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类节目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2022-12-07河北传媒学院夏筠仪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先贤典籍类节目

■ 河北传媒学院:夏筠仪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坚定文化自信,而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形态,担任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处于快餐时代下的多数受众认为新媒体碎片化、互动性、随时性的传播方式更符合他们接收信息的需求。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宣传文化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传》等文化节目以不同的节目形式相继登场,让观众逐渐改变了对文化类节目的认知。为了避免节目同质化及受众审美疲劳等问题的出现,文化类节目一直在创新、发展。因此,《典籍里的中国》(以下简称为《典籍》)的出现,将文化类节目的收视率及评价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此过程后,节目形式的创新及视听传播的运用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它是吸引受众眼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终节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元素。

1.节目形式:创新叙事,传承经典典籍

《典籍》从中华典籍入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由萨贝宁担任现代的读书人,王嘉宁担任节目主持人,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节目以优秀的中华文化典籍为焦点,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式,讲述了典籍源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流传、闪烁的故事。将传统经典搬上了荧屏让“典籍活起来”。

节目的各要素、各单位是构成优秀文化节目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节目中各要素的选择和设定决定整个节目的最终表现方式。无疑对节目中每个要素的分析,是挖掘节目深层含义的前提和基础。

1.1 “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式

在表演现场,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对典籍进行“现代化”解读。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先贤进行跨时空对话。这一部分也是整档节目的中心环节,在公演现场设立了“历史空间”、“现实空间”两大舞台,革新了节目形式,在历史空间中采用电影化拍摄手法,使典籍的故事可视化。本环节中最吸引受众的两个点在于:其一,在对演员进行化妆处理后,画面中会出现一面镜子,照见的是演员妆前妆后的对比,经过细致的装扮好似先人就在眼前。给受众以眼前一亮的感觉。其二,在表演最后都会“圆先贤之夙愿”,就例如在《徐霞客游记》一期,徐霞客生前最后的心愿就是到三江源头去看看,品尝甜甜的长江水。在节目最后,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徐霞客通过时空通道来到现代品尝黄河水。这一环节也称之为整档节目的点睛之笔。这些表现手法既对典籍进行了真实化呈现,同时也运用创新手法使当代受众在观看节目同时了解中华典籍。

1.2 “访谈间+典读会”的解读方式

在访谈间内,由王嘉宁任主持人,蒙曼、康震等四位学者担任节目嘉宾。蒙曼老师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同时还是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隋唐五代史和中国古代女性史。康震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和博士课程的领导者。主要研究中国古代诗词、散文、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等。这些专业嘉宾的出现无疑为节目提高了思想高度。由于有些典籍晦涩难懂,蒙曼老师等嘉宾就为观众进行简单化讲解并且对于这些典籍进行延伸。使得在受众读懂典籍之时,提升了节目的高度及权威性。

而在典读会中,首先,是由艺术总监田沁鑫带领各位主创人员对每期表演舞台的分别进行讲解。其次,由总编剧张昆鹏和大家分享本次表演的思想主旨。如在《楚辞》一期中,就以屈原起伏跌宕的一生为主线,歌颂屈原炽热的家国情怀和敢于发问求索的精神。最后,由本期故事的的主演带领大家品读典籍中的主旨句,即本期故事的中心。还以《楚辞》一期为例,演员王洛勇饰演屈原,他在典读会现场带领观众一起诵读中心句: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至兮。

总而言之,访谈间和典读会环节就是对本期所讲解典籍进行深入分析,使受众了解本期故事的梗概。两个板块的出现不仅使中华典籍中所包含的精神品格、内涵直观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使先贤的魅力影响着后人不断前进,而且节目还达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目标。

1.3 经典台词:传递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节目在对典籍进行戏剧化表现的同时,还通过凝练经典台词,强化价值导向,传递民族精神。如“华夏自古一体”、“贵五谷而贱金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先人们的治国方式和处世之道以及他们的思想品质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这些台词在节目中反复出现,使观众加深印象并且明白对于先贤们的精神要继续延续,使一代代中华儿女传递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2.视听符号:视听兼备,弘扬中华文化

2.1 视觉符号

传播学家施拉姆曾说:“符号可以是语言或非语言的,可以是看到、听到。它可以是讲话、文字、印刷品和画面,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在传递着内在信息。除此之外在电视视听兼备的特点下,将视觉感受与有声语言相辅相成,共同起到传情达意的效果。

2.1.1 体态语符号

拱手礼是汉族的一种文化传统,它表示见面问好或道谢,在《典籍》第一期《尚书》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在“穿越”到古代与先人伏生见面时,并没有用我们现代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与先贤问好,而是做了一个拱手礼,向先贤说明自己的来历--本人是来自2000多年后的一位读书人。看似一个微小的手势即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实则是在给受众传递信息,使受众融入到剧目当中,让受众产生“我就在古代”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彰显了文化礼节,弘扬了中华文化。

同时在本期节目中,访谈环节蒙曼老师在为大家讲解什么是中国时说:“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是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在表达过程中,蒙曼老师的眼神坚定饱含泪水,身体前倾。这些体态语与语言相结合,充分体现其对我国民本思想的赞誉以及对国家的赞扬之情。

因此,在《典籍》中,人物对于体态语使用最为广泛。不管是主持人、嘉宾、还是表演者都借助体态语协助自己的语言表达。譬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对所表达意义进行深层次的阐释。除此之外,这些体态语也为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文化特色起到重要作用。

2.1.2 道具与背景

在张舒予老师的《电视制作》中,他给道具所下定义为:原本是戏剧、舞台表演、电影、电视剧中经常使用的词汇,一般指在公演中装饰舞台,形成特定的公演场所所需要的东西。道具为整档节目增加了戏剧性元素,这些戏剧性元素使观众身临其境,置身于典籍之中,与先贤进行对话。

在《徐霞客游记》一期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到古代与徐霞客会面时,给徐霞客展示了当代的电子产品平板电脑。在最后撒贝宁带他来到当代三江源并品尝了长江水后,徐霞客在回去的路上回眸向撒贝宁伸出一根手指划了两下,并竖起大拇指眼含热泪。说明徐霞客想和撒贝宁说电子产品很好,他还记得。

在《楚辞》一期中,讲述屈原和楚怀王从喜欢橘子的两个孩子成长为优秀的少年。那时的他们,像并排成长的两棵橘树一样,想为了国家开花……遗憾的是,最终一个在秦国客死,一个自沉汨罗。因此,在这一期中,橘子就成为重要道具。给观众以视觉化呈现。当老年屈原再次看到橘子时想到的是年少时与楚怀王许下的诺言,这时的屈原吃着橘子落下了眼泪。

综上所述,由于电视节目视听兼备的特点,使得视觉传播在整档节目中显得尤为重要。不管是主持人、还是表演者都借助视觉传播协助自己的语言表达。譬如,一个动作、一个道具都对所表达意义进行深层次的阐释。除此之外,这些符号也为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文化特色起到重要作用。

2.2 听觉符号

听觉符号作为语言的伴生符号,有助于语言信息的传递。另外,听觉符号本身也可以传达节目背后的深层含义。它可以使指人的声音的高低、速度、音乐的运用等来表现对应感情。有助于形成本节目的独特风格,也有助于明确表示信息。

2.2.1 副语言符号

在《典籍》中,不管是主持人还是表演者对于听觉传播都十分重视。首先,在节目中作为当代读书人的撒贝宁在”穿越“回古代,与各位”先贤“碰面,由于撒贝宁是晚辈,所以在和”先贤“介绍自己是来自于2000年以后的一位读书人时,声音会自然降低,以此表示对于“先贤”的尊重。其次,在《尚书》一期中,老年伏生听到2000多年后,世人仍在试读《尚书》,伏生低声说到:“好,好哇”,随之落泪。在这里,声音的低沉并不是要展示一种悲伤,而是伏生听到《尚书》一直在传承后,喜极而泣的一种表现。最后,典读会嘉宾蒙曼老师在对于一些重要语句解读时会尽量放慢语速。例如她说到华夏为何一体--自古就是一体时,语速放慢并且铿锵有力。而她的这种铿锵也使观众受到感染,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力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观众。

由此可以看出,副语言既能辅助语言表达,其本身也能传递深层含义。因此,《典籍》中副语言的运用,也在无形之中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

2.2.2 音乐符号

在节目中运用背景音乐也使得气氛高涨,强化感情。音乐是感情的语言,在节目中作为背景音乐,可以创造音乐的感情空间,配合画面、语言来强化观众对节目的理解和感情反应。并且在文化类节目中,多运用到的是传统音乐。如琵琶、琴、二胡等演奏的音乐。这些传统乐器演奏的传统音乐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表现。例如,在表演开始之前,会有一面镜子照见演员化妆前后对比照。在此过程中,节目音乐选择的是大气磅礴并带有古韵味的。瞬间将观众代入到故事当中,使观众感受感受到身临其境之感。其次,在《天工开物》一期中宋应星与哥哥宋应昇以及朋友徐绍奎共同喊出:“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时节目背景音乐稍显轻快,展现出宋应星及其朋友思辨豁达之情。最后,在《尚书》和《楚辞》中伏生与屈原都同时提到一句话:怎能不舍命护书啊!这句话本身的力量加以铿锵有力的配乐,使得现场观众与受众潸然泪下。

因此,在《典籍》中听觉传播不但吸引了受众眼球,使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之感,而且彰显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3.大小屏联动:传播手段,彰显文史价值

伴随当今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文化类节目的传播策略及手段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不难发现,当下的文化类节目从《经典咏流传》到《唐宫夜宴》,其传播渠道已经不是简单的局限于电视。而是将新媒体传播融入其中,实现节目传播手段多样性,展现其节目文史价值的最大化。《典籍》也是如此,在节目中通过各种符号的运用,将最真切的感受带给观众的同时,也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对于节目的宣发下足了功夫。将以往的大屏节目转化为大小屏联动,实现“双屏互动”的传播效果。

首先,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经播出,每期平均收视率为1.132%,稳居每周晚间时段首播文艺节目收视率前8。《典籍》能够取得高收视率也与它节目的固定受众及播出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其一,《典籍》是自2021年2月12号起每晚20:0进行播出的。这也是延续了此前央视文化类节目的播出时间。例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选择这一时间播出的优势在于本时间段基于前面各文化类节目的基础上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受众群。这成为了本档节目收视率的最基本保障。其二,2月12号为2021年农历初一,也就是春节。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最具民族性特点的节日之一。在新春佳节,大家选择贴对联、包饺子、放鞭炮等传统的庆祝方式,从而选择短暂的放下现代化娱乐方式,回归到传统的节日氛围中。而《典籍 》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也在秉承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讲述流传千古的典籍及中国故事。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也代表着“团圆”,在一家人一起团圆之时,必定会选择一档对于受众包容性广的节目作为观看对象。《典籍》恰巧符合这一点要求。一些典籍在现代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也正是此原因使得当代人对于典籍的了解甚少。由此可见,选择在春节进行播出可以是观众在家庭内对于典籍产生进一步讨论及思考。因此,《典籍》作为一档受众广泛、参与度较高,并且又是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节目,将会成为受众在春节期间的不二选择。

其次,节目的成功除了其节目本身的文史价值外,小屏的宣传、推广是给本节目的收视率锦上添花。截止2022年1月5日,微博话题#典籍里的中国#累计阅读量14亿,讨论量27.7万;抖音节目官方账号粉丝量427.2万,与同类型节目如《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相比,其粉丝量位居第一。当下,手机成为大多数受众接收信息的重要媒介,而新媒体碎片化、互动性等特点也更收到大多数受众的青睐。大多受众会先在短视频平台及社交平台看到节目相关内容,通过平台上精彩的节目片段以及众多网友对于节目本身的评价,从而转化成为一档节目的固定受众。

综上所述,当今媒介的不断融合,使得一档文化类电视节目不再仅仅局限于通过大屏的播出而提高收视率,吸引受众。而是要通过“大屏到小屏再到大屏+小屏”的传播路径对节目进行深层次的宣发推广。

4.结语

近年来,我国文化类节目较其它类型节目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及突破。《典籍》之所以创造了收视新高,与本档节目在节目形式、视听觉传播及传播手段的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因此,想要通过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必然是大势所趋的。在今后的文化类节目策划过程中还要秉承创新的原则,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可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先贤典籍类节目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伟大的中华治水先贤——史禄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评《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新加坡建国先贤纪念园
在历史长卷中品读先贤的传奇人生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不喜欢胖的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