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交互式教与学改革研究
——以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为例
2022-12-08郝丽亚张俊峰郑新华祝祥洁邱莹毛怡婷王文倩邢译丹吉莹丹
郝丽亚,张俊峰,郑新华,祝祥洁,邱莹,毛怡婷,王文倩,邢译丹,吉莹丹
(平顶山学院医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0 引言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结构、形态、位置及功能的基础医学课程,其专业名词多达两千以上,内容抽象,难以理解。传统的实验室授课,学生只能在实验室观察有限的标本,被动的接受知识,枯燥乏味,实验结束后不能充分利用标本,考前死记硬背,很难实现解剖学知识的有效内化与创新[1]。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可能会反感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授课,严重者影响其学习兴趣,从而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应用到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实现了线上和线下教与学的有机融合,即两个课堂的有效交互[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
1 微课
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主要形式是线上教学,是把教学讲授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如疑点、难点、重点等,制作成简短精悍的教学视频,以网络视频播放的形式供学生利用学习[3]。一次课程时间较短,一般在十分钟内。微课涉及的知识点很少。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课时的简短化和知识点的碎片化[4]。它以视频为载体,同时与动画、图片、声音等信息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只要一部手机在手,就能轻松地实现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从而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设计制作微课,是为了更好地支持应用新的学习形式,如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混合式教学等。它专门设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学科的主要知识点,使其富有趣味性和情景性,以可视化的视频形式呈现给学生进行学习利用。此外,学生学习微课后,还可以把学习感悟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对此第一时间给与点评,实现了师生互动交流。微课中也可以包括测试题、教学课件、情境设计等,内容丰富多样。
目前,随着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制作微课的软件也日益更新,手机和电脑普及度越来越高,这些有利于教师对微课制作的学习。大多数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微课的录制和合成。并且在力求制作的微课生动、形象、清晰的同时,能够体现不同学校和专业之间的区别,这样既可以有效增加微课应用的针对性,又可以促使学习内容富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微课的学习效率。此外,微课虽然集视频、图片、声音等多种信息于一体,但是容量很小。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下载和学习。微课的应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实现个性化和自主化。
近年来,微课虽然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的多门实验教学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改进了学习效果。但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示不适应微课学习。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占用了太多课余时间,增加了学习压力。甚至有学生反而喜欢传统教学模式。所以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微课实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微课视频制作的水平,使视频清晰易懂、形象生动、短小精炼,增加视频制作的情境性、生动性、规范性和系统性,提高微课视频使用的有效率,并且减少微课制作的人、财、物力成本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起源于美国的教学模式,也被称为“FCM”(Flipped Classroom Model)、“颠倒教室”或“反转课堂”。翻转课堂主要运用视频的形式进行“教”与“学”。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提前准备的微课、线上辅导、网络资源等完成章节自主学习,以此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答疑解惑、交流互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实现知识内化。课后教师总结归纳,制作并上传相关的研讨资料,督促学生及时下载和按时完成,从而进一步巩固知识。翻转课堂通过重新构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提高了教师的教育质量[5]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翻转课堂的广泛应用,代表着教育教学已实现了信息化和创新化。翻转课堂的实施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颠倒了以往教学中知识传授、知识内化、知识巩固的过程,重新创建课前、课中、课后的顺序。它是一种全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实现知识传授,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知识视频或查阅其他学习资料,完成初步预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课堂上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师生一起解决课前设定的知识点和学生无法自己解开的难题,通过这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与研讨保证顺利完成知识内化。课后,教师引导和督促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形成分析报告,实现知识的巩固。因此,翻转课堂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
在实验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出来。翻转课堂还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有效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微课的出现,恰好为翻转课堂提供了课前呈现形式和支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学活动与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表现为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完美契合[2],也成为全球关注的教育界热点话题。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课前学生通过学习教师提前准备的承载教学知识点的微课,实现师生间的知识传授,课堂上学生与教师通过讨论交流解决课前遇到的问题。这种模式的“教”与“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高度认知能力,还增加了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沟通互动。
3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观察人体正常的大体标本的学习达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该学科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上教师结合展示标本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被动观察大体标本,形式枯燥,很多学生敷衍了事,学生遇到问题直接咨询老师,不能有效的深度思考和探讨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院校一再扩招,引起多数院校对大体标本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出现解剖实验课标本不足的情况。由于大体标本的特殊性,只能存放在特定的容器和场所,需要专人进行看护和定期修复,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才能被学生观察学习,这就造成了传统解剖实验课的“教”与“学”深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数医学专业的解剖实验课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此时上课的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面对具有强烈刺激性异味的标本,难免会产生抵触甚至厌恶情绪。这些都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不良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不利于解剖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此外,由于某些护理学、检验学、药学等专业学生认为人体解剖学实验课对其以后从事工作的帮助不大,往往缺乏学习兴趣。总之,传统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比较被动,导致实验学习效果欠佳。同时实验课后缺乏一个师生之间、小组之间与生生之间研讨互动的平台,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对于人体形态结构的掌握情况,学生对所学知识也不能及时归纳巩固,这就迫使我们改变传统灌输式或者简单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4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教师通过微课平台将相关的教学知识点和练习推送给学生,学生完成对微课视频的自主学习和练习测试,并记录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课程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解疑答惑,梳理章节中的疑点、重点、难点等,引导学生自觉深度思考,积极主动的实现知识内化的最大化[6]。课后,教师通过查阅学生的总结报告,及时反思教学设计,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巩固、深化和拓展。
承载章节知识点的微课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引人入胜,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的“学”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并积极轻松的参与教师的“教”,有效实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小组间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以及知识的共享和升华。微课应用于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微课能够使实验教学的知识点更突出更醒目,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内容的重难点,还促进知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把这种集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信息元素于一体的微课,广泛应用于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能够将单一乏味的灌输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富有趣味、创新多变、轻松愉悦的交互性研讨和沟通。学生不再认为解剖实验课的学习是枯燥的,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兴趣得到大幅度提升,解决了学生对传统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抵触情绪,打破了以往学生对解剖知识理解不深刻的思维障碍,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为6-10min,结合实验教学主要知识点,可以开发形式不同的视频资源。既可以用于学生的线上教学,让学生能够远程自主学习。也可作为教师实验课前传送给学生的学习任务点,帮助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使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教”与“学”不再仅仅局限在实验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自由的进行学习、思考和巩固,实现了“教”与“学”的个性化,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
微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载体。在课前,微课以视频的形式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知识资源。所以,通过建设人体解剖学虚拟实验微课资源库,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优化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与传统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相比,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十分明显。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视频比较精炼和生动,使学生的课前自学和课上互动都非常有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再完全约束在解剖实验室进行枯燥烦味的观察大体标本。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交互性“教”与“学”的过程,有机融合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7]。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微课短小精悍且主题突出的视频,使教学内容更清晰易懂和易于主动接受内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实现解剖实验知识结构的重建。
在传统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学生只能在实验室中进行,身体可能都会受到福尔马林的危害。且实验室标本气味比较刺鼻,学生无法在实验室停留太久。学生普遍反映解剖名词太多,结构复杂,记忆枯燥,难以理解。教师只能指导学生多看图谱加强记忆。但图谱不是立体的,作用效果有限。学生就死记硬背,学习效果不佳,挂科率居高不下。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能够不受时空限制的随时随地的观看学习微课视频,课前掌握实验内容和解剖操作技巧。在解剖实验课中既减少了与福尔马林的接触时间,又对解剖操作有的放矢,毫不费力的完成解剖实践。老师不需要再按部就班的多次讲解操作步骤,只要强调下操作的重点、难点、易出错点,与学生一起答疑解惑、交流研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科学创新。学生可以更好地自主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提高,轻松实现知识内化和革新。
5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很高的自律性和主动性。但是,总会出现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差的情况,课前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及时完成微课教学视频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学习,就不能掌握知识,进而引起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研讨的无力感。还有部分学生比较内向,课程上很少积极参与师生间、生生间、小组间的答疑解惑和沟通互动,导致他们学习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问题的不断堆积,不能有效实现知识内化,致使他们更不愿意参与课堂互动,这是一种典型的恶性循环。我们要思考如何更好的引导这些学生积极学习和主动参与。
这种交互性教与学的实施,对授课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主要载体,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要求教师必须制作高质量的微课,需要学习如何录制和剪辑视频。学生在课前已初步掌握了知识要点。课堂上他们不再提出比较皮毛的简单问题,他们的问题会更深更广,很可能不在解剖的范围,所以教师不仅要熟悉解剖学理论知识,还要了解临床、药学、护理等多种专业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掌握其他医学知识的基石。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广泛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化为交互性“教”与“学”。让枯燥乏味的解剖实验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充满活力和革新,充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