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可群辨治化疗后口腔溃疡经验*

2022-12-06叶鑫鑫柴可群余志红陈嘉斌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水牛角胆南星太子参

叶鑫鑫 柴可群 余志红 陈嘉斌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口腔溃疡是化疗后常见的毒副反应,影响进食和生活质量。柴可群主任中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运用其“柴氏四法”治疗相关肿瘤疾病,在临床上取效较好。笔者有幸跟诊,现将柴师辨治化疗后口腔溃疡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口腔溃疡属“口疮”“口糜”等范畴,《圣济总录》云“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指出心脾积热到达一定程度则易化火,火热之毒循经上炎熏蒸口腔黏膜,则导致溃疡,故发病与“火”“热”密切相关。肿瘤化疗后相关口腔溃疡,因其基础疾病及发病原因的特殊性,发病机制与普通的口腔溃疡有所不同。柴师认为,化疗后病人出现口腔溃疡,往往虚实夹杂,实则病在阳明,宜清阳明火;虚则病在太阴,宜滋阴降火。首先肿瘤病人经化疗后,正气受损,体内水谷精微无以运化,使“后天之本”与“先天之本”俱损,因此,发病虽与脾胃密切相关,但久则累及于肾。脾胃位居中焦,二者功能失司,易致气血生化无源。一方面,患者因数次化疗后阻碍脾胃运化功能,以致脾胃升降失调,气血输布障碍,出现代谢失常而湿浊内阻中焦。另一方面,柴师认为情志是“免疫调节剂”,化疗病人往往思想压力较大,久之易致情志抑郁影响肝气疏泄则致郁而化火;同时,思虑过度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调,亦致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则脾之清阳不升郁伏于内,脾不升清而致胃气不降,则胃火内生。肾藏精为先天之本,化疗日久易损伤肾之精而致肾气亏虚,则无以温养激发后天之本,终致脾胃郁热循经上炎,发生口腔溃疡。

2 治疗原则

柴师认为,脾之功能不在补而在运,故清脾胃湿热,当用清胃热、运脾化湿、调畅气机之品。一是以太子参、白术、茯苓健脾和胃之意,脾胃之升降枢纽条达,则水湿得以运化,湿热则去,脾胃和;二者局部症状只是全身阴阳平衡失调的一个表象,通过“和法”当可达到阴阳平和目的。半夏泻心汤是“和法”临床运用的重要体现,取方中黄芩苦寒以清热,干姜、半夏辛温以散结,三药合用,可清中焦之热;三是以玉米须、薏苡仁利湿清热疏导下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去;四是考虑到化疗后口腔溃疡的防治特点,既要扶正,又要先于病邪传变趋势而驱邪,故在方中加入胆南星、竹茹、杏仁等化痰之品,既可清上焦之火,又可奏运脾化湿、清泄胃热、调畅气机之效。所谓“土得木而达”,气机调畅,郁去则火乃消,故加入茵陈、绞股蓝、虎杖取其宣湿开郁之意。因脾胃湿热蕴结,只清热反碍湿,纯化湿则伤阴,故临证时须分清湿热及阴分,当伤阴时,加入水牛角、赤芍清降导滞、凉血活血,同时须顾护阴津,佐以生地、沙参、麦冬等清热养阴之品,可防药物苦寒伤阴之弊。化疗药物类似中药的苦寒之品,最易伤及脾肾,若肾中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则无根之火外越,故加入山药、菟丝子、淫羊藿等温补肾阳之品,使下焦阳气得充,上焦浮越的虚阳回归本位,口腔局部症状自然消失。

3 验案举隅

谢某某,男性。2018年5月外院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予以R-DE-EPOCH方案化疗7次,化疗后曾出现多发感染,2月前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后开始反复口腔溃疡,西医予以对症处理后未见好转。于2018年11月5日就诊于柴师门诊,首诊时患者面色黯沉,口腔黏膜及舌体两侧布满溃疡,疼痛难忍,不能进食,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辨证证属阳明郁热,化火上炎。予方药:太子参45g,丹皮、当归、水牛角片(先煎)、山药各30g,蒲公英21g,胆南星、黄芩各15g,玉米须、生地各18g,山茱萸12g,甘草3g。7剂。水煎分服。2018年11月12日二诊,溃疡面较前收敛,疼痛缓解,能进少量流质食物,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予太子参45g,丹皮、水牛角片(先煎)、当归、桑椹子各30g,胆南星、黄芩、虎杖各15g,生地 、绞股蓝、车前草各18g,甘草3g。7剂。2018年11月19日三诊,自诉口腔多发溃疡较前好转,能进面食,舌质红、苔薄黄,脉细。继以上方微调巩固治疗3周后,诸症减轻,口疮基本愈合。

猜你喜欢

水牛角胆南星太子参
动物药水牛角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太子参品种栽培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胆南星炮制方法研究进展
胆南星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野花扎在水牛角
胆南星化学成分的研究
正交设计优化太子参ISSR—PCR反应体系
胆南星炮制及质量标准研究进展与思考
太子参危情分析
太子参行情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