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娟基于“气血不和”论治经间期出血
2022-12-06许文秋罗志娟吴媛媛黄汝玲罗翊华唐莫愁
许文秋,罗志娟,吴媛媛,黄汝玲,罗翊华,唐莫愁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
0 引言
经间期出血,亦称为围排卵期出血,属异常子宫出血的范畴,是常见的妇科系统疾病,其是发生在女性两次月经中间(具体为月经周期的第10~16天中),出现持续1~7天的少量阴道出血,常与带下并见,伴或不伴有腰酸、少腹胀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现代医学对于其的发生原因研究尚未清晰,考虑可能与子宫内膜炎症、卵巢疾病、中枢神经介质传递类疾病有关[1]。但目前多认为其发生的机制与女性处于排卵期间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体内雌激素突然短暂性下降,致使子宫内膜发生少量剥脱[2],此外,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也与本病密切相关。目前西医主要治疗方法为止血、调整周期以及促排卵,但停药后在下个月经间期容易复发[3]。同时长期的经间期出血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均可产生严重影响,在生理上,经间期出血量虽然较少,且随着女性体内的雌激素逐渐恢复上升,其出血情况可消失,但是其会出现女性在排卵期的下腹胀痛不适加剧,甚至会牵扯至腰腹部及股内侧等情况,同时由于出血时间延长致使用卫生巾次数增加,使发生妇科炎性的几率升高;在心理上,由于其发生于排卵期,致使夫妻双方错过同房时机,降低妊娠几率,长期以往容易影响夫妻间生活及巨大的精神压力。
广西名中医罗志娟教授,潜心临床3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尊古而不泥古,基于“气血不和”理论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较佳,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罗志娟教授治疗经间期出血临证运用特色浅析如下,以飨同道。
1 经间期出血的中医认识
经间期出血最早出现于第五版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教材中,是在现代医学结合中医的基础上,对于月经间出现出血症状的新的总结和定义。虽其在古籍中并未有此病名的记载,但诸如《傅青主女科·带下》云:“妇人有带下而色红者,似血非血”[4]、《竹林女科》有“一月经再行”[5]等记载均与经间期出血症状十分相似,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见于古代“漏下”、“月经先期”、“赤白带下”等中医疾病范畴中。因为其症状与上述疾病具有相似性,因此中医对于经间期出血的诊治与上述疾病是非常相近。但是经间期出血的发病时期为两次月经之间,因而与上述疾病又有一定差异,故与上述以症候命名的疾病是有明显区别的,因此经间期出血的中医治疗又具有特殊性。
2 气血不和论治
月经的产生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月经的产生有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6],认为女子在14岁左右时发育达到一个高峰,“任脉”、“太冲脉”身体各结构与机能已趋于成熟,“天癸”亦充盛,故女子可在14岁左右出现“月事”,即为月经。随着月经的来潮与消退,“天癸”物质的生成呈现明显的周期性、规律性。而“天癸”作为化生月经的本源,是源于人体精微物质,《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经血为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人于脉也”[7],“天癸”为水谷之精气化生,而水谷入胃化为气血,故才能“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经间期为两次月经之间,古代称此时期为“的候”、“真机期”、“氤氲之时”。《证治准绳》引袁了凡曰:“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此的候....而施之,则成胎矣”[8],认为“氤氲之候”是最适合怀孕的时期,与现代的围排卵期的特点是一致的。而在《证治准绳》载:“天地生物,必有氤氲之时;万物化生,必有乐育之时……此天然之节候,生化之真机也”[9],其认为经间期为“生化之真机”时期,是气血转化为月经的关键时期。若女子气血协和,在经间期则可顺利将气血开始缓慢转化为月经,安藏于胞宫,顺时而下为月经;若在此时气血转化受到影响,气血逆乱致使转化失常,气血转化的月经不能安藏于胞宫,则易发生经间期出血的现象;故罗志娟教授认为经间期出血的诊治可以从气血不和论治。
2.1 血不和者
血者人之精微之所在,《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10],血液泌于津液,为全身精微之所在。正因此,《景岳全书·传忠录》曰“血.....盖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无所不及”[11],可知其是濡润全身,发挥脏腑功能之基本物质。《景岳全书·妇人规》曰:“女子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12],故女子经血者本于血,经调顺则血才可化,经血才能按期而至。罗志娟教授认为女子以血为本,故若有犯及血者,均可发生经间期出血情况,血不足者则气血转化失司,受热则血妄行,故临床上经间期出血多见血虚、血热两类血不和者。
2.1.1 血虚者
妇女以血为本,《女科要旨》曰:“女子血旺则阴盛而阳自足,元气由是而恒充,血盛而经自调”[13],故血足则经调矣。故在经间期气血转化中,若此时妇女因先天禀赋不足而致机体发育受限,血不养肌;或因房劳多产后,精血大损;又或因遭受重大疾病、手术创伤等,致使血液损失过多;此皆易使精血丢失,气血无以协和。故经间期中出现血虚,则气血化生时,血不足则气逆,化生之经血无以安守胞宫,此正如《傅青主女科·经水过多》所云:“妇人有经水过多,行后复行,面色萎黄,身体倦怠,而困乏愈甚者,人以为血热有余之故,谁知是血虚而不归经乎?”[14],故其可反复出现阴道滴血或赤白带下,同时伴有体倦身乏、肌肉瘦削、面色萎黄等情况。此时应以养血为主,血润足则可揉横逆之气,在此证时罗志娟教授常选用生地、熟地、大枣、阿胶、女贞子、旱莲等药物,亦或使用二至丸、固阴煎及自拟桂罗氏调经1号方等方剂,以起补益阴血之效。
2.1.2 血热者
热邪侵袭胞宫而致出血在中医医籍中亦有诸多论述,如《傅青主女科·血海太热血崩》云:“冲脉太热而血即沸,血崩之为病,正冲脉之太热也”[15],认为热邪入于胞宫,可迫血妄行,离于胞宫,发为月经过多甚至崩漏等情况。而经间期作为气血转化的重要时期,此时需要胞宫环境安然,才能有助于月经的形成及卵泡的孕育。经间期为气血转化之时,亦为阴阳化生之机最强之时,故气运则血化。若此时郁热、湿热、瘀热等热邪入胞宫,则最易犯血,血乘热而妄行,气摄血不逮,故为经间期出血。罗志娟教授认为此时应以清热为主,热清则血安,血随气运,则经间期出血止矣,在此证时可选用生地、赤芍、丹皮、玄参、黄芩、黄连、栀子等清热之药,亦可使用清经汤、保阴煎等方剂,使热清血安。
2.2 气不和者
气为血之帅,其为血运之动力,《读医随笔·气能生血血能藏气》曰:“人身有一种气,其性情功力能鼓动人身之血,由一丝一缕化至十百千万,气之力止而后血之数亦止焉”[16],故血之化形依气之动而变,故任何影响到气机运行的因素均可改变血液的状态。《素问·五音五味》曰:“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17],将气血作为治疗女性疾病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属点。故罗志娟教授认为女性月经来潮更责于气血调和,虽女性以血为本,但以气为用,唯有气足且顺者,血自调,经血可按时而下,若气逆失于疏泄或气化无力者,则月经非时而下,可为经间期出血,故临床上经间期出血多见气逆、气虚两类血不和者。
2.2.1 气逆者
气机运动涵化生命之运动,故升、降、出、入中,血液随行于脏腑,润于生机,而女子较男子更尤以气为用,故《笔花医镜·妇女证论》曰“妇女之症,审无外感内伤别症,唯有养血疏肝四字”[18],疏肝实为行不顺之气矣,故气逆者多为妇人疾病之病因。若女性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遭遇不顺,则尤为影响气机的运行而致气逆,故在此影响下,若气逆严重者,经间期出血较多,若轻者,则出血较少,除诸如怒、恨等明显的情志变化外,同时可伴胸胁乳房胀满,脘闷不舒等症状。此时应以疏利气机为主,气顺则血安,则经间期出血亦可止矣,在此证时罗志娟教授常选用香附、玫瑰花、佛手、郁金等疏利行气之药,亦可使用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等方剂,另外同时需要注意配合使用诸如娱乐、运动等可以疏导心理的方法。
2.2.2 气虚者
气为生命运动之力,是维持人脏腑功能的力量源泉,《医学六要》曰“气为动静之主”[19],因此气在人体结构与功能上是辩证统一的,而充裕的气机可以推动人体精微物质转化,转化为营养物质,濡养人体肢体百窍,是维持和转换“动静”的保障。若气机受损转化失利,则经间期血液转化经血不足,气摄血无力,多可致经间期出现量多色淡质稀之经血,正如《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调经门》所言:“经水过多,清稀浅红,乃气虚不能摄血也”[20]。罗志娟教授认为随着病程的延续,气虚症状越发明显,从早期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气虚表现可逐渐变为尿频便溏、四肢冰冷等损及气之根-肾阳气。此时应以益气为主,随病程长短,可适当加以补阳之药起温阳益气之效,气足则血摄,则经间期出血自止矣,早期可施以补中益气汤或举元煎,及后期若见阳虚明显者,可佐以杜仲、补骨脂、续断等。
3 总结
综上所述,经间期出血作为妇科的一种常见病,虽在中医典籍中未存在其病名记载,但其中医治疗一直都存在历史中,并且对于其病机阐释及诊治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认识。而且发生在经间期阶段,其作为气血转化的关键时期,罗志娟教授认为气血不和是其发病的关键病机基础。在临床诊治中,血不和者,常见血虚、血热两类;而偏于气不和者,常见气逆、气虚两类;故临床诊治中需要根据气血的偏衰予以施治,才能纠正气血不和,使经间期出血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