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学习目标的分层渐进探索
2022-12-06陈逖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三中学
陈逖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三中学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给一线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挑战。以前的教学,笔者都是先学生而学习,然后带着学生一起探索,在课堂上去体验、发现、生成。那么,现在应怎样带着学生基于新课标去学习“信息科技”呢?笔者认为,学习知识技能不是唯一的目的,学了能干什么、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怎样回馈社会等应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但是,教学中依然会面临学生计算机操作技术、数字素养的基础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需求不同等问题,因此,基于分层教学探索相应的学习目标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通过对专家报告的学习,结合个人教学反思与探索,绘制了一个学习目标分层渐进模型(如右图),探讨如何确立贴合不同层次学生或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渐进的学习目标。
● 第一层次:“能用”是信息科技学习的需求起点
技术能干什么?学习技术有什么用?这些都是涉及学习的基本需求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很难认可这门课。因此,能用,当是信息科技课程入门学习的需求起点。
通过观察可知,学生“学而不能”的原因较多,如有些学生因为“怕弄坏了”,在课堂上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尝试,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就针对这种情况,先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把数字设备、网络当做工具,能有“一切皆可为我所用”的认知。这样,即使今天所学的知识技能很快过时了也没关系,以后只要是有需要,不管什么新技能,他们都能快速上手,这也就是所要培养的适应力。
例如,两年前笔者在家搞装修时,发现装修公司出的设计图是程式化的,没有照顾客户的需求。因此,笔者尝试用草图大师设计了3D效果图,虽然笔者只学会用线条等简单的方式来画图,可还是把卧室、厨房都设计了出来,尤其橱柜隔断等实用规划都是按照实际需求设计的。设计师据此完善了装修方案,最终皆大欢喜。
笔者希望学生能像自己一样,当有需要时,不论什么数字工具,都敢于尝试,不怕慢,不怕笨,不怕犯错。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都在这个层面上践行,但当新课标出来时才发现,这只是初级层次,仅有适应力还不够,还需要胜任力。
我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知道人要更好地生存发展需要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但进入信息社会以后,又面临着一个突出问题:人类怎样驾驭机器?在新课程培训时,熊璋教授提出:“人也要与机器和谐共处。”笔者对此的理解是,人类需要了解机器,不仅要让它为人类服务,还要更好地使用它。
● 第二层次:“会用”是信息科技学习能力形成的体现
笔者认为,只有会用,学生在信息科技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形成能力,并利用科技去解决问题。观察大多数的科技产品,其设计初衷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信息科技的课堂如果能让学生带着实际需求去学习,有学以致用的目标,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支持,那么学生就能真正学会。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说明学习目的如何从能用达到会用的层次。
在编程、人工智能进入初中教材之后,虽然参加了通识培训,但因为培训内容涉及面较宽,笔者并没有弄明白初中生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后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一个线上编程培训,虽然明白了编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自己也根据能力和需求选择了最低的应用层次,但在做课程小练习时发现,练习并非针对自己的需求而设置,做完了却没有留下一点印象。学完了笔者才明白,想要学以致用地“会用”非常难!
直到今年参加优质课比赛,因为比赛课题中有Python,笔者才不得不硬着头皮打开课本,从头看起,这才发现要教的内容与自己学的比起来,其实很浅显,但要进行教学设计必须把其中的原理吃透,有疑难问题就上网搜,或者到网络中请教各位大神,再翻翻自己那时的学习笔记,总算把要讲的内容弄明白了。因为参与了比赛,笔者才真正“会用”了。
新课标提倡的项目式教学,就是提倡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真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项目式学习目标时要能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近,能有助于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网络拓扑结构时,笔者让学生观察计算机室的设施,尝试画出线路图,再判断其属于哪种拓扑结构;在学习WPS文字时,将校刊文章作为素材,让学生做实习编辑,尝试简单的排版操作;在学习网络搜索时,针对“以图搜图查找法”,给学生提供的图片是适合他们看的电影剧照,以此引发他们的兴趣,在查清了电影名字、简介之后,则建议他们在线观影等。
可见,要让学生做信息时代的主人,需要使其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有意识地运用数字工具解决问题,在反思和优化中“会用”,这才是所要培养的胜任力。
● 第三层次:“善用”是信息科技学习的核心素养表现
我们的生活因科技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教学却还在走封闭循环的老路,学习与应用分离,不能善用学习,学生的核心素养零散而脆弱。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字素养,要让学生不仅敢于尝试,探究一切新方法、新模式,运用信息科技去支持学习,还要选择恰当的学习路径,利用信息科技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习更高效。而且,学习不仅发生在信息科技课堂上,还应该发生在其他课堂上,实现跨学科学习。善用学习的信息科技才能彰显课程的价值,
为此,笔者探索在信息科技学习某个阶段完成之后,如何让学生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进而运用所学去服务社会。这是具有一定深度、广度的“善用”方向。
例如,课堂上学习了社交软件,学生课下就可以用微信拍照,利用它提取文字的功能,将作文的手写稿转成电子版提高输入效率,通过邮箱给校刊投稿。
又如,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时,容易遇到两大问题:电信诈骗和网络成瘾。在学习了网络安全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之后,学生可以向家里人,尤其是老人做科普宣传,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信息社会共建,也是一种自我教育。
再如,在乘坐电梯时,秉承不浪费公共资源的原则,应该有一个预判,准备使用的电梯,应是最有可能停在自己所处楼层的那部,而不是把所有的电梯按钮都摁下;使用完共享单车,尽量放到方便别人使用的地方,或者按照规定放在停车区,而不是一停了之。
总之,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需从基础教育起步,让学生的学习目标能与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一致,不负新课程要求。
苍山点题
无论是“信息技术”课程,还是“信息科技”课程,都要面对素养培养的目标,这其实是面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与数字素养的学习目标的问题。为此,一线教师一直在不懈努力,从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到教研活动,从教学设计、学习组织到教学反思等,无一不是在寻找更好的课程内容与形式,包括学生学习动机、动力和应用等更丰富的研究。本期解码,我们从第一篇用案例辅助学生的学习,撬动计算思维的形成,到第二篇专业学习与教学反思寻找学习目标的分层渐进路径,带给大家现场感十足的一线努力与一线成果。
第一篇文章,作为一个比较系统的图形化编程的课题研究,借用“杠杆”的比喻去撬动计算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一方面,案例教学为小学生计算思维形成提供的“作用力”,包括以“吸引力”调动小学生学习算法与编程的积极性、以“驱动力”发挥学生学习算法与编程的主观能动性、以“创新力”可持续推进学生的计算思维发展等;另一方面,以案例教学构建小学生计算思维形成的“动力”机制,包括在案例教学准备中需要建立撬动计算思维形成的“支点”、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分析、讨论、探究等深化问题解决来构成计算思维“动力臂”、在案例教学中用点评、总结、评价学习的过程与结果,缩短计算思维形成的“阻力臂”等。文中不少内容应是很多一线教师都在努力探索的,作者用杠杆的比喻分析案例的作用,别开生面,有利于我们定位案例应用的形式、内容与目标。
第二篇文章,是作者在义教课标培训学习中对课标组专家们的观点进行了很好的学习、消化与吸收,并且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与生活体验,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渐进式梳理。其确立的学习目标主要为:第一层次,“能用”是信息科技学习的需求起点;第二层次,“会用”是信息科技学习能力形成的体现;第三层次,“善用”是信息科技学习的核心素养表现。与作者一样,我们从中能深切体会到义教信息科技新课标带来的挑战,当然,更多的是课程发展的机遇。我们需要立足生活与社会,以循序渐进的学习,让课程更加有用,让学生学以致用,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服务社会,这也是课程未来的责任。
老师们,信息科技的教学研究是持续不断的,期待您的观点与经验的分享,让课程的发展更符合新时代的价值取向与精神风貌是我们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