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及路径探究*

2022-12-06

智库时代 2022年38期
关键词:视域毕业生信息化

李 婧

(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22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以来,党中央及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保就业”“稳就业”相关文件,要求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推进就业信息联通共享,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自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因疫情防控,线下招聘不能得到有效开展,线上双选会、线上宣讲会及线上面试等形式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逐渐脱离传统就业工作形势的限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向信息化方向跨越了一大步。我国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工具的发展与开发为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理念与建设思路,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院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水平,提升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1]。

一、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融媒体及云计算等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及广泛运用,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各种大数据技术已经运用到了社会经济、科技、生活、教育及消费的各个方面,对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学习、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2]。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对于高等院校、服务单位及高校毕业生都意义重大。

(一)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的需要

近年来,信息化的服务技术在高等院校就业服务中越来越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从最早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到微信公众号建设,再到目前就业服务平台、手机运用客户端及视频号等技术手段及平台,高等院校的就业信息化建设已经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得到较大的提升;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疫情常态化防控压力较大,线下招聘活动、辅导活动常常会因为疫情防控的形势需要而不能得到正常的开展,就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各个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努力方向,在高等院校就业工作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对于新时期高等院校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确保高校毕业生更为充分就业,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用人单位提升人才招聘绩效

因为高等院校毕业生具有文化素质较高、学习能力强及可塑性强等特点,长期以来都是广大用人单位较为青睐的招聘对象;但同时也因为高等院校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社会经历少、工作技能欠缺等原因,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存在着培养成本高、跳槽风险大及不确定性较多等问题。这些负面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效率与效果,甚至有一小部分企业因为这些负面原因而拒绝高等院校毕业生的求职申请,而只招录有工作经验的员工。高校就业信息化的建设能够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需求、职业发展需求等因素与企业提供的工作条件及发展路径更好地结合起来,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高校毕业生与组织、团队及岗位的匹配程度,从而大大降低用人单位招聘成本,提升人才招聘的绩效。

(三)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满足高校毕业生个性化、定制化的求职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当代高等院校毕业生对于求职、择业的需求呈现出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大学生寄予个人职业发展及人生道路的期望因人而异,高校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各不相同,因而在求职行动及职业选择上倾向性各不相同,传统的标准化、统一化及规范化的就业服务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相对应地高校毕业生对于个性化、定制化的就业服务需求逐渐增加。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对于了解毕业生求职择业偏好、就业服务个性化的需求能够有较为全面的掌握,从而可以提升高校个性化、定制化就业服务实施的精准性,提升高校毕业生对于就业服务的满意度,提升就业质量。

二、大数据视域下,目前高校就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就业信息化已经受到了政府、高等院校及企业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应用,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各类就业信息化平台层出不穷

我国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及各个高校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投入逐渐增加,各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手机客户端平台,随着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及运用。各个高校也根据自身就业工作及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综合使用网站、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信息化平台开展就业服务工作[3]。

2.大量的商业化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抢占市场

在国家及社会高度重视之下,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后,就业信息化需求的快速增长,大量的商业资本流入就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来,其中包括传统的人力资源公司,如智联招聘、中华英才,也有跨界发展的新兴公司如中国电信旗下的“猫头英”,猎聘公司下的“校聘网”等。众多商业化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各种途径,逐渐占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的大量市场份额。

3.就业信息化平台出现整合趋势

近年来,随着高校就业信息化快速建设及发展,同时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较为关注,相关主管部门也在努力整合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如教育部在“新职业”网站基础上,构建了“24365”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就是一种整合各个就业信息化平台的重要尝试。

4.高校就业信息化的手段及路径较多

由于高等院校在学生信息、宣传发动及教育引导等方面占据优势,各个就业信息化平台纷纷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使得高校在开展就业信息化的手段及路径上已经突破原有就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的限制,呈现出多元化的方式,很多高等院校都在同时使用多个信息化就业平台提供线上的就业服务工作。

(二)大数据视域下,目前高校就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高校就业信息化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从大数据视角来审视,我国目前高等院校就业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加大了就业信息及服务的供给,却缺乏精准的数据计算与匹配

随着近年来市场资本的投入,我国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的产品及服务,大大增加了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对于各类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使用频率,线上就业信息大量增加,线上双选会、线上宣讲会场次逐渐增加,线上求职现象也逐渐增多,传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高校校内就业市场逐渐向线上转移,为就业信息、就业服务的传播、传递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扩大了受众面。但是如果从大数据视角观察,目前我国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数据的大量增加阶段,对于数据的分析、利用,特别是精准的计算与匹配仍较为缺乏,不能够实现就业信息、服务与求职者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对接与匹配。

2.参加主体较多,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的竞争,降低了信息化的效用

目前在高校就业信息化的建设中,政府主管部门、服务部门、高等院校、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及外资企业纷纷入场,各自利用组织的优势在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中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各个参与主体之间在公共服务、信息供应、用户吸引、投资回报等方面不仅存在着价值观方面的分歧,也存在着实实在在的利益竞争,从而带来了重复设置、信息反复传播、资源保护等竞争性行为,丧失了大数据“共享性”的原则,不能够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从而降低了高校就业信息化的实际效用。

3.就业信息量太大,增加了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选择性难度

众多平台的出现使得高校毕业生用户通过就业信息化平台求职时,需要使用到的应用软件较多,很多软件在没有特殊设置的情况下,会自动推送很多的企业招聘信息,而这些信息并不是按照求职者用户需求,而是根据企业用户的需求而推送的,所以高校毕业生接收到海量的就业信息,很多信息对于求职者来讲并不合适。海量就业信息的出现,往往会加剧高校毕业生求职选择的难度,同时也会因为众多信息化平台操作方式不一样,而增加求职者操作难度,反而会降低利用信息化就业平台求职的效率[4]。

4.众多信息化平台的出现,增加了高校毕业生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因为众多就业信息化平台的使用,高校毕业生在注册使用时都需要录入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如果高校毕业生在商业化就业平台上需要使用付费服务,还需要绑定自己的银行账号等信息,这些因素增加了高校毕业生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三、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及路径

大数据时代,不仅是具有海量的数据,而且需要有精准的数据计算方法及数据共享、数据共创及信息安全的理念,这些大数据的思维有助于新时期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创新和新产品及其服务的开发。

(一)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理念

1.数据融合、共享、共创的理念

大数据视域下,不仅是具有海量的数据,而且需要实现数据的融合、共享及共创,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海量数据的融合、共享及共创才能够真正实现大数据的管理及运用。高校就业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高校、政府及企业的数据融合发展、数据共享及共创,只有各方共同为了实现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目标进行现实数据融合,才能把就业大数据运用好。

2.大数据“运算及分析”的理念

大数据视域下,在产生大量数据的同时,还需要对于大量数据开展一定的数据运算及分析,这样才能使得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学习。高校就业信息建设不仅是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活动及就业服务的线上转移及数字化,更需要对于就业数据的运算及分析,只有根据高校毕业生个性化的需求,开展一定的算法进行计算,就业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3.数据安全的理念

大数据视域下,数据的融合、共享及共创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数据积累及运用时能够增强数据的存量及增量,但同时也会给各个组织及个人的信息安全带来风险。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树立信息安全的理念,在当事人或主体组织的知情及授权下,才能开展大数据的分享及运算,不能将组织或个人的信息作为可以交易的商品,同时需要为保障组织及个人的信息安全构建安全防范的硬件及软件设施。

4.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理念

大数据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同时也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学习及生活的手段。高校就业信息化的建设必须坚持“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理念,在开发客户端、设计操作方式、设置交互方式等方面,需要尊重客户的使用习惯及需要,增强客户端的可使用性,方便高校毕业生使用,增强信息反馈及交互,从而改善客户使用的体验,提升客户使用的服务质量。

(二)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秉持数据共享、数据运算、数据安全及人机交互的理念,在顶层设计、平台整合、数据安全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努力,从而提升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与质量,确保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1.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平台整合

在当下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参加主体较多、利益相关者较多的情况下,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需要根据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在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法规、政策及规划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指导利益相关者发挥自身在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实现信息的融合发展,推动信息共享、共创,并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以国家就业平台为中心开展数据及应用的整合,同时照顾企业的相关核心利益,积极鼓励企业将自身的核心优势与数据共同参与到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的整合中来,提升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质量。

2.鼓励开发“算法”,加强对于就业信息化数据的分析与使用

在积累海量数据的前提下,大数据时代必须创新对于大数据的计算及使用的“算法”,从而推动大数据的精准使用。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因为高校毕业生对于职业的期望、职业的价值观因人而异,所以需要鼓励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参与各方要创新开发针对于个性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大数据的计算机分析方法,从而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及定制化的就业信息及服务,提升高校毕业生的使用体验。

3.加强监督与保障,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在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上,信息安全是必须要确保的首选项,相关主管部门、高校及各个参与的企业主体都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及文件精神,在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方面做出各种预防措施及努力,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高等院校需要加强对于毕业生在使用就业信息化手段时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的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信息安全意识,引导毕业生使用正规、合法的就业信息化平台,在知情的情况下授权使用。

四、结语

在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是“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手段,也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对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大数据视域下,我们需要秉持大数据思维,推动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向数据融合方向发展,促进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的整合发展,照顾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数据算法,加强法律监督,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视域毕业生信息化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