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与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2022-12-08汪薇
汪 薇
增强文化认同是建设大湾区的基本保证,也是目前大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文化及其所包含的价值观进行体认的一种心理活动,既非一成不变,更非一蹴而就,需要通过有效的公共文化治理进行长期的培育和引导。公共文化建设是大湾区文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正能量的重要途径。大湾区是“一国两制”、三个独立关税区、三种法治、三类货币的不同区域,大湾区内不同地域的文化认同因为历史及社会原因,呈现复杂的多样性特点,甚至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在如今建设大湾区的新形势下,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构建一个符合大湾区文化发展特征的公共文化体系来进行治理和完善,对大湾区的文化认同进行系统教育、科学引导和多维感化,从而实现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多元文化整合,使大湾区的人文发展满足大湾区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巨大能量。
一、大湾区的文化认同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约为5.6万平方公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粤港澳都是中国的领土,粤港澳文化无疑都属于中华文化。现在,粤港澳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多样化文化汇聚和中外文化碰撞最突出的区域之一。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使粤港澳文化形成了各自的鲜明特色。香港和澳门虽然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结束被殖民的历史回归祖国,但作为我国特别行政区,它们仍然保持着特殊的政治与社会、文化地位。港澳是中外多元文化交汇融合非常突出的地区。早在1553年,葡萄牙人就取得了澳门的居住权,经过四百多年欧洲文化的洗礼,澳门已经形成了多元文化共生的独特城市风貌。而香港,经历了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在此期间,香港在二战后依靠国际、国内良好的社会环境,借助国内改革开放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促进了文化的繁荣。香港对东西方文化的包容和接纳使其成为全亚洲最国际化的城市。与港澳一衣带水之隔的广东省是岭南文化的主体,文化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及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内地移民来到珠三角地区工作、生活,各地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移民文化。与此同时,珠三角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势,使该地区不仅成为港澳经济的腹地,而且还发展成为其文化的后花园,西方文化经由港澳直接或间接进入广东。来自内地和港澳的两股文化浪潮在珠江三角洲交汇碰撞,使得广东传统文化快速转型,在岭南文化的基础上汇入了富有时代气息的移民元素和多元的西方文化。
文化认同产生于一定的人类文化之中,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认同。大湾区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文化认同的丰富性,但大湾区文化同属中华文化决定了其文化认同的核心必须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也是一种“自我认同”,是个人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文化认同。在这种“自我认同”中,文化是根,它先于个体而存在。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深深地打上了这种或那种“文化”的烙印。文化不仅作为精神内涵对应着人的生命意义,还作为伦理内涵对人的存在作出价值论证。文化认同不仅与人的“先天”生物性联系在一起,还与人的“后天”社会性密切相关,其核心是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基本价值观的认同。因此,文化认同对于个体来说是其群体归属和群体意识的来源,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国家和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凝聚力。丧失文化认同,不仅会动摇民族和国家的根基,也是对个体存在价值的否定。
(一)香港文化认同的问题
1997年香港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的特殊政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六章中规定了香港自行制定各项文化政策的权利,充分体现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香港虽然在制度层面已经实现回归,但因为种种原因,真正意义上的民心回归还有待时日。2019年出现的修例风波更是一场赤裸裸的“对抗政治”,反对派为了反对而反对,部分未成年人也参与其中,给香港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国际影响。这些社会现象的背后,反映了香港的文化认同中,对于中华民族及中国国家的文化认同度较低。这其中既有西方殖民统治遗留的文化影响,也有实施“一国两制”政策时的“一国”治理以及核心文化认同教育的缺失和国家认同政治教育的不足。
核心文化认同教育的缺失加上西方反华势力的渗透,使香港在中华文化认同感和中国国家归属感上出现了问题“我是谁?”“‘根’在哪?”多年来困扰着香港。核心文化认同的丢失也在影响着香港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损害了香港这颗“东方明珠”在中华大家庭中以及国际上的地位。
(二)澳门文化认同的特点
与香港相比,澳门的文化认同尽管也复杂多元,但对中华文化和中国国家的认同却一直没有动摇。在2020年底发布的《澳门居民国家认同感问题研究》报告里,通过对澳门社会中下层居民等不同年龄层次的社会主流人群的问卷调查,发现澳门居民整体的国家认同度高达95.21%,是历年来所有调查报告中的最高指数。报告提出,澳门居民之所以具有比较浓厚的国家认同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文化基因——根植于华夏文明的中国心。[1]换言之,就是澳门的中华文化及中国国家认同的根基十分牢固。在此根基上,澳门的文化“枝繁叶茂”,地方文化、族群文化以及亚文化(包括宗教、葡萄牙文化、外来移民的祖籍地文化、西方文化等)共生共荣。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是澳门文化认同变迁过程中的里程碑。[2]回归后澳门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澳门民众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认同及国家认同得到进一步加强。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澳门作为一个全面开放的自由港,其文化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由外来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多元格局的影响在不断扩大,非中国文化的比重在增加”。[3]澳门以中华文化及国家归属为核心的文化认同的构建及保持仍然需要长期的努力。
澳门文化认同的核心归属以及多元性包容,是中西文化“相容而不相溶”[4]的典型表现,是不同的文化在澳门开放的环境中长期对话的结果。尽管澳门与香港的环境不同,但是同在“一国两制”国策下,澳门在中华文化认同上的成功经验确实值得香港借鉴。
在中国,杨必先生的译本是《名利场》这部名著最早得到读者和翻译界认可的一个译本。在本文中,作者欲将选择《名利场》的一个最新译本来与杨必的译本做一些参照研究,这是由著名学者,翻译家荣如德先生所译的。据译者本人称,翻译名利场是其“蓄谋已久”的心愿,在开始翻译这部著作时,荣如德先生已年过花甲,但其对《名利场》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甚至断言“此生我再也不可能翻译任何一本比《名利场》更吸引我的书了”(荣如德,2011,p.7),“最近十多年更是为它辛苦为它忙,但衷心无怨无悔,甚至多少有点儿乐此不疲……”(荣如德,2011,p.7)。
(三)“粤”文化认同的发展
广东省九市,特别是以深圳和广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其文化认同呈现出以中华文化和国家认同为核心的多元价值共存并互相赋能的新特点。广东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面对着内、外两股文化浪潮的冲击。对内,改革开放40年,广东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的务工人员和各个层面的知识人才来到改革前沿阵地寻求发展。这些人群的涌入不仅给广东带来了市场活力和劳动力资源,同时他们带来的不同祖籍地的文化也为广东文化注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和色彩。中国多民族文化聚集在这里共存共生,赋予了广东文化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强大的生命力。对外,广东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是西方文化最早进入、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深的地区。这一内一外两股文化浪潮在广东大地上相互碰撞、融合、淘汰和发展,早已形成广东独特的文化面貌,塑造了广东文化的多元化特征。广东地区传统的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文化在保持各自鲜明特色的基础上,已经融入了中华大地的色彩和西方异国的风味。特别是在深圳、珠海这样的经济特区城市,更是出现了富有时代气息、以移民精神为主导的文化氛围。本土多元文化和异国文化在南粤地区被岭南文化兼容并蓄。在广东人的文化认同里,它们已经不是抽象的文化符号,而是已经涵化为广东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心理和精神上已内化为广东人的“自我”。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地区承受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冲击很大,但在文化认同上,却始终没有发生任何偏差。究其根源,就在于其核心文化认同始终坚持中华文化的根和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这番话,诠释了粤港澳地区文化认同问题的根源所在,也为我们开展湾区文化认同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大湾区文化认同的时代分析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5]文化认同的产生和发展植根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表现为人们对特定文化的归属意识。文化认同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文化认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文化认同的倾向性和归属意义是不同的。粤港澳三地在不同的政治及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中,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广东文化已经不是传统的单一的岭南文化,早已形成了中国多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的多元文化类型;香港和澳门文化也不是简单的殖民文化,本地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港澳的百年碰撞中互相渗透“成功地创出一个中华文化的支体系”。[6]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通过政治、贸易、金融、技术等活动得以在全球迅速传播与融合”,[7]在此过程中,人类文化冲突与共识并存,文化认同也发生着泛化与强化的变化。在大湾区多种文化类型相互影响的复杂环境下,文化认同的内在涵义、表现方式以及特征规律,都有其特殊的内容。这就使大湾区的文化认同问题变得复杂而富有挑战性。在粤港澳三地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联系交流日趋紧密的今天,文化认同在经济及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在坚持大湾区文化认同共有核心、丰富大湾区文化认同共享价值的前提下,探索一条适合粤港澳文化认同发展的新路。
(一)泛化与强化: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的挑战与机遇
文化认同不是一种既定的状态,而是一个与人类文化发展相伴随的动态概念。全球化背景下,科技的发展突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加速了文化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对文化认同的形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面对层出不穷、纷繁复杂的文化新现象,人类文化认同的特点是“在全球化强势增长的同时地方性的文化认同也在增强……在人类文化和文化认同的多样性凸显的同时,人类共同的文化和文化认同也在扩大”。[8]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文化认同一方面出现了泛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强化的特征。泛化的趋势表现在人们对非本民族/本国的文化现象进行选择;而强化的特征来源于对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保护与抵御其他文化的侵蚀。正如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教授麦高登(Gordon Mathews)在他的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著作《全球文化/个人身份:在文化超市中寻求家园》(Global Culture/Individual Identity: Searching for Home in the Cultural Supermarket)中,提出了“全球文化超市”[9]的概念。他指出,在全球化时代,人们身处“全球文化超市”,全球各地的文化仿佛货架上的商品,供人们自由选择,而且这些“商品”的文化属性越来越淡,很多文化载体已很难说清源自哪个民族,从而带来了文化认同的困惑和迷茫。这无疑是文化融合带来的文化认同泛化的表现。同时,麦高登还指出,人们一方面认可着“全球文化超市”中这样或那样的异文化,一方面又努力寻求一个能够超越该“超市”的家,这个家就是自己的(或者民族的/国家的)文化认同。[10]这是民族文化认同强化的表现,是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中“寻找自己的文化归属及新的位置中防范与抵御文化侵蚀……实现自己的政治价值和政治目标”。[11]
在此背景下,大湾区文化认同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来自文化全球化的席卷,对于港澳来说,还来自于长达百年的殖民历史,西方文化强制性的浸润挤占了中华文化的存在空间,中华文化认同一度式微。港澳回归后,特别是现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时期,中华文化认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共有与共享:大湾区文化认同的核心与内涵
全球化给开放包容的大湾区带来了斑斓多彩的文化,与此同时,全球化导致的文化认同的迷惑与博弈也冲击着大湾区这片本就多元的文化沃土。面对着外来的异国文化,大湾区居民既保持着对自己原有文化的认同,又审视着外来文化,新的文化认同在经过人们的价值判断并作出选择之后,逐渐完成构建。新的文化认同建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麦高登所说的身处“全球文化超市”的困惑感。这种困惑感,实际上就是生活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在文化认同问题上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即文化认同的核心与内涵问题。内涵可以多样化、变动不居,但核心要保持稳定、不能动摇。
首先,建构大湾区的文化认同,要坚定并坚持其“中华文化”这一核心。大湾区文化与“中华文化”同源同质。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人群以及他们带来的各民族多样文化,这些文化都属于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范畴。港澳地区虽然曾经受到殖民统治,但是其文化与岭南文化同源,“在中国的国土上产生的文化,不论它多么怪异特别,都不可能脱离中国文化的大体系”。[12]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华文化的共有核心和共享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崇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上推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构筑大湾区的文化认同,须牢牢植根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中华文化,并保持长期稳定不动摇。
其次,建构大湾区的文化认同,不能忽视大湾区不同时代多种文化类型平行共进的多元内涵。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内涵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港澳实行“一国两制”,与粤(广东)分属不同的社会制度,且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也有明显差距,在经济文化及政治文化影响下,港澳文化的内容、类型、结构和发展机制都与粤不同,有着明显的制度差异和异国文化色彩。面对区域文化兼容和外来异国文化的碰撞,尊重并包容多元文化是保持大湾区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是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姿态不断发展、积极探索共享价值的表现,更是中华文化自信在大湾区展示的情致和性格。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是全球化时代大势所趋,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也能促成人类更多共同的文化认同的形成,调适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抗,维护世界的和平及发展。
大湾区文化认同共有核心的打造需要不断营造文化共识氛围,大湾区文化认同共享价值的探索需要积极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公共文化,因其公共性的特点以及整合公共领域核心价值观念的功能,成为构建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石。大力发展大湾区公共文化,通过公共文化治理,筑牢大湾区文化认同的中华文化核心,促进大湾区多元文化的交流,从而提升大湾区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为湾区的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三、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大湾区公共文化建设思路
文化认同既是群体文化被个体自觉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被群体文化感化和引导的过程。一方面,作为个体,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必须要了解和自觉认同群体文化,在群体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感。另一方面,作为群体文化,要解决“你是谁”的问题,必须要对个体进行群体文化的感化和引导,群体文化只有得到个体的认同才具有社会价值,才能发挥出应有的能量和影响。文化认同从基础的精神文化认同,上升到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就是个体和群体双向有效互动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群体文化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甚至比个体的自觉认识更重要。个体由于受到文化环境、社会资源以及认知水平的局限,在文化发展和文化侵蚀的动态过程中,往往会对自身群体文化产生认知偏差,需要群体文化通过感化和引导进行纠正偏差。如果群体文化的感化和引导失效,不仅会使个体在“本体文化”的发展中“无所适从”,也会使个体在“异体文化”的渗透侵蚀中“迷失方向”,甚至会造成瓦解“本体文化”根基和国家政治制度的严重后果。如前文所述,在香港文化认同的问题上,“一国”文化核心引导的缺失就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十分重视群体文化的感化和引导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国策不断推进。
建设公共文化是群体文化感化和引导的重要渠道。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关系框架内,被纳入“上层建筑”的范畴,属于意识形态的产物,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念。因此,文化认同是价值观的认同,在形成稳固统一的公众意识、保持文化主体的精神独立方面具有关键的基石作用。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构建文化认同,通过文化认同的构建去塑造一种能够产生精神能量的公众精神意识,从而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软力量。因此,大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是构建湾区文化认同的固本之举。作为大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公共文化建设应致力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并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核心,对民众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外在约束与内在规范,引导大湾区居民对中华文化形成共同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一)共建大湾区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范畴,以具有公共属性的设施活动为基础,既具有文化的物质形态,也具有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意蕴。公共文化因其公共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具有核心价值引领和公共需求导向的功能;公共文化因其整体性的特点,能够发挥“对不同主体的文化观念进行整合,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整合”[13]的作用。共同建设大湾区的公共文化,能够通过公共文化的无形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对大湾区居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起到感化、教育和引导的作用,从而让个体在了解的基础上认同,以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为其自我发展提供内驱力,于润物细无声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化虽然具有共享特征,但是没有一种文化具有普世价值,文化的存在方式只是用一个特殊的角度去解释和规范世界。从这一点看,文化之间的互补性是必然存在的。因而,各种文化之间本质上不存在对立。曾几何时,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期,香港在经济和文化上给予广东很大的支持。西方的许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都是首先在香港、澳门经过中、西方的碰撞、融合、改良后才引入广东,使其更容易被广东地区的人们所接纳,更适用于广东的实际发展情况,广东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益匪浅。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成功,特别是深圳,在很多方面甚至赶超香港。如果我们把香港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比作“前浪”,那么广东(粤)作为在改革开放中的成功“后浪”,应该与“前浪”在新时代的大湾区相互拥抱。香港也应该面对现实,放下“曾经辉煌”的包袱,勇敢接受广东(粤)的拥抱,在融合和碰撞中激起新的浪花,创造出更大的新时代潮流。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初衷,也是建设目标。因此,大湾区的文化认同建设应该站在更高的思考维度,摆脱“主客体二元化秩序”的束缚,认识到粤港澳三地文化独特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厘清粤港澳文化的互补价值和整合优势。在夯实文化认同本质的基础上,大湾区公共文化建设应兼容并蓄多元文化的丰富内涵,共建共享三地的文化资源,充分体现粤港澳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多重价值和时代意义,提高文化软实力在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多维搭建大湾区公共文化空间
公共文化治理所塑造的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利于文化认同的构建,公共文化建设所培育的深厚的文化土壤有利于文化认同的植根。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大湾区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巨大城市群,其社会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如上所述,是多种多样的。大湾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活力,正是来源于这种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但是,大湾区发展深度合作的内驱力,则需要协同一致的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14]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浓缩凝练和集中概括。大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要让大湾区民众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促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激发其赞同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心理和情感表现。打造具有大湾区特色的文化共享空间,是大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具体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要实现大湾区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互通互联。尤其要加强广州、深圳与港澳的双向开放,在经济文化共享,政治文化共存,精神文化共通的框架下,把粤港澳三地的公共文化空间办成具有大湾区特色的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线。在三地持续开展各类经济文化共享活动,打通产品、科技、创新、服务通道,共享三地市场红利;提供开放的政治文化交流渠道,开展粤港澳政治文化研讨活动,形成多体制政治文化和谐共存的社会氛围;推动三地公共文化传播媒体的开放,提供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传播渠道,建立文化认同的教育和引导公共空间。
二要建设具有大湾区特色的独立公共文化空间。大湾区文化需要高度一致的认同,更需要有效的整合。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的文化整合,大湾区文化才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以及“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出“软实力”的强大力量。三地融合发展是面,三地聚焦整合是点。以面促点,以点带面,大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才能系统运作、有序循环、良性发展。所以,建设大湾区的独立公共文化空间十分必要。该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首先要建立大湾区独立的公共文化管理机构。在制度完善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大湾区公共文化的各项建设工作。其次要创新大湾区的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新空间。所谓新空间,就是为了推动大湾区文化发展而不断创新、创造和应用新的理念与方式解决湾区实际问题的过程。
公共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大湾区公共文化建设应该在经济文化层面、政治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该体系的建设不仅要研究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解决好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要研究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市场的结合,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在精神文化传播和文化认同的感化、教育和引导过程中,要把握好内容,更要创新形式,结合大湾区特点,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大湾区公共文化建设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四、结语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根,是民族发展、国家强大的凝聚力与内动力。基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大湾区公共文化建设,应致力于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固本强根的基础上形成和谐有益的多元文化氛围,包容、整合大湾区内不同区域、不同体制的公共文化内涵,挖掘其本质,共识其价值,凝聚其力量,形成支持大湾区以及国家各项建设的文化“软实力”。大湾区文化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此一处。丰富的文化来自于复杂多样的经济社会发展,在这样的地区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公共文化体系,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一个空前的机遇。因此,大湾区公共文化建设不仅需要理论上的突破和完善,更需要扎根于大湾区民众的实际文化生活,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机制和公共文化空间,经过大胆创新和勇敢实践,让大湾区文化在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整合出一股新颖的强大的“软实力”,助推湾区政治、经济发展,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文化自信、智慧气度、风采神韵的人文气质,富有经济发展活力和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