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范式建构路径
——以广东高校新闻学科体系为例

2022-12-08童雯霞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新闻学湾区

童雯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统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1]作为负有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新闻传播学科而言,必须要能够紧跟时代、服务大局,在新闻传播学科、学术、话语体系的范式变革中,实现对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机建构。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广东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就更要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中心工作,以实现更好地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培育政治导向正确的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

一、广东高校新闻学科发展现状与问题

受西方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影响,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在逻辑建构、课程体系、部分课程的编制方法上不可避免地留存了西方教育模式的印迹。要实现广东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范式的变革,必须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出发,深入研判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环境、传播心态、新闻人才培养、舆论宣传需要等问题。

(一)“西化”未能“化西”导致学科发展出现偏差

尽管我国的新闻学在学科发展中不断吸收本土的实践经验,不断进行理论突破,但新闻学理论最基本的概念、命题、范畴仍以西方新闻学的学术概念和理论资源为基础,造成的后果是,“盲目照搬和引进西方已经过时的独立主义、自由主义、客观主义、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新闻学的话语和思想,磨灭新闻学的本质”。[2]

传播学最初被引入中国时,中国新闻学所希望看到的理论充盈、学科繁荣的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相反,以实证主义、科学研究姿态出现的传播学还一度弱化传统的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研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本土新闻学数年“去西”“化西”的研究成果。2017年5月至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建专门的课题组赴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的 12 家新闻院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媒体进行调研。调研发现,“立足中国本土的新闻学,在传播学的挤压下,不仅没有从社会科学的方法和观点中受益更多,反倒丢失了过去的人文学科底蕴,更远离了中国革命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3]

西化的理论难以与中国问题紧密相连,新闻学在培养新闻人才、布局学科建设、创新话语传播实践等方面出现难以适配、未能真正本土化的现状。我国高校新闻学面临的问题在广东高校新闻学中也普遍存在。除此之外,地域的特殊性也给学科发展带来挑战:一是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化不断渗入,生搬硬套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原理与方法之举容易在此落地生根;二是广东地处两个“前沿”,应对的形势尤为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新时期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压力极大;三是来自粤港澳地区的学子比重逐年上升,广东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如果没有想清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则会导致高校新闻教育偏离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人才目标,甚至培养出错误倾向的新闻传播者。

(二)重“术”轻“道”导致理论薄弱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特色新闻学科体系已逐步形成,“新闻无学”的声音渐远,但新闻学科重“术”轻“道”的观念导致新闻“浅”学。粤港澳大湾区地处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新闻学子和教师面对就业压力和市场变化,看重实习成绩、实践成果,较为轻视基础理论课的学习,遑论对于理论的深度探求。对于新闻事业的追求,对于新闻理想的追寻,在部分新闻学子的观念中业已淡漠。

相较于文史哲,从文学学科中细分出来的新闻学发展时间短、体系尚在完备,文化资源储备不足,理论发展滞后,且需要动态应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科技、新媒体技术、舆情阵地、话语创新等变化。与此同时,部分高校的新闻学碍于就业压力,索性以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置培养目标,进一步导致学科的文化内涵枯竭、理论基础薄弱、研究空间缩窄、学科内生力下降。长此以往,理论难以指导实践、难以生发引领价值,新闻学科要“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之一”的愿景很可能成为一纸空谈,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的步伐或将因此放缓。

(三)思政内容生硬融入导致国情观念淡薄

新闻学是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培养人才的学科。当前,新闻学在许多专业课程中融入了思政内容。新闻学与交叉学科的关系密切,高校新闻教学时,与新闻学内核、气质契合的思政内容难以熨帖地植入新媒体技术等操作性强的课程中。在理论性强的新闻课程教学中,“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建设在院系整体学科构架中独木难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突破难度大,后续人才难以为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和马工程教材创新有限,对于高校学生的吸引力较低”[4]等问题依然存在,思政内容生硬融入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

思政内容生硬融入课程造成学生的国情观念、家国情怀和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渐趋淡薄。粤港澳大湾区高成长企业多,资本市场助力新经济腾飞,为高校学子提供众多就业机会,但也间接助长了实用为先、急功近利的思想,部分新闻学子过早地放弃新闻理想,急于进入工资高、待遇好的企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建专门的课题组对近年来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变化进行调查。调查显示,“选择去传统新闻媒体就业的学生大幅减少(约 11%),而企业是新闻院校毕业生主要的去向(占 38%)”。[5]调研组追踪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某重点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情况,“过去到传统媒体工作的毕业生占到三分之一,现在越来越少,大概占比五分之一,大量的学生选择去企业,特别像房地产、银行这样的企业占了多数”。[6]

由此可见,广东高校新闻学科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学科理论薄弱、流变未精、环境复杂、任务艰巨等有直接关系,如不能立足本土实践,优化改革路径,学科的发展效果不容乐观。

二、建构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广东高校新闻学科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7]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一脉的岭南文化是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文化内核,同宗同源,一脉相承。建构岭南文化特色的广东高校新闻学科体系,就是把岭南文化之文化精髓展示出来、提炼出来,为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青春动能,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课堂教学注入强劲动力。

(一)建构岭南文化特色的广东高校新闻学科体系有利于学科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获得内生动力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在粤港澳文化协同发展中承担着主体文化的重要角色,可为新闻学科厚植文化底蕴。岭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生成延绵不绝的文化机理,孕育了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和雷州文化。近代以来,潮起珠江,中西文化在岭南交汇,岭南更开风气之先,启民众之智。岭南文化兼容并蓄,横通各科,可为综合性极强的新闻学贡献更多的学科价值观、方法论。由古至今,岭南文化以一种以柔克刚的力量不断自主优化,存优去劣。从自然山川到绘画书法,从饮食风俗到语系语谱,从文学影视到舞蹈武术,从民间工艺到文博产业,从数字媒体到交流论坛,岭南文化随处可见又润物无声,以融通开放、择善而成的内质外化于形,不断开源,汲用无穷,可为广东高校新闻学科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二)建构岭南文化特色的广东高校新闻学科体系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坚定四个自信、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新闻人,推动新闻传播学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创建的,其终极目标是培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而奋斗的新时代媒体人。当前,世界文化格局呈现西强东弱之态势,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改变,未来文化宣导之责寄望于青年。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各种文化理论、文化思潮、大众文化现象在此汇聚、升腾,其中不乏宣扬腐朽奢靡、迎合低级趣味的文化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消解人们的思想。青年是文化敏锐的感知者与自觉的传播者,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新闻传播学子身肩守好高等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之责,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在岭南文化中理解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核,守好守稳意识形态阵地,传远播广岭南文化。

(三)建构岭南文化特色的广东高校新闻学科体系有利于提升高校新闻学学科质量文化发展能力,理顺教育职能与教学课堂内在的互馈关系

高校质量文化被称为“大学发展的灵魂”,“是高校在长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高校特点的质量观念、质量意识、质量规范、质量精神、质量形象、质量行为方式等软因子,及高校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人才、科研成果等)硬因子的综合”。[8]岭南文化为广东高校学科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其所形成的文化价值观指导新闻学科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发展、人才培育。这种文化价值若能贯穿于课堂教学,为调整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实践提供优化路径,必将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新闻学科在建设中发现“灵魂”、成就自我,实现长期的、健康的高质量发展。

三、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校新闻学建设的有效路径

新闻学的学科建设需要技术赋能,也需要基于国家战略和社会服务需要的创新性实践,更需要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文化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与时俱进的岭南文化在发展中不断融入、充盈了大湾区文化,逐渐形成标志性强、为国家战略拓维增效的特色文化。如果将这种先进文化内容融入广东高校新闻学的学科建设,可促进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

(一)价值增信:提炼岭南文化精髓,发挥本土文化在广东高校新闻学科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提炼岭南文化精髓需从历史出发,系统梳理岭南文化传播史。广东高校新闻专业在讲授《中国新闻传播史》等课程时,可适当加入“岭南新闻史”部分的内容,挖掘岭南报刊发展史中的新闻工作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具有岭南特色、历史传统、新闻风骨的南粤先贤的新闻实践活动、理论主张和作品流派。通过爬梳鲜活、具象的岭南文化传播史脉络,新闻学子可深切领略、深刻感悟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发对岭南文化历史底蕴的深入关注与深度思考,进而主动传承、传播岭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认同、热爱党的新闻事业。

提炼岭南文化精髓需从现实出发,整理、更新当今新闻传播领域传递中国价值、岭南特色、湾区风貌的新媒体优秀案例。有条件的高校,可常设“岭南新闻大讲堂”,邀请业界实践型专家进校园开讲座。专家可重点讲授本地主流媒体的新闻融合实践思路与路径,不断总结新媒体发展规律。这些可感、可触的中国故事、岭南故事、湾区故事体现了湾区人文精神,有助于推广爱国爱港爱澳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9]提炼岭南文化精髓,就是将其融入湾区高校新闻学科的教学中,实现对人才培养的固本铸魂;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大湾区高校新闻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策略进行的教学研究;也是将新闻学科建设置于新文科建设和人文湾区构建的双重背景下筑牢知识体系核心价值观与方法论创新发展的思路探求。

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化极大地影响了港澳青年,部分港澳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岭南文化缺乏足够的认同,强化民族文化的培育势在必行。大湾区高校中,来自粤港澳地区的学子比例逐年上升,在高校新闻传播学的课堂中融入岭南文化,能够让岭南学子知其所来、明其所往,增进大学生湾区向心力和国家身份认同感,强化本土文化对于新闻学科的引领价值,培养高校大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涵养大学生为民族和国家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信念。

(二)课程提升:规划教学设计,拓宽学科文化视野与教育视角

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科学设计教学系统的策略和活动,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理论和方法。[10]新闻学科在系统规划教学的过程时首先要分析新闻人才需求,设计新时代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全球体系的背景下,广东高校新闻学应着眼于培养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业务能力、宏阔的国际视野、熟悉本土文化的“人民记者”。其次,丰富教学层次,在课程设计中适度植入、设置岭南文化、大湾区人文精神的传播案例,调整知识结构,融入岭南文化和湾区建设内容,并就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从岭南文化出发,关注世界文化;从大湾区的新闻舆论场出发,关注国内外的新闻大局,沿此思路展开新闻教学设计、立体建构新闻教学场景、优化传播教学效果。

比如,在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中,教师可多关注大湾区发展、人文湾区建设的相关新闻,从传播特点来看,这些真实可感的本地新闻因接近性原则而呈现强传播态势,更受广东高校新闻学子的关注。再如,教师可充分利用仿真实验室,结合本土新闻、时事热点,时事设置新鲜热辣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争论与思考的兴趣,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学科基础知识,正确地看待社会的发展以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还可设置可预判性的报道议题,安排岭南文化特色节假日主题设计,要求学生利用新技术、新载体、新样态、新话语创新节日“场景报道”,挖掘传统岭南民俗和节气的新内容、新景观、新氛围、新风尚。

在课程考核和评价系统环节,教师可加入相关考量内容,提升课程的总体文化格局。比如对于《新媒体编辑》一课的考核,教师可围绕“岭南文化”命题,采用交互式H5的形式对岭南文化进行介绍、宣传和推广,引导学生用新媒体技术就富有岭南特色的精美的民间工艺、古老的民间艺术、独特的风俗习惯等展开设计,加深新闻学子对于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产品的选择和设计中可加入含有岭南文化内容的网络课程、多媒体软件、音像教材、印刷教材等,在教学环境中凸显文化特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岭南文化、湾区精神的印象,自觉传播民族文化,成为能讲、会讲、优讲中国故事的新兴传播人才。

而建设湾区舆论阵地、传播正能量是中国深化改革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之一。在课程编制中,教师要立足国情、立足湾区建设,注重提炼岭南文化、大湾区人文精神,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与态度,引导学生从身边具体传播实践入手,研究中国问题,了解、传播国家特色和成就,树立文化自信、话语自信,在国际舆论对话中塑造中国精神、大国形象。

(三)实践创新:将岭南文化、湾区人文精神内容融入新闻实践,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科历来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广东高校新闻学可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将岭南文化、湾区人文精神等内容融入实验、实习、见习。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粤港澳青年学子交流、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等社团、文化品牌活动,提升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

一是广东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调研,走访岭南文化、湾区文化教学基地,发掘粤港澳地区古镇古街文化。师生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运用课堂理论知识和新媒体技能,采访、拍摄、制作岭南文化短视频,将年轻元素、流行元素融入湾区建设的重大主题报道。

二是发展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加强校、政、企、社区之间的通力合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宣传湾区新风、报道湾区建设,服务社会。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合作频繁,2019年上半年,广东省与港澳双向文化交流达300多批6000多人次,举办了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电影展映周、国际音乐季、工艺美术博览会、青年演艺人才交流季、戏剧展演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广东高校新闻学子学以致用,在参与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是充分利用岭南文化的线上资源,构建优势传播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优质网络文化多源供给。广东智慧文旅应用试点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比如广州文化馆、美术馆、科学馆、博物馆、海事博物馆、华侨博物馆、广州粤剧院等文化单位在推进岭南文化数字化转化和创新发展方面都有拳头特色产品。广东高校的新闻学可以与文化单位共建网络渠道,引入数字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指导学生策划专题网络文化宣传活动、设计年轻态的宣传产品、打造各具特色的网络平台,深化对新兴传播阵地和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认识,创新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互融互通的学习维度,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技术挑战与思潮交锋。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新闻学湾区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新岭南文化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