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贴敷结合艾灸护理对髋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影响

2022-12-06杨丽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周径髋部艾灸

杨丽娜

(江西省南城县中医院门诊部,江西 抚州 3447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髋部骨折最为常见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钙化程度降低、单位骨量减少会导致骨强度降低[1],老年人成为髋部骨折的主要受累群体,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医疗系统带来了较大的负担。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方式,肢体肿胀是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骨折局部内出血、血液循环障碍等均会造成肢体不同程度的肿胀,手术创伤可引起局部的炎症及术中血清蛋白的丢失,是加重机体肿胀的重要原因[2]。预防术后肢体肿胀,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至关重要,许多学者已经在这个领域分别针对治疗和护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方案。本次研究观察了中药贴敷结合艾灸护理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肢体肿胀程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江西省南城县中医院收治的66例髋部骨折患者选作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左侧16例,右侧17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36.72±15.29)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97±2.15)kg/m2;平均受伤时间(9.32±4.03)d。观察组33例,男性17例,女性 16例;左侧15例,右侧18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35.54±14.6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3.16±2.07)kg/m2;平均受伤时间(9.61±3.86)d。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综合患者的检查结果及身体状况评价,符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适应证;(2)患者年龄18~70 岁;(3)患者的病例资料完整;(4)患者意识清醒,能够自觉配合治疗;(5)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肢重度以上静脉曲张或经超声检查存在肌间静脉血栓或深静脉栓塞者;(2)合并类风湿关节炎者;(3)合并其他免疫系统疾病者;(4)术前患有严重贫血、肝肾功能不全者;(5)孕妇。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术后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对症护理,包括饮食指导、运动康复、心理辅导等。(1)病房护理:患者术后静卧,患肢抬高30°,使用下肢垫、硬质枕头、气垫床来预防下肢肿胀以及压力性损伤的发生[3];(2)饮食指导:术后第1周食用消肿利水、活血祛瘀的食物,术后第2周食用补脾益胃、补益气血的食物,每日进水量不少于1500 mL;(3)运动康复:对患者目前运动能力进行正确评估,在责任护士辅助下进行被动运动训练:每天适量进行直腿抬高运动、股四头肌舒缩运动、踝泵运动等;(4)心理辅导:积极与患者交流,引导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维持情绪稳定。护理实施7 d。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中药贴敷结合艾灸护理。(1)消肿止痛膏贴敷:中药方包括大黄、升麻、姜黄、栀子、白及、三七、桃仁、乳香、没药、红花、甘草、冰片[2],用浓度为75%的酒精将上述药粉和成膏状,制成1.5 cm×1.5 cm×0.3 cm的膏饼。护理人员先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干燥后用敷贴将膏饼固定在相应部位,用手轻轻按压以疏通经络,有助于药物发挥作用。每日贴敷4 h,取下膏饼后用温水清洁皮肤。(2)穴位艾灸法:取双侧血海穴、中渎穴、地机穴、太冲穴,使用艾条离患者皮肤1.5~3 cm顺时针转动行回旋灸,每次15 min,每日1次,无间断。护理实施7 d。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显效:患肢肿胀完全消退,患侧与健侧的周径完全相同,或大腿的周径缩小3 cm以上,或皮纹出现,但无张力性水泡;有效:大腿的周径缩小1.5~3 cm以下;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术后肢体肿胀程度 术后当天用手术标志笔标出患侧及健侧测量的部位,2组均于术后当天开始在患肢最肿胀处测量肢体的周径,同时在健侧肢体的同一水平面测量肢体的周径。此后,每天定时用皮尺通过标记点分别测量患肢与健肢的周径。二者之差即为肿胀度(cm)。每天定时定点测量并记录,连续7 d,分别记录术后1、3、7 d的数据。

1.4.3 疼痛评分 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于术后1、3、7 d评估疼痛评分,总分10分,分值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重。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0.90%(30/33),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肢体肿胀程度 2组患者术后1 d的肿胀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无统计学意义后,2组的肿胀度均有所缓解,且观察组的肿胀度要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肢体肿胀程度比较

2.3 疼痛评分 2组患者术后1 h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的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评分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肢体肿胀是骨折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与骨折后局部内出血、血液循环障碍有关,也有研究[4,5]表明,手术引起的全身性应激反应才是术后肢体肿胀最主要的原因,其机制包括全身或局部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缺血等。骨折术后出现肢体肿胀不但影响患者早期下地进行功能活动,而且可压迫细静脉,增加了血流的阻力,导致血流速度减慢,甚至流停止,从而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增加患者的痛苦[6]。因此,给予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

本次研究发现,采取了中药贴敷联合艾灸护理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表明中药贴敷联合艾灸护理具有非常显著的消肿止痛的作用[7]。贴敷所用的药物均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效果,贴敷的穴位选取血海穴以运化脾血,中渎穴梳理水湿,地机穴渗散脾土水湿,太冲穴燥湿运水,血海穴为治疗血瘀证的常用经穴,中渚穴与太冲穴主四肢浮肿,地机穴主治急症与痛证,对以上4穴施以回旋灸与消肿止痛膏贴敷可取得温通、消肿、镇痛的效果[8,9]。回旋灸为悬起灸的一种,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于特定部位上方进行回旋运动,给予患者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适用于病损表浅而面积大者,水肿为皮之水肿,病位较浅表,故选用回旋灸[10]。这些都是观察组患者消肿止痛作用更为明显的原因。

然而,本次研究观察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是通过人工测量的方式来比较,且测量位置受主观因素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误差,不过整体的研究方案受到的影响不大,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中药贴敷联合艾灸护理法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肿胀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周径髋部艾灸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营养支持下加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