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网络文学作家桐华的作品文风

2022-12-07王晓侠

文化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

王晓侠

网络文学吸引了来自海外超10万名的创作者投身其中,不论是原有网络文学作品的译本或者是原创网络文学作品的数量都在飞速增长,让人们感受到了网络文学世界级融合的独特魅力。这些数据表明,在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背景下,网络文学发展迅猛,许多网络文学作家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当代文坛,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网络文学有别于传统文学,它主要是一种依托互联网环境形成并传播的文学类型,体裁以小说为主,且由于创作空间广阔,作者可以随意表达、自由发表,十分符合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基于此,关于网络文学以及网络文学作家的相关研究也不断涌现[1]。网络文学作家桐华以骄人的创作成绩成为中国文坛言情小说“四小天后”之一,被封为“燃情天后”。

一、人物塑造

桐华小说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十分饱满。这其中不仅有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的男性形象,也有积极乐观、坚强无畏的女性形象。其中以女性为中心构建的几部小说,如《步步惊心》《大漠谣》《云中歌》等对女性的刻画十分细腻,也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独立勇敢的女性角色

桐华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中心展开的,这些作品从女性的视角思考自身命运的发展,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女性的作用,并从女性的角度诠释故事悲剧的根源。多种因素的融合让女性角色更加生动饱满,凸显出女性在不同时代的意识觉醒[2]。

例如,《大漠谣》主要以西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以女主人公玉瑾为中心的爱情故事。玉瑾的出身就充满传奇色彩,她不是大家闺秀、也不是小家碧玉,而是在狼群中长大的“狼女”,这就决定了她即便是回归人类社会依然会带着狼的野性。通过作品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玉瑾虽然有条件按照当时女子的惯例成长,但是她却没有这样选择,她不擅女红、烹饪,却对《尚书》《春秋》《国策》《孙子兵法》等书籍十分痴迷,这也使她在狼性的性格内核中又延展出了人类的智慧与温情。玉瑾从小就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独特的想法,她曾对阿爹说:“我不做娇柔的花,我要做高大的树,不会让人欺负。”娇花是需要呵护的,这样就必须依附他人;而大树却可以自己从土地中汲取养分,长出遒劲的枝干保护自己,甚至庇护他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玉瑾从一开始就拒绝利用女性柔弱的特质来生存,她追求自强不息的生命体验。在这之后,她无论是接手经营落玉坊,还是在战争的困境中求生,都是在践行这一信念。《大漠谣》中其他女性角色的刻画也十分生动,例如心怀国仇家恨的李妍抛弃了道德信义甚至个人幸福,只为换取至高无上的地位。她步步为营,试图通过子嗣来掌控大汉政权,千般隐忍只为一朝报仇雪恨。李妍目标明确,心思缜密,即便是一个反派角色,依然展现出身为女性的抗争。

再如在《步步惊心》中,桐华也塑造了一众个性鲜明的女性。主角若曦是现代白领,她意外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她身上拥有现代独立女性的脾性和思维方式,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她又展现出了聪敏睿智、顺势而为又抗争求存的特点。例如:她在服侍康熙的过程中,处处小心谨慎,万事深思熟虑,且谨言慎行、聪慧伶俐,获得了康熙的喜爱。由于她身上具有浓厚的现代思想,即待人接物没有阶级之分,真诚重义,所以她可以同众阿哥建立私交,甚至可以在不同权利阵营的阿哥之间周旋得得心应手。此外,还有痴情的若兰,她虽然成了八爷的侧福晋,表面上心淡如水,吃斋念佛,不问世事,但是一场马术比赛却让读者看到了她内心对于自由的强烈渴望,以及对爱人的深切眷恋。若兰用知书达礼的坚硬外壳做着无声的反抗,她虽然无法挣脱身份的桎梏,但是她的心依然为爱保留着最后的空间[3]。

此外,在桐华的现代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觉醒更加明显。例如:在《被时光掩埋的秘密》中女主角苏蔓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什么人?新一代的‘白骨精’。早被这残酷的社会锻炼成了蒸不熟、煮不透、砸不碎、嚼不烂的一粒响当当的铜豌豆。”在这里,传统的“女性气质”被解构,充满了作者对“大女人”“女强人”的认同。这些女性不注重外在眼光,不盲目追逐潮流,不依靠男人过活。她们一般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极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自信心,是同男性一样可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展现自己、成就自己的角色。

从桐华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分析可以发现强烈的生命意识与进取精神,尤其是女性不甘臣服于既定的命运的抗争,敢于书写自我人生的勇气,展现出独特的女性魅力。

(二)个性饱满的男性角色

桐华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塑造十分多元,男主角的塑造体现了女性对于男性伴侣的渴望,例如他们潇洒帅气、血气方刚、魅力十足、年轻有为,具有吸引女性的多种特质,这样他们在女主角追求自我的路上能够施以援手。当然,在特定的环境下男性身上的特质也是让故事走向悲剧的重要原因[4]。

例如,《步步惊心》中的众多男性,性格各异,在与不同女性角色产生交集的过程中,激发了女性身上的特质,同时也展现出了男性的特点。其中四阿哥,这位历史上的雍正帝,在没有走上权力的制高点之前,他深沉内敛、深藏不露、喜欢安静、享受孤独,不轻易相信和接受别人,可一旦接受就会永远地放在心里守护。同时,四阿哥的身上也有着帝王的冷酷和现实,对国家和权力的渴望,对他人的控制欲,这样的性格与若曦追求自由的性格相冲突。所以,即便二人能够走到一起,但依然会因为误会而不断消磨彼此的感情,并最终走向悲剧。八阿哥清风和月、温润如玉,是人们交口称赞的贤王。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因为母亲的身份低下,他要想获得他人的认同不得不竭尽全力与各方力量周旋,因此,这也成就了其八面玲珑的做事风格。八阿哥有着对浪漫爱情的渴望,所以他会容忍若兰、宠爱若曦,但这种情感敌不过他对权力的渴望。在追寻权利的过程中,他失去了若兰和若曦,最后在权力斗争中败落,原本重视的一切都成为了梦幻泡影。此外,率真单纯的十阿哥、豪气洒脱的十四阿哥、野心勃勃的九阿哥等形象也都个性鲜明,立体生动。由于《步步惊心》这部作品时代背景的特殊性,桐华所塑造的男性角色多数都出身尊贵,帅气多情,与此同时,在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诱惑下,这些男性或者坚持自我,或者忘记初心,最终的结局多数都令人唏嘘叹惋。

二、语言风格

桐华毕业于北京大学,其文学功底扎实、传统文化知识丰富,同时由于其女性的特质,语言表达细腻准确、饱含情感,既能用简洁易懂的现代语言传递信息,也能用意境悠长的古诗词营造氛围。这样生动的文字以及用文字塑造出的饱满人物和跌宕情节契合了现代网络读者的阅读习惯,吸引了读者的关注。

(一)细腻准确

在桐华的作品中,最能够体现出语言细腻准确的部分是人物的塑造。作者采用多种刻画手法,用准确的语言对人物的形象、心理、细节等进行描写,展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同时也为读者呈现出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

例如,《云中歌》中在描写男主角孟珏的时候采用了动作细节的刻画。孟珏第一次出场被误认为是小偷,作者写道“他头发包在一顶破旧的毡帽中,身子缩成一团,任由众人的脚落在身上,不管他人打得再凶,都没有发出一声。”这个缩成一团、任由打骂、不发一言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孟珏倔强、骄傲,不轻易低头服输,不屑于向他人解释的性格特点,同时也为男女主角因为误会而渐行渐远埋下了伏笔。还有在云歌第二次见到孟珏时,为了表现孟珏这一人物的难以捉摸,作者利用云歌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描述:“一眼看过去似乎很清楚”“一分的清楚下是十分地难以捉摸”“心中有一点莫名的触动”“觉得恍恍惚惚的熟悉”。这样的语言可以把读者带入云歌的心情,对孟珏的神秘莫测产生好奇心,同时也为二人后面的纠葛做好铺垫。在《大漠谣》中,霍去病在得知玉瑾怀孕的消息时“狂喜到不敢置信”,九爷却“指头在微微颤抖”。两人动作细节的差异,表现出了不同的身份面对这一消息时截然不同的反应,在强烈的对比中,霍去病和九爷的形象也更加真实、具体、可感,同时也更能够打动读者[5]。

此外,作者在刻画人物相貌的过程中,也利用细腻准确的语言暗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在《云中歌》中为展示男主角孟珏的风采,作者在不同情境下反复刻画:他“衣着破烂,躺在泥泞中,但是却神态高贵傲慢”;长安重逢时,他“雅如静水明月,飘若高空流云”;月下抚琴时,他“丰神如玉”;公主府外,他“随意而立,意态风流”。这样一个遭遇生活创伤却骄傲依旧的温润君子形象跃然纸上。再比如在《长相思》这部小说中桐华对涂山璟的形象进行了这样的描写:“在清水镇上他简单的粗麻衣裳,却是华贵的姿态。”这样通过语言的细腻捕捉,恰好呼应了前文中“春闺梦里人”的形象,激发了读者对角色形象的想象。

(二)饱含情感

随着桐华小说的广泛传播,关于其小说的评价也越来越多,有人针对其小说语言风格评价道:“优美又不浮夸,恬淡又不粗陋,有文采又不失思想,娓娓道来的背后是对世事浮沉的波澜不惊,由内至外的是对其自身世界观的剖析与论说。”桐华的文学功底十分深厚,这让她在语言设计上既能够充满文采同时也饱含深情。例如,在《大漠谣·上下》开篇卷语中,桐华仿古体题诗:“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这样富有古典意味的诗句用以略概小说情节,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追求。再如,在《大漠谣》中写霍去病战胜匈奴凯旋归长安前,众百姓为迎接他而传唱祭拜天地时的歌谣:“四夷既护,诛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未央兮。载戢干戈,弓矢藏兮。麒麟来臻,凤凰翔兮。”这段歌谣古意十足,饱含了百姓对这位保家卫国的大英雄的感激和赞美。

在现代作品的创作中,桐华的语言依然强调以情感人。例如,《半暖时光》里“光明总是与黑暗交错,寒冷总是和温暖相随。在这半明半暗、半冷半暖的漫漫时光中,没有百分百的幸福,也没有百分百的苦痛,总是既有欢笑,也有忧伤。遇见的是欢笑还是忧伤,是我们没有办法选择的,但即使忧伤如同欢笑在太阳下的影子,总是无处不在,我也会永远选择面朝太阳,把阴影留在身后。遇见什么不是我能决定的,遇见什么的态度却是我能决定的。”读者在这些句子中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获得感触,并以此对故事产生共情。

三、叙事模式

(一)虐恋情深

虐恋叙事在桐华小说中十分常见。在各种情感关系中,男女主人公因为社会现实的阻力、家族的矛盾、等级的隔阂、性格的局限等因素无法长相厮守,但双方的爱却坚定不移,并呈现出一种越深爱越得不到的循环。例如在《大漠谣》中女主人公玉瑾最终选择了霍去病,这让深爱她的孟九伤心欲绝。但是,根据历史我们也可以知道,霍去病英年早逝,纵使二人情深如此依然无法躲过命运的摆弄;在《云中歌》里,男主角孟珏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挽回云歌,但是云歌却依然无法忘记家国仇恨,二人在接受与拒绝之间相互拉扯,隔阂渐深,最终依然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步步惊心》中,若曦先是为八爷的温情所俘获,后又因对方的野心让她失望透顶而下定决心离开,最终找到真爱四爷。在“九子夺嫡”的争斗中,八爷与四爷间的仇恨让若曦这个曾经爱过八爷的人如履薄冰,最终她与四爷也走向悲剧,天人永隔。在桐华的作品中,作者用这样的虐恋情节吸引读者,读者与角色共鸣的过程就是忍受痛苦的过程,而经过痛苦的压抑在真情爆发的那一刻所补偿的快感也就会越发强烈,从而给予读者足够的情感震颤[6]。

(二)纯爱模式

在桐华小说的叙事中,虐恋的外壳下包裹的是纯爱的内核,即在爱情中的双方十分纯粹,心中只有对方,容不下任何人,即便是经历了诸多磨难依然会不忘初心。当然,有的作品中也存在情感转移,但是每一段的情感中几乎都是“纯爱”的叙事模板,让双方在“我的眼里只有你”的情况下应对各种坎坷。这样的叙事风格符合现代人尤其是女性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同时,这也从侧面展现出了女性的弱势地位,甚至让爱情成为女人成长的唯一支撑,让叙事陷入了套路化模式。

总之,作为网络言情小说作家中的佼佼者,桐华以其饱满生动的人物塑造、清新脱俗的语言、跌宕悲情的情节俘获了众多年轻读者的心。通过对桐华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人物情感的饱满以及思想意识的觉醒,这其中女性意识的展现最为突出;清新脱俗的语言为人物形象塑造、场景的构建以及情节的铺设增加了亮点;跌宕的故事情节沿着主角的命运徐徐展开,同时也蒙上了浓重的悲情色彩,让虐恋的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桐华网络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其作品文风形成初步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对网络文学的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
走进中国网络文学的五大热点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