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视域下山东螳螂拳在传统乡村社会的空间构建
2022-12-07宫中怡姜克银
宫中怡,姜克银
(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00)
1 研究背景
习拳先修德。发源于齐鲁传统乡村社会的螳螂拳,背后蕴含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受山东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影响,螳螂拳传承过程中注重对习拳之人武德修养和人格秉性培育,通过研究、追溯螳螂拳传承历史,可以看出社会变迁进程中螳螂拳演变轨迹,通过拳谱中的字眼窥见不同时代的主流文化价值观。真正上乘的传世拳种,必是不拘泥于对拳法动作的简单呈现,而是微言大义,蕴含深厚文化和研究价值。现阶段学界关于莱阳螳螂拳的研究集中在武术技艺、传承模式、人物传记等方面。对于螳螂拳稍显神秘的活动方式以及日常运行等基层研究却十分罕见。从螳螂拳构建地方社会空间角度来研究螳螂拳保护,不仅能够从更深层角度理解其建构的独特社会空间,还能够深入挖掘其深嵌地方社会的实践机制。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螳螂拳圈子的社会动员以及其螳螂拳习武者之间独特的情感话语符号对近现代乡村自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螳螂拳与当地政府、武馆、机构等的长期互动有利于螳螂拳在社区公益中发挥作用,其与地方社会秩序的关系也十分融洽。而这种以师徒关系为主要纽带结成的武术组织通过不断向地方社会生活延伸,成为螳螂拳习武者扎根地方社会的关键。可以说,螳螂拳在传统乡村社会中构建的独特地方社会空间已经成为乡村生活中的日常存在,而螳螂拳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讨论螳螂拳社会空间如何产生、 怎样发挥作用的主要来源。
2 社会变迁中的螳螂拳
社会变迁理论精髓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哲学。著名思想家希罗多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话语中等都曾出现过社会历史变迁的观点。希罗多德认为,世界是变化的,在世界中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出现和不断消亡的,他所记录下来的史料和他的很多历史著作中都透露着社会变迁的画面。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中包含丰富的变化思维,他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中,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流水不断经过你身旁,社会发展往返循环,历史不断轮回。柏拉图认为人类世界由神灵创造,并非永恒,随着造物主控制松弛,人类将会陷于大混乱,然后神灵再重新创造新的人类历史。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长期过程,人类历史不断进步发展,法律也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趋于完善,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就比古代人类更为进步。马克思是社会变迁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发展了社会变迁理论的精髓,他的社会学理论中包括丰富的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社会变迁思想,探讨社会是怎样在历史进程中变迁的。例如,在马克思、恩格斯1932年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详细阐释了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待、阐释历史,以及解释社会历史变迁。我国学者主要从社会学角度对马克思社会变迁理论进行总结。1999年,赵文龙在《浅析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一文中,概述了马克思社会学思想,分析归纳了马克思社会变迁理论主要观点。孙静琴、徐法寅2008年所作 《马克思社会变迁思想的社会学解读》一文中从社会变迁方向、方式、动力和前景4 方面介绍了马克思社会变迁理论主要观点。
螳螂拳是中国著名传统武术拳法,是山东四大名拳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是山东半岛文化沉淀的浓缩品,在传统乡村社会空间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起到加大文化认同、促进现代性创新、加强遗产保护等功能。螳螂拳盛行于山东省莱阳县(今为莱阳市),赵珠、李秉霄、梁学香、姜化龙以及近代的李坤山、王宝山、崔寿山等,是螳螂拳著名传承人[1]。作为一种由模仿螳螂动作演变而来的传统拳术,螳螂拳在山东胶东地区广为流传,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比赛项目。以栖霞、海阳、 莱阳为代表的胶东广大地区为螳螂拳主要传承地,螳螂拳现已推广至全国10 多个省市及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螳螂拳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呈现出蓬勃繁荣的景象,习练者遍布胶东各地,声名越来越响,从而衍生出胶东螳螂门十多个门派。螳螂拳的主要活动方式有武有文,通过师徒授受,螳螂拳形成独特的内部话语形式,在当地构建出文化认同空间、现代性创新空间和遗产保护空间。
作为一种武术文化,螳螂拳素有门户保守意识。长期以来,螳螂拳一直沿袭师徒传承和家族传袭的模式,以言传身教、耳提面命的形式进行拳法技术与武德文化传播,但随着社会变迁,螳螂拳师承发展原有模式逐步被打破。螳螂拳在社会发展中逐步走出地域、门户界限,成为社会发展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在嬗变中演绎着自己的发展轨迹,包括自然环境、人、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价值和生活方式、科技文化的发展变迁。螳螂拳发展变革是动态的过程,是社会变迁的历史产物,这不仅体现在时间纵深性上,还体现在空间、地域广延性上。以社会变迁理论为视角,能够有条理、全方位观察螳螂拳在传统乡村社会中的空间建构。
3 螳螂拳空间建构
老祖宗留下来的珍宝让螳螂拳成为游子提起故乡时的骄傲,构建出独特的文化认同空间。社会变迁赋予传统文化更多可能性,为螳螂拳传承提供新视角,使其构建出可持续的现代性创新空间。作为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螳螂拳的关注和保护也为人们构建出有教育意义的遗产保护空间。
3.1 文化认同空间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和重大理论创新。对中华文化认同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现代社会各类文化星罗棋布,保护、 抢救优秀传统文化,是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一环[2]。各族群众创造出的地域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而发源于山东省莱阳市的螳螂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时代变迁,螳螂拳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部分保存下来,传统要素随着现代化进程消逝。螳螂拳发展历史已有二百多年,作为一种仿生类拳种,螳螂拳的形成拥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地域特色,受山东儒家文化影响颇深。起源于胶东地区的螳螂拳在初创阶段仅仅流传于莱阳和海阳等地,声望和传播度远不及其他拳种。随着胶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螳螂拳随胶东地区贸易扩大和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传播至北京、广州、台湾、香港、澳门、上海等地。后因华人华侨迁徙,螳螂拳走出国门,逐步被传至东南亚、欧美、韩国、越南等地。2006年12月,螳螂拳入选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螳螂拳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究螳螂拳的重要文化圈就是山东省胶东地区,包括莱阳、海阳、招远等县级市。作为现代人眼中一种娱乐、健身活动,对螳螂拳文化意义的传承和挖掘存在缺失,学界要更多地探讨螳螂拳社会文化意义,从人类学角度探讨这一古老遗产。螳螂拳在宏观、微观层面也存在问题:力量运用、武德修养方面的传承出现漏洞;缺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螳螂拳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螳螂拳发展传承受城市规模、政府资源、人员流动等要素影响,呈现出传播力度不足、传播范围较小、地方性明显等弊端[3]。在螳螂拳的曲折发展历史中,我们能够看到先辈们在传承螳螂拳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不易与艰辛,看到武术背后蕴含的深邃哲学思想和中华文化特质,看到无数大师在现代化冲击中的坚守。通过实地考察、口述史、访谈等形式,搜集整理螳螂拳文化,不仅能够挖掘螳螂拳文化之中的微观话语,还能够唤醒民族记忆,促进中华文化认同,最终构建出能影响当地乡村社会的文化认同空间。
3.2 现代性创新空间
现代性创新空间是解决新媒体出现、 传统文化衰落的有力场域,曾经的螳螂拳师承模式已不复存在,现代化进程给螳螂拳带来了新要素,既赋予其新内容,使其更好融入现代社会,也使螳螂拳面临困难与考验,如传统习俗开始面临丢失甚至后继无人的境况。螳螂拳传统意义在于自立武术门户和防身自卫,而随着时代发展,今天的螳螂拳摒弃了不符合时代需求的要素,更注重观赏性、人际交往、强身健体,以及基层治理功能。例如,曾经的螳螂拳拜师有着烦琐严格的拜师仪式和门派之分,按照亲密度分为入门弟子和入室弟子,注重前期基本功训练,还强调传承者的血缘关系及家庭背景,这些仪式展现出当时社会中浓厚的家庭观念和社会风气。随着时代变迁,这些繁文缛节和师承要求逐渐消失,年轻人提起螳螂拳时,理解和认识仅停留在武术运动层面,对家乡文化成长发展一知半解。螳螂拳文化海纳百川,蕴含深刻的红色文化与礼仪道德,在让更多青年人了解、学习螳螂拳背后文化意义的同时,通过与生动有趣的武术动作相结合,能够更好起到教育下一代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螳螂拳一定不是死板、固化的“老古董”,而应当是被赋予现代化要素的“新产品”,在现代化创新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4]。
平衡好过去和现在的关系,才能保证文化永续发展,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乡村聚居社会结构已发生剧烈变迁,传统武术亟待建立与现代社会结构相适应的文化互动模式,完成与传统农业社会结构的关系解构,建立与新型社会结构相适应的新型互动关系。现代化进程加快,传统文化要想继续在文化环境中发展存活,就必须跟进时代,进行现代性转化,加强创新力度。例如,利用网络传媒、网络直播、文创产品、活动会演等形式扩大自身影响力和宣传力,不断保持活力,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5]。过去与现在的问题是制约当今所有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通病,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实地,在田野中寻找答案,而螳螂拳构建出的现代性创新空间,就给予了新的视角去探索如何创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3.3 遗产保护空间
螳螂拳的发源地虽然众说纷纭,但起源于山东已被确定。在访谈过程中,通过对螳螂拳传承人、武馆教练、武馆学生、武术协会负责人、螳螂拳爱好者等群体进行了解,笔者发现,这些人大多从小习武,很多人因为习武荒废学业放弃念书,因此对于螳螂拳文化的书面贡献有限,又限于经济条件不佳,一些传承人被迫改行,无法继续在发扬螳螂拳文化领域绽放光芒[6]。同时,对于螳螂拳起源和发展历史,民间传闻众多,乱象频出,很多故事被冠以玄幻和夸张的成分,不利于螳螂拳历史梳理和整合。在查找文献过程中笔者发现,现阶段学者对于螳螂拳研究存在空白和不足,高水平研究文章数量少,高水平专著也屈指可数。现有研究一般从螳螂拳历史、师承、代表人物、拳法技巧、非遗保护层面入手,内容较为笼统,一手资料匮乏,系统性研究少,大都是使用“放之四海而皆准”地对武术研究的常用套路。有的文章以螳螂拳作为抓手与其他文化做比较、作铺垫,忽略了螳螂拳本身的价值。几位螳螂拳传承人也指出,多年来有很多人对他们进行访谈,但大多为新闻媒体记者,问题千篇一律,多是为凑新闻而进行[7]。随着资深螳螂拳传承者老去,抢救家乡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我们需要记录的并非仅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也要倾听日常生活中与螳螂拳有关的人的话语。保护螳螂拳为我们创造出了遗产保护空间,让人们能够有机会施展拳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上日程[8]。
4 结语
在莱阳市传统乡村社会中,螳螂拳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能够通过构建特定社会空间加大人们的文化认同、 提升创新意识、加大遗产保护力度,这不仅可以实实在在地提升居民、村民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还能够形成独特的文化产业和乡村文化。在此过程中,螳螂拳成为一种凝聚、发挥中华优秀文化的引导力量,鼓励了广大居民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人们成为发扬当地文化的主力军和主体力量,推动当地的文化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