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现状与促进策略
2022-12-06梁宇佳
梁宇佳
(南宁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传统的培训手段和模式。”[1]在“互联网+”时代中,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使得各个行业有了多样化发展的可能性,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出现了微课堂、慕课、钉钉等新课程概念,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学校采取了线上教学的模式,以此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钉钉、腾讯会议等应用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教师培训也是如此。职后培训与互联网的融合使教师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学习资源,使得学习更加全面化、形象化。因此,教师职后培训需要联系社会发展的趋势,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及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良特性,让教师培训或学习变得更为直观化、可视化,以促进幼儿教师各个方面专业技能的提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们以南宁市内的6所幼儿园内的113名教师作为问卷调查和访谈的主要研究对象,这6所幼儿园各具其特点,包含3所规模较大的公办区级示范园、1所公办市级示范园以及2所民办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小区内幼儿园。所调查的教师当中有88%的教师为大学本科毕业,14.5%的教师具有3—5年教龄,1.8%的教师具有5—10年教龄,接受调查的教师具有一定的从教经验。为了全面了解各个幼儿园开展“互联网+”职后培训的现状,本次研究还以幼儿园园长及培训负责人、幼儿园管理层人员作为研究访谈对象。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研究分析。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对目前南宁市内幼儿园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职后培训活动以及实施的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并在6所幼儿园内随机挑选7名填写问卷的幼儿园园长或教师进行访谈。
二、“互联网+”背景下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现状
(一)教师缺乏自主权,参加培训缺乏积极性
通过表1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幼儿教师只是在空闲时间参加培训,并没有将培训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互联网+”形式的职后培训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实现培训时空自由,突破传统培训模式。但这也折射出一个问题,在没有领导监督的情况下,幼儿教师参加培训的随意性就会增加,部分教师还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不重视培训,缺乏积极性。其缺乏积极性又表现为:参加培训时积极性欠缺;培训过程中参与积极性不高。
表1 关于教师参加培训时的态度表现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教师在参加线上培训时,会出现教师发言过少,交流深度不够等表现。在交流环节中,主动提问或者回答问题的教师人数较少,并且有些教师回答的内容较为空洞、泛化,只是寥寥几句带过,并没有针对性地回答到点上,有一种应付了事的心理。培训过程中出现流于形式、发言少、交流深度不够这些情况,可见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意识不强,在培训中缺乏自主权,教师个人对幼教专业缺乏认知都是影响教师培训积极性不高的 因素。
(二)教师参加培训目的不明确,存在盲目学习的情况
由表2可见,在关于教师对“互联网+”职后培训的了解程度上,只有31.86%的教师了解“互联网+”职后培训,58.41%的教师一般了解,仍有9.73%的教师对“互联网+”职后培训处于不了解的状态。可见,大多数教师对“互联网+”职后培训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仍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在访谈中,部分教师对于“互联网+”职后培训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非常感兴趣的,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也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基于互联网开展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通过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幼儿园给幼儿教师设置一定的考核分数,只要在培训结束时能够达到考核的标准即可,对教师线上培训过程中的表现很少给予评价与监督,使得教师参加培训没有明确的目的。线上培训能够给教师带来怎样的帮助,帮助的程度如何,这些工作在当前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还属于缺失状态,从而导致幼儿教师只是为了获取分数而盲目学习,学习没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对教师而言,只是完成一项任务而已。
表2 教师对“互联网+”职后培训的了解程度
(三)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存在一心二用的现状
由表3可见,在参加互联网职后培训时教师的行为表现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认真对待培训的,这类教师能够认清职后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对于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作用;另一种是不认真对待培训的,包括叫他人帮忙参加培训、挂机做别的事情等,这实则是应付了事,认为网上培训只要完成签到打卡任务即可,教师自身并未参与其中,对于培训内容以及学习收获不予以重视,导致教师成长过慢,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表3 关于教师参加培训时的行为表现
利用“互联网+”开展的培训形式多样,比如直播课程、慕课学习等。不管是直播还是慕课培训,由于时空自由都很难掌握教师在参加培训时的动态。正是因为实效性不强,许多教师在参加培训时就一心二用,一边用电子设备登录,看似在学习,实则在做别的事情,这样的碎片化学习是很难收获到东西的,真正的网络培训是要防止假学、赶学的现象,要引导教学真正“入脑入心”,高质量地完成每一次网络培训。受调查的教师中,40.79%的教师会在参加互联网培训时挂机去做别的事情,存在一心二用的情况,由此表明,这部分教师对于“互联网+”职后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
(四)培训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
通过访谈了解到,幼儿园对于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考核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许多培训只注重后期考核的成绩,对于幼儿教师在培训中是否真正掌握到重点,以及幼儿教师自身的反思并没有列入考核的重点。在线上培训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较为被动,对于幼儿教师参加培训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变化,线上培训是否真正能够帮助到教师,帮助的程度如何,这些反馈在当前幼儿园培训中仍然处于缺失状态,幼儿园及相关教育部门不够重视。在线上培训评价中,教师缺乏自主权,评价方式多为他人评价甚至没有评价,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缺失,导致教师线上培训参与度不高,久而久之,教师对于职后培训会越加不重视,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的职后培训工作只是表面形式,不愿深入了解与体验。
(五)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根据幼儿教师问卷填写的情况,将培训课程内容划分为表4所示的五部分内容。由数据可看出,大多数培训以专业知识、教师职业道德、五大领域课程设计、幼儿一日活动设计等为主题。培训内容以知识为主,忽视了幼儿教师的技能培训。[2]且教师参加的培训基本上是以大班式培训(全园性培训)为主,针对性培训较少,大多数的培训内容由管理层人员或培训讲师决定,教师没有选择权。在访谈中了解到,不同教龄、不同年龄阶段的主配班老师、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对于培训内容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但是在现实的线上培训中,教师接受到的培训仍以灌输性知识为主,教师缺乏选择培训内容的自主权。培训者更多是以自身的经验以及现有资源来确定培训内容,较少考虑到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培训的针对性不强。[3]
表4 幼儿教师参加的职后培训课程内容
三、“互联网+”背景下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促进策略
(一)创新“互联网+”职后培训形式,增强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培训形式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资源本身具有灵活性,幼儿园及相关培训部门可以根据互联网的特性,创新职后培训的形式,让培训更加有趣味性,比如在“互联网+”职后培训过程中,可以利用当地、本园的现有资源,让幼儿教师能够参与到实践中,亲自去实践,从而达到强化培训的效果。要逐渐消除以灌输性知识为主的培训形式,增加培训的氛围感,尤其是针对较为年轻的教师群体,太过固化的培训形式不足以吸引教师的兴趣。因此,要增加培训的趣味性、创新性,让幼儿教师能够在生动、活泼的培训过程中收获更多知识。
(二)加强幼儿教师思想引导,帮助教师明确培训目的
幼儿教师参加职后培训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职后培训是一项需要长期完成的工作,幼儿园可以将职后培训与思想引导相结合,加强对幼儿教师的思想引导,让幼儿教师认识到职后培训的重要性,使教师能够真正明确参加职后培训的目的是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素养,从而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渐消除教师得过且过的心理以及盲目学习的现象。
(三)增加教师分享、反馈环节,减少假学现象发生
“互联网+”职后培训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各式各样的网络课程、网络培训,相对于传统的讲座式培训,网络培训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包括时空限制。[4]因此,幼儿园很难掌握到教师在参加培训时的动态。为了增强网络职后培训的实效性,可以增加培训时或培训后幼儿教师分享、反馈的环节,以此提高教师的参与感。针对每一期的培训,教师应提交相应的心得体会或完成与培训相关的主题测试,也可以此作为考核的基本形式之一。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减少教师挂机而无心参加线上培训的现象,减少假学、一心二用现象的发生,让教师能够在培训中真正收获到知识,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
(四)建立完善的“互联网+”职后培训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线上培训的考核评价,幼儿园既要有关于教师出勤、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的评价目标,也要有教师培训学习时态度及行为表现的评价目标。除此之外,要注意客观评价与教师内在自我评价相结合,增加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缓解教师被动接受培训的现状。此外,要充分运用最终评价结果,把日常培训中的考核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以此提升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并增强教师学习的动力。
(五)重视幼儿园教师“互联网+”职后培训需求,合理选择职后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需求也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之一。通过访谈了解到,对于培训内容的选择,幼儿教师没有太多的参与权,大多是由幼儿园或培训负责人所决定。这个问题也是导致培训达不到效果、幼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个现象,幼儿园及相关培训部门更应该根据幼儿园教师的已有经验及实际情况去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定期收集幼儿园教师关于培训内容的需求并及时分析,根据幼儿园教师的需求出发,培训者必须将教师视为培训的参与者与建构者[5], 将幼儿教师视为培训主体,从而设计出富有针对性的职后培训内容。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培训,更应该设计出有趣味性、目的性的培训内容激发幼儿教师培训的积极性。
四、结语
不同的发展时期,学前教育领域对幼儿教师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而在“互联网+”普及及应用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也成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因此,幼儿园要重视对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帮助教师提升各方面的素养,除此之外,也要不断完善培训中的考核及评价制度,保证每次培训的有效性。幼儿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及热爱程度,积极参加教师的职后培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在职后培训过程中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从而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