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背景下初级中学体能师资培养路径探析

2022-12-06王程程关富余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教体校

王程程关富余

(1.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教双方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即体教配合、体教结合、体教融合。基于增强人民体质的共同目标,在体教双方相互配合下,推动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体教结合在1987年原国家教委印发 《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下展开,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在实践中打破了竞技运动员单独培养模式,提升了运动员文化素质并带动了学校体育发展,然而这一阶段中,体育部门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提高竞技水平上,学校注重提高少数人的运动技能,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体教结合的种种弊端使体教融合应运而生。体教融合的提出为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开展学校体育课提出了要求。

1、体教融合背景下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培养现状现状

为深入贯彻落落实体教融合,大部分学校开始陆续开展体能教学培训,如,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承办的“2020年浏阳市第三批新教师培训”项目第二阶段线下培训;2020年10月16日,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学生健康发展研究部和沈阳市体能协会整合多年的培训经验和教育资源,推出“沈阳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能训练方法知识培训”;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培训等等,相关培训为进一步提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体教融合以及《体育与健康新课标(2022年版)》等相关政策的提出以及体育中考加试,体育课逐渐受重视,目前,初级中学体育课开展课时足够。通过对青岛市初级中学一线体育教师的访谈中得知,目前初中体育教师每年参加,3次左右培训,主要培训途径有两个:省里全院教师培训即网络远程进修;教体局组织全体体育老师的体能和技能培训,包括足篮排3大球、裁判培训等,对于自身知识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对于体育课方面,教体局要求上课有8-10min的体能训练后根据体育中考进行上课,但只有部分老师会真正执行相关课程要求。青岛市初级中学教师对新课改的关注度较高,并表示非常愿意参加教学改革实践,对自身知识需求较大。学校体育课的教学相对传统,体育游戏在课程中的应用能力相对较弱,课程内容较为丰富,但还是以体育中考为主,因此,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

此外,有老师提到,除经常锻炼的体育老师外,总体教师体能偏差。若不讲体育中考列入考试范围,体育课还会给其他学科让路,同时,体育老师地位相对较低,对于评职称,荣誉方面相对较差。

2、体教融合背景下初级中学体能师资培养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2022年版)》提出,体能的学练为学生增进体质健康和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良好基础。2022版新课标对课程内容中的体能课提出3个不同等级的目标要求,包括了解体能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理解并运用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的基础知识和多种练习方法等。由此可见,体能师资的质量决定学生对体能知识掌握的程度。

2.1、提高体能课教学质量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学校体育要开齐、开足。但由于体育课程不受重视,传统体能课程枯燥无味以及训练负荷相对较大,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长此以往,即便体育课的总课时占比增加,也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体育课教学效果不高。体能师资培养,增强了教师对体能课程教学设计的科学化和课程实施的专业性。教师通过专业的体能理论知识讲解和有趣的实践教学,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使其乐于学、敢于学、主动学,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2.2、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意见》中指出,学校体育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此,体育加入中考的初衷是提高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使体育课不被边缘化,“体育老师不再生病”。但在以文化课为重的学校,为了使学生顺利通过体育中考,在考试之前进行大量训练,这种体育中考前的临阵磨枪,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对其造成了相应的心理压力。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文化课学习如此,体育中考成绩与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亦是如此。体教融合背景下进行体能师资培养,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增强体能,循序渐进,为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此外,通过体能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了解身体健康和运动的重要性,树立体育锻炼意识,让其将不愿意学转变为主动学。

2.3、提高校队运动员的运动机能水平

众所周知,没有良好的体能便承受不住强大的训练负荷。要使技术动作达到自动化阶段,不仅要有坚韧的意志,同时也需要日复一日的运动训练,其中对体能的要求极大,一旦超过自身承受范围,将会导致运动损伤。校队运动员不仅参加体育竞赛,而且一部分学生也会通过体育特长生考试升学。体能师资培养使教师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训练方案,在减少运动损伤的同时,也提高其运动技能水平,不仅增强运动员的信心,提高运动成绩,也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3、体教融合背景下初级中学体能师资培养路径

3.1、加强体校教练和运动员与学校体育教师之间交流

体教融合背景下,为深化体校改革,《意见》中提到,实现学校与体校的融合,其中,体校教练可到学校中做兼职教练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学校文化课教师到体校中兼职教学以提高体校中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因此对于初级中学体能师资培养,学校可聘请体校中资深体能训练方向的教练为教师进行体能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学校体能师资。体校的教练具有丰富的训练和带队比赛经验,通过对运动项目技术分析体能训练方法,不仅加深教师对运动项目的了解,提高教学与训练能力,而且增长其体能训练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例如,进行耐力训练,可采用变速跑,即以不同速度交替练习,采用多种距离变速如100m快+100m慢+100m快+100m慢或300m快+300m慢+300m快,以及更长距离。

《意见》中对于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要求表明,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可走入学校中,为优秀退役运动员的就业提供保障。体校旨在培养运动员,而学校体育面对的是学生,对于体校教练与运动员进入学校授课,对他们来说,体能训练合理掌握强度与密度是关键。例如,有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生长发育原因导致柔韧性相对较差,不能马上完成锻炼动作的要求,对此教师应在讲解标准动作的同时,也要指出准确指出简易动作的具体做法或采用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完成练习。由此可见,体校教练员与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学校体育老师与其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从而提高了初级中学体能师资。

3.2、加强社会体育组织与学校体育的沟通合作

《意见》在学校体育中指出,支持学校通过政府购买形式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学校。于学校而言,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生活,也为学生开展业余体能活动提供了场所。对于社会体育组织,加强了组织宣传,进一步激发体育市场活力,也拓宽了教练的知识面。

社会体育组织主要面向大众,社会组织体能教练能够接触到不同年龄段的学员,上到老年人,下到幼儿。针对不同年龄、性格以及需求的学员,教练员们能制定出不同的训练方案。社会组织教练员的优势对于帮助体育教师设计组织体育游戏与比赛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传统机械的体能课使学生失去了上课的兴趣。掌握体育游戏与体育比赛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能够按照课堂主要训练内容合理设计游戏与比赛,不仅有助于培养其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持续学练的意识和行为,同时也使学生能在游戏和比赛中积极运用各种体能的练习方法。此外,通过组织课余时间比赛,能帮助学生树立团结、拼搏的精神,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外体能练习,与家长或同伴开展简便易行的体能活动。

因此,加强与社会体育组织的合作,通过政府,邀请社会体育组织中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体能教练师进入校园交流,不但提高体育教师体能训练相关知识,也培养其训练方法上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也可去社会体育俱乐部中体验体能训练,增强教师实践能力。

3.3、定期开展体能教学交流分享会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科技进步,对于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更新很快,体育教师不能固步自封,也要与时俱进,实时更新自身知识。由此可见,定期开展体能教学交流分享会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作者认为,主要可通过以下方式:(1)聘请高校优秀教师开展大讲堂活动以提高科研能力;(2)组织体校教练与优秀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分享活动,帮助教师增强实践能力;(3)开展不同层级的体能教师分享交流活动相互分享教学经验。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学校与体校、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激发体能创新,提高学校体能师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方交流,使设备更加齐全,接触领域和知识面更广,能够更好地进行理论检验。事物的发展成螺旋上升趋势,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促进发展,相信三方合作,对我国体能训练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学校也可设立奖励制度,鼓励学校体育教师主动开展体能交流,营造良好的相互学习氛围。

3.4、注入新鲜教学力量

首先,设立兼职教师岗位,通过引进体校或社会体育组织教练员进行体能课的教授,可以有效缓解学校体育教师不足现象;其次,招聘年轻体育教师,目前全国有的体育院校已开设体能训练课程,大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系统的体能知识,能看到学科的动态前沿,与时俱进,他们通过走进学校积累教学经验,理论结合实际,更好推动体能课的发展。年轻体能教师犹如新鲜的力量进入学校体育中,与老师和同学们发生思想的碰撞,相信必定会带动学校体能师资进一步提高。

4、结语

2022版新课标的出台,明确指出提高体育课的课时占比,这不禁让很多人认为,体育将取代英语成为第三主课,但是学校体育的具体实施仍是很大问题。因此,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能师资的培养任重道远,不仅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学习能力,更新自身专业知识,注重与各方交流,与时俱进也要制定相关制度保证体育课时占比。相信在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下,体能师资和青少年健康会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体教融合体教体校
体教融合: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