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三雕美学价值研究
2022-12-07何旭峰
何旭峰
(池州学院 艺术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 247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交流日益紧密,不同文化间的碰撞、融合,以及外国文化的侵入,导致我国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的丢失。目前,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前进的主旋律,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明确地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把文化自信作为最根本、最基础、最广泛的自信。徽州三雕是徽州典型的徽派地域文化,独具特色。很多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大多数都是聚焦于传承和发展,对徽州三雕独特的美学艺术特征和儒家思想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研究,如何挖掘徽州三雕中的人文道德价值和美学价值,对研究徽州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徽州三雕的历史
古徽州建郡之史距今有两千多年,曾有“一府六县”,包括绩溪、歙县、祁门、黟县、休宁、姿源[1]。而徽州三雕指的是徽州境内的木雕、石雕以及砖雕。徽州三雕既是徽商的产物,也对徽商的文化传承起到延续和发展的作用。徽商有“贾而好儒”之美誉,由于仕途的失利转而开始经商,通过经商的成功又对崇儒之风提供了物质基础,徽州三雕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伴随着徽商的没落走下坡路。历经沧桑,徽州三雕发展至今已经逐步形成了成熟的艺术风格体系。
古徽州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从宏观上看徽州有新安医学、徽派朴学、新安画派、新安理学等历史学派。从微观上看有八角牌坊、马头墙、徽派建筑、歙砚、三雕等地域文化。其中“徽州三雕”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汇集了徽州文化的精华,也是徽州的一张靓丽的明信片。徽州三雕始于宋代,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从技法上看,刀工已经到达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的艺术意境[2],是明清雕刻中的技术巅峰。从艺术角度分析,有平雕、浅浮雕、有圆雕、深浮雕等,其中明代初期以平雕和浅浮雕为主,雕刻强调对称,线条多为粗犷,手法单一,缺乏变化。明清期间随着徽商财力丰厚,个人炫耀、光宗耀祖的意识逐渐增强,徽州三雕技法从粗犷逐渐向精细雕刻过渡,多层透雕刻逐渐取得平面雕和浅浮雕。清代,徽州三雕艺术成就达到顶峰,尤其在布局、构图等方面借鉴了新安画派的表现风格,题材丰富多变,提倡精雕细琢,摆脱了原有平雕和浅浮雕的单一表现手法,多用复杂精细的圆雕和深浮雕手法,熟练运用镂空的视觉艺术,强调空间画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栩栩如生。
二、徽州三雕的美学价值
美学是一门涵盖很广的综合性学科。传统美学认为美学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主观性是人们内心的思想、精神、态度决定的,客观也就是唯物主义,是事物客观存在的。徽州三雕就是人们主观意识的表现,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手段使之存在,它的美学特征也是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崇尚孔子的儒家思想,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它对徽州三雕的艺术表现有着诸多的影响和传承。徽州人对宗族家法观念看待极为严苛,尤其推崇儒家思想中“仁、礼、忠、孝、悌”以及陈朱理学的中的“纲常伦理”等核心思想,这些思想对徽州人有内在的教化作用。徽州三雕的艺术表现形式实际上就是徽州人对儒家、陈朱理学等思想的外化,通过艺术手段将自身的宗族家法、儒家思想表现出来,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也对后人具有教育、启示、警示作用。这些内心的情感的迸发与形式的碰撞,无疑是徽州三雕中最鲜明的美学特征。
(一)徽州三雕的人文价值
对徽州三雕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古代徽州人们的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其人文价值体现表现在诸多方面。众所周知,我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极其严格,遵循“三纲五常”道德标准,明太祖遵循孔子的“克己复礼”[3],对建筑、服饰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我国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中便可管中窥豹,建筑中的等级秩序如此森严,社会的等级不言而喻。徽商作为社会底层的“商”,其具有代表性的“徽州三雕”中的艺术创作也体现了其秩序性,如徽州木雕艺术作品《郭子仪拜寿》中[4],郭子仪夫妇端坐正中,七子八婿身着官袍,跪拜堂前,为双老庆寿,此图意喻为团结长寿、子孝父荣的祥和景象。从人物服饰图案上看,前排两名官员身着服饰装饰纹样丰富,采用的是“团花”纹样,其他人次之,官员后排的书生服饰上有“四君子”纹样,这体现了封建社会严苛的等级秩序不仅在建筑、服饰上等级鲜明,其艺术上也体现了徽州人们的价值观,具有深刻的人文研究价值。
新时期徽州三雕艺术蕴含着徽州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创作角度看,新时代的艺术家在创作中要抱有“三雕”的人文内涵,不论是追求至臻完美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还是脚踏实地的创作态度,都需要艺术家深刻体会,从中找到至纯质朴的工匠精神。然而任何一件艺术品不是凭空出现的,是需要艺术家、创作者呕心沥血、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如“三雕”的雕刻,是徽匠一次次精准用刀,经历成百上千次失败而不气馁的坚持,一代代人的坚守和传承,这就是中国精神,同时也是徽匠精神的体现,更是“三雕”艺术给予当代人的启示。在“徽州三雕”作品创作中,“以刀代笔”贵在“雕”字[5],通过对刀法的熟练运用,如:冲刀、切刀、冲切结合等方式,采用阳刻的创作手法,根据布局、画面效果的需要,层次逐渐加深,在变化中追求统一。好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有章法、有气韵以及有“笔力”,造型丰富多彩,技艺高超,布局精巧,徽匠对雕刻细节近乎苛刻的表现,从人物的面目表情、衣褶的处理、发丝清晰可见到动物的动态张力,无一不展现了徽州匠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饱含着徽州人对艺术、生活的价值体现。
在雕刻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体现了古代徽州工匠对事物极致追求。如:砖雕的雏形来源于汉代的画像砖,最初的风格从早期的简单、粗犷、朴素演变为细腻、精致、华丽的图案,但其制作工艺采用传统的打坯、勾画、精雕、打磨、修饰、黏补等数道制作工序。材料多采用楠木、樟木、黄杨及檀木等。“三雕”中的雕刻巧夺天工,追求的是尽善尽美,每幅作品都可以看到作者的呕心沥血,每个细节都做到了无微不至,尤其是人物刻画:面部表情的传神,五官清楚、人物动作有张力,须发可见,仿佛不是雕刻中的作品,更是栩栩如生人物传现。岁月蹉跎,时代变迁,很多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为尘埃,而徽州三雕依然可以找到保存完好的艺术作品。经历了时间的洗礼,给三雕蒙上了历史痕迹,它们带有岁月见证的古意,带着深厚的民间艺术色彩,装饰在现代化的空间里,在视觉上体现出历史和现代的碰撞、古朴与华丽的交织,给人带来美的熏陶和启迪,这些体现出徽州人们对技艺的真挚的追求和完美呈现。
(二)徽州三雕的应用价值
一般认为美学是来自于人们内在需求,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人们精神的需求,这种需求应满足于功能之后,进而辩证地体现了功能与审美是相互交融的。徽州三雕的艺术审美在古徽州的外部建筑、内部空间以及日常生活中相互交织。从建筑外观的门楼、石碑、石墩、抱鼓石、上马石等,再到内部空间的装饰和日常生活用品,如屏风、窗楹、栏柱、餐桌、椅子等,这些艺术造型都阐述了徽州三雕与古徽州的文化、生活的紧密性,同时间接地反映了古徽州人民的聪明才智。由于物体功能性不同,三雕中所承担的角色也不同,如具有标志性的徽派建筑的门楼,一般映入眼帘的多为砖雕,而非是窗楹中的木雕。究其原因,砖雕是徽州三雕中单体体积最小、可以成组、拼接、叠加,容易搬迁,另外砖雕比较厚重,防腐耐潮,坚固性更好,下雨时,也可以通过两檐的高挑将雨水抛的更远。相比之下,木雕由于木头材质较轻、工艺相对简单,更加倾向于室内的装饰。石雕质量较重,一般作建筑支撑或者镇宅之用。从人们对三雕的应用实践看,由于物体的性质、材料、属性不同,人们客观地将实用性与美学相融合,把徽州人们的聪明才智体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徽州三雕是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充分体现了徽州人民的实用智慧。
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徽州人世代经商,但商人身份一直以来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处于下等地位。徽州商人为了提高社会地位,一方面奋发图强,教育下一代,另一方面效仿士与文人的生活方式,通过建筑、装饰等艺术表现手法,力图用艺术寓意表达心中美好意愿——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也成就了徽州商人“贾而好儒”的美誉[6]。因此,徽州三雕中有许多精美作品由此而来。西递的瑞玉庭前厅木雕太师壁,从整体效果看是一个类似于“商”字图案,体现了主人是从商的地位,而两边穿堂的顶部梁托被雕刻成一种倒挂的“元宝”形状,用形状体现了“商”字上面“立”字部分,下面的穿堂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商字里面的组成的“口”字,来来往往的人从“口”字出入穿堂[7]。徽州商人借此寓意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祝福以及对后人的期待。再如徽州门额扇形的石雕漏窗,寓意“抬头行善”,砖雕“五蝠捧寿”“冰梅图”等期待寓意。经典砖雕作品“百子图”,从字面上看数百个孩子在嬉戏,形容的是孩子数量的多,体现家庭其乐融融的场景氛围。中国人讲究家和万事兴,极其重视家庭观念,对门丁兴旺,子孙满堂的美好愿景的期盼。这些题材体现了徽州人想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以及通过徽州三雕的艺术形式表达徽州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体现出三雕艺术的生活美和应用美。
(三)徽州三雕的教育价值
教育广义的说是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古人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说明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收新的知识。而徽州三雕正是承载着教育的功能,徽州三雕发展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它所承载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更多的是给后人带来的教育启示。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中的文化、经济也得到极大提升,科技的力量逐渐显现,教育的模式也呈现多元化、信息化、智能化。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在润物细无声中循循教导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徽州三雕艺术。从技艺上看,徽州工匠追求的细致完美正是当下所缺失的工匠精神,值得深入了解、学习。从题材上看,徽州三雕的各种人物故事、神仙传说,都有一定的寓意和启示,以艺术的手法展现出来,让人印象深刻。从国际间文化交流看,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深,文化多样化既激发了中国文化发展潜力,同时也让中国文化自信面临许多挑战。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徽州三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包含了古人的思想精髓,尤其是陈朱理学和儒学。我们要利用地域文化,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优势,利用“线上”教育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进行宣传和教育,以“小故事,大道理”的教育方式对人们进行谆谆教导,教导我们为人处事和学习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习传统文化,爱护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教育性。
(四)徽州三雕的创新价值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输入、输出,产生了强烈的交织碰撞,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场剧烈的革新,良币驱逐劣币,文化亦是如此。如何传播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徽州三雕的研究不应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创新,古代事物可能未必会满足我们当下人的需求,我们需要解读徽州三雕人物故事中包含的寓意,从文化精神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创新应用。
从环境设计和徽州三雕结合角度看,当前民宿主题是当今环境设计发展的主题元素之一,也是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完美契合。一方面,徽州三雕作为皖南代表性地域文化,建筑空间采用雕刻装饰,既可以体现古朴美,渲染古风,也能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渴望和追求,富足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不同的题材,如:人物故事、花卉、动植物等,以特殊的题材形式将传统与现代的装饰结合。其在室内设计空间中的运用,可以将传统元素符号与现代家具完美融合,也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使得徽州三雕具有了“烟火气”。人们更愿意去接受和传播。这种创新性的雕刻创作往往不是千篇一律,更多是集古往今来“大家”智慧,实现地域性、题材性、装饰性的辩证统一,体现民宿设计既有竞争又有互补,产生共赢。想象一下,身处徽州,依窗而坐,窗外依山傍水,目之及处,满是小桥流水人家,抬头望去尽是雕刻,一杯清茗,缓缓道来,仿佛一切都未变化的美丽景象。
从文创设计和徽州三雕结合角度看,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也是当下发展热点之一,经过创意的开发设计徽州三雕,赋予其新的文化载体。可以通过梳理徽州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传播徽州三雕艺术[8],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候可以更多地了解其背后的历史缘由和人文内涵。“线上”可以了解,“线下”可以身临其境的接触,再通过设计和包装将三雕文化进行产品化,形成一系列的品牌产业化,让徽州三雕文化真正的走出徽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芽生根。
从服装设计和徽州三雕结合角度看,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服装有汉服、旗袍、中山装等,可以通过将三雕元素代入服装设计中,利用元素资源配置,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徽州三雕中的装饰图形,使汉服文化与传统徽州三雕文化之间碰撞、对话、融合,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以汉服为例,汉服中元素题材可以运用三雕的题材艺术进行创作,对汉服的历史以及徽州三雕的装饰题材研究,以现代人的审美方式和艺术手法对相关元素进行的打散、重组,创造性的设计汉服中的纹样装饰,创作出有形式、有内涵能体现传统文化之美。 同时,用传统文化表现当代的秩序美、多元纹样美、寓意美,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三、美学价值对未来的启示
徽州三雕是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内在美学价值都值得人们去学习和借鉴。徽州三雕是在三种不同的材质上雕刻,从最初的平面雕刻到浅浮雕、深浮雕、圆雕。这种演变固然是历史的传承,更是一种历史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工艺细节上,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这些内涵包括了儒学中的“中和之美”以及陈朱理学等,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它体现了徽州人独特的精神价值和追求,同时对深层次研究徽文化是极具影响力的。徽州三雕从历史、文化、精神上都展现了徽州人民自古以来的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古代人们更是以三雕程式化美学特征来世代相传教化后人、传播文化。徽州三雕的艺术创作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如:巧妙的构思,精美的图案纹样、活灵活现的人物花鸟等艺术形式,再到岳母刺字、卧冰求鲤、苏武牧羊、孔融让梨、杨门女将等教育性题材,使人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接受儒家思想理念的熏陶。通过这种别有深意和艺术创新的美学视角,以一系列的寓意故事启示,将封建传统伦理与文化融合,使枯燥性、教育性的说理,经过艺术加工使得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接受性。再加上人物传记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体现了艺术的设计创新和多种表现方式。这些题材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表达中国底层人民的美好愿望以及饱含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同时也暗含了徽州三雕美学价值在文化属性中对未来教育具有深刻的启发和教化意义。
四、结语
一个国度能长盛不衰,其根本就是文化,中国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从未断层,其根本是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徽州三雕精神内涵中孕育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我们亟须抓住契机,依托徽州文化古韵,借助现代的技术与设计,以美学特征和价值角度去研究徽州三雕,有助于加强人们对徽州文化深层次的理解,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对我们未来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