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趣经》相关图像在吐蕃的发现和传播

2022-12-06卢素文

敦煌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天王吐蕃沙门

卢素文

(四川大学 博物馆, 四川 成都 610064)

2021年2月与5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白玉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两次联合对白玉新发现的吐蕃时期摩崖石刻进行调查,经过对图像和藏文题记的识读,推测其图像为普明大日如来与四供养菩萨,出自“de bzhin gshegs pa dgra bcos pa yang dag par rdzogs pa’i sngas rgyas ngan song thams cas yongs su sbyong ba gzi brzid kyi rgyal po’i brtag ba zhes bya ba//”《清净一切如来阿罗汉等正觉者的恶趣威仪光王仪轨》(简称《恶趣经》)。当前在川青藏交界地带发现有多处吐蕃时期摩崖石刻,以往研究认为其中的大日如来图像与《大毗卢遮那现等加持经》(简称《大日经》)有关,其组合常以单尊大日如来、大日如来与二菩萨以及大日如来与八菩萨的组合出现①相关研究见:谢继胜《川青藏交界地区藏传摩崖石刻造像与题记分析——兼论吐蕃时期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造像渊源》,载《中国藏学》2009年第1期第123—141页;刘永增《敦煌石窟八大菩萨曼荼罗图像解说(上)、(下)》,载《敦煌研究》2009年第4期第12—23页, 2009年第5期第8—17页;陈粟裕《榆林25窟一佛八菩萨图研究》,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5期第56—82页;田中公明著,刘永增译《敦煌出土胎藏大日八大菩萨像》载《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第59—67页;霍巍《青藏高原东麓吐蕃时期佛教摩崖造像的发现与研究》,载《考古学报》2011年第3期第353—384页;席琳《吐蕃禅定印毗卢遮那与八大菩萨组合图像研究》,载《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6期第41—48页;张长虹《藏东地区吐蕃时期大日如来图像研究》,载《青海民族研究》2017年第1期第14—20页。。白玉加瓦仁安石刻的发现,说明吐蕃时期的大日如来图像不仅仅为单一的胎藏大日如来,由此需要重新审视吐蕃时期的大日如来图像。

一 出自《恶趣经》的大日如来图像

(一)大日如来图像的发现

1.拉萨协山谷石刻②笔者参与“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西藏段)蕃尼古道考古调查项目时,团队成员曾前往该处石刻群进行调查。,四面普明大日如来(图1),可见三面,禅定印,桃形头光,椭圆形身光,戴三花冠,宽肩细腰,发披于肩上;饰宝珠臂钏,双脚结跏趺坐于莲座上。从其莲瓣样式等来看,年代不晚于10世纪。在协山谷还发现其他题材的石刻,根据其图像特征等,初步判断协山谷石刻的年代最早可至吐蕃时期。

图1 拉萨协山谷石刻普明大日如来像

2.石渠须巴神山第6幅石刻,简报中将其定为释迦牟尼佛像(图2)[1]。佛像刻有肉髻,颈间有三道,上身袒露,斜披帛带,胳膊饰臂钏,双手禅定印,双脚结跏趺坐,下方刻藏文题记。夏吾卡先对藏文进一步识读,并认为佛像为无量光佛[2]。从其图像特征来看为密教佛像。

图2 石渠须巴神山大日如来像

3.白玉加瓦仁安石刻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白玉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加瓦仁安吐蕃佛教摩崖石刻调查简报》(《中国藏学》待刊)。,其内容包括造像和藏文题记(图3),造像共5尊,中间主尊为佛像,周围为四身菩萨像。菩萨像着吐蕃世俗装,因后期风化严重及妆彩影响,手印及持物不明,无法辨明其具体身份。中间主尊头顶内竖高缠头外戴宝冠,双手施禅定印,双腿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其服饰当前表现为袒右红色袈裟样式,推测原始服饰有两种可能:一种为佛装,从左肩至右腰处蓝色线条的走向来看,本来应该是表现斜披帛带,涂红色彩绘后表现出红色袈裟的特征;第二种可能与周围三身菩萨的服饰相同,为吐蕃世俗装。无论哪一种服饰,从其双手禅定印来看,推测为大日如来像。同时在图像下方刻有两则藏文题记,其中第二则题记共6行,起首为梵文“灭恶趣神咒”:

图3 白玉加瓦仁安石刻普明大日如来像

1.……ba ga ba te sa du ra ga ti pa ri sha[sho]dha na ra ya……

2.……ta da ya…sho dha ne sho dha ne[bi shu]da dhe[ka ra]ma ba ra[na pi sho]dha[na]su ha…sa can…

4.敦煌藏经洞所出法藏P.T.389卷本[3],主尊与加瓦仁安造型接近。该曼荼罗共四重(图4),第一重绘主尊,外绘八辐轮,上绘八佛顶,外绘金刚墙,金刚墙外四隅绘外四供养菩萨,最外绘十六贤劫菩萨,四城门处绘四护卫菩萨,在每一尊像旁边有藏文名号和咒语题记。主尊呈菩萨形,两侧有大日如来种子字,外有一圈梵文经咒,具体内容暂无法详细辨认。 大日如来,一面,头戴宝冠,袒露上身,斜披帛带,双手禅定印,双腿结跏趺坐于莲座上。

图4 P.T.389普明大日如来曼荼罗

5.敦煌藏经洞所出No.3937卷本(图5),中间主尊为释迦如来形,绘肉髻,颈间有三道,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外圈绘戏鬘歌舞香花灯塗八菩萨,最外绘三十二尊菩萨,图像特征符合释迦牟尼佛身密曼荼罗[4]。

图5 No.3937恶趣清净曼荼罗

(二)《恶趣经》中的普明大日如来曼荼罗和释迦身密曼荼罗

吐蕃时期恶趣清净怛特罗①恶趣清净怛特罗有新旧两个译本,旧译本为8世纪中叶,寂藏等译《清净一切如来阿罗汉等正觉者的恶趣威仪光王仪轨》(简称《恶趣经》),新译本为12世纪末吉祥智、恰译师等译《清净一切如来阿罗汉等正觉者恶趣威仪光王仪轨一份》,本文研究图像为吐蕃时期,所以主要参照寂藏等所译《恶趣经》。关于新旧译本的情况,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可参照下页注。相关经典已翻译,《丹噶目录》和《旁塘目录》中皆记载有相关经文,《丹噶目录》为“nGan song thams cad yongs su sbyong ba gzi brjid kyi rgyal po brtag pa//”《净治一切恶趣 威 仪 光 王 仪 轨》[5],《旁 塘 目 录》为“nGan song thams cad yongs su sbyong ba gzi brjid kyi rgyal po brtag pa//”《净治一切恶趣威仪光王仪轨》[6]。8世纪中叶,寂藏翻译有“De bzhin gshegs pa dgra bcos pa yang dag par rdzogs pa’o sngas rgyas ngan song thams cad yongs su sbyong ba gzi brjid kyi rgyal po’i brtag ba zhes bya ba//”《清净一切如来阿罗汉等正觉者的恶趣威仪光王仪轨》(简称《恶趣经》)[7],现收录于《甘珠尔》中①对于其版本情况,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主要有田中公明《敦煌出土の悪趣清浄曼荼羅儀軌と白描図像》,载《敦煌密教と美術》,法蔵館,2000年;Tadeusz Skorupski.The Sarvadurgatiparīs odhana Tantra:Elimination of All Evil Destinies.Delhi:Motilal Banarsidass.1983.王瑞雷《敦煌、西藏西部早期恶趣清净曼荼罗图像探析》,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第5期第81—98页;贾维维《榆林第3窟壁画与文本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从经文名称来看,两则经文与寂藏所译《恶趣经》可能为同一版本,表明吐蕃时期《恶趣经》已在藏地翻译。

普明大日如来曼荼罗记载其主尊为普明大日如来,身色、手印如下:

dBus kyi phyogs su kun rig na//dung dang kun da zal’dra la//zhal bzhi pa la rdo rje yi//seng ge’i gdan la bzhugs pa dang//ting’dzin phyag rgyar ldan pa dang//rgyan rnams kun gyis brgyan par bri//”[7]173

译为:

普明大日如来中间坐,身色似白螺莲月,四面法相庄严,坐于狮子座,双手禅定印,绘饰众妙宝。

经文中描述普明大日如来身色白色,四面,双手禅定印,绘饰众妙宝可以推测为菩萨形。协山谷发现的普明大日如来为菩萨形,四面,双手禅定印,双脚结跏趺坐,与文本完全一致。

加瓦仁安的主尊敷泥施彩后身色为白色,手印也与普明大日如来一致,仅面相存在差异,普明大日如来为四面,此处仅有一面,因后期重修妆彩,不确定原始面貌是否为四面。石刻中的题记“灭恶趣神咒”与《恶趣经》有关,《恶趣经》的第一部分记载有“灭恶趣神咒”,将题记与经文进行对比,虽题记中的经咒仅能识别部分内容,但可辨识的部分基本与《恶趣经》中的经咒一致。石刻题记:

(na)mo ba ga ba te srba du rag ti pa ri sho dha na ra(dza)ya….bu dha ya ta da ya++sho dha ne sho dha ne(bi shu)da dhe++wa bar(na)++dhe su ha’,《恶趣经》:na mo bha ga ba te srba durga ti pa ri sho dha na r’dza’ya/ta tha’ga ta’ya/wa rha te so bud sha’ya/tdya tha’/wo sho ne sho dha ne/srba pa’boma sho dha ne/shud dhe bi shud dhe/srba ya’bar na bi shud dhe su’ha’//[7]171。

石刻题记以“大日如来及其眷属”结尾,石刻中的藏文题记充分说明其图像为大日如来。

敦煌藏经洞所出P.T.389号为明确的恶趣清净曼荼罗,其主尊为菩萨形,一面,双手禅定印,双腿结跏趺坐于狮子座上。普明大日如来为四面,这里只有一面,但其周围眷属满足普明大日如来曼荼罗的相关记载。目前发现的吐蕃时期胎藏大日如来皆为菩萨形,一面,双手禅定印,双腿结跏趺坐于狮子座上,一般以单尊、大日如来与二菩萨、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三种组合出现,推测普明大日如来在绘制的时候可能受到胎藏大日如来的影响,将其绘为一面,而判断具体身份则需要看周边眷属。因此,吐蕃时期的普明大日如来曼荼罗的图像存在绘制一面的情况,加瓦仁安石刻和P.T.389皆为一面的普明大日如来,加瓦仁安石刻刻四供养菩萨,P.T.389则主尊外绘八佛顶如来、四供养菩萨、十六供养菩萨等。所以,在对吐蕃时期的菩萨形大日如来图像进行研究时,要根据周围眷属情况来判断其属于胎藏大日如来还是普明大日如来。

除上述两例图像外,文献记载桑耶寺乌策大殿顶层造像为普明大日如来和其眷属,其特征为一头四面。《底吾史记》载:

dBu rdzi rnam par snang mdzad’gro pa’dul ba’i dkyil’khor du bzengs su gsol de yang rtse rgya gar lugs su//gco bo rnam par snang mdzad kun du zhal bzhi ngo do gcig’gor nyi ba’i sras byang chub sims pa brgyad//bar khang rgya nag lugs su bzhes su gsol de rgya//gtso bo rnam par snang mdzad//gyas na’das pa’i sangs rgyas mar med mdzad gyon na ma byon sangs rgyas byams//[8]

意为:

乌策大殿请求以大日如来调服众生坛城来修建……主尊大日如来为一头四面,眷属为八大菩萨。中间的大殿请求以汉地样式修建……主尊为大日如来,右侧为过去燃灯佛,左侧为未来弥勒佛。

《娘氏宗教源流》记载与《底吾史记》基本一致:

De yang sde snod gsum dang sbyar nas bzugs su gsol ba ni//sdeng khang rgya gar lugs kyi lha ni//dpal rnam par snang mdzad kun tu zhal bzhe//’khor nyi ba’i sras brkyad//dbu rtse bar khang rgya nag gi lugs la//lha tsho bo dus gsum gyi sngas rgyas//[9]

意为:

复次请求依照三藏而修建:顶层殿堂置有印度样式的神众,吉祥四面大日如来,眷属为八近侍弟子……乌孜大殿中间殿堂为汉地样式,神众主尊为三世佛。

上述文献中对桑耶寺乌策大殿佛像绘制的记载,虽不能明确表明吐蕃时期的乌策大殿一定绘制这些图像,但当前在协山谷、石渠、白玉及敦煌发现的普明大日如来图像已然说明吐蕃时期即已出现,因此不排除在乌策大殿绘制四面普明大日如来的可能性。结合图像和文献来看,普明大日如来的图像特征为:绘制出一面或四面,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周围绘其眷属。

石渠须巴神山第6幅石刻,以往有释迦牟尼佛和无量光佛两种说法,其图像特征与敦煌藏经洞所出的No.3937的主尊一致,为如来形,头顶肉髻,颈间三道,有臂钏,双手禅定印,结跏趺坐,与普明大日如来的菩萨形存在差异。释迦牟尼身密曼荼罗记载释迦如来手印为转法轮印。王瑞雷对敦煌、西藏所发现的恶趣清净曼荼罗做过研究,他认为No.3937在主尊的左肩上方有汉字书写的“卢”字,背面墨书有“卢舍那佛”,此处特意强调卢舍那佛,很可能是由于当时的敦煌华严宗盛行;而《华严经》中的教主卢舍那佛与胎藏界大日如来相融合的现象,也反映了带有藏密意味的恶趣清净怛特罗系的曼荼罗与当时汉地敦煌流行的华严、胎藏之相融[4]81-98。

经过图像和文献的对比发现,拉萨协山谷、白玉加瓦仁安、石渠须巴神山以及敦煌藏经洞所出的两幅白描曼荼罗,皆出自《恶趣经》,其图像特征与经文所载基本一致,但在绘制表现方面存在差异。五处图像的分布地点以及文献中记载桑耶寺乌策大殿顶层塑四面大日如来像,再一次证明吐蕃时期《恶趣经》系统的大日如来像同时在卫藏、川甘青交界地带以及吐蕃占领时期的敦煌流行。敦煌藏经洞所出的图像无明确纪年,其年代定为吐蕃时期,石渠洛须镇石刻和白玉加瓦仁安石刻年代为9世纪。《恶趣经》中的大日如来在图像的表现上与胎藏大日如来几近一致,区分所属系统需从周边眷属的身份来判断。

二 毗沙门天王像与文本

榆林窟第15窟发现的吐蕃样式毗沙门天王像是目前年代比较确定的天王像,其年代为中唐时期[10]。榆林窟第15窟中绘有三身天王像,皆位于前室,前室南壁绘汉式天王像(图6),东壁绘于阗样式天王像(图7),北壁绘吐蕃样式天王像(图8)。吐蕃式毗沙门天王,头戴宝冠,袒露上身,饰项饰、臂钏、手镯,下身着丝裤,游戏坐于台座上,右腿微屈,左腿下垂踩莲花上。右手持棒,左手拿吐宝兽。吐宝兽口吐宝珠,吐宝兽较长,身饰七彩宝珠。

图6 榆林窟第15窟前室南壁汉式毗沙门天王像

图7 榆林窟第15窟前室东壁于阗式毗沙门天王像

图8 榆林窟第15窟前室北壁吐蕃式毗沙门天王像

对于其定名,金维诺先生根据《金统二年壁画表录》中所描述的“库藏神”的名称及形象:

第二,阿啰摩罗,唐言库藏神,肉色/丹红,压録(绿)花,珠(朱)袈沙(裟)。合慢珠(朱)。白罗郡(裙),压/録(绿)花、朱花,郡(裙)带白,头索白,老鼠/深紫,身上怗(贴)宝。[11]

认为表录中的库藏神与榆林窟第15窟的吐蕃天王像一致,这里的“阿啰摩罗”为毗沙门天王的梵语“Vaisravana”,因此库藏神即为毗沙门天王,谢继胜先生同持此观点[12]。这里的金统二年为881年,由此说明吐蕃样式的毗沙门天王像在9世纪末期继续在敦煌流传。

目前公布的材料中除榆林窟第15窟外,在吐蕃本土还发现有三例与其造型完全一致的毗沙门天王像。

1.拉萨大昭寺1例(图9)。 位于大昭寺二层殿,头戴宝冠,身肉色(丹红),上身袒露,戴臂钏、项饰等,左手握的吐宝兽,口吐宝珠,吐宝兽身体较长,为黄色身体上贴宝珠,右手持棒。坐于狮子座上,后背绘椭圆形靠背,两头饰宝珠。从靠背式样来看,应该晚不到11世纪。在玉树勒巴沟沟口古秀泽玛石刻“说法图”中发现有同类型靠背,其年代为9世纪[13]。这种样式的靠背为典型的波罗样式,流行于印度9—11世纪的白哈尔地区,在国外博物馆收藏有部分该类型的造像,目前在西藏发现的仅有两处。11世纪以后的西藏佛教艺术中未发现完全一致的靠背样式,在艾旺寺中殿残存的壁画中也有绘制靠背的样式,但其形制已发生变化,为卷草纹样,并于西夏时期演变为简化的式样[13]63-94。因此,大昭寺二层殿壁画的主尊身后所绘制的靠背样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据此,笔者倾向于将其年代定为吐蕃时期[14]。

图9 拉萨大昭寺二层殿毗沙门天王像

2.拉萨协山谷1例(图10),游戏坐,头戴三叶宝冠,上身袒露,戴项饰,右手上举持棒,左手握吐宝兽,口吐宝珠,身体较长,置于毗沙门天王左腿上,尾巴垂至地面。

图10 拉萨协山谷毗沙门天王像

3.石渠洛须镇1例(图11),原简报中未对其身份进行辨识[1]3-15,经对图像仔细辨别,石刻属于毗沙门天王像。天王像坐于狮子上,头戴宝冠,上身袒露,右手持棒(简报中认为持物为剑),左手握身体较长的吐宝兽,口吐宝珠。从图像特征和凿刻技法来看,年代与协山谷发现的毗沙门天王像接近。

图11 石渠洛须镇毗沙门天王像

石渠洛须镇和拉萨协山谷发现的毗沙门天王像图像特征及凿刻技法一致,其年代接近。对于其年代的判定,根据周围图像以及毗沙门天王像出现的时间来看其上限为8世纪末。

当前发现的11世纪以后的毗沙门天王像,共有三种组合:单尊毗沙门天王像,四大天王中的毗沙门天王像,毗沙门天王与八大马主像。不同毗沙门天王像组合与教派又紧密联系,与吐蕃时期的毗沙门天王相区别的特征为身着铠甲,左手所握吐宝兽由长条形演变为圆形身体的吐宝鼠,可能存在种属的差异。因此,推测吐蕃时期的毗沙门天王像样式在11世纪以后并未流传且出现了新的样式,据此可以将其年代下限定为10世纪末。石渠洛须镇和拉萨协山谷发现的毗沙门天王像的年代可以断为9世纪左右。

这四处毗沙门天王像的总体特征为:天王,袒露上身,下身着裤,饰臂钏、项饰等,右手持棒,左手握吐宝兽,吐宝兽身体较长,饰有宝珠,毗沙门天王或坐于狮子座或坐在狮子上。在《恶趣经》中包含有四天王曼荼罗,记载了四大天王的方位,并详细描述了毗沙门天王的持物、身色等:

de yi gyon gyi phyogs su ni//rnam thos bu dge’i lag pa na//be con ne’u le thogs pa dang//rin chen rgyan gyin brgyan pa dang/sbom zhing seng ge’i gdan la bzhugs//gser mdog gzi can ldan par bri//mkhas pas bum bzang la sogs//rin chen cu bo’bab pe bri//mdun du yul’khor srung nyid ni//pi bang len pa bar mtson pa dang//mdzes shing kha dog ljang khu ste//rgyan rnams kun gyis brgyan pa bri//gyas phyogs dpa’bo lus’phags po//ral gri lag na thogs pa bri//nub phyogs su ni mig mi bzang//rdo rje zhags pa ’dzin pa’i mchog//sbrul mgo bdun gyis bskor ba la//mig kyang dmar zhing shin tu’bar//sgo yi phyogs ni thams cad du//sgo ba rnam cad du//sgo ba rnams kyang de bzhin no//de nas//rdo rje’i phyog rgya zhes bya bas//[7]208-209

大意为:

金刚手中间坐,在其左侧方向为毗沙门天王,双手分持棒和吐宝兽,吐宝兽身饰宝珠,毗沙门天王坐于雄狮上,身色金色,装饰如意宝,守护国土。

《恶趣经》中对毗沙门天王像的记载与吐蕃发现的图像完全一致,而且这四处石刻分布在今拉萨、石渠以及敦煌,其传播路线也较明确,但其是从敦煌传至吐蕃还是从吐蕃传至敦煌,目前未发现明确的文献来说明这一问题。

当前在敦煌仅发现榆林窟第15窟一例吐蕃毗沙门天王像,其与于阗毗沙门天王像和汉式天王像皆具特征,三者存在明显差异。如果说吐蕃毗沙门天王像最早出现于敦煌,然后经由唐蕃古道传至拉萨,那么在敦煌应该有更多的吐蕃样式天王像,但目前公布的材料还是以于阗样式和汉式天王像占多数。当前发现的四例天王像,除榆林窟第15窟的年代相对明确外,其他三例的年代为笼统的9世纪左右,石刻未发现明确的纪年题记,其先后顺序不是很明确,不能准确地说明敦煌、拉萨的互相影响关系。

文献中有吐蕃时期“四天王”的相关记载,如《韦协》:“一日堪布端坐在华盖之下,向侍寝官囊钦森果·拉隆措协年列以铜镜占‘四大天王’之卜。”[15]另外还记载桑耶寺修建时,工匠梦到四天王以四泥婆罗人的形象出现:“当晚,泥婆罗‘恰堪’梦见是来自泥婆罗的四人,披着金盔甲,把木轮树立于塔中……传此四人乃系由四大天王幻显,故后来又塑天王之像置于佛塔的宝瓶之内。寺院周围则由黑色围墙所绕,四面开有四道门,修筑有四处‘下马台’。”[15]18根据《韦协》记载说明吐蕃时期四天王曼荼罗已出现,其功能有守卫护持等。

虽然《韦协》以及《恶趣经》的四天王曼荼罗中突出了四天王像,但是当前所见的吐蕃天王图像主要为单尊毗沙门天王像。四天王曼荼罗中对毗沙门天王的造像仪轨描述尤为详细,从侧面说明了图像和文本的传播并非同步,图像中着重表现毗沙门天王单尊,在文本中则作为四天王的组合中的一员而已。

在敦煌藏经洞也发现有藏文四天王供养仪轨,如P.T.197四天王等之食子回向祈请文rGyal chen sogs kyi gtor bsdo dang spyan’dren//[16]、P.T.528多闻子供养仪轨密咒等rGyal po rnam thos sras kyi sbyan’dren mchod’bul sogs//、P.T.529四 天王供养仪轨rGyal po chen po bzhi’i mchod pa//、P.T.531多闻子供养rNam thos sras kyi cho ga//[17]。这几则文本中毗沙门天王是作为组合出现来表现其功能的,说明吐蕃毗沙门天王相关供养仪轨在敦煌已流传。

《恶趣经》本身翻译于吐蕃本土,与四天王曼荼罗记载完全一致的毗沙门天王像在拉萨以及石渠皆有发现,其图像特征与于阗毗沙门天王像和汉式毗沙门天王像存在著显著差异,因此吐蕃样式的毗沙门天王像也有可能为吐蕃本土绘制的。目前未发现明确的文献记载敦煌与吐蕃所出现的同类题材的互相影响关系,但是从当前在川青藏交界地带发现的吐蕃时期佛教石刻来看,玉树所发现的图像表现出了敦煌与吐蕃本土艺术的融合,芒康、察雅等地发现的题材则基本为吐蕃时期所信奉的与大日如来相关的题材。从地理交通来看,玉树是从唐蕃古道进入吐蕃腹心地带的重要一环,在玉树发现的吐蕃时期佛教艺术表现出吐蕃和敦煌佛教艺术的交融,因此,在讨论敦煌和吐蕃佛教艺术的关系时,需要结合不同题材来综合考虑,二者并非单一的谁影响谁,而是互相影响的。

三 结语

《恶趣经》中的曼荼罗有作为超度仪式的坛城来使用的记载,《韦协》载赤松德赞以后的超度仪式以《恶趣经》中的普明大日如来坛城为准:

此后,修善超度仪式皆依据《净治恶趣密续》之义理,以‘普明大日如来’和‘顶髻忿怒九明王’之坛城仪轨为准,配之《经藏》义理来举行。自那时以来,修善超度仪式皆按佛法行之。[16]31

法藏敦煌藏文文献P.T.37号、P.T.239号的藏文写本中有《开示净治恶趣坛城四门》,记载了开示净治恶趣坛城四门,以及每一门处的佛、菩萨等。其使用方式为:在每一门处供奉贡品,并按经典制作诸圣者能净治恶趣的坛城,供奉者发菩提心,使亡者二障净化,二大资粮圆满,获得佛位[18]。吐蕃本土和蕃占时期的敦煌皆有绘制或制作《恶趣经》中的曼荼罗作为超度仪式的坛城来使用的记载,说明两地对《恶趣经》的使用功能也是一致的。

8世纪中叶,《恶趣经》在吐蕃本土翻译,拉萨协山谷普明大日如来、毗沙门天王,石渠须巴神山大日如来与洛须镇毗沙门天王,白玉发现的普明大日如来与四供养菩萨以及文献中记载桑耶寺乌策大殿顶层塑四面大日如来像,皆说明吐蕃时期《恶趣经》中的部分曼荼罗的尊神已被绘制。以往的观点认为川青藏交界地带的大日如来像为胎藏大日如来。《恶趣经》系统的大日如来的发现,对于认识和理解吐蕃时期的大日如来信仰带来了新的思考。

猜你喜欢

天王吐蕃沙门
天王退役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沙门菌噬菌体溶菌酶LysSHWT1的制备及抑菌活性分析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Redefining Tour-guiding Interpreting:A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吐蕃相论恐热降唐考
西夏及其周边吐蕃语地名考释举隅
2013-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流行特征
《弟吴宗教源流》(吐蕃史)译注(二)
“费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