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和丰富
2022-12-06马永庆
马永庆 肖 霞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58;山东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产物,而现代化则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发展过程。从道德视域看,农业文明中产生的传统美德与现代道德观念是一对矛盾体,二者之间既存在矛盾和冲突,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传统美德是指在我们民族发展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道德文化,它对现代社会中产生的一些道德观念有着纠偏纠错、正本清源的作用,同时又能够对其加以丰富。本文拟就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完善和丰富的可能性、主要方面以及需注意的几个关系谈点看法,以求教正。
一、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完善和丰富的可能性
传统与现实有着必然的联系。然而,关于中华传统美德有无完善和丰富现代道德观念的能力,其依据是什么,还是认识不一的。但是人类历史发展和现代化的需要,以及传统美德本身的特点,使得这种完善和丰富成为可能。
从传统美德与现代化的关系看,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和丰富是不可或缺的。传统和现实总是在碰撞冲突和相依相融的交流中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这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不仅在于现代化与传统本身就是矛盾的,“传统也可能产生一些习惯,阻碍人们去观察现实正在发生着的事情”(1)[美]杜威:《自由与文化》,傅统先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46页。;现实中人们也试图挣脱传统的束缚,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即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认识到“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4页。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传统与现实相辅相成、相互交织的过程,就传统美德和现代道德观念而言,它们在历史进程中不期而遇,并相互碰撞、相互完善和丰富。因此,我们要善于从传统美德中“吸取我们实行真正共产主义教育所必需的东西”(3)《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3页。。在现实道德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受到传统道德的影响,不管他是否了解传统文化,也不管人们对传统道德持什么样的态度,大家始终只能在传统道德的影响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正是新异的东西与秉承的东西的这种深层的内在矛盾的结合”(4)[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使得人们必然在传统美德中形成现代道德观念。虽然传统美德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是其中的一些观念已融入民族基因,作为不可剥离的优秀成分依然会发挥重要作用,并对现代化中不合时宜的东西予以修正和完善。一定意义上说,道德的历史就是传统与现实相互完善的过程。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既要归功于在我们若干次评判和改革中保留下来的东西,又要归功于我们改变了的或新加上的东西”(5)[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柏克政治论文选》,蒋庆、王瑞昌、王天成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1页。,这就是说,传统美德与现代化在相互完善中交融在一起,传统美德在现代化中不断沉淀,并融入现代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对现代化的方向、进程进行着一定的修正和丰富。传统美德与现代化之间存在对立,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二者也是相互完善的,而这也是历史的必然。看不到它们的冲突就是否认了历史的辩证法,忽视了其中的相互完善就抹杀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就中华传统美德本身来看,它对于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和丰富是可能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我们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价值,体现了自身的优势。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记载和凝结了民族发展的历史,同时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往来或排斥、或融合,又不断保持文化发展和现代化的民族特性,以其超强的稳定性坚守着现代化发展的民族特色。在认知的出发点上,中华传统美德是从整体,或者说是从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民族大义来把握有关国家前途、民族发展的现代化问题的。这种整体思维对当下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助推价值,有利于国家和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人伦纲常体系、德法结合模式,为现代化社会管理机制的确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滋养。也正是中华传统美德自身所具有的机能和属性,使其能够在民族整体文化发展中发挥导向、修正和规约作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传统美德不仅可以在现代社会中生存,而且能够通过融入现代社会,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干预和规避。传统美德不时地对现代因素进行筛选,而且能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不断嵌入新的要素而融入现代体系,同时也能够吸附现代气息而使自己的生命力更加强大。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与自己的传统彻底决裂,更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道德观念的形成,需要不断克服面临的各种问题,也需要传统美德的融入和指导。现代化的发展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也是在不断生成一些新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中加以蜕变的。现代化本身就是在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中进行的,也是在传统和现代的不断交织中实现的。现代化也是在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下进行的,不仅需要应对多元分层、纵横交错的问题,而且还要不断剔除自身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消极成分。现代化要创造前人没有的东西,在原有的社会条件下形成新的社会模式和状态,必然要遇到诸多问题。一是新的东西要与原有的东西产生矛盾,产生相应的阻力;二是现代化是开创新时代,会遇到新的情况、面临新的形势,需要解决新问题。另外,现代化自身也会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人们认知实践能力和水平的问题导致各种不足。这些问题是现代化发展不可避免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借助相关因素形成的合力。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改造和发展,又必须在传统美德的修正中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即是说“所有一切事物”,“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3页。当然,现代化不等于文化,而是与文化密切相关且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而不是其他形式的现代化。因而,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就需要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固根。正是在传统美德的养分中,现代社会逐渐成长壮大,不断向更高的阶段迈进。离开了传统美德,现代化就无法定性,也可以说不知道是谁的现代化。在此意义上,现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孕育出来的新事物,是历史的必然走向。另外,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扬弃,是对自身的一种净化。
现代道德观念需要借助传统美德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建构现代社会,一切不相适应的现象、事物则是必须要清除掉的。一般来讲,按黑格尔“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7)[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页。观点,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任何东西应该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从另一个视角看,现实的东西虽然都有其生存的土壤和条件,但是有些东西并不是现代化的产物,它们是适应一定环境滋生的腐朽事物,是与现代化相悖的甚至是死灰复燃的;也有一些则是与现代化相对立的旧的东西;还有一些尽管随着现代化产生,但实际上不适应现代需求,是逆历史发展潮流而动的。还有一些是带有“双刃剑”的东西,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又有极强的破坏性。如一些科学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使人们产生依赖,消弭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现代化要求社会历史发展保留人类文明成果,不断剔除妨碍人类前进的糟粕,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从历史发展的逻辑看,现代化也是不断探索的过程。任何现代社会现象、任何科学理论的生成,离不开人们对现实的认知与改造,而且它也是在与各种各样的谬误的对立与斗争中实现的。传统美德与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不合时宜的因素也是格格不入的。从文化的性质来说,传统美德要保持自己融入社会的特质,同样需要对一些错误的甚至腐朽的东西加以排斥和清除,需要“努力把真理从包围着它的种种错误以及腐蚀它的偏见中解脱出来”(8)[意]马志尼:《论人的责任》,吕志士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43页。。探寻现代化的正确道路,需要有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经验基础,并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借鉴和发展,以此对一些错误的东西加以修正。而且现代化也是文化的现代化,现代文化也需要铸就适应时代发展的文明成果,剔除和摒弃糟粕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完善和丰富的主要方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贯穿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始终,对其完善和丰富也涉及方方面面,在道德领域中,主要从天人关系、社会利益关系调节、政德建设、规则意识养成等具体方面发挥作用。
第一,天人思想对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古代先哲提出“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礼记·礼运》)以及“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道法自然”等思想,最终目的都是希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儒家主张天人同性,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强调从主体性出发讲求人的作为,“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以达天人合一;道家则从“道法自然”的视角,解析了天地万物共生共荣的规律。“天人合一”的实质正是要求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天人观对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今天我们认识、把握天人关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有一定价值。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市场原则的驱动强化了人们的财富欲望,导致了人们对自然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不仅造成了生态危机,而且也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与对立遭到了自然的强烈报复,同时也使人类丧失了生存发展的大量空间和美好环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中华传统美德的视角,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现代化的要求,汲取“天人合一”思想的精华。
现代化与古代“天人合一”的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承继“天人合一”思想,以一种和谐理念指导人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生物构成上来说,人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即便是在社会意义上,“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页。。可以说,人、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就此讲,人类要很好地发展自身必须融入自然,正所谓“君子所性,与天地同流异形而已焉”(《张载集·正蒙·诚明》),既不能把人当成万物的主人而为所欲为,也不能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人要以自己的自主性与万物有机相融,要保持自然应有的本色。其二,以万物齐一为基准维护自然的权利。如果把自然看作与人平等的主体,那自然就是一个权利主体。尽管说万物有灵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命题,但是不能否认在生态领域中任何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权利。自然界中万物有生存发展的权利,在人的生活中,万物也拥有与人类一样的权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人与自然界的一切都有着生存的权利和平等的地位。其三,以节用为准则开发自然,利用自然。“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人们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不要过度地向大自然索取,“故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麝夭,不竭泽而渔”(《淮南子·主术训》)。这些思想一再告诫我们,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不然就会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当今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劣等问题都向人类发出警告,现代化的实现不能以自然的满目疮痍、资源的枯竭为代价,而要追求自然与人的更高一级的合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承继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精华,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始终坚持可持续存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健康、稳步、和谐、有序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要纠正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制利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要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第3版。,在新的发展阶段上进一步提升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度。
第二,传统美德对现代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利益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道德问题。于社会主体而言,现代化首要的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凸显,现代化建设需要每一个人展示其主体能动性,并在个人全面发展中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现代化又是社会有序的发展,每个人需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实现自我价值。“因为所有道德纪律都是为个体制定的规则,个体必须循此而行,不得损害集体利益,只有这样,才不会破坏他本人也参与构成的社会。”(11)[法]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当下一些人错误地理解了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认为利益最大化就是个人利益最大化,有的人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惜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造成了个人角色和社会要求的失衡。有些人离开社会整体发展谈个性自由,把个性发展狭隘地理解成“随心所欲”,奉行个人主义,最后造成社会发展的失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个体性与社会整体性的辩证统一,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有一种正确的价值引领,而在处理公私、义利、荣辱等关系上,传统美德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就公私而言,先哲们认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只有持公心,为天下百姓服务,才能达到天下大同;不然,“若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损于人,则人亦与之力争”(《二程集·周易程氏传·益卦》)。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都要协调好个人主体的能动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既不损害集体利益,又能使个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公”与“私”,一方面是指整体与个体、天下与自我,另一方面则是指公心与私心、公正与自私。确立在家世利益基础上,以维护宗法秩序为主线的传统文化的整体主义,维护了统治者的等级专制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压抑了社会成员的个体能动性。然而,从社会发展的总体来看,传统整体主义把个体行为规范置于社会秩序的统筹中则有一定作用,也有利于协调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民多私利者其国贫”(《管子·禁藏》),现代化的实现不能仅是为了某个人或者少数人,而应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这需要每个人服从于全民族的整体利益,更需要中国特色集体主义的价值引领。
义利关系也是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义利观中,“义”泛指道义、正义,做人的标准或原则,也为公益、公利;“利”是指利益、好处,也为私利等。总体上说,重义轻利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其中许多具有哲理的观点对于今天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义者,正也”,“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墨子·天志下》),平治天下,需兴天下万民之利。君子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告诫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好义利的关系,提升自身的素质。社会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生活秩序必须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做人也要有底线,有为人标准和规格尺度。不仅市场经济希冀取得利益的最大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需要利益的最优化。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要坚持程序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分配公正、权利公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中真正体验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当然,人毕竟是社会的人,在利益关系产生矛盾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指引。
对于荣辱,先哲们一直十分关注,并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耻感文化。传统美德中,荣是荣誉、光荣,辱是耻辱、羞耻。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风气的导向标和做人的基本人格标准。一个社会需要形成良好的风气,使人们明确什么是对的、是应该弘扬的,什么是错的、是应该受到贬斥的。管子把“耻”作为治国理政重要纲领的“四维”之一,认为“守国之度,在饰四维”(《管子·牧民》)。作为一个人,需要有耻感意识,“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 ·公孙丑上》)。知耻是人们做人的道德底线,也是人步入社会应有的规范要求。“有廉耻者,不生于大辱。”(《春秋繁露·竹林》)那么什么为荣,什么为耻?荀子指出“先义而后利者荣, 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 ·荣辱》),把符合社会道义、维护公序良俗作为评价荣辱的准则,告诫人们要养成羞耻之心,以仁、礼为准绳衡量自己的行为。只有时刻保持羞耻之心,才能改过迁善。“耻者, 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 失之则入于禽兽。”(《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尽心上》)当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一项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就我们每个人而言是提升自身素质、成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3页。的人的伟大历史进程。国家需要保持风清气正的优良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个人则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传统美德中的荣辱思想给予我们有益的引导和警示。
第三,优秀传统政德思想对当下政治伦理建设的滋养与完善。优秀传统政德思想,包括执政基础、政德素养、政德要求等方面。从巩固政权、理顺社会关系的视角,古代思想家大都主张“以民为本”。在他们看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君主需要厘清社稷与百姓的关系,必须把民众、天下利益放在心上。正所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任何一个王朝的兴盛、社会的稳定,都必须得到民众的支持与拥戴。得民心、顺民意,就需要爱民、惠民、富民。“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尚书·大禹谟》),要关心民众疾苦,只有使民众富足,国家才能强盛。尽管这种“民本”思想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一面,但是其中的积极意义也给我们一些启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过程中始终维护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怎样为官、如何为官,传统美德对此有较为清晰的说明。周朝奉行“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诗经》中也说,“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经·大雅·文王》)。君主只有修明自身的德性,才能配得上上天赐予的王位。从政者需要“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尚书·泰誓下》),做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实践证明,有德是为官从政的首要条件,克明俊德才能心中怀国,眼中有民才能循法而行,明道善策才能公忠天下。以德为政,还要身体力行,做到正人先正己。官德政风、从政者的道德状况影响着社会风气,是百姓精神境界的价值导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作为执政党必须强化官德政风建设。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全面从严治党,以此“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6页。。长期以来,禁而不绝的腐败问题不仅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也影响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成效。政府官员本应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一些人却在金钱的诱惑下不惜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侵害人们的共有利益,阻碍人们获得正当利益。这不仅会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降低政府的威信,而且会对公众产生负面的示范作用,引发社会范围内的道德失范。在腐败的治理中,固然应该加强制度约束,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但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官德建设,从根源上杜绝腐败。传统的为政美德对于当前加强政德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强化政德建设,是做好治国理政大文章的重要前提。要通过从政者的良好道德风范,理顺各种利益关系,使国家各种政令畅通,民众生活安稳,国力强盛、民族繁荣。对民众的管理要施以仁政,善教德化。“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要“平政爱民”,施恩惠于民,而不能施以暴政。“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宋史·朱熹传》)爱护、体恤百姓是国家之本,需要君主端正心术,确立明晰的纲纪法度。关心百姓,就是要引导、教化百姓遵德守纪,崇贤尚义。“夫民者,诸侯之本也;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新书·大政下》)治国理政既要“治”,也要“理”,更要在治理中树人。管仲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教化百姓,要对民众施以宽大之政。以仁义教化百姓,通过循礼而规范行为,就可以明礼知耻;反之,“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论语·尧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治国理政,追求的不是在表层上的百姓归顺、社会秩序条理,而是要在治理中通过引导、善待百姓,让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把社会的规范要求转化成内心信念,成为内心的道德法则,形成国家意识,产生民族责任感,自觉自愿地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传统美德通过“援礼入法”“援法入道”等形式,不断培育人们的规则意识,对处于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人们来说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周朝初期形成了礼乐制度,礼的实质就是规范有序,乐的精神就是和谐。古代先贤通过礼乐文化,用以维护社会生活中的人伦和谐。“万物莫不有规矩”(《韩非子·解老》),人类社会的运行正是在一定法度或规范的要求下不断有序发展的,做人处事同样需要讲规矩。“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淮南子·时则训》言:“矩之为度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了国民的主体意识,提升了民族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性,且“在那些包含丰富的多样性和个体自主性的社会中得以发展”(16)[法]埃德加·莫兰:《伦理》,于硕译,学林出版社2017年版,第38页。。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使每个主体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满足,同时又要通过解决各种利益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于“规范支配的活动间通常存在冲突,善是多种多样的、偶然的、特殊的,这个事实就使得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17)[美]托德·莱肯:《造就道德——伦理学理论的实用主义重构》,陶秀璈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9页。,所以解决问题、消弭冲突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尺度,以此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可以说,现代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人们个体性愈来愈强的时代,也是社会人规则意识更加明晰的文明发展新阶段。
增强规则意识,就需要遵规行事。“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做事必须坚持正义明道,遵制循章。“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商君书·画策》)义字当头,事情办起来就有章法,就会顺利;按照义理做事,利益就能够得到保证。为人就要有礼,“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礼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只有懂得什么是礼,然后才能很好地为人处世。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明确社会的基本规则,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自愿地服从于每一个人都能理解而又适用于所有人的强制”(18)[美]乔尔·范伯格:《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现代主义哲学》,王守昌、戴栩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6-77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发了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提升了其主体积极性创造性,但它不是个人主义经济、无政府经济,而是法治经济、道德经济,不仅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其市场行为也要符合社会相关规则的要求。而且除了市场主体,人们还扮演着其他社会角色,也需要担负相应的义务,并受一定规范的制约。市场经济“告诉每个社会成员,什么是可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行为”(19)[美]约翰·塞尔:《人类文明的结构:社会世界的构造》,文学平、盈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67页。。因而,树立规则意识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礼法结合,发挥德治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尽管古代思想家对德与刑、礼与法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在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大都力求把二者结合起来。人们看到了德与法在治国理政中的不同功能和价值,“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汉书·贾谊传》)。先哲们也认为礼与法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荀子·成相》),由此又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刚柔相济。“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淮南子·泰族训》),也就是说,治国理政不能仅仅实施柔性政策,也不能只靠刑罚立威。正所谓“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为政之道就在于“修刑罚以齐众,明教化以善俗”(《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论政》),从而宽猛相济,做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强调“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16页。,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完善和丰富需关注的几个关系
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和丰富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对于这种作用的认知则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第一,完善与发展的关系。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生活的干预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道德历时性和共识性的统一。“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页。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虽然传统美德产生于过去那个时代,现时代只能产生属于这个时代的思想意识,但是传统美德又是现代社会不能避开的,而且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正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
就完善和发展的关系来说,完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则是不断完善的结果,也包含着完善的要素在其中。同时完善也是为发展扫清障碍,发展又为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前提。任何事物都在为不断清除不利于自己的消极因素、增强自身内在凝聚力而不懈努力着,在此意义上,完善是传统美德促进现代社会道德观念不断发展的积极手段。正如人们所定义的,“革命乃是行动者受到来自传统源头的伟大力量的激发,并始终从传统源头中汲取力量的事件”(22)[美]汉娜·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王寅丽、张立立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35页。,在发展过程中纠偏纠错、日臻丰富完善,是社会主义道德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实质所在。当然,对于完善要有一个科学的认知。一是完善不可能改变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而只是对其不合时宜的、有碍整体发展的观念的调整和理顺。传统美德是优秀的文化,但是它无法也不能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文化。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73页。,在当下引领社会思潮的必须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念。二是完善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发展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其内在的自我调整。也就是说,完善是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需求,既是基于传统美德的自身属性,也是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必需。新时代道德建设需要不断清除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相适宜的东西,校正发展的方向。一定意义上,对自身的完善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自我改革、自我提升。因此,完善需要探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矛盾,以“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2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6页。。其三,完善需要回到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完善是用现代化的方法加以把控的,而不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操作,要体现出发展的意义,因为“我们面临我们必须生活于斯、行动于斯、选择于斯的环境”(25)[美]托马斯·内格尔:《本然的观点》,贾可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新时代有新的境遇,需要我们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出发,正确对待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如果只是囿于以往惯有的方式,难免出现缩手缩脚安于现状的情况。
第二,完善依据的多重标准之间的关系。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是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道德自身发展的任务之一。完善是人们依据一定标准所进行的合乎规范的实践理性活动,即“确保一个人的判断具有道德上的正确性,使他的选择与这些判断相一致,并尽可能完全地践行他的这些选择”(26)[美]杰曼·格里塞茨、[加拿大]约瑟夫·波义尔、[英]约翰·菲尼斯:《实践原则、道德真理与最终目的》,吴彦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109页。。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进行完善,目的就是使人们“既对外审查世界,也对内进行自省”(27)[美]穆瑞·罗斯巴德:《自由的伦理》,吕炳斌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以确立现代道德体系。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因素以及自身条件,其依据标准也是多重的。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三点加以把握:
其一,现实标准。即从现代化、从民族特性出发展开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实际上就是认识这一问题的本然和实在性质。从背景上,完善需要且必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自文明降生以来已经历了更新,已被精心准备过,变得更舒适”(28)[美]丹尼尔·丹内特:《自由的进化》,辉格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32页。。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是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因此需要以现代化的标准衡量其整个过程。同时,完善是中华传统美德对我们自己现代观念的衡量,需要从我们民族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出发,因为中华民族在融入世界文明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自己的特色,既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也不能一味地迎合他人的标准。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根植于漫长和深厚的社会历史”(29)[美]迈克尔·沃尔泽:《阐释和社会批判》,任辉献、段鸣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8页。。所以,必须以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点,使传统美德对现代观念的完善保持在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上。
其二,发展标准。即从社会发展的视角评价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就人类道德观念的演变来看,发展是指不同时代的道德在前人奠定的基础上,不断改变其内容和形式以适应人类文明的进步。不能以传统美德的传统标准衡量其完善的程度,而要站在时代的潮头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完善问题。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任何道德体系的内容和框架都受到文化的影响”(30)[新西兰]理查德·乔伊斯:《道德的演化》,刘鹏博、黄素珍译,译林出版社2017年版,第13页。,传统美德也是不同时代道德的沉淀和结晶,也是一种历史的写照。因而把握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就需要从动态的视角加以解读。不能以永恒不变的原则要求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体系,更不能以传统的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规则对现代道德观念进行完善。完善就是一种价值评判的认知,其完善的出发点、准确度、对与错、实现的程度,只能以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需要为尺度进行评判。当然也要看到,新的道德观念是在传统美德中不断生成的,恰如“自由也可以说是从不自由当中孕育出来的”(31)[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1页。,不能否认完善也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其三,道德标准。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以其特有的方式作用于社会生活。作为实践精神,道德的“基本律令将接受由经验所提出的那些可能性,并引导理性考量的对象趋向在心智中业已成形的那些完满状态”(32)[美]杰曼·格里塞茨:《实践理性的第一原则》,吴彦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30页。。道德就是通过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遵循社会规律的前提下,道德也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则。既然如此,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也是道德自身的不断进化,完善就必须有道德的要素参与其中。可以说,道德完善的参照标准是具体尺度和历史标准的统一。既需要从道德自身的发展需求出发,按照现有的社会道德尺度衡量完善进程,也需要遵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社会生产力标准考量完善的程度,二者不能相互替代,也不可相互对立。缺少了道德的自身标准,完善就会大而化之,变得笼统抽象;没有了历史的尺度,完善就缺乏生命力,甚至成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懒人行为。
传统美德完善现代道德观念依据的现实标准、发展标准、道德标准,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衡量尺度,它们分别解析了民族性与全球性、相对性与变动性、道德性与历史性的关系,同时又构成了完善依据的标准体系。现实标准包含着发展和道德自身的要素,发展标准就是民族现代化、道德提升的尺度,道德标准也是民族特色、社会历史发展标准的具体化。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完善依据的不同标准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既不能以一种标准单向度地评价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也不能否认评价尺度的特殊性和侧重点。
第三,完善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是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道德进步的必然,更是提升人们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由于社会过程的复杂性,道德观念的产生也会出现一些需要完善的因素,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社会继续运行,传统美德对现代观念的完善便不会停止。
完善的原则性就是指,一方面,坚持把传统美德融入现代社会发展之中,必须认识到现代社会不能离开传统美德的滋养,任何试图割断历史的虚无主义都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对传统美德不仅仅是继承和转化,还必须进一步延续其生命力,发挥它的巨大能量。因为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在风与火、磨难与奋争的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现实中仍有其展现自我的平台,对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有着较强的驱逐力、排斥性。因而,把传统美德作为评价现代道德观念的一种尺度,有利于道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关键是要明确为什么完善、为谁完善、完善什么、怎么完善的问题。就是说,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是必须正视的社会现象,也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是在道德传统里学习道德的”(33)约翰·M·瑞斯特:《真正的伦理学》,向玉乔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传统美德在整个道德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现代化的整体运行中审视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具有连续性,是一个长期的活动过程。“多样性是人类的一个前提事实,一个要促进人类福祉的社会必须接受这个事实。”(34)[美]夸梅·安东尼·阿皮亚:《认同伦理学》,张荣南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184页。多样性的社会环境必然会产生多样性的观念,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施中既要有坚持精神、不断反思,又要灵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一些新出现的现象、观念的完善,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以保证整个完善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当然,也不能把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绝对化,不能一概按照传统的思路进行现代道德建设,完善的目的在于丰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德体系,使其更具科学性、时代性,彰显中华民族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