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类课程思政育人新途径
——以体验式教学团队实践为例
2022-12-08孔桂英陈映芝
孔桂英,陈映芝
(梧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2014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意指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专业课的思政作用,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将思政育人落实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构建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综合格局的教育理念。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各门各类课程课堂教学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12月6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推动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课堂和头脑,切实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情感认同,练就过硬本领,着力培养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2020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高教[2020]3号)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3]。由此看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核心目标是育人,这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高校课程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改革方向。
一、理论简述
(一)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
体验式教学主张学生在设定学习目的下,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进行个体体验学习,通过个体反思与集体协作,实现自身的知识重建。学生个体具有情境、自主、体验、反思、生成、实践、应用、升华与创新等特征。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对英语学习者个体探究、自主体验、参与协作和意义重构的学习过程进行了研究,逐渐形成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让学生始于直觉,终于感悟,注重体验过程与实践,对经验体验尤其是直接经验的体验是整个体验学习模式的核心[4]。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突出强调了学习者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主导传授知识,而是转变角色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与所学课程有关的一切教学媒介营造学习情境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欲望,通过亲身接触、自主体验、合作共享、加深记忆等来理解与运用英语,从而全程参与英语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团队
团队指技能互补并具有共同责任和目标的成员聚集体。教学团队指某学科里由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的带头人带领一群不同知识、水平、年龄的教师为建设共同目标和完成共同教学任务而组成的教学团体。他们之间建立了有效沟通机制,可以有效利用共同教学资源,展开教学交流与学术合作,实现技能优势互补,共同发展[5]。换句话说,教学团队就是将不同技能教师的知识互相补充一起组成实现同一教学目标的团队,为提高某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而展开的教学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团队教师特长和力量,为实现共同的课程教学目标而进行合作共享教学[6]。
英语体验式教学团队就是将体验式教学理论和教学团队理念融入英语教学中,团队成员教师为实现同一教学目标精诚合作、汇聚团体的教学思路,紧扣体验式学习特性,对英语学习者各个体验学习环节进行设计,以期最大化地实现某个预期培养目的。本研究将按照国家推进各类课堂课程思政教育的宗旨,结合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团队理论,重点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与理念、教学内容设计、课外实践等环节的思政育人进行实践创新,构建一个以国家、政治、文化、语言和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类课程教学核心价值体系。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类课程的作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国家质量标准》规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国家质量标准》还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以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与文化为己任,以汉语言教学与研究工作为主要内容,该专业必须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本专业成长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所需人才。而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里同样也提出要外语类课程培养的学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以及要有社会责任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英语技能课程作为其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有效方式。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英语类课程协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服务国家对外交流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因此,在英语体验式团队教学视角下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技能课程的思政教育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类课程设置特点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上都取得显著成效。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与中国不断加强了多方合作与交流,各国汉语学习热情更是持续高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能掌握和熟练双语(汉语、英语或其他语种)的跨文化交流,具有国际教学能力,能在国内外外事部门、学校、企业等从事汉语教学、文化传播与交流等工作。其外语培养规格之一是学生的外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上得到强化训练并达到较高水平,具备熟练的外语交际能力等。因此,英语类课程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性、人文性、实用性特点。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英语类课程一般包括综合英语或大学英语、听说、影视欣赏、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类等课程。其中语音、听力、口语、影视赏析等课程具有直观性特点。学生要在教师指引下,认真遵照课程内容逐步训练与实践,快速提升应用技能。如英美影视剧中男士、女士礼貌谈吐行为或餐桌礼仪,学生可以直观看到和学习到。其中英美概况、英美背景知识介绍类的课程设置具有人文性特点。学生认真学习可以掌握这些国家的人文历史、地理气候和风俗习惯,这些知识掌握多了,人文素养和综合修养就会得到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英语类课程还要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紧密联系,突出其实用性特点。学生要借势依托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的引导,对所学内容进行大量的体验式训练和实践,将外语知识点牢牢掌握在自己脑海中,为自己日后创新所用打下基础。与此同时,英语体验式教学团队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英语技能过程中会广泛地接触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很容易受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不当影响。因此,体验式教学团队教师要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英语类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必要而正确的引导。
四、体验式团队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类课程中的运用
(一)体验式英语教学团队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运用原则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英语类课程思政育人教学上,体验式英语教学团队要坚持科学引导性、组织性、整体性、目标性和发展性的运用原则。在科学引导性上,体验式英语教学团队教师培养学生的思政要素要保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浓郁的家国情怀、理性批判性思辨、文化自信、传播中国文化等引导元素。在组织性上,体验式英语教学团队在自我团队建设上要优化团队教师成员结构,注意团队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搭配,保证团队教师自身思想政治觉悟过硬。在整体性上,体验式英语教学团队要有统一的思想和觉悟,要用集体智慧的力量对英语类课程教学活动各环节的思政元素进行体验设计。在目标性和发展性的运用上,体验式教学团队针对英语类各课程的教学大纲、质量标准、教学材料、教学讲义、案例库、微课等内容进行统一的思政元素规划和设计。思考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精华融入听说读写译等英语技能课中;如何将国际热点、国内重大社会事件、社会关注等实时更新到共享资源库中;如何将历届学生优秀技能实践案例制作成视频或文档储备在实践资源库中等。只有不断更新、填补和完善各种资源库的思政元素,才能更好地将具体的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共享的英语类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途径中,从而协助提高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教学目的与理念
在教学目的上,英语体验式教学团队要充分发挥集思广益的智慧,紧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运用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英语教学理念上,教学团队秉着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深入梳理与挖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设置的英语类课程中与哲学思想有关的思政要素,并结合体验式教学理论,将这些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各课程英语技能教学环节,如课前、课中、课后、实践操练等,确实做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人文科学精神、品格魅力及职业素养。如在教授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类的课程内容时,依据课程学习宗旨,教学团队教师在课前汇聚好思路,制定出学习要求,给出相应的网站、平台、书籍、电子文档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西方国家与我国各方面的区别,让学生充分了解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宗教、习俗和社会现状;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其他西方国家的地理知识、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教育、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
在课堂教学上,英语体验式教学团队教师让学生就自身了解到的英美背景知识与我国特色体制的具体表现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总结和共享;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当前的生活,深入反思、感受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后归整环节上,英语体验式教学团队教师让学生将他们的知识归纳与收获分享在QQ群、微信群、校内学习平台、各学习APP等。在课后实践环节,英语体验式教学团队成员应鼓励学生进行校内外技能实践,让学生对比发达国家与我们整个国家、自己家乡和所读学校城市的发展变化,以激发学生生成爱国热情、使命感、幸福感与民族自豪感,最终让学生将自己升华的爱国、强国、报国的壮志情怀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英语体验式教学团队以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树立更加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在提升学生外语技能学习能力的同时又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修养,并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教学内容设计
英语体验式教学团队要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英语类课程教学设计出融合性、渗透性、交互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如,对于视听说类的英语技能课程,在基于体验式教学模式上,将课程教学设计分为“环境、经历、反思、实践与创新”这4个层次:环境层面要求教师给出教学内容的学习方式和路径,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内容;经历层面让学生自行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堂展开知识点梳理、提问、讨论和训练;反思层面要求学生对所学视听说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实践与创新层面则对学生所掌握的视听说技能进行实际应用操练,这个环节最能体现培养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修养,主要通过课后校内外的外语角、演讲比赛、影视配音、外事活动、实训基地见习实习等的实践;课程目标通过体验实践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将外语技能知识、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有机融合,结合体验式学习过程中不断融入的隐性思政教育,实现培养学生实际创新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
英语类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在视听说教学设计的应用技能实践上要突出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英语体验式教学团队可以根据体验式学习特点对视听说类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课堂教学环节主要是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思政育人元素就以学生学习内容精心设计案例,如融入时政热点、国计民生、公益主题、人文地理、风俗习惯、体育娱乐、人性关爱、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设计讨论与共享,在体验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围绕这些重点、难点部分展开深层次的技能训练和讨论。
英语类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也可以通过育人理念引导、对话、背诵和演讲的专业思维训练,以及将思政元素融入作业、实践与创新来实现,最终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教学过程,实现隐性育人。如,影视欣赏类课程将一些电影经典片段作为学习素材来培养学生深刻领会外语技能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体验式外语教学模式可以将课堂学习内容灵活地延伸到课外,将众多知识内容分解编辑成短(3~5 min)视频,上传QQ、微信或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如英语体验式教学团队将《英语教师口语》课程的16个教学内容分解成45个小知识点,并以此配入相应的思政教育主题放到课前学习资料中,团队教师每次上课都设置相应的专题训练,遇到相关词汇包括思政词汇也能让学生在体验训练中得到针对性的解决。又如,涉及人身安全话题时可以举《今日说法》的传销、网贷或传销诈骗等案例展开讨论,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引起学生的警惕,让他们充分意识到一旦被骗会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伤害和危害,从而引出“自我防范意识”的思政主题。再如,就当前娱乐圈里一些不良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警醒学生正确看待劣迹艺人对我国青年人误导审美价值取向的恶劣影响,要引起在校大学生的重视,从而引出“正确审美价值观”的思政主题。这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主题讨论是很能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课外实践
英语类课程的体验式教学团队要深层次渗透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外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各种比赛、竞赛过程中都自然渗透思政元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学团队教师充分利用校园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开展各种英语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对国事、家事、天下事的关心,如可以开展“国庆阅兵感想”“神舟X号载人飞船”英语演讲比赛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X周年”英语知识竞赛等,引导学生明白我国在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心,将学生的理想追求上升到振兴家国层面,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教学团队教师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将英语技能学习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开展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英语演讲比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学团队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思政系列的英语写作交流社会实践活动,将英语口语表达和写作应用技能与红色革命的词汇结合起来。让学生参观当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拜访国家功臣及其后人,缅怀当年革命先烈,感恩与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既学到了英语技能,又规范了自身思想道德品行,并坚定了理想信念,真正实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体验式教学团队教师还可以围绕社会日常生活热点展开英语辩论赛。如就当前“最美医生”“时代楷模”“抗疫英雄”等正面形象,引导学生与家国大爱、爱岗敬业、职业操守、消费观结合进行英语辩论。发扬家国情怀、爱岗敬业、良好的职业操守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内容,其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的契合性,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学生之心、外化于学生之行,依托这些课后实践能培养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应用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英语类课程思政育人还可以用开展学生校外体验实践应用创新的方式来进行。英语体验式教学团队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校外外语角、风景区、涉外企事业单位与从业者或外国友人交流,亦或安排学生到本校实训实习基地或合作单位实践。 在实践指导中,英语体验式教学团队教师将与校外导师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政动态,从而协助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精神。在此实践过程中,学生在交谈时根据对方的话题灵活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从而实现语言技能创新应用,提升自己的文化自信。此外,学生可以通过申报或参与项目的形式进行实践,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教学团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国家政策方针、社会热点、对外文化传播、国际关系等进行辩证思考和分析,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同时,项目实践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实践动手动脑能力。
五、结语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类课程的体验式教学团队要深入领悟“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教育意义,正确把握好国家大政方针、时事热点、民生关注和学生关心的话题,对所设置的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深挖与梳理,注重英语类课程教学目的与理念、教学内容设计、课外实践与课程思政的渗透性和交互性,健全体验式团队教学的全员育人、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过程[7]。在实施体验式英语教学中,教学团队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活动,将英语类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英语体验学习各个环节中体悟和实践,获得思想和精神的升华,最终将英语技能知识转化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样教学既提升了学生自己的专业人文素养,又坚定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最终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