样计算?”

4.引导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要求学生进行协作探究,并填写活动报告。探究任务:使用由教师提供的、画有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方格纸(每一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将其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思考拼好的长方形与原有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由此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5.在学生提交活动报告后,鼓励每个学生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小组学习成果。

(三)制作评分规则

评分规则,应当是由教师与学校共同开发的描述性评价量表,其目的是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过程、练习作品等,评估学生达到的水平。教师也可以根据评价的目的、表现性任务的复杂程度,自行设计相应的行为核查表、等级量表、评价量规等评分规则,对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情感体验等情况给出描述性评价。评分规则要具备可靠性、公平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评分规则的语句表述要简明清晰,对学生友好,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白。此外,评价等级也要有良好的区分度,反映出学生表现的实际差异,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动力。

教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笔者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维度制作了评分规则,每个维度分A、B、C三级水平,具体评价规则如下。

1.知识技能方面

A级水平—会用观察、重叠、数方格、剪移拼等方法對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进行比较;能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B级水平—会用观察、重叠、数方格三种方法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能准确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C级水平—只会用肉眼估计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数学思考方面

A级水平—能独立思考,并能把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能流利地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B级水平—在教师、同学的启发下,能把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C级水平—在教师、同学讲解后,能把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大致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问题解决方面

A级水平—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复杂问题,有极强的数学应用意识。

B级水平—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相对复杂的问题,有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

C级水平—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一般问题,数学应用意识一般。

4.情感态度方面

A级水平—积极参与猜测、验证、归纳、交流等学习活动,能与他人友好交流、合作,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B级水平—能参与猜测、验证、归纳、交流等学习活动,能与他人合作,并从中获得快乐。

C级水平—旁观别人的学习过程,能感受到他人的学习热情。

(四)及时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施教

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有时会碰到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此时教师要敏锐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迅速、准确地进行教学指导,引导学生继续完成表现性任务。

在引导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笔者发现,个别学生直接将平行四边形的两条相邻的边相乘以计算面积,引来其他同学哄堂大笑。这时笔者没有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也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立刻思考学生存在的问题,考虑学生的感受,就地取材,临场发挥,化解了这一矛盾。笔者立即解下扎辫子的橡皮筋,用四根手指将其撑开变成长方形,向学生示意后,笔者又移动两根手指,慢慢地将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大家觉得原来的长方形的宽和移动后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一样的吗?原来的长方形的面积和移动后形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学生立刻进行思考、讨论。但笔者发现学生仍对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不是很明确,于是笔者将平行四边形的上下两条边靠近,让学生发现,当平行四边形的高越来越矮,它的面积就越来越小,当上下两条边接近重合时,高接近零,面积也接近零。由此,学生自然会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与底边和底边上的高有关,不能用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条边相乘求面积。

四、对利用表现性评价开展的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表现性评价立足于过程,不同于一卷定乾坤的传统评估方法,注重从全方位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当然,在看到表现性评价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教师也要看到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复杂性、挑战性,并不断学习、思考。笔者在实践后,对利用表现性评价开展教学实践产生了如下几点想法。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国内外的教研成功经验,适时改变自己的评价观念和教学观念,革新评价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表现性评价,及时获取学生在完成表现性任务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了解学生实现目标的困难之处,重新检视自己的课堂,调整课堂,以便更好地把表现性评价由教学理论范畴引入实际教育领域。

(二)选择适当内容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表现性评价,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表现性评价。此外,教师设计的表现性任务不要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评价标准要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客观公正,还要起到引路的作用。“课堂评价最大的潜在价值就是让学生作为完整的主体参与评价的过程”[3],因此,教师也可以尝试与学生一起制订评价标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目标,引导学生朝着明确的方向努力前行,更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把表现性评价嵌入课堂教学

表现性评价要和课堂教学流程紧密联系,教师可以把表现性评价嵌入课堂教学,将表现性评价当作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也是在完成评价任务,在展示知识、技能、态度、方法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脱中菲.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的任务设计与开发[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04):26-28.

[3]张志红.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现实问题、理念引导及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21(10):51-57,67.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学习目标
编织英语课堂交往的经纬线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
数学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表现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