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研究生《细胞遗传学》“金课”建设及混合式教学方法研究与应用

2022-12-08黄永震陈宁博赵黄青党瑞华蓝贤勇雷初朝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遗传学金课研究生

黄永震,陈宁博,赵黄青,党瑞华,蓝贤勇,雷初朝,陈 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1]中明确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大学承担国家和企业部分科研工作,同时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输送高层次人才的重任[2],优质的研究生是提高学校科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提高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就是当代大学十分重要的使命。全国农林高校应重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而课程改革又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3]。教师的授课是关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其爱学,会学,乐学,摆脱厌学情绪,是“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探索的重要方向。

细胞遗传学是一门从细胞角度,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器功能和机构来研究遗传,阐述机制,是遗传学和细胞学交叉的一门学科[4-7]。细胞遗传学是生命层面的基础课程,也是动物生产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生物科技近些年的发展以及生命大类专业的火热,细胞遗传学作为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以及深度是极为重要的,而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效果不高,这就需要改革教学模式[8-9]。因此,我们向教育部所提倡的“金课”靠拢,淘汰“水课”。“金课”即一流课程,教育部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的10 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 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10],一方面要积极阅读研究方向的文献以及书籍,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此外,还要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不做无用科研;另一方面,积极钻研科学教学模式,注重研究生对《细胞遗传学》的掌握情况,同时根据教学的开展积极调整教学,不能一味地整新花样,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掌握新知识,提高能力[11-13]。

1 实施《细胞遗传学》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1.1 符合当代的发展趋势

在当代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当代的主流,同时也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特征[14]。网络学习方式的多元多样化为《细胞遗传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开展的基础,不仅方便了学生学习,也对老师授课减少了困难。

1.2 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当代研究生知识的考验,研究生想要跟上当代生物技术发展的潮流,就需要加强自身知识的扩展,努力学习。这样,才能够取得研究成果。因此,研究生就需要特别强的自主学习能力[15-16]。而混合式教学在网络上提供学习资源,学生需要自主观看和学习,能够很好地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 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细胞遗传学》作为一门有深度、有难度、有广度的学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困难,网络教学在提供学习资料和课件等资料的同时[17],还可以多次反复观看教师的授课,为学生答疑解惑,提高学习效率。

2 《细胞遗传学》“金课”建设具体实施

2.1 建设内容有深度、有难度、有广度的“金课”

《细胞遗传学》作为一门遗传学中有深度、有难度、有广度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从遗传学和细胞学相结合的角度探索生命学科的奥秘。虽然目前教育内容和方式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和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有机结合。在生命领域科学研究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一系列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不断涌现,尤其是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测序成本的降低,高通量的生物学大数据不断涌现,知识的不断扩增,对于《细胞遗传学》教学内容更新的需求日益突出,因此建设满足高校需求“双一流”研究生的《细胞遗传学》“金课”是当今课程改革的迫切任务。

2.2 建设科研教学一体化的“金课”

专业知识夯实的任课教师团队是实现“金课”建设的重要保障。在《细胞遗传学》“金课”建设中,同样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提高了,知识的深度、高度也随之提升了,学生们所能获也随之增多。所以,教学和科研水平都需要提升。而传统教学的教师队伍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建设科研教学一体化的教师团队。

2.3 建设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方式的“金课”

丰富的网络学习平台和资源为开展《细胞遗传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保障。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凸显出线上教学建设的重要性[18-20]。因此在线下面对面教学外,还应充分利用钉钉直播、腾讯课堂、云端课堂和智慧树等网络资源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但可以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做到停课不停学[13,21],而且学习不受时间段的限制,学生可以合理安排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能更好的充分利用的自己时间,反复观看教学视频,直到理解掌握为止,提高学习效率。

2.4 建设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金课”

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的思政教育很少,大多浮于浅层[22]。对于“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研究生,要加强思想道德培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努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师需要合理的将课程内容和思政相结合,不能生搬硬套生反之德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23-24]。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承袭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提高人格魅力,学生也才能更好地学习思政内容,增强自身的底蕴。

3 《细胞遗传学》“金课”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3.1 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谓的“水课”是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是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这种课堂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导致学生不善于思考、学习热情不高,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日常的授课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多多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中,使学生在学习中多思考,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金课”建设中应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设以学生实践为主体的课程。

3.2 课程评价方式单调

课程考核是考察学生学习成果必不可少的一个方式,考核方式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以及积极性等各个方面。明确一个合理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让学生爱学,会学,乐学,改变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的考前“突击”学习的现状[25]。目前,学生平时不学的现状主要是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6],其次,期末考核所占总考核比例较大。因此,我们需要进行课程评价多样化改革。《细胞遗传学》结课成绩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比如线上课程视频的观看完整度、线上测验、线下课堂交流总结情况等,终结性评价就是根据考试和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安排《细胞遗传学》测试。同时,在学期结束后,进行教学满意度评价,根据学生评级以及意见,合理安排教学。

3.3 实验教学模式落后

当代实验教学模式一般是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学生操作,提交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学生是否认真预习,教师无法有效的监督[27-30]。此外,实验需要锻炼学生们的动手和思考能力,但部分学生不积极思考,无法理解实验的原理,完全是照本宣科,学生被动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实验操作完成实验。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面对这个现状,我们可以借助虚拟实验仿真系统,在线上操作,可将实验设计的有趣,学生线上操作,发现问题和难点教师,线下答疑解惑,再线下操作1遍,规避线上的错误和困难,同时,也减少实验耗材的浪费,提高了学习效率。

4 小 结

在“双一流”背景下,以《细胞遗传学》“金课”的优势为引,提出了建设《细胞遗传学》“金课”建设的3个措施,再以传统细胞遗传学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改进《细胞遗传学》教学水平的目的。本文将为今后大范围推动《细胞遗传学》的发展以及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遗传学金课研究生
小麦-中间偃麦草2A/6St代换系014-459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公共英语阅读教学的金课实施模式探析
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①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