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2022-12-06孙占元
孙占元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3页。的新论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进一步把坚持“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的一个根本所在,并对“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了深刻阐述。因此,如何认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意义,为什么要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价值,怎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视角作出进一步论述。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意义
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鲜明特质就在于“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中,正是从“现实历史”和“物质实践”两个维度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把马克思主义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在《论现阶段》的报告中,毛泽东发出“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与趋势”的号召,一是强调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不是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而是当作行动的指南”,即“学习他们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立场与方法”;二是认为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我们要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3)《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50-651页。。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显然,毛泽东强调的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也就是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和当前运动的情况与趋势。因此,把作为中国共产党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贯通起来,不仅有助于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教条而不是当作行动指南的错误思想,而且为形成和发展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政治勇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的科学论断。邓小平所揭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中国特色”,对于探索和回答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如何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认为,中国搞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但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也要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恢复符合自己情况的地位,对人类作出比较多一点的贡献”,我们的目标是在20世纪末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达到“小康之家”和“小康的状态”。(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邓小平用“小康之家”来形容中国式的现代化,是我们党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运用于当代中国实践的一个创举,其意义在于既传承了中国文化典籍《诗经》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和《礼记·礼运》的“以著其义,以考其信”“是谓小康”的精义,又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达到的程度作了中国式的解答,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个有共同认同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持续奋斗,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小康”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5-26页。。习近平曾就如何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多次强调应从不同国家发展道路的特色、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等维度入手,提出“四个讲清楚”的要求。习近平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8)《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人民日报》2021年5月11日第1版。这深刻表明,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世代赓续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中汲取养分,充分认识“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6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就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问题,从“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的高度作了进一步阐发:“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10)《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因此,习近平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源泉,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通观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逻辑演进关系,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其中包括“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1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2页。和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的内容;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饱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结;习近平进一步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坚持了“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13)《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着力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4页。,又彰显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地位,充分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因此完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1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6页。。
二、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价值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坚定对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形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中,尽管有不同的历史兴衰和诸多朝代的更替,但并没有阻断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中华民族的世代赓续,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血脉,在中国历史变迁的长河中历经磨砺却更加坚韧。鸦片战争后,为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无数仁人志士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抱负,满怀“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的热忱和为“振兴中华”而“一往无前,愈挫愈奋”的激情与勇气,虽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遇,但也写下了近代历史浓重的一笔。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思想,既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引领着近代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创新,为中华文明再创辉煌谱写着新的篇章。
恩格斯指出,“我们把经济条件看做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49页。这非常清楚地阐明了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深入分析中国近代以来的基本国情和经济、政治发展状况,进一步阐明“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认为,我们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新国家,“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进而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708-709页。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同时,发出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8)《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77页。的时代强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指明了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重要性。他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19)《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页。毛泽东还指出:“我们要有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在生产上、科学上、文化上翻身,所以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采取现在的方针,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20)《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291页。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我们要赶上时代”“振兴中华民族”的勇气,坚持认为中国人民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的主张,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邓小平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他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2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3页。他说,“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几千年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来,他们满怀信心,艰苦奋斗,排除一切阻力,一次又一次地写下了我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 。(2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页。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伟大民族,在古代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在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落后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带来中国历史的巨大变化。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开始了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自从我们国家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更赋予这个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和活力。这个复兴,不但将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将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7-1178页。这个决议从“中国文明的复兴”和“赋予这个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和活力”的高度,对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了深刻阐述,具有重要意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同时,又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作了系统深入的阐述。江泽民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25)《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26)《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胡锦涛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7)《胡锦涛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40-642页。
为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任务,主要包括“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党报党刊、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译制播出出版”,“加强同香港、澳门的文化交流合作,加强同台湾的各种形式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2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7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的博大胸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30)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的深邃思考,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3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
为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七项重点任务。其中,深入阐发文化精髓,就是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深刻阐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深刻阐明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就是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目的在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33)《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1月26日第6版。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和2018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分别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3页。,“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3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12页。。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3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首先,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标识,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当前特别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同时,要充分认识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文化创造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文化资源,在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汲取营养,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增进人们的道德自觉,既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基因为中华民族的世代赓续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又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形成的文化基因和构筑起的精神谱系,为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提供了丰厚滋养和强大精神支柱。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在当代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要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以此来滋养和繁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37)《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2015年12月31日第1版。,从而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坚持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认知,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路径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习近平提出的“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6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9)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57页。的新要求,为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指明了方法路径。坚持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如毛泽东关于“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的命题就是对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传承发展。从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始,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强调六经治世的道理,此后贯穿有“实事求是”“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等思想主张。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有识之士重新审视“弘通精淼,内圣而外王”“穷经将以致用”的内在价值。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汲取了中华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赋予“实事求是”这句古语以新的哲学内涵,使其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导向,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40)《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5页。,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习近平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进一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理念作出创新性发展,提出“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做到知行合一”(4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8页。的重要论述,不断强调要把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学习“要注重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4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18页。。这对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如,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中贯穿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深厚的民本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是相通的。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和为之奋斗的价值追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的唯物史观基本观点,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为其核心内容而发扬光大的,是通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而得以充分体现的,更是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82页。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第二,把握好“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关系。毛泽东曾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46)《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毛泽东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知,与他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他曾说:“我幼年没有进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校,学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套。”(47)《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8页。1913年,年仅20岁的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合并于湖南一师)的听课记录即《讲堂录》中,以“实意做事,真心求学”为“真精神”,学习孔子的处世之道与治学态度,认为“谨言慎行即是学”,强调“古者为学,重在行事,故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推崇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精神,受朱熹的“咬得菜根”之言启发,认为“惟安贫者能成事,故曰咬得菜根,百事可做”。(48)《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525-533页。毛泽东成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后,更是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的态度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断强调:“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49)《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化地运用它……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50)《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必须立足民族的特点来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5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再如,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他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去年到山东考察调研,去了曲阜,在那儿我说过,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本着科学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5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40页。以此,我们仅从中华文化典籍中就能感悟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古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理想,“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思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因时变革精神,“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和“为政以德”的传统美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格力量,“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人类智慧等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可以在“古为今用”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思想与道德精华,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服务。
习近平一方面认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6页。,另一方面认为“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5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习近平强调“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通过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成果,既“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又“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5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67页。,既对国外的文化“有分析、有鉴别”,也不“生搬硬套”,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进而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深刻阐明了文化建设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史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不断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不断铸就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