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用药特点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2022-12-06杨静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天津3016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剂型剂量用药

杨静(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天津 301600)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由于机体还处于发育的过程中,因此身体器官功能还未发育完善。接受药物治疗的时候,不恰当的药物应用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身体发育[1-2]。儿童用药的目的主要是用于治疗相关疾病或对部分疾病起到预防作用。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儿童用药不能仅考虑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也要重视用药安全性的问题,防止患者用药后身体出现不良反应,造成严重的后果[3-4]。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儿童的用药特点及安全性进行了总结,为了儿童的健康,在为患儿选择药物的时候,应该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儿的身体情况,选择安全、有效、可靠的药物。

1 儿童常用药物特点

1.1 用于中枢神经的药物 对于儿科常用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其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剂量和不良反应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的影响。例如常用的中枢解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对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儿童要谨慎使用,因为罹患消化疾病的儿童胃内酸度较低,胃排空较为缓慢,药物在胃内滞留时间长,可能导致患儿胃内形成黏膜糜烂,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5]。国外研究资料显示,发热儿童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可能会诱发瑞氏综合征,因此国外有规定,未满12岁儿童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6]。如果患儿长期使用苯巴比妥片剂,可能会出现精神或者身体对药物的依赖性,如果联合使用其他中枢神经类药物,会对中枢产生协同抑制作用,因此合并使用上述药物时要谨慎[7]。患儿如果需要使用氨基比林治疗,最主要的影响是损伤患儿的血液系统,导致粒细胞减少,增加感染风险。乙酰氨基酚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的药物,退热快且持久,并且很少产生不良反应,口服后药效发挥比较快速,但有相关研究提示患儿使用乙酰氨基酚后,如果超出常规剂量或累计剂量较大,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增加,且年龄小于3岁的患儿发生率更高,表明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应用乙酰氨基酚应注意使用剂量和累计剂量[8]。

1.2 抗菌药物 目前各大医院抗菌药物滥用情况较为严重,在给患者治疗疾病的时候,对于一些非感染性疾病,比如腹泻、肠易激、感冒、发热等,很多医生在没有了解发病原因的情况下给患儿使用抗生菌药物,比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哌拉西林钠等药物。青霉素对人体细胞的毒性比较低,使用后其抗菌浓度一般对患者不会产生影响。但青霉素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目前儿科很少应用青霉素。同时有研究报道,患儿长时间采用头孢曲松治疗可能会诱发胆结石症状,但停药后相关症状会随之消失。因此,对于儿童用药头孢曲松的使用应该考虑到可能引发胆石症的风险[9]。

1.3 消化系统用药 多潘立酮是儿科常用的助消化药物,如果患儿血脑屏障功能没有发育完成,使用后可能会引起神经方面的副作用,因此临床上大多建议小于1岁的患儿不使用此类药物[10]。其他帮助消化的药物有干酵母,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少,但是如果使用的剂量过大也可能会导致其出现腹泻。乳酶生是另一种用于治疗儿童消化系统的药物,但大多不建议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于儿科解痉药物的使用,如果患儿出现急性腹痛,以及肠道寄生虫、胆道蛔虫、阑尾蛔虫等情况,大多需要给予一定的解痉药物,用于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但解痉药物应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使用,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应该先进行腹部检查后再决定是否需要使用。通常情况下,儿童不建议使用缓泻药,一部分父母认为小儿应该每日排便,因此当小儿不正常排便时就会给其使用一定量的缓泻药物。长期使用缓泻药物可能对小儿的胃肠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其正常的肠道蠕动节律性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习惯性便秘和可能的缓泻药依赖性便秘[11]。如果必须要使用,也一定要先咨询相关的医生,根据情况选择剂型剂量。同时应联合饮食和运动,培养正确的排便习惯。洛哌丁胺1岁以内的患儿禁用,脱水严重的患儿谨慎使用。蒙脱石散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儿童可以使用。

1.4 呼吸系统用药 儿童经常发生的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在治疗这一类疾病时,可以使用的药物种类比较多,但是每一种药物使用的时候,为了保障其用药安全性,也同样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例如治疗哮喘的药物种类较多且剂型、给药方式、服药疗程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包含口服、静脉注射、喷雾吸入给药等,这些都是治疗哮喘比较常用的方法,采用喷雾和吸入给药安全性比较高,并且也比较方便。但如长期大剂量使用此类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不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甚至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12]。祛痰药物如氯化铵使用比较多,但患儿采用祛痰药物治疗前应该先计算好氯化铵的用量,大剂量氯化铵可导致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但停药后相关症状大多可以消失[13]。

1.5 激素类药物 患儿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例如可的松、泼尼松等;如果长期使用激素容易导致患儿骨骼闭合过早,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14]。并且如果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会导致肥胖、多毛、骨质疏松、脱钙、病理性骨折、伤口愈合不良等现象。大量研究表明,给患儿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后,多数患儿均出现肥胖、骨质疏松、伤口愈合不良等表现。所以,患儿一定要谨慎使用激素药物[15-16]。

2 影响安全性的因素

2.1 生理特点和药动学 不同发育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生理特点,根据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可分为多个阶段,胎儿期:这个期间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在母体内生长28天,这个阶段是胎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身体组织形成的阶段,多种药物会损害到胎儿,甚至会导致其死亡。新生儿期:胎儿生产后到28天之内,是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所以要谨慎用药[17]。婴儿期:婴儿出生后到1岁之前,这个阶段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但容易出现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因此也要谨慎使用药物。幼儿期:1-3岁的儿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比较高,容易患传染性、营养消化性疾病。学龄前期:3-7岁的儿童,此阶段儿童的智力发育比较快,依然容易引发传染性、感染类疾病,要注意使用药物。由于儿童的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征,所以针对此特点,用药要谨慎对待。儿童的成长并不是线性的过程,药动学和儿童生理特征会干扰儿童使用的药物在身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18]。药物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途径和年龄特点。有学者的回顾性研究表示,多种药物以口服的方式给药,由于肠胃中各段管腔内pH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药物释放和在小肠黏膜表面扩散速度的决定性因素是胃排空和肠蠕动。

2.2 剂量和剂型应有针对性 儿童的用药剂量应该根据患儿各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药物理化性质选择,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评估使用剂量是存在很大难度的,主要受儿童用药的方法、喂药史、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疾病状态等影响。根据第一套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主要描述了5岁以内的儿童,如果患儿在条件比较优越的环境下成长,可以用于各地儿童的评估,不论种族、喂养方式和经济状况[19]。在获得准确的药物剂量数据后,若无法取得合理的儿科配方,也很难准确判断药物的用量。如果不当使用有隐匿性危害的药物,儿童的出现不良症状的几率比对照组高3倍,如果让幼儿吞咽大片的药物,会导致其噎住或者出现窒息。国外有资料显示,有4例不满3岁的儿童给其使用阿苯达唑片后发生梗阻窒息死亡[19]。并且有些家长将胶囊类药物拆开后让患儿服用,导致药物提前释放和降解,治疗效果减弱,并且导致患儿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也有一部分家长将大片的药物切碎后让患儿服用,使本身释放比较缓慢的药量,很快释放到了最高的浓度,导致药物使用过量,引起患儿的不适症状[20]。

有些药物并没有儿童使用的剂型,其未在儿科获得许可或者说明书中没有标明儿童的使用剂量。医疗机构还存在药物并没有经过许可便进行使用的情况,比如将某些药物更改为儿童使用的剂型,或者是特殊生产许可范围的自制剂等。药物标签外的使用方法主要包含使用人年龄、用药方法和剂量等。通常儿童一般不适合作为研究对象,所以主观上儿童用药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药物没有儿童用药的资料和安全依据,药物使用说明书中多数没有儿童使用的说明,临床中经常根据成人的使用剂量和方法进行换算,这种使用方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也并不符合儿童的生理特征[18]。所以,有很多的相关报道称,由于儿童使用标签以外的药物,导致其出现各种不良症状[21]。并且,对儿童比较适合的剂型中,一般有颗粒剂、糖浆剂等,但是存在储存、供应、定价等多方面的问题,可以生产适合儿童使用剂型的厂家比较少。因此出现了很多的适用于儿童的医院制剂或者很多将市场中的药物分装加工为适合儿童使用的剂型,并且价格相对更低,但是这些并没有经过许可使用,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在分装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污染,或者会破坏药物的特性,患儿使用后会降低治疗效果。若要解决此类问题,应该开发儿童新剂型,生产出一些比较适合儿童用药的仪器等,儿童医院也可以开发一些医院制剂,专门生产儿童使用并且价格合适的制剂。目前我国很多医院都有经验方,由于经常在临床中使用,所以疗效和安全性均比较高[22]。

目前,虽然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医生必须完全按照官方的说明书用法指导患者使用药物,但是对于使用安全性没有明确依据的药物,不按说明书用药存在一定的风险。曾经有研究报道将108种药物的儿童使用方法说明书进行了修改。目前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儿科资料的增加,针对不同阶段的患儿生理病理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更新药品说明书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

3 展望

由于儿童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快速发育和成长的阶段,所以生理特点与成年人存在很大的差异。临床在治疗儿童疾病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用药,要保障用药的安全性,给药时,医务人员应该提高对用药安全性的关注度。在用药过程中,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种问题:第一,要了解儿童在各发育阶段的解剖生理特点、使用不同药物的反应,应该坚持合理用药,有些药物虽然疗效比较高,但不良症状比较多,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第二,要改善药物滥用的情况,根据要求使用禁用和慎用的药物,且用药后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和身体反应,若出现异常情况,应该立即停药进行处理。第三,一定要注意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由于药物使用的剂量不同,疗效也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儿童年龄及病情程度选择。总而言之,儿童用药安全性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领域[23-25]。为了进一步促进儿童的健康,作为儿科医生,应该树立优秀的医德医风,有高度责任感,并且谨慎地对待工作,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服务,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儿童的生理特征和药物的理化性质并合理用药,同时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及时总结经验,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风险,不断提升儿童用药的水平,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剂型剂量用药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近地层臭氧剂量减半 可使小麦增产两成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不同中药剂型,药效有区别?
益母草不同剂型临床应用优势浅析
抗感冒药的药学分析与合理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