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团队发现ICIs相关心肌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性指标
2022-12-06徐燕,宋彦君
近日,由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孟昭教授团队与心内科吴炜教授团队共同合作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关心肌炎的临床研究成果发表于Cancer Communications(IF=15.283)。研究团队发现,心电图提示ST-T动态改变、室性心律失常、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脏彩超提示新发室壁运动异常是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性指标。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TLA-4单抗、PD-1单抗和PD-L1单抗)通过调动机体免疫来杀灭肿瘤细胞,在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同时可能引起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生,重症尤其是致死性irAEs需要高度关注。
ICIs相关心肌炎发病率低、死亡率高,对于其引起的灾难性心脏事件,缺乏针对性的评估预测方法,也缺乏有效的临床管理策略。由王孟昭教授牵头的北京协和医院全国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多学科管理协作组(PUMCH irAEs Task Force),诊断了52例ICIs相关心肌炎患者,其中23例患者发生了至少一次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如心源性猝死、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通过回顾性总结多中心ICIs相关心肌炎患者的诊治经验,研究团队发现,心电图ST-T动态改变、室性心律失常、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脏彩超提示新发室壁运动异常,是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性指标,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是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发生上述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异常的患者,应警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需积极给予强化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研究采用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更易于临床应用,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