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时代的数据化生活与自我管理
——基于健康饮食APP中“饮食打卡热”现象的分析
2022-12-06何叶紫
何叶紫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 330013)
在社交媒体时代,“打卡” 作为一种圈层文化理解与获取认同的记录行为, 逐渐成为数据化生活中被频繁使用的网络热词。随着新媒介的迅速更迭,人与社会相连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移动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手机及平板作为自己与社会相连的媒介,各类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如以微信、QQ 为代表的私密型聊天软件,微博、豆瓣等公共型社交软件,无形中为互联网用户构建出多样化的社交场景,这些数量庞大、 功能各异的社交工具为不同类型的打卡与打卡新形式的出现提供了平台,如“运动打卡”“背单词打卡”“阅读打卡”等层出不穷。网络上的打卡活动主要由学习类、旅游类、运动类、生活自律类、特殊地点类五种类型构成。该研究讨论的“饮食打卡”属于生活自律类打卡,用户通过打卡进行自我管理,在网络虚拟社区分享自己的生活数据,来寻求社群成员的监督与互相激励,旨在进行健康自我管理,养成一定生活习惯。
1 社交媒体时代“饮食打卡热”现象的多理论分析
1.1 数据化生活
数据化生活,顾名思义就是将人们日常生活行为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一方面可以让用户更加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加了解用户的购物习惯和爱好,以此推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功能和服务。一般而言,完整的数据可视化流程包括3 个阶段,即“可视化输入—可视化处理—可视化输出”。这3 个阶段在一些健康饮食APP 上均有很清楚的呈现,健康饮食类APP 以“健康饮食、减肥健身、掌控人生”为口号,旨在在用户与应用之间构建“健康+瘦身+电商+打卡社交”4 种属性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网络,通过健康瘦身功能吸引和留住核心用户,通过打卡社交功能增强用户黏性。打卡在管理学中被认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行为,但线上打卡与线下打卡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话语表达方式的多元化,这一类健康饮食APP 虚拟社区中的用户在记录饮食时的打卡行为是一种自发的行为。“饮食打卡”即基于互联网与新媒介技术,在虚拟社区中持续一定时间,以短视频、图片文字组合等多种形式发布自己的食谱或饮食记录的行为。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虚拟社群的构建,是新媒介介入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被介入者的行为无可避免地受到虚拟社群内容的影响,从而自觉主动对自我进行自律性约束[1]。
1.2 基于“拟剧理论”的自我呈现
美国传播学家戈夫曼认为,人际传播的实质是人们利用符号进行自我表演的过程。在他看来,我们每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呈现出我们想让观众看到的舞台形象,其核心是印象管理。如若把健康饮食类APP 的饮食打卡群看作一个舞台,那么用户发布每一条打卡动态的文案、图片、排版等,其实都可以看作是被精心设计过的表演形态。内容发布者通过“饮食打卡”让网络中的虚拟观众知晓他们想让观众知道的饮食内容,同时也表明内容发布者作为健康饮食这个群体中的一名成员的良好状态。在这个自我呈现过程中,那些为内容发布者增加浏览数据的用户,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发布者,而是被动接收发布者想要用户接受的内容[2]。当发布者关闭手机或退出应用程序时,就标志着内容发布者呈现结束,此时发布者才回到“本我”的状态。因为在手机屏幕之外的后台是观众看不到的地方。同时,在日复一日的打卡中,使打卡记录本身成了打卡者们的一种生活仪式,映射着日常生活的规律性和秩序感,而参与者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动员、 自我展现和自我管理逐步实现自我优化与自我塑造。每个人通过发布打卡内容参与其中,找到自己在仪式中的多元角色。作为发布打卡内容的激励者、 浏览打卡群成员打卡内容的受益者,想象着手机另一端也共同经历打卡的陌生人,从而产生出一种共同打卡的仪式感。
2 健康饮食类APP 用户参与“饮食打卡”情况调查分析
2.1 用户特征分析
通过对健康饮食类APP 进行沉浸式观察发现,其页面的减肥成功心得的分享多以女性为主。大部分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更注重自己体重数值的变化,从而会更多地选择使用体重记录与测量APP 进行身材管理。根据艾瑞数据统计的用户年龄占比结果可以看出,用户主要集中在25~40 岁女性人群,占比近7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女性平均生育年龄为29.13 岁,25~35 岁阶段的女性普遍有产后减重和恢复身型的需求,这点与在参与健康饮食类APP 社群活动进行观察时的发现相吻合,群成员大部分为10 岁以下儿童的母亲,她们构成了健康饮食类APP 的主要用户群体。
2.2 用户调研结果
研究者亲自参与某一健康饮食类APP 打卡,并加入饮食打卡虚拟社群,在群主的推荐下,对社群中15 名参与者进行了深度访谈。他们均为正在参与饮食打卡、且在虚拟社群中具有一定活跃度的参与者。通过对该APP 用户参与“饮食打卡”的调查分析及访谈,不仅把握了饮食打卡活动的全过程,而且发现社交媒体时代背景下数据化生活与自我管理的两个显著特点,如下所示。
2.2.1 基于上瘾模型的生活习惯养成
瑞安·胡佛在《上瘾》一书中提出“HOOK”上瘾模型,他认为用户对企业产品上瘾由4 个逻辑组成:触发、行动、酬赏、投入。上瘾,顾名思义,就是习惯养成,通过有意识的设计让用户产生无意识的行为。调研发现,大多数健康饮食类APP 以APP 内简洁、易操作的界面,让大部分用户愿意尝试使用这一类APP,而不是“下载即卸载”;再次通过在发现界面中推出激励性质的打卡活动,让用户在获得体重减轻的自我满足的同时,拥有物质奖励的可能性。经观察发现,在发现界面长期发布打卡内容的用户大多为此类APP 的VIP 用户,为了获取物质奖励他们不会轻易卸载或停止使用该APP。同时,健康饮食类APP有历史数据对比功能,用户可以将当前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观察自己身材维度与体重的变化,并以此为据进行管理,这个功能也大大增加了用户对APP 的依赖程度。APP 通过分析用户每天的饮食打卡内容,为用户提供明确的健康管理反馈,缓解用户减重过程中的焦虑心理,从而正向促进用户坚持自我管理。会员购买的体脂称可以通过手机蓝牙、定位功能与APP 进行绑定,将体重数据实时传送到APP中,并形成体重数据记录,适时进行数据比对,通过体脂率、BMI、心率、新陈代谢热量等数据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健康减脂指导。同时,通过每日记录摄入食物类型与克数,计算出每日摄入热量与人体新陈代谢热量的差值,对超标用户进行提醒,有效帮助用户在减脂期间形成热量缺口,提高减重效率[3]。
2.2.2 基于虚拟社群形成用户激励机制
在对健康饮食类APP 进行沉浸式观察时发现,APP 中的打卡社区与社会学家莱因戈尔德提出的“虚拟社区”概念相吻合,即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突破地域限制的人们批次沟通、分享信息与知识,形成相近兴趣爱好和情感共鸣的特殊关系网络。健康饮食类APP 在互联网平台上建立起打卡的虚拟社群,正是为减肥者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相伴而行、互相激励的场所。比如在进入“薄荷健康”APP 发现界面后,首先出来的是“加入我们”的三页“广而告之”:13年专业服务,累计帮助1 000 万+用户制定健康方案;80 万+条食物数据,热量营养素一查便知;贴心的营养管理方案致力于成为你身边的营养专家。可见“薄荷健康”APP 主打“健康”,在“薄荷健康”主导建立的“饮食打卡”场所中,人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健康减肥;同时,“薄荷健康”作为该社群的创建者,扮演着主导者与引领者的角色,其官方账号在社区中时常发布减肥知识科普,通过良好的社群运营内容来维系用户,如督促或提醒群成员每日饮食与运动打卡,增强用户的黏性与归属感,保证用户体重管理的长期与持久。
3 社交媒体时代数据化生活与自我管理的发展瓶颈及解决策略
3.1 破解技术难题,提升数据化生活及自我管理的精准性
健康饮食类APP 内最具有特色的功能就是热量查询与计算功能,即将饮食转换为数据进行记录,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但在调研中根据用户反馈发现下列问题。一是健康饮食类APP 中食物可选择种类不全面,自己在录入数据时,无法精确测量克数,大多通过估计,对于最终计算出来的热量存疑;二是健康饮食类APP 中虽然同时有食物热量查询记录功能与运动健身指导功能,但二者数据无法形成有效的信息对接与交互,即用户希望APP 能够构建一架桥梁,实时将食物摄入热量与运动消耗量进行联动,依据卡路里摄入量的差值,进行个性化运动安排,并将摄入热量转化为更直观的体重数值增减的形式来显示,以此强化用户的自我控制行为[4]。
基于以上难题,一是随着智能手机、提供“互联网+营养健康”服务的数据分析软件蓬勃发展,尤其是营养数据分析软件日渐精准,用户通过APP 饮食打卡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营养分析数据,并根据建议改变个人饮食习惯,科学获取一天中应该摄入的各类营养素的种类及摄入量,为个体均衡营养、健康饮食提供参考。二是在APP 中引入感觉式量化概念。即把每天的数据记录与身体感知到的信号进行对比,使一些数据现象成为“感觉的替代品”,以此作为数据记录的辅助判断,将量化与个人感知结合在一起,使数据量化转化为人们的强烈意念,而这种意念能更好地帮助人们感觉自己身体,达到人们潜意识中所期盼的效果。三是给予适时监测和评价,加强对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运动的监测,如饮食是否适量,运动是否合理,时间是否高效等。
3.2 营造社群氛围,增强数据化生活及自我管理的持续性
饮食打卡作为一种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方式,其打卡社群在互相激励中显现出一定的社群能量。基于交互情感的作用,在完成打卡任务早期阶段,参与者的打卡热情表现为持续高涨的状态; 进入中期阶段,伴随着参与者的新鲜感降低,参与打卡的热情亦随之下降,此时的心理状态开始出现消极、懈怠的情绪,懒于互动,打卡频次降低,进而因为未完成任务而陷入自责、失望,甚至陷入自我否定、想要逃离的心理困局之中。基于以上问题,应该在社群氛围营造上下功夫,促使虚拟打卡社群成为一个具有持续感染力和有效动员性的场域,赋予打卡过程以强大的驱动力。例如,对于健康饮食类APP 用户而言,在强压力的都市生活快节奏下,如何在中期阶段抵御自身惰性,始终保持高度的自律与自制,需要营造更浓厚的社群氛围。一些APP 为保证用户私密性,不开放私聊功能,对评论内容设有一定限制条件,打卡活动的类型与方式均因此受限,只能局限于社群中千篇一律的“文字+图片”的形式,缺少用户之间的互动[5]。调查显示33.7%用户习惯线上社交,喜欢互赞、转发与评论,因此给用户提供多样的打卡互动形式,构建多样的用户激励社群,为用户提供亲密安全的、可以交流经验和心得的场域,是提升参与者活跃度的一个重点,从而进一步增强数据化生活及自我管理的持续性。
3.3 摆脱被迫感,保证数据化生活及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打卡的出发点是为督促自我坚持下去,尤其针对自律性差的人,无疑是一件益事。可是随着用户参与打卡时间的增加,起初的新鲜感慢慢蜕变为一种带有任务性的被迫感,每日的数据记录变成了焦虑的产出源头,随着打卡行为的持续难度加大,打卡者的焦虑被无限放大直到选择逃避打卡[6]。作为健康饮食类APP 的饮食记录打卡活动的参与者,笔者亦亲身感受到,随着时间推移,如果没有更强的刺激、激励和提醒,打卡行为对打卡者而言就会渐渐转变为一种生活负担,直至完全丧失打卡兴致。
如何在打卡平台期摆脱被迫感,始终保证数据化生活及自我管理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难题,首先要明确生活类打卡的参与者在打卡过程中是处于智能软件、社群平台之中,亦即身处自我管理与被管理、自我关注与被关注之中,从而自觉行动去挑战现实的自我。因此,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增强和扩大关联度最后达到让打卡者“自我管理”的目的,亦即从“依赖”走向“独立”。基于此,智能软件应在活动板块主动引导用户,明确打卡的初衷,通过激励性活动让用户打卡保持主动的新鲜感,比如,增加提醒标识、激励话语等,同时更应该帮助用户培养健康生活的习惯,而不是一味强调饮食打卡的每日必打,或是一味强调每日摄入热量的限定范围,在打卡者已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情况下,智能软件应把握好角色的转变,从打卡主导者转化为辅助工具,而打卡者在“被管理”“被关注”“被引导”的打卡中逐渐加强了“自我关注”“自我引导”“自我管理”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自我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
4 结语
社交媒体时代参与生活习惯打卡的群体目标高低不同,参与的心态和方式迥异,最后的效果各有优劣,不断量化自我的过程本身也是建构认知、追寻重构自我的过程。从传播学的视角反观这一量化过程,参与者始终存在与APP、自我、同伴3 个维度的持续互动,并且通过互动在虚拟社群中构建共享的理念与价值。该研究以饮食打卡作为切入口,不只是追踪考察社交媒体时代下数据化生活与自我管理的模式,更是对虚拟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成长追求、情感观念、价值认知诸多方面的体察,进而探究打卡者在人机互动这一日常、 细微的动态过程中实现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塑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