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2022-12-06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泻心汤流性食管炎

刘 丹

(大连市旅顺口区中医医院综合内科,辽宁 大连 116041)

目前,随着人们饮食不规律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出现,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好发于老年人群,表现为食管黏膜炎性病变,临床症状为胃脘痛、反酸、烧灼感等,治疗难度较高,且易复发,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降低了其生活质量[1,2]。临床西医治疗本病多以保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抑酸为主[3,4]。经治疗,可迅速减轻患者的症状,疗效明显。但本病为慢性疾病,故治疗周期较长,需长期服药,而西药长期疗效不佳,复发率较高。翻阅古籍,中医无RE病名,但结合其特征,可归属于“食管瘅”范畴[5]。患者平素脾胃虚弱,复因饮食不节,导致胃失和降,脾寒失于健运,水谷精微阻滞中焦,日久郁而化热,寒热错杂,出现胃部灼热、反酸、恶心等症状。治疗应以和胃健脾、平调寒热为主要治则[6,7]。半夏泻心汤为辛开苦降法的经典方剂,主治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可辛开苦降、平调寒热,治疗寒热错杂证。笔者观察了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RE的临床效果,发现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1月于大连市旅顺口区中医医院诊治的68例寒热错杂型R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9.31±8.9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2年,平均病程(7.46±2.85)年。治疗组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48.63±9.42)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4年,平均病程(8.56±3.27)年。2组患者各项基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中、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8]和《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9]。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30~70岁;中医辨证属寒热错杂证;自愿参与试验。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未遵医嘱服药者;有认知障碍、精神疾病者;近期接受相关药物治疗者;对试验应用药物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2组均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口服,每日1次,1次20 mg。治疗组加服半夏泻心汤,药物组成为法半夏10 g,黄连6 g,黄芩10 g,干姜10 g,甘草6 g,人参10 g,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100 mL,分早晚温服。疗程均为3个月。

1.5 观察指标 评估胃脘痛、胃灼热、反酸等中医证候积分,每项共0~6分,症状严重程度与积分呈正比。清晨,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分离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评判临床疗效。临床治愈:无胃脘痛、嗳气、反酸等症状,积分减少≥95%,胃镜下糜烂的食管黏膜愈合;显效:偶有反酸、胃脘痛,持续时间较短,其他症状消失,70%≤积分减少<95%,胃镜下糜烂的食管黏膜愈合超过70%;有效:反酸、胃脘痛等症状明显减轻,30%≤积分减少<70%,胃镜下糜烂的食管黏膜愈合超过50%;无效:症状及胃镜下食管黏膜无改善,积分减少<30%,甚者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2组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2 胃肠激素水平 治疗后,2组MTL、GAS水平均较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升更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对比

2.3 临床疗效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47%(26/34),治疗组临床疗效更佳(P<0.05)。见表3。

表3 2组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RE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其发病机制较复杂,多因食管对酸的清除能力及防御机制减弱所诱发。从中医角度分析,本病病位在食管,多因劳累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胃失于和降,脾寒失于运化,津液积聚,易生湿邪,阻滞中焦,复因郁滞日久,火热内生,以致寒热错杂,发为寒热错杂证[11]。治时宜畅气机、健脾胃、调寒热。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方中君药为半夏,可降逆、止呕、燥湿、消痞,药理研究[12]证实其可有效抗溃疡、镇吐、抗炎。黄连、干姜、黄芩为臣药,合用以清热除痞、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其中黄连清热效果较好,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成分中的黄连碱可抑制炎性反应,其成分中的小檗碱可抑制胃酸的过度分泌,从而减轻黏膜溃疡[13]。干姜的功效为温中散寒,药理上能够抗溃疡,且姜烯酮混合姜酮后可发挥镇吐的作用[14]。黄芩清热燥湿之力较强,现代研究[15]发现黄芩水煎剂可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抗炎的效果,还能调节免疫功能。方中佐药为人参、大枣,以补气健脾、扶固正气,且2药中的有效成分作用于人体后均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使药甘草可和胃健脾、缓正气,还能抑制溃疡。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具有平调寒热、健脾除痞、和胃降逆之效,可调节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脘痛、灼热、反酸等症状,可有效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令人满意。

猜你喜欢

泻心汤流性食管炎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浅析半夏泻心汤古今应用
不同剂量配伍的三黄泻心汤总蒽醌含量比较研究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半夏泻心汤治疗丘疹举隅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