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与出路

2022-12-07黄文丽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成果科技

黄文丽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福建 漳州 363000)

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是地方高校科研活动应有之义,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也是衡量地方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地方高校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理应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与区域性企业进行联动,承担起区域知识传播和技术研发与转化的重任,为企业和行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帮助企业和行业克服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壁垒,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但从目前看,虽然我国地方院校数量多,科研总体数量大,但每年的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难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因此,要结合当前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和难点,通过改革创新的方式寻找新的突破口[1]。

一、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一)国家不断出台鼓励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条件日臻完善

从政策视角看,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了许多含金量很高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断被写进这些政策中。在国家、地方各级政府政策中明确支持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开展转化科技成果工作,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并规定了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对成果转化有贡献人员的奖励比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地方都在探索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试点,从制度导向,实施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科技中介服务和财政税收制度。在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区域性的科技园区为有效地刺激区域产业创新,满足区域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进而为地方区域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创新驱动,积极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平台。因此,从政策视角看都在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条件。

(二)地方高校积极响应,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依然难以突破

从实际成果转化率看,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占到全国高校总数的95%,承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与行业企业发展相关联的各类项目和课题,最终以专利技术的形式体现其科技成果价值,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将科技成果转化,但转化率低的窘境始终仍难于改变。据相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可以达到40%,而我国高校仅为10%左右,地方高校的成果转化率更低,差距较为明显[2]。在科技成果中占重要组成部分的专利成果方面,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高校专利成果转化实施率,2016年为12.7%,2018为12.3%,这些都远远低于当年企业的实施率。因此,有必要对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找到解决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出路。

由此可见,一方面,国家政策性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显然,这是一对矛盾。从高校看,难免存在研究选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成果不能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问题;难免存在因课题需要产生的成果,研究所追求的是发表论文,成果与生产有差距,受企业本身技术能力所限,对半成品成果进一步深化转化困难。但对于地方高校更多的成果是结合国家的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而开展的研究形成的成果,这些成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从企业看,难免存在急功近利,希望从学校拿出来的东西马上就能转化为生产力;存在缺乏中间应用转制环节,转化有困难;存在技术与产品的转化没有完全一致,受产品寿命周期影响,难形成二次技术创新能力。但企业更多希望能从高校获得应用成果,不仅节约科技研究成本,且更快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实现产品改型换代、提高竞争力。希望高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把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出来,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与生产,打造科技型企业。那么,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原因是什么?有必要加以分析,其中以下的难点就是制约因素。

二、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

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也受到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制约,同时,企业与高校联动、经费投入、中介组织发展、制度保障等因素,也会对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生影响。

(一)复杂的成果转化程序及“地方高校”名头的限制

当前,地方高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遵循着“自上而下”的原则,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更愿意采用行政化的组织模式,根据职能分工,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之中。但与政府行政部门不同的是,在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缺少牵头单位,特别是在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签订时,各个职能部门常常出现分散或互斥的现象。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到多方利益,因此,在职能部门协调过程中很难达成一致,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也使科技成果转化充满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决策者无法及时地作出判断。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参与的人员来自于多个部门,更难做出一致性的决断,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执行的复杂性。在地方高校缺少组织、经验、人员、机构的情况下,科技成果转化更像是高校在进行的“试错行为”。由于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整个流程参照的是行政模式,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3]。

地方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经过复杂的内部转化程序才能完成转化,但由于地方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缺少实践经验,在行动过程中还存在执行难的问题。一方面,科技人员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前景把握得并不准确,加之受到内部职权划分不明确的影响,导致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出现了成果滞后、转化过程过长等问题。而决策者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复杂环境的预判能力,更希望通过政策变通或选择性执行的方式来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弱化了转化效率,同时也使整个转化链条容易出现断裂问题。另一方面,当前无论是企业,还是整个社会对地方高校科技成果创新能力还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甚至对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有限,科技成果转化对于解决企业科技困境作用不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覆盖范围,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容易受到对方的质疑,也影响了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二)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投入规模和结构的限制

经费对于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经费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国家非常重视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大了对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环节的经费投入,希望通过更多的经费投入,提升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鼓励企业吸纳地方高校科技成果,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实现企业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合作,通过资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协同,更好地发挥经费投入的杠杆性作用。但从实践效果看,部分地方高校虽然获得了经费投入,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就在于地方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资金链和创新链衔接的不够紧密,经费没有用到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从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看,获得的经费来源主要以政府的财政拨款为主,多数经费都用于基础研究阶段,科技成果实验环节和产业化论证环节并没有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撑,影响了经费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度。同时,高校科技成果创新自身也存在不确定性和滞后性,难以及时地满足企业需求,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企业从自身利益和风险角度考量,往往在经费投入上比较保守,造成了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投入有限以及所带来的结构性问题。

此外,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以及政策制度也会对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生影响。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是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地方高校必须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机制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非常强的导向性作用。从目前看,地方政府针对地方高校出台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关于地方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减免税收政策并没有真正的落地,教师能够从科技成果转化中获得的收入十分微薄,难以从经济层面对其进行有效地激励。加之,地方高校学术导向评价机制仍然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高校科技人员技术成果转化的意愿,降低了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三)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激励不足的限制

由于国家对不同层级的高校支持的政策和经费投入存在明显区别,这使得不同类型的高校创新能力相差非常大,高层次高校如部(委)所属高校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优秀的人才储备,无论是在科技创新能力、平台建设,还是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而大多数地方高校由于在政策、人才储备、创新能力、保障措施等方面与高层次高校存在着明显差别,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表现平平,也难有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地方高校在科研资源方面非常稀缺,科研人员的总体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很多地方高校并没有自身的转化平台,能够获得上级平台资源的支持十分有限,加之部分高校领导对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重视程度不足,这些限制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4]。

从目前地方高校对科技成果奖励的具体措施看,很多奖励措施都沿袭了高层次高校如部(委)所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奖励标准,这些奖励标准门槛都相对较高,很多都需要主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才能够获得相应的奖励,而普通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获批,由于影响力和贡献度十分有限,难以达到地方高校对科技成果奖励的标准。但从实际情况看,多数地方高校难以获得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很多教师并没有将主要的精力用于科技创新,也没有结合具体的科研项目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更多是将项目作为发表论文的依据,只注重学术层面的成绩,而忽略了项目成果的转化。由于地方高校对科技成果奖励标准过高过严,影响了地方高校教师以及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高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价值和作用。

三、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出路

为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首先,要完善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立项机制,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中介组织发展,地方政府要给予科技中介服务足够的政策支撑,引导中介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服务,提升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再次,完善与发展地方高校内部科研奖励制度,增强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

(一)完善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立项机制

当前国家主要是通过地方财政和公共配套资源来支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创新,这使得地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够通过专利申请等方式参与到区域科技创新研发工作之中,同时所作出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也作为衡量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参与科技创新的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奖励。在这种科技创新成果研发的机制下,很多教师、科研人员并没有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研发的重点,更多是将其作为获得晋升机会、申请科技经费的渠道,出现了申请立项研究课题虚高问题,降低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因此,完善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立项机制已经迫在眉睫,必须从源头上解决教师、科研人员功利性的科研活动。同时,在课题立项审核过程中要与第三方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对科技立项进行严格审核,对于没有实际科研价值的立项要坚决地予以制止。在课题结项审核过程中要建立流畅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解决科研成果背后所带来的复杂利益链问题,进一步消除潜伏在科研项目下面的“学术垃圾”,提升科研项目的商业价值。在具体科研经费使用上,应向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转移,并制定严格规范的立项审核标准,进一步提高立项审核门槛,确保所进行的科研活动能够真正的产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商业用途的成果,并对其进行合理转化和利用。

(二)增强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导向作用

地方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供给方,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部分地方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产业能力相对较弱,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有必要增强市场在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导向作用,通过支持中介组织发展,为地方高校和企业双方搭建合作平台,加速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通过中介服务组织,一方面,可以将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具体问题发布出来,从而为地方高校科技成果创新提供方向和思路。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可以将科技成果、专利和专家等相关信息上传到中介平台之上,方便企业与之进行联系和沟通。同时地方政府要结合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具体发展需求,给予重点领域科技成果创新足够的经费支持,引导地方高校开展重点领域的科技成果创新。此外,地方高校还要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中介组织发展,加大对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范专利申请和专利转让制度机制,有效地解决不适宜产业化的低水平的、重复的专利申请,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质量。

(三)完善与发展地方高校内部科研奖励制度

地方高校要通过科研奖励制度的有效落实,将教师与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从论文发表引导到项目成果转化上来,通过高校内部科研奖励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参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地方高校要将科研项目经费真正的落到实处,加大对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力度,同时要将科研成本和激励费用作为科研项目间接费用有效落实,对于激励费用部分的绩效支出不设比例上限。各级地方政府要会同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对财政性科研项目的间接费用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提升间接费用比例,并将其作为奖励地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必要经费,通过科研奖励经费的有效落实,进一步激发地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给予高质量、高水平论文一定的奖励,对于地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所发表的一系列科研成果按照发表层级给予一定的奖励,有效地解决科技创新论文水平低、重复性问题。同时也能够激励地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热情,真正地做出符合市场需要的科研成果,进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5]。

综上,可以看到,当前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还相对较低。究其原因,既有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机制原因,也有地方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重视程度不足,相应的激励措施不完善等现实困境。为了更好地解决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问题,有必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角度出发,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问题,并从顶层设计、区域规划、制度机制、保障措施、人才使用、公共配套资源落实等多个角度入手,为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成果科技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河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科技助我来看云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在线
科技成果精准转化的“科创365”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