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2022-12-07褚亚申
褚亚申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集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于一体,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43号)明确指出,高校应该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化能力水平,保证辅导员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这也对新时代形势下广大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还要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专业化和职业化能力水平。
一、高校辅导员科研现状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正处于“经验型”到“研究型”转变的过渡时期[1],其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理论的储备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因各民族学生文化差异性等因素加大了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难度,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综合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而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又是辅导员整体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是实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家化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以某高校为例,分析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科研现状。根据2020年3月对145名辅导员发表论文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有86名辅导员曾发表论文,占辅导员总数的59%,共发表310篇论文。其中,工作1-3年的高校辅导员占被调研辅导员的34%,其发表的论文数量反而相对较少,仅占到论文数量的13%;这一阶段的辅导员刚参加工作不仅缺少工作经验,而且科研意识不足,难以作出相应的科研成果;发表论文数量较多的辅导员多集中在占比28%的参加工作4-9年的辅导员,共发表了144篇论文,占到论文总量的47%;究其原因,这一年龄段的辅导员工作时间相对较长,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来进行理论成果的转化,科研能力有所提升;但很多的辅导员认为科研任务只是专任教师的事,没有主动做科研的积极性。工作10年以上的辅导员占到38%,发表的论文数量的比例为40%,在此阶段的辅导员大多涉及专业职级的晋升,晋升中对论文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辅导员的科研论文的产出。此外,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已申请理论研究课题的共28人,占比19.2%;获批的各级理论研究项目共37项,而且调研中发现科研成果基本以发表论文为主,对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较少。
总之,高校辅导员虽具备一定的基础科研能力,但绝大多数的辅导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总体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科研成果较少,科研实力不强。
二、制约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因素
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助于高校辅导员理论联系实际,将工作中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又灵活运用于实际的工作实践中。那么高校辅导员必须要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满足新时代形势下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科研能力。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大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仍普遍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辅导员科研能力不足的主观因素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内因决定外因,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不足与其自身的内在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1.科研意识淡薄
高校辅导员自身的科研意识欠缺、主动性不强是其科研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数辅导员认为学生事务日常管理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在辅导员群体中广泛存在着轻视科研工作的思想[2]。部分辅导员认为搞科研不仅耽误了日常工作,而且考虑自身发展方向认为没有必要搞科研。辅导员的科研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内在动力的不足致使其科研能力在繁杂的工作中逐渐下降,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与把握自身科研水平的提升对于辅导员工作正常开展的积极意义。另有一部分辅导员以评定职称为出发点,从而将发表论文当作是被迫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出于对学生工作的职责所在或者是为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与综合素质而从事研究,因而极大地消耗着辅导员的科研热情。
2.自身定位不清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工作岗位目标不清晰,也是导致其科研能力不足的原因。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政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群体,在学生工作中扮演了诸多的角色,如教师、家长、朋友等等,部分高校辅导员没有合理地分析处理自身应该担当的角色,定位模糊,缺乏清晰的工作岗位认识,再加上学生日常事务性工作的繁杂,导致部分辅导员对于自己应主要承担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和提升综合素质的科研课题研究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使得辅导员逐渐缺失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学术研究能力。
3.缺少专业学科背景支撑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43号)中明确指出,辅导员的基本能力是应具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宽口径知识储备,掌握相当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要具备与实际工作内容有关联的专业背景与专业素养,即应与教育学、思政、心理学等专业相关[3]。而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辅导员作为相对较特殊的团体,需要更为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学科专业背景。但在实际招聘中除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专业,还更多的招聘了涉及高校开设的理工科、文学、艺术类等专业。因此,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辅导员的学科专业背景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虽然文科类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占比超过七成,但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所占比例不足一成。没有专业学科背景支撑的辅导员因缺乏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在理解与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把握思想政治方向和合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能力缺陷,这也导致部分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缺乏预见性和敏锐性,难以抓住问题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实质,很难深入开展有效的思政工作,从而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单调的日常工作中也渐渐被消磨。
(二)辅导员科研能力不足的客观因素
1.缺乏专业培训、指导和科研氛围
虽然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逐渐开始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辅导员培训、技能大赛等,但是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在辅导员培训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培训重视程度还不够、培训制度保障不到位、培训覆盖面窄、相关性内容不够新颖、培训评价不科学、培训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培训内容上,大多是与学生日常事务相关,往往忽视了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在针对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方面的培训、讲座等普遍较少,缺乏专业的培训与指导。不仅如此,学生日常事务性工作的繁杂,导致在辅导员队伍中科研环境欠佳,尚未营造出适宜的科研氛围,久而久之也导致辅导员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意识渐渐淡化。
2.辅导员科研评价体系与科研激励体系单一
部分高校辅导员科研评价与科研激励体系单一。由于辅导员队伍分布在不同的基层院系,不便于开展团队合作的研究,而且高校在对辅导员的考核上更看重他们的事务管理能力与工作实际,对科研能力的重视度不够[4]。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尚未设置针对辅导员的专项科研激励机制,大多是与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竞争,明显处于劣势地位,难以从中脱颖而出。在没有合理制度体系和完善管理体系的情况下,导致辅导员搞科研、做学术的动力不足,难以将工作实践转化为理论、科研成果。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路径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新时代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迫切要求,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水平是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举措。所以,对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要求不仅是辅导员职业生涯进步的要求,也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下推进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基本要求。为切实实现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辅导员自身要主动提升科研能力
1.积极主动参与科研,逐步树立科研意识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辅导员科研意识的树立是提升科研能力的首要因素,是提高职业认同感,制定合理职业发展规划的强大动力。辅导员在发展成长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科研能力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业务经验的积累有助于能力的提升,科研能力的提升又可以进一步指导日常工作的开展,进而助力辅导员个人职业发展。因此,辅导员要牢固树立专业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责任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和创新,逐步树立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意识。
2.把握自身角色定位,科学开展工作
高校辅导员大多数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这对于即便是跨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辅导员来说,在开拓研究领域、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都是十分有利的。但也要意识到部分辅导员难以准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学科意识不强、学科基础较弱、理论基础不足、研究能力较低等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开展学科建设指导、研究,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辅导员自身要努力克服因阅读民族教育、民族语言类的书籍和刊物相对较少等因素对科研能力提升产生的不良的影响,准确把握好角色定位,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以高效完成工作,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提升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更好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坚持“五育并举”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的重要力量,面对信息网络的快速普及,自治区高校辅导员更应主动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与时俱进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科研能力[5]。一是要勤于学习,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资源,不断地获取广博知识,不断加强和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学术科研能力的提升;二是要善于思考,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提高日常工作分析和总结能力;三是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新办法、找寻新途径,不断提升学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二)高校要为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提供条件
1.加大培训力度,转变工作理念
在新时代、新征程下,对辅导员岗位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高校随之也需要不断转变教育、培养观念。工作理念转变的落脚点在于教育、指导高校辅导员队伍不应只是单纯地负责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而是要平衡好日常管理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关系,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来说,要切实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的相关要求将辅导员的培养划入到学校师资的培训和人才的培训计划中,使他们能够享受和专任教师培养的同等待遇。尤其是学生工作部门在制定辅导员培养、培训办法时,应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来转变辅导员在工作中重日常轻科研的想法。
2.搭建科研平台,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作为辅导员工作的单位和地点,要运用可利用的资源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科研平台,营造出良好的科研氛围。高校要构建岗前培训、骨干研修、专业培训、学位教育为一体的培训体系,提供专业的指导,助推辅导员不断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6]。为营造科研氛围,进一步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科研能力,高校可以组建辅导员工作室进而以不同年龄、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级组建科研团队,聘请本领域的学术大咖为学术带头人,带领大家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如东北师范大学成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这一类性质的科研机构。
3.落实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保障
体制机制是辅导员发展的根本保障,要不断与时俱进。随着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期待,针对束缚辅导员个人及队伍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保障机制,不仅能够解决目前核心问题,而且可以保障高校辅导员队伍未来更好、更顺利、更快发展。为此,各高校要严格落实辅导员“双重身份”的管理体制,将辅导员纳入党政干部队伍和高校专业教师队伍的体系进行管理。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辅导员岗位职级与待遇相匹配机制。更要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攻读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设立辅导员科研、学术进修专项经费等为辅导员提高科研动力与能力提供全方位保障[7]。
提升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规范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国家对辅导员建设的根本要求,是辅导员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总结工作经验的重要途径。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战略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各高校应该转变培养教育理念,注重辅导员科研意识的培养,同时要为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与环境,提供有力的体制与机制保障;同时高校辅导员自身层面也要积极主动地更高层次要求自己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拓科研新途径,将理论经验转化为科研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综合竞争力。只有辅导员自身和高校共同努力,自治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