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朱丹溪之“六郁”学说与中焦*
2022-12-07房晓媛王未寒
潘 波 夏 丽# 房晓媛 王未寒 吴 越
1 金华市中医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00
2 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05
朱丹溪,名震亨,居婺州义乌(今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所著《局方发挥》《丹溪心法》等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推进了中医学进一步对疾病的认识、治疗,初创理、法、方、药之雏形[1]。《丹溪心法》中论郁云:“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金匮钩玄·六郁》解释郁的病位“凡郁皆在中焦”,由此可见中焦常致六郁,凡郁皆在中焦。
1 六郁学说的基本内容
金元时期,朱丹溪基于《内经》“木、火、土、金、水”五郁的基础上,意识到其明显的机械唯物论思想,考虑到外感风寒湿邪、七情六淫等内外致病因素,再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理论到实际的临床探索,创立了“气、血、湿、热、痰、食”六郁学说。其私淑弟子虞抟补充曰:“夫所谓六郁者,气、湿、热、痰、血、食六者是也……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热郁而成痰,痰滞而血不行,血滞而食不消化,此六者皆相因而为病者也。”诸郁相因为病,密切关联。
2 郁皆在中焦,中焦常致郁
《金匮钩玄》提出“六郁皆在中焦”,就此,戴思恭曾在《推求师意·郁病》解释论述:“脾胃居中,心肺在上,肝肾在下,凡有六淫、七情、劳役妄动,故上下所属之脏气,致有虚实克胜之变,而过于中者。其中气则常先四脏,一有不平,则中气不得其和而先郁[2];更因饮食失节、停积疾饮、寒湿不通,而脾胃自受者,所以中焦致郁多也。”由此可见,中焦的病位在脾胃,内外致病因素常袭中焦致病,则郁病生[3]。
2.1 中焦升降失常致六郁:依上所言,中焦即脾胃,而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若脾气虚弱无法升清,胃之浊气亦不得降,脾胃之气机升降失常使水谷精微无法吸收、转输,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清气在上,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说明中焦脾胃作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升降失常则体内食、痰、热等瘀滞中焦,导致气机紊乱,脾失运化,传化失常,痰湿内生,血郁生瘀,进而逐渐演化为气、血、湿、热、食、痰六郁病生。
2.2 中焦寒热错杂致六郁:“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与“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乃《丹溪心法》之病机所在,胃热则泛酸嗳气、噫气吞酸,是食郁有热,火气之郁上延,扰动体内,气血乱、百病生,胃热则脾虚,《格致余论》中提及“脾土清健而营运,精液乃能入胃”,脾弱则脾气易散,且久病大汗后,脾之阴血枯槁,内火丛生燔灼而伤及元气;二则脾气虚,痰易生,“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土”,体内水湿聚生,寒痰水饮,而《丹溪心法·痰》曾言“中焦有痰则食积,胃气亦赖所养”,中焦脾胃寒热错杂而致痰生,引发“六郁”。
2.3 中焦阴阳失调致六郁:太阴脾为湿土,属阴;阳明胃为燥土,属阳。《局方发挥》云:“脾土之阴伤,转输之官失之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作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若七情六淫、饮食不洁等内外病因导致脾阴不足、胃阴太过,则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调,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胃虽受谷,因“夫胃气者,清纯冲和之气,人之所赖以为生者也”,现胃阴太过,胃火旺盛,耗伤脾阳,脾虚痰盛,湿邪内阻,气机无法升降,其气不降则食糜糟粕无法下传,失去运化腐熟的功能,而“六郁”皆生。
3 中焦(脾胃)调和则六郁解
3.1 升降相宜,六郁解:《丹溪心法》明确指出“凡郁皆在中焦,以苍术、抚芎开提其气以升之”,而中焦为人体升降之枢纽所在,若用苍术、川芎之辛散提升中焦之气机,则“总解诸郁”。弟子戴思恭又言道:“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传化失常。”由此可见,欲解六郁,脾宜升,胃宜降,则中焦气机升降适宜,气血生化正常,脏腑功能因此而协调全身,以此“气血充和,万病不生”[4]。
3.2 寒热调和,六郁解:中焦典型证型为寒热错杂证,脾胃寒热错杂则气血失常,万病生,发六郁,欲解六郁,需寒热并治。而脾喜燥升,则甘温补脾;胃喜润降,则苦寒清胃。丹溪承李东垣脾胃之法,在治疗脾胃病时重视补益脾胃,尤其重视清养脾胃,养胃气,益阴精,用药以甘温补气为主,辅辛、苦之药以行气祛湿[5]。甘能补、和、缓,辛能发散、行气血,甘辛性味等温热药益气补脾,润脾胃,升脾气;苦能燥湿兼清泻,苦性味等寒凉药清泻胃热,燥湿浊,降胃气。温热药与寒凉药配伍使用,寒热调和,六郁解。
3.3 阴阳复衡,六郁解:《丹溪心法》曰:“太阴为标,湿土为本,其湿邪伤于人也,腹满而身肿,按之而没指,诸痉强直之病生矣。阳明为标,燥金为本,其燥邪伤于人也,气滞而膹郁,皮肤以皴揭,诸涩枯涸之病生矣。”脾虚失运,聚生湿邪,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导致痰饮等病理产物内停,乃生水肿;胃火炽盛,热极生燥,燥易伤津,津精无法润泽皮肤,导致皮肤干涩,甚至皲裂;而《金匮钩玄》言“盖脾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常兼四脏”,若中焦脾胃阴阳失调,气血生化失常,六郁乃生。六郁病证错综复杂,但邪气为基本,久而传化入里,变证不见其数,欲解六郁,可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道“治病必求本”。《丹溪心法》中言:“人或者受邪生病,不离于阴阳也,病既本于此,为工可他求哉?此求于阴阳可也。”而在脏腑论中,脏为阴,腑为阳,在脾胃病中,脾属阴,胃属阳。因此,在治疗时,应当调理阴阳为总纲,使之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6]。
4 总结
朱丹溪首创“六郁”学说,后世弟子完善其相关学术思想,提出“郁在中焦”。通过学习丹溪学派“六郁”学说,现今临床运用时若遇“六郁”,考虑病因以及对应的治疗可从中焦升降、寒热、阴阳等三方面着手,应处处重视中焦脾胃,因为中焦脾胃为后天之气血生化之源,灵活将学术思想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此乃真正继承与发展了丹溪学派的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