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2022-12-06杜娜娜赵玉平
杜娜娜,赵玉平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信阳 464137)
河南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分别于2017、2018、2019年下发了河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在方案中明确指出试点的目标为: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培养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形成和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1〕
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是让学生通过医学基础课程、电工电子、医疗器械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对常见医疗器械进行维护维修、质量控制、零配件管理等。而医院医疗器械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单靠学校力量进行人才培养,很难达到满意效果,为此国内绝大多数的院校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发挥企业、学校各自的优势,协同育人〔2〕。
一、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现状——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校企协同育人的开展情况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行业需求,在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工业机器人等专业的基础上于2018年开设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自专业开设以来一直与企业紧密合作,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日常管理、实训室开发利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方式、学生评价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学生岗位适应及就业都取得了不错成绩。
从2018年至今,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南太阳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真正实现了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共用”,形成了校企命运共同体。从最初的实习基地共享,到现在的课程教学共同开展、实训室共建,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学生能力不断提高、学生满意度及就业率、就业质量不断提升。〔3〕
1.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每年都会邀请合作企业的领导、行业专家,召开关于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的研讨会,共同修订、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会上大家对人才培养标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实习实训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力求人才培养方案在符合国家教学标准的基础上,加入合作企业的特色内容。例如,在2021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医用光学仪器应用与维护”“常用医疗器械维修实训”等特色课程,并要求合作企业对学生开展集中现场教学实训〔4〕。
2.共同开发与利用实训资源。在实训室建设利用上,学校提供场地、基本维修工具、装修设计,企业提供专业设备、行业专家,共建内窥镜维修实训室、内窥镜大师工作室。实训室建成后,师生也负责企业的日常维修服务。企业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现场操作、现场教学的服务。同时校企合作开展内窥镜操作培训班,提供社会化培训。内窥镜大师工作室由行业大师主持,大师指导维修工作的同时,向学生传授行业前沿知识,让学生认识行业、认同行业,树立远大的职业目标〔5〕。
3.共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虽然学校教师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熟练,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缺乏在企业进修、顶岗实践的经验,加之医疗技术更新速度快,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因此学校教师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弱、实践经验匮乏等问题。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能为专业教师提供去企业实践的机会,有效解决教师动手能力弱等问题。企业师傅长期在一线工作,经常和设备打交道,对设备的品牌、型号、特点、性能等都十分了解,设备出故障时能很快准确地找出故障原因,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参与企业内部培训、顶岗工作,跟着企业师傅学习实践经验,动手和操作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4.协同实施教学过程。在学生的不同阶段,其教学文化、教学语言、教学场地、教材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由于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是近些年随着大健康的发展而逐渐设立的,大家对其了解不够,为此学校在入学阶段安排行业的职教专家、大咖、合作企业不同机构的人员对学生进行行业认知教育。在专业基础课教学阶段,不同的课程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解剖”“临床医学概论”“医疗器械概论”课程以课堂的理论教学为主;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则以实践操作课程为主,学习场地主要在设备实训室,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在专业实践课阶段,教学场地主要是实训室、企业,教学内容以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的活页式教材为主〔6〕。
(二)校企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不仅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更是培养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正确发展路径。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坚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然而在合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医疗器械种类繁多,其行业又包括生产、注册、销售、维护、维修、质控、监管等多个方面,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很难覆盖医疗器械各个方面内容。学校课程的开设也偏向于设备的维护、维修、管理,而耗材的监管、产品的开发设计、产品的注册、质量的监控等方面基本没有涉及,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的培养也不够全面。
2.师资队伍不稳定。自医疗器械专业开设以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就建立起了由学校专职教师、附属医院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并对这些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方面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显著。但是由于附属医院临床工程科人员较少,工作量繁重,附院兼职教师也分身乏术,调课请假现象较多;而企业人员流动比较频繁,员工跳槽现象比较常见,导致企业师傅在刚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熟悉教学方式方法,与学校学生建立很好的师生关系时,就面临离职的问题。
3.评价体系不健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建立了教师、学生双重评价体系,但是评价体系不健全。教师的评价体系侧重于专业技能,而思想意识形态、人格魅力等方面涉及的内容比较少,这间接导致学生在职业素养、家国情怀、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学生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结果,缺乏合理全面的过程性评价,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善于思考、总结,同时由于平时的监督比较少,很难摸清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以致不能针对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
4.实训资源匮乏。学校原本计划建设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医疗器械维修实训室、内窥镜维修实训室、模拟仿真实训室、超声实训室等5个实训室来满足学生实训需求,但是由于建设资金、项目审批、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只建设完善了内窥镜维修实训室、模拟仿真实训室、超声实训室。因为医疗器械维修实训室实训设备较少,一些消耗品的补充也不够及时,医疗器械检测实训室仍停留在规划阶段,所以一些实训项目开展困难。
二、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针对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采用下列措施提高改进。
(一)制定“三阶段六学期、三双五共同”人才培养模式
在深度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抓住现代学徒制的特点,联合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共同制定和创新实施“三阶段六学期、三双五共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见图1)。
1.“三阶段六学期”。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学生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企业课程。这一阶段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提升对企业的认知。第二学年的两个学期校企共同参与,以项目学习为主,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维修、销售、管理和维护保养。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综合实践后,学生在第三学年去企业能独立完成顶岗工作,在最后一个学期就能去企业工作,真正实现顶岗实习,为就业做准备。三个阶段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力提升逐级递进。
2.“三双五共同”。开展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校企深度合作,开展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双身份学习。(1)共同完成招生任务。校企共同开展先招生再招工、招工与招生同步、先招工再招生等多种形式的招生试点,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级。(2)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开展岗位需求调研分析,将企业课程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符合企业需要的课程体系。(3)共同培养师资队伍。一是企业对教师进行培训与资格认证,由企业组织专项培训,经企业考评合格者,获得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和企业技术等级认证;二是组织新技术业务培训。(4)共同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学业标准”与“学徒标准”相结合的评价考核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企业教学的学习内容,制定企业“学徒”考核标准。(5)共同构建教学管理机制。构建由合作企业教育培训部门、学院教务处和学院二级办学单位(系部)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二)构建“项目演练、四维一体”的课程体系
依托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深化专业技能与文化素质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依据人才成长与认知规律,以培养学生修复、种植、正畸、销售岗位专业能力为主线,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教学——由企业专业人员进行讲授,学生同步进行实操演练,构建“项目演练、四维一体”的课程体系。课程必须以培养岗位能力为核心,满足学生“零距离”就业的要求。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模块(见图2)。
职业基础课程模块: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职业教育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系统方案,主要通过公共课、职业文化课、心理课等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文化熏陶、心理素质训练等。
专业课程模块:主要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项目课程构成。三者课程难度逐级递增。项目课程主要是根据岗位设置学习情境项目单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主要培养学生在口腔医疗器械应用方面的实践能力。
实践课程模块:项目课程的学习场地是学校的实验室,而实践模块的课程学习场地在企业。其中,企业课程是根据企业岗位工作的过程特点精心设置的实践课程,
企业真实项目:由企业专业人员进行讲授,学生需要在企业修完这门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之后才能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践课程模块具有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和生产化学习,能够实现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的隐性教育。
拓展课程主要包括选课的课程和第二课堂,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
构建以企业师傅为评价主体,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宗旨,“学业标准”与“学徒标准”相结合的评价考核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企业教学的学习内容,制定企业“学徒”考核标准;参照岗位职业标准,要求学生参加有针对性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形成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从学徒自我对比评价、企业与师傅评价、社会评价、校企评价等方面来进行;对师傅的评价主要依据《师傅任职条件与考核标准》从学徒表现、是否完成教学目标与带教计划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通过不同时期的工作小结,对自己在工作中的收获、失误进行评价,谈职业的理解和师徒情深等,是自己对工作的一个阶段性的评价。
学校教师评价: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职业素养考核。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同时结合每年度技能竞赛成绩,对成绩优秀者颁奖。
企业师傅评价:设计并使用学徒成长记录表,以考核每位学徒在企业跟师学徒的表现。表中包括师带徒的指导记录、师傅对学徒的工作表现、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的鉴定意见,也包括企业对学徒的各项评定及企业人力资源对学徒的考核。
社会评价:学徒为获取医疗器械检测与维修资格证书,需参加省人社厅的技能鉴定,考核通过将获取证书。
校企共同评价:经学校与企业共同综合评价,为合格的学生颁发学徒制合格证书,同时为优秀师傅颁发证书。
(四)打造校内外结合的实训基地
坚持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与企业共建专业实训中心。一是企业无偿提供专用设备、技术和建设方案,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和配套通用设备,校企共同投资建设校内数字化义齿设计中心、数字化义齿切削中心、基础实训中心和口腔医疗等实训中心。二是学校与口腔医院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从数据采集到修复体设计、制作及试戴全流程顶岗实习。三是按照要求进行工位布置,引入企业文化、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安全管理、质量标准,营造真实生产环境。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健全、办学资源与动力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学校需要一边与企业深度合作,一边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科学健全的评价体系,打造校内外结合的实训基地,探索系统完善的校企育人模式,做大做强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为行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