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术后卧床患者便秘预防中的应用

2022-12-07王易芹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2期
关键词:鸣音卧床脊柱

王易芹

(绵阳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四川 绵阳 621000)

便秘是一种复杂症状,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却可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脊柱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6%,以胸腰段脊柱骨折为主,多采用手术治疗,在治疗期间,术后需长期卧床,导致生活自理能力改变、运动量减少及排便环境改变,继而发生腹胀、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如不能及时处理,可增加患者的痛苦,不利于患者的恢复[1]。因此,针对脊柱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需配合一定的护理模式,以预防便秘的发生。协同护理是在责任制护理基础上,补充自我护理及陪护人员参与护理,使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三者协同,提升护理质量[2-3]。将协同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中,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故而笔者将协同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术后卧床患者中,以期减少便秘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019 年8月至2020 年7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脊柱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4 ~76 岁,平均(47.85±4.61)岁;骨折部位:颈椎4 例、胸椎12 例、腰椎14 例;合并症:脊髓损伤4 例、马尾神经损伤5 例。研究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22 ~78 岁,平均(48.21±5.02)岁;骨折部位:颈椎3 例、胸椎14 例、腰椎13 例;合并症:脊髓损伤5 例、马尾神经损伤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同质可比(P>0.05)。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脊柱骨折;2)行手术治疗;3)无肠道器质性病变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2)合并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3)存在盆腔脏器损伤、神经和脊髓损伤者;4)合并截瘫或存在便秘史者;5)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6)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指导床上排便方法,尊重隐私,帮助养成定期的排便习惯,制定科学膳食计划(多喝水,多进食清淡、易消化含纤维较多的食物)。研究组:予以协同护理,具体如下: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思维认识及精神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协同护理方案。1)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易发性、相关因素及危害,合理饮食对便秘的预防作用和重要性,便秘的预防方法及具体实施方案,便秘后的处理措施。同时加强护患沟通,及时消除负性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顾虑,针对性地缓解其情绪;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播放音乐,交谈其感兴趣的话题,转移、分散其注意力。2)便秘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充当教育者、倡导者、协调者的角色,在放松状态下,教会患者家属腹部按摩方法(双手重叠在右下腹部,以大鱼际和掌根着力,环形按摩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15 min/ 次,2 次/d)、腹部热敷方法,以增加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排便。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会产生一系列的心态变化,故而需指导患者床上排便(护理垫),叮嘱患者定时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并行屈腿运动、踏车运动及提肛(紧缩肛门)运动。3)家属参与及监督。上述便秘预防措施,家属可按照护理人员的要求实施,监督患者的饮食习惯,协助护理人员进行操作。4)反馈。每天了解患者的排便情况,护理时患者的感受,实时调整及改进护理措施。已经发生便秘者,可使用促胃肠蠕动药、微生态制剂(乳酸菌)或开塞露纳肛,无效者可实施生物反馈疗法或人工取便。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便秘症状、大便性状、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频率、舒适状况、护理满意度。便秘的诊断标准:符合罗马Ⅳ标准[4]2 项及以上者:1/4 以上时间有以下症状:排便困难;排便为颗粒状或硬便;排便不尽感;排便过程中有肛门、直肠梗阻感;排便需要人工辅助;排便次数:<3 次/周,不存在稀便,排除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症状的评价参照Florida Cleveland 便秘评分系统Wexner 评分标准,包括8 项,分数0 ~30 分,分数越低,便秘症状越轻。大便性状:运用Bristol 粪便量表评估,Ⅰ型:分离硬团;Ⅱ型:团块;Ⅲ型:干裂香肠状;Ⅳ型:柔软香肠状;Ⅴ型:软团块;Ⅵ型:泥浆状;Ⅶ型:水样便。Ⅳ、Ⅴ型为正常,其余为异常。舒适状况:运用Kolcaba 的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 判 定, 包 括28 项, 分 数 越高,舒适度越高。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评估,共19 项,每项5 个等级(1 ~5 分,表示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总分95 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便秘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15 例发生便秘,研究组7 例发生便秘;研究组的便秘发生率(23.33%)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593,P=0.032)。

2.2 两组便秘症状比较

研究组的Wexner 子项目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Wexner 子项目评分比较(分,± s)

表1 两组Wexner 子项目评分比较(分,± s)

组别 排便频率 排便困难程度 排空完整性 腹痛 排便时间 排便失败 首次排便时间 便秘间隔 总分对照组(n=30) 1.69±0.48 1.41±0.34 1.29±0.31 0.42±0.10 1.03±0.24 0.92±0.27 2.36±0.62 2.18±0.45 10.32±2.27研究组(n=30) 0.78±0.17 0.82±0.21 0.91±0.27 0.18±0.05 0.49±0.10 0.46±0.12 1.06±0.37 1.10±0.32 5.28±0.89 t 值 9.642 7.987 5.014 11.599 11.212 8.407 9.739 10.592 11.156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大便性状比较

对照组Ⅱ型5 例、Ⅲ型10 例、Ⅳ型14 例、Ⅴ型1 例,正常率为50.00%;研究组Ⅱ型2 例、Ⅲ型5 例、Ⅳ型16 例、Ⅴ型7 例,正常率为76.67%。研究组的大便性状正常率高于对照组(χ²=4.593,P=0.032)。

2.4 两组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频率比较

研究组腹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肠鸣音频率快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频率比较(± s )

表2 两组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频率比较(± s )

组别 例数 腹胀持续时间(d) 肠鸣音频率(次/min)对照组 30 4.34±0.62 3.19±0.67研究组 30 2.34±0.47 4.57±0.71 t 值 13.928 7.681 P 值 0.00 0.000

2.5 两组舒适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GCQ 评分及NSN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舒适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s)

表3 两组舒适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GCQ 评分 NSNS 评分对照组 30 79.61±6.85 72.64±5.31研究组 30 95.87±3.64 87.96±5.27 t 值 11.330 11.120 P 值 0.000 0.000

3 讨论

脊柱骨折是由于间接外力导致的骨折,常见于胸腰段,多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需长期卧床恢复,致使腹胀、便秘发生率增加,进而影响患者的舒适度[5]。便秘是脊柱骨折术后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便秘发生率为50.00%,这一数据证实:脊柱骨折术后卧床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有一半的患者会发生便秘,因此发现这一问题后,很多学者均对其他护理方式进行了探讨,诸如品管圈、便秘体操联合提肛运动、中医护理等,结果显示可减少便秘的发生[6];而本次研究中则就协同护理对便秘的预防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便秘发生率为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数据证实协同护理能够减少便秘的发生。笔者还研究了大便性状及便秘症状,在大便性状研究中发现对照组多为Ⅲ型(10 例,异常)、Ⅳ型(14 例,正常),而研究组则多为Ⅳ型(16 例,正常)、Ⅴ型(7例,正常),这一数据表明协同护理能够改善大便性状,故而研究组的大便性状正常率(76.67%)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症状是参照Florida Cleveland 便秘评分系统Wexner 评分标准评估的,主要包括8 项,其可以反映患者的便秘情况,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的Wexner 总分〔(5.28±0.89)分〕低于对照组〔(10.32±2.27)分〕,表明研究组的便秘情况优于对照组。本次研究从便秘发生率、便秘症状、大便性状等方面了解患者的便秘状况,以便能够从根本上了解便秘的原因,从而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7-8]。另外本次研究中,还通过观察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频率的方式了解患者的肠道情况,常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分别为(4.34±0.62)d、(3.19±0.67)次/min ;而 经 过 协同护理,研究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2.34±0.47)d、(4.57±0.71)次/min,研究组的肠道情况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协同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肠道情况,这与协同护理中的腹部按摩及热敷、运动有关,腹部按摩能够通过外力的作用促进胃肠蠕动,热敷可增强肠道蠕动,加快胃肠的传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缓解便秘;运动包括屈腿运动、踏车运动及提肛(紧缩肛门)运动,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加腹肌肌力,达到缓解便秘的目的[9-10]。

舒适度和满意度能够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态度,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95.87±3.64)分、(87.96±5.27)分〕均高于对照组〔(79.61±6.85)分、(72.64±5.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协同护理的应用明显要比常规护理更加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协同护理中,通过对患者状况的评估,可以使患者认识到护理人员对其的重视;通过健康宣教,可以增加患者对术后便秘的了解,使患者知道如何配合,还能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便秘预防的重要性,引起重视,督促家属监督护理措施的实施,保证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实施,从而发挥最佳的效果;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护理操作,帮助患者适应创伤后排便、床上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从而可更好地完成护理服务;家属的参与及监督可以减少患者的无力感,增加患者配合术后恢复的积极性,提高护理效果;意见反馈有助于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耐受性)调整护理。对于便秘患者,需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患者排便,以便能够使患者感受到最佳的服务态度,从而提高其舒适度和满意度[11-12]。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干预能够预防脊柱骨折术后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改善大便性状、便秘症状,缩短腹胀持续时间,加快肠鸣音频率,提高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鸣音卧床脊柱
肚子总是“咕噜噜”叫是怎么回事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