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齐俗与区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
2022-12-06李艳萍
□李艳萍
[内容提要]齐鲁文化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文化形态,有着丰富历史内涵,对于音乐发展、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地域文化、艺术、文学、音乐等多方面的结合研究,分析齐鲁文化传承过程中与地域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关系,提升文化与民族民间音乐之间的良性互动,探索新时期地域民族音乐创新与传承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推动地域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与创新。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不断推动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与创新,是新时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山东民族民间音乐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着丰富的研究基础和研究资源。从春秋的《齐风》到近代的《沂蒙山小调》,这些在岁月长河中传唱至今的音乐珍品,形成了独具特色、别有风格的山东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丰富了不同历史时期历代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为新时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一、齐风齐俗与地域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关系
(一)齐风齐俗是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
西周初始,姜太公受封于齐,“因其俗,简其礼”,尚变革,促进了东夷文化逐渐向齐文化的转变,伯禽代封于鲁,“变其俗,革其礼”,重守成,形成了以周礼为基本核心的鲁文化。此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齐、鲁两种文化在发展中慢慢交叉融合,受诸子百家的思想引导而形成了有着深厚历史内涵与鲜明特色的齐鲁文化。山东劳动人民也在这种文化受教下,在长期的生产劳作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风尚、习俗,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齐鲁大地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延续。齐风齐俗是山东各地劳动人民在生活劳作中艺术审美、精神追求、幸福愿景的具体体现,既有行业性特点、也有阶级性特色,是地域性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其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历史上诸多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比如孔子、孟子、管仲、墨子、李清照、蒲松龄等,通过先进思想、艺术作品、政治变革不断促进着区域风俗文化的流动与发展。也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风俗文化,造就了山东劳动人民质朴性格、优良的传统、兼容并蓄的情怀,并创造出了以号子、秧歌、小调等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性民族民间音乐品种,用于表达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彼时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与价值追求。
(二)民族民间音乐是风俗文化表达的艺术形态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山东自古就以周礼而治之,被誉为“礼乐之邦”,靠山临海,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独特的地理格局、悠久的历史文脉、浓厚的文化氛围,造就了极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山东民间风俗。《淮南子·主术训》有云:乐听其音则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民俗文化大多是通过音乐的艺术形态来实现的,民歌随着民俗的发展而产生,丰富多彩的山东民间风俗造就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从三月不知肉味的齐《韶》,诗经的《齐风》《鲁颂》,汉代乐府收录的《东武泰山》,至明清的聊斋俚曲《幸云曲》,再到近代最具代表性的《沂蒙山小调》,从先秦而至当代,山东民族民间音乐用小调、劳动号子、秧歌、花鼓、琴书等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传统音乐体裁,记录下了历史的漫长进程,反映了彼时经济社会各阶级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正是民俗文化浓厚的地域特色,推动着山东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传承、不断创新、不断发扬。
(三)风俗文化规范了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
民族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其艺术表现形式与地域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更与地域风俗文化紧密结合,是区域风俗文化的标志性产物之一。千年已降,山东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包括:人们在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时编唱的劳动号子,风格迥异但能够全面体现各地域人民生活的小调,题材广泛、歌词易懂、篇幅较短、易于哼唱的儿歌,载歌载舞的花鼓,以及以柳子戏、山东梆子、山东大鼓、山东琴书为主要代表的山东传统戏曲、说唱音乐等。不难发现,这些艺术作品在歌唱形式上均受制于民俗文化的演变,即民俗文化规范了群体场合的劳动号子,自娱自乐的小调吟唱,庙会宗教的祈福曲等民间音乐的演唱的空间、时间以及乐器配置。在发音方法上受限于区域方言,即只有用特有的方言才能最好地展现出歌曲的艺术价值和特色。在构曲模式上受困于已有曲调,即不论山东大鼓还是山东琴书等说唱类音乐,大多沿用传统的曲牌进行制谱。
(四)形成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力
任何一种文化发展都是动态的,只有展现出能与符合时代发展的适应性,这种文化才能推广开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质,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民族民间音乐是风俗文化表达的艺术形态,风俗文化又规范着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二者良性互动、相辅相成,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形成合力。通过不断创新歌曲、舞蹈、戏曲等多种形式的民族民间音乐,适应当地群众的精神需求、审美情趣、生活习俗,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山东民族民间音乐在民俗文化中的发展与传承
(一)蕴含浓厚的儒家文化思想
按照区域音乐与各地历史文化的联系,王耀华、杜亚雄将中国音乐体系分成十二个支脉,其中齐鲁燕赵支脉又分为齐鲁、燕赵两个分支。发源于山东的儒家思想文化所提倡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社会化教育与周代农耕文化所倡导的勤劳、孝顺、德行、顺应传统、中庸求和的思想基本重合,齐风韶韵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思想理念。孔子作为儒家思想学派的奠基人,他的音乐思想建立在“仁、德、礼”为核心的基础之上,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提出中和的音乐艺术审美,用音乐提升和改变社会风气风俗,不断陶冶人民情操,进而形成正确的礼乐观为政治和教育服务,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因此,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早期历史上的山东民歌主要重视社会教化功能,在这种讲究温柔淳厚、提倡和谐统一、重视乐礼结合的儒学文化氛围的引导下,山东劳动人民逐渐养成了一种豪放、弘毅、隐忍、宽容、朴实、诙谐的群体性格特征[1],山东民歌形成一种质朴浑约真醇、哀乐怨思有节的平抑中和的审美情致。
(二)艺术表现直白明朗
山东民歌传唱声音宽厚、洪亮,用声直白,情感表达方式也是直来直去,以情驭声,以声传情,能够直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态和风土人情,这与山东人朴实憨厚的性格有关。据《山东民间歌曲论述》统计,山东民歌以徵调式为主要旋律的曲目占已记录曲目的一半,已宫调式为主要旋律的曲目大约占已记录曲目的三分之一。数量最多的是以徵调式为主的小调,取材比较广泛,且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反映风土人情的《赶集》。种类丰富的劳动号子则以宫调式为主,可根据区域及行业划分出渔民号子、海员号子、黄河船号、运河号子等多种号子,劳动号子节奏简单,歌词生动风趣,听众常感轻松、诙谐。山东秧歌是劳动人民自娱自乐的艺术产物,岁聿云暮,耕作一年的人民舞起秧歌走街串户共贺新春,至今,山东很多乡镇还保留着这种习俗,比如鼓子秧歌,胶州秧歌等。
(三)语境表现质朴写实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表达的核心是区域方言发音,音乐学者对于我国民歌的分类划分有着多种观点,有以文化为划分的,也有以方言区划分的,有学者将山东民歌划分在华北音乐方言区,语音主要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山东方言中阴平调值居多,而语调多往下行。用方言演绎出的山东民歌,能更加完整地表达出歌曲的意境,听起来给人以奔放、舒展的感觉,从而推动情感的传递与交流。淄博民歌的代表作品小调《赶牛山》,“年年是都有着三月三么来哟,妹妹二人么赶来牛山哎哎哟,来至在那淄河滩来呀么来哟溜溜溜,淄河是滩里是长流水哗哗啦流,孟良山上么艳来阳天来哎哎哟……”,寥寥数句就将临淄区传统的“三月三、赶牛山”民间庙会的情景表现出来,演唱中更接连使用了淄博方言的语气词上下相连,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们幸福的心态。再者,歌词后缀中虚词的高使用频率也是山东民歌的显著特点之一。如流传于山东临沂苍山地区的《绣荷包》歌词“小小荷包啊绣呀,就完得儿了拉哈伊,扬州的那穗子绿把丝儿抽,再用那红纸包荷儿呢,哎咳哎咳哟送给那,郎瞧瞧荷儿呢”,包含了啊、呀、呢等多个虚词,极具山东方言特色。
三、新时期地域民族音乐的创新与传承
(一)确定建设和谐的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指导思想
确定建设和谐的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山东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建设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民族民间音乐建设是陶冶群众情操、净化风气、引导良好生活风尚的主要抓手,是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可见,树立和谐发展的民族民间音乐建设思想,明确民族民间音乐的核心价值取向,致力于满足广大群众的音乐文化需求,并让现阶段音乐文化发展与当前越来越先进的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将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精神境界与凝聚力,营造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民族民间音乐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群众性的音乐文化活动
加大民族民间音乐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开展群众性的音乐文化活动是加强山东民族民间音乐建设的基础。音乐的艺术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就受众面与参与度而已,尤以群体性的广场音乐表演为最。在广大地区,广场音乐活动是众多音乐活动中普及率最高、受众面最广的音乐活动形式,主要包括大小合唱、戏曲票友会、广场舞等等。因此,各地各级政府应积极落实《规划》精神,全面实施文化广场提升工程,加大和逐渐改善文体广场、音响等硬件设施建设,强化音乐文化发展硬件支撑力度,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让广大群众自觉地参与到音乐文化建设活动中去,可以进一步推进山东省民族民间音乐建设的发展。
(三)加强音乐文化专业艺术创作,提升农村地区音乐文化的参与度
加强音乐文化专业艺术创作,特别是提升农村地区音乐文化的参与度是加强山东民族民间音乐建设的核心。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思想情感及农村地区风土人情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为文艺工作者在创作方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采风素材[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对农村生活的改善与发展中来,创作出能够全面反映新时期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特别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风貌和取得的卓越成果。
而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则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艺术只有来源于生活才能不断传承,将民族民间音乐与现代农业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在保留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本身特点和风格的前提下,适应现代农村农民需求对民族民间音乐做适当的发展和创新, 进而永葆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生命力,才能使得“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四)利用和开发多种资源促进民族民间音乐多样化建设
利用现代媒体促进民族民间音乐建设,为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搭建更新、更快、更广的媒介传播平台。在信息时代,新媒体发展迅速,要科学利用现代化媒体的各种平台及技术,充分发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影响范围大的特点,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有机的结合,激发广大群众积极性与热情,让他们参与到民族民间音乐建设中来。
开发地方高校音乐资源,推进民族民间音乐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是高等学校的四大职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广大群众的音乐文化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中的主导作用,加大高校音乐教育资源服务民族民间音乐的建设与发展的投入力度。一是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在课程设置中增设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相关课程,培养专业的后备音乐人才队伍,为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打造人才梯队;二是在高等教育美育课程体系设置中,深度挖掘传统音乐文化经典,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作品,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奠定人力基础;三是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充分开展音乐文化下乡、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地方音乐文化建设[3],为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人力保障;四是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走入乡村,挖掘、整理和保护传统民间音乐,有步骤地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完成音乐文化科研项目,对保护山东传统音乐做出贡献,为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提供资源保障。
(五)加强民族民间音乐产业链建设
“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文化产业是当代社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技术和现代文化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山东省广大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流传着极为珍贵的音乐作品,各地区根据区域特点、资源优势来选择音乐文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强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做大、做强音乐文化行业,扩大优秀音乐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发挥音乐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的关键作用,促进其与创意产业、广播业、旅游业、休闲娱乐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积极推动建设和发展农村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