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探究

2022-12-06朱颖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资本现代化发展

朱颖原,刘 赟

(太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步入20世纪中叶,现代化一词在中国广泛传播,尤其是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之后,现代化更是在国家层面上升至政治正确的高度。强化理论探索,注重实践效果,边试边改,摸着石头过河成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现代化建设的真实写照。探索也并非是毫无目的性的尝试,而是将已有的理论经验结合本国实践加以校正,以期找到一条正确的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当时,在世界范围内,落后的农业国迈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已有苏联。中国在现代化初期,也将苏联视为自身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样板,无论是对资本主义理论的反思,还是对社会主义的实践,都以苏联作为参考。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要转变落后国家的身份,都急需发展生产力。农业生产虽然可以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但在推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较之工业则显得逊色。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初期大多都会对西方现代化模式进行学习,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工业现代化,这是由当时东西方国家之间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决定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也并非完美,只是用发展的成就暂时地掩盖了部分问题的存在,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也一直在对西方现代化模式进行反思。特别是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进入新局面、中国的现代化基础逐步夯实后,中国开始探索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经验,以期为人类社会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方案。

一、现代化的逻辑选择:资本的现代化或人的现代化

在讨论各国的发展道路时,现代化的逻辑选择是无法逃避的主题,这就需要对现代化进行解构。现代首先意味着与前代的分割,但也不完全是当代,而是在依附于时间序列的单向性发展中蕴含着未来,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如果回望中国古代的汉唐时期,中国是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农业文明,有着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在当时它相对于奴隶文明来说是现代的。但到了18世纪,机器的发明与使用使得物质生产不再依托人力、畜力等原始动力,中国精耕细作式的农业文明较之于大机器生产的工业文明的劣势逐渐显现,现代性逐渐有了新的意蕴和内涵。工业文明的胜利有赖于机械造就的基础,并一举打碎了宗教的禁欲主义精神。理性在与信仰的博弈获得胜利的同时,也给“现代性”打下了深刻的世俗性烙印,即韦伯所言的“祛魅”[1]。现代化便是社会生产和发展不断被不同的现代性所赋值的过程,具有相对先进性、无限性、单向性的显著特征。

现代一词首先是相对的,是新时代相对于旧时代的表述,也是同时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相对先进性。不同区域的人类社会虽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但基本上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了神学统治。破除神性,推崇理性,将一切事物用理性来衡量是哲学层面上的现代性。打破神学的统治基础,重新确立人的核心地位,建立以契约为纽带的民主国家,是政治层面上的现代性。调整与先进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变革则是经济上的现代性。当前所公认的现代化过程便是如上所述的现代性对社会发展内涵所赋值的过程,即局部社会朝着已有的现代性所指明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前进。现代化的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且不可逆的过程。各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既有现代化建设速度和实现程度上的区分,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现代化起步早,因而实现程度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起步晚,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还有现代化服务目标指向上的本质区分。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和人既相互对立,也互为依托,统一于现代化进程之中。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商品交换关系已经产生,小规模的雇佣劳动也已存在,但是资本主义关系不足以成为整个社会的运行逻辑。随着大机器生产时代的到来,人从传统的原始动力提供者的身份中脱离出来,却又陷入了机器对于劳动者更大的束缚之中。流水线上的工人生产的商品越多,反而愈发生活得贫穷。工人无法享受人之为人的乐趣,而是为资本增殖贡献再生产得以延续的劳动力。劳动无法成为人与客观对象沟通的中介,而只能沦为谋生的手段。资本主义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要途径,但是资本主义却没能选择好生产力发展的服务对象,即资本主义是为了资本永葆生命力而发展,将人不过是看作资本增殖所不得不依托的工具。从此意义上来说,西方现代化是资本的现代化。在这样的现代化进程中,资本战胜了人,成为现代化的唯一受益者,也成为社会构建的基本原则,统治着社会的运转。

共产主义的理论出现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最为尖锐的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感知到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扭曲,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资本地位的倒置,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他们从商品交换出发,分析了抽象的价值如何取代具体的使用价值而成为社会财富标志的过程,进而揭示了资本借助普遍的私有制实现了对人类社会的控制的资本主义本质。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学说,是关于人从资本的控制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取得政治革命的胜利之后,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人的核心地位,强调资本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实现人的现代化,走出了一条与西方现代化模式不同的发展道路。

二、发展与反思:围绕资本逻辑展开的现代化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都离不开资本的积累与增殖。但资本积累与增殖的不同目的决定了其现代化本质属性的区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资本控制了人的现代化,是马克思所言的异化劳动创造的现代化。即使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以来依托先进的机器工业生产完成了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但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却被少数资本家所占有。而且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并非具有独立的人格,而是资本的人格化,他所要做的仅仅是为资本的增殖服务。当发展的目的仅存资本增殖这一项内容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本国与他国之间的关系都会围绕这一目的展开,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资本的剥削扩张所产生的人与人的对立

在西方工业化初期,为了扩大再生产,资本家不断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劳资矛盾十分突出。即便是在全世界的工人斗争浪潮过去之后,资本家有意识地缓和劳资矛盾,但是工人与资本家的地位仍是对立的,资本家不过是替资本控制工人的代理人。工人的工资被资本家视作维系再生产而不得不支出的费用,给付标准也仅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付出的对价。此外,生产环节的利润分配决定权完全由资本家所掌握,不平等的利润分配使得现代化的成果并未被广大的工人阶级所获得,而是给予了资本家攫取工人剩余价值的途径。

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来组织再生产以实现资本增殖。工人不仅要为再生产提供劳动力,还要为资本家利益代表所组成的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缴纳高昂的费用。贫富差距也随着再生产的不断扩大而加剧。工人成为资本增殖的剥削对象,成为再生产扩大的受害者。一方面,工人的劳动并非是个人本质的体现,而是资本增殖所不得不借助的手段,资本家的管理是对工人行为的约束和规范,泰勒制则更是将这种约束推到了极致。另一方面,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的不是幸福、满足,而是不幸与痛苦。资本家依托对工人剩余价值的积累,感受到了建立在物质利益之上的现实生活的美好,但这种美好是以工人的痛苦、不幸为代价。

随着矛盾的激化和对立的加剧,资本家也做出了让步,比如工人的工资得以提高,劳动时间得以保证在法律限制的范围之内。但正如马克思所言:“当法律使资本永远不能延长工作日时,资本就力图不断提高劳动强度来补偿,并且把机器的每一改进变成加紧吮吸劳动力的手段。”[2]457劳动时间的缩短反而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大,工人的被剥削程度丝毫未减。而且随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资本如同当年舍弃农业生产一般舍弃了制造业,转向了利润率更高的金融业,西方国家由此实现了“脱实入虚”的转变。这也使得西方国家的就业岗位急剧减少,产生了大量的失业工人,社会成员贫富差距随之进一步拉大,社会财富也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掌握大量社会财富的少数人,依托资本所体现的社会权力,实现了对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控制,社会成员间的对立也愈加紧张,社会内部处于更加撕裂的状态。

(二)资本的无序扩张所导致的人与环境的对立

社会的高效运转有赖于社会秩序的确立,无论这种社会秩序有序与否,都与其所处的社会运转逻辑紧密相关。资本在成为社会运转逻辑之前,首先需要打破以往社会所依赖的社会秩序。以笛卡尔、培根、康德、洛克等为代表的近代思想家,为了摆脱神对人的控制,实现人的解放,提出了人能主宰一切的主张,将人从神的束缚下抽离出来。摆脱了神性的束缚,资本也变得肆无忌惮。在资本增殖的驱动下,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衍生出人类沙文主义,走向了对物质利益的极端追求。在这样的追求过程中,社会得以迅速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的牺牲为代价。人作为认识世界的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也无可厚非,但是对人类中心地位的肆意扩张却会导致人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无节制地破坏环境、攫取资源以获取经济利益以及蔑视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等。而所有这些行为也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全球气候变暖、雾霾、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的频发已经到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地步。至此,西方国家才逐渐反思,将高污染企业转移海外,加强对本土环境的治理。但是,现代化过程是不可逆的,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已然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人与环境之间冲突加剧。

即使西方国家在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之后,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迁移至发展中国家,本国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从全球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仍然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受害者。资本不断流入利润率更高的产业和部门,并不在意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物种的灭杀以及对秩序的践踏。瑞士学者吉尔贝·李斯特在《发展的迷思》一书中指出,全球20%的人消费了我们这个星球80%的资源,而且为了维持体系的运转不得不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再“动员”至少4倍于此的额外资源[3]。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而言,西方现代化模式是不可复制的,因为环境已然负担不了这样的重荷。此外,需要澄清的是,并非全球20%的人口消费了地球80%的资源,而是占全球人口数20%的国家在控制着80%的资源。在这些国家内部,也仅是较少部分掌握大量社会财富的人在“贡献”着超额的资源消耗率。

(三)资本的海外扩张所引发的本国与他国的对立

资本原本没有民族、种族、阶级、性别之分,但正如资本创造了资本家和工人以及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一样,资本也创造了资本主义国家与他国的对立关系。资本的增殖离不开生产资料(资源)源源不断的供给和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大。当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本土的资源、购买力难以维持扩大的再生产和市场需要时,资本便将它的触角伸向了世界,视他国为本国的资源供给国和产品消费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接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这场战争以尼德兰脱离西班牙开始,在英国的反雅各宾战争中具有巨大的规模,并且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继续进行下去,等等。”[2]819资本主义国家从与他国的贸易和商业战争中获取高额的产品增值收入,而他国仅获得低廉的原材料出口收益。伴随着本土工人斗争而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传统高污染工业对居住环境的破坏,欠发达国家又沦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落后产业转移的承载地。而资本主义国家则依托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构建了控制世界的经济秩序。在这种经济秩序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享受着欠发达国家消耗本国资源、污染本国环境而生产出的工业产品,并收割着生产增值环节中最高额部分的利润。

资本逐利性的本质使得资本不可能满足于局部区域的资源和市场,而是要利用全球的资源实现资本增殖。生产力落后条件下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影响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隔状态的相对平衡被资本的海外扩张打破。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物理距离的间隔不再成为不可跨越的鸿沟,也进一步为资本的海外扩张扫除了障碍,原本自然共同体中的和谐关系被资本所规定的竞争关系所替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本国优先发展为口号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更是使得本国与他国的对立进一步加剧。而这种对立的本质也是一种剥削关系,是资本主义国家依托现代化的先行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研究殖民地的状况。我们感兴趣的只是旧大陆的政治经济学在新大陆发现并大声宣布的秘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积累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以那种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消灭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是以劳动者的被剥夺为前提的。”[2]843换言之,资本的对外扩张是资本的剥削扩张的翻版,国与国之间的对立关系是人与人对立关系的必然结果。

三、借鉴与超越: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较之于西方国家起步晚,并且在不同时期面对着不同程度的来自西方国家的技术、资金封锁,发展难度更大。尽管如此,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引,以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为主线,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出一条与西方现代化不同的发展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以期克服资本市场的盲目性,增强经济发展的计划性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计划经济的生产关系未能适应生产力的现存状况而被迫调整,但是这体现出,在现代化建设初期,中国政府已然高度重视对资本的管控,而非任由资本无序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也并非是培养中国的资本家,而是社会系统内部不同禀赋的要素之间的差异发展,最终实现差异协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实行差异化发展,最终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面对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提出科学发展观、“两山”理论等实施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建设人类宜居的生态环境。回顾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资本视作手段,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包括提升生活水平、改进生活方式、改善居住环境等多方面的现代化。

(一)推动共同富裕消解社会成员之间的对立关系

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限制,私有制在短时间内无法被消灭,这决定了国际社会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使用货币作为资源分配、产品获取的交易中介,也意味着经济收入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全面脱贫,中国共产党以其独特的领导智慧带领中国人民团结苦干,推动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工业、农业的发展,协调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生产关系,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奋进。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关系国民的生存基础,但实现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依靠传统农业。中国共产党发挥体制优势,动员全国人民参与生产,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最终顺利完成“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化基础。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家的整体战略都是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至工业领域,最终完成工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是发展的龙头,最终要通过工业现代化带动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因为中国农民数量众多,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并非是一件易事,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会产生过剩的资本和产成品。如果仅仅将这些过剩资本和产成品输向国外,即对外投资和产品出口,那么中国的发展模式便与西方趋同,依靠掠夺外国资源和占领他国市场来实现自身发展。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引导之下,过剩的资本和产成品流入了乡村。工业资本给乡村带来了发展的动力,工业产成品的注入也使得农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虽然中国也面临较大的贫富差距问题,这是推行差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中国始终没有忘记那些占有社会资源最少、收入最低的贫困人口,没有任由资本的剥削扩张使得收入的鸿沟越拉越大,社会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而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开始着重强调共同富裕,做好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之间的利润分配。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便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都在乡村。农业利润率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农民想要增加收入单纯依靠农业产业发展很难实现,而工业产业的发展则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活力与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自身禀赋条件不同的社会成员消解了对立性,并且在共同富裕目标的引导之下成为一个国家实现发展的协同要素。利润率不同的产业也都承担着各自的历史使命,共同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得以逐步消解。

(二)坚持“两山”理论破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难题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力三大基本要素中的自然要素。人类依托劳动工具实现对外在环境的合理改造使其更适宜人类居住,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也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工业现代化使得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客观来讲,这些问题在中国承接了西方国家的产业转移之后,也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便立即作出调整:胡锦涛同志强调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两山”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两山”理论并没有离开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两山”理论并非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割裂开来,而是将生态环境和社会生产力视为一个总体性存在而统一起来[4]。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5]无论是绿水青山,还是金山银山,都是人的现代化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中国的回答是选择保护生态环境利益而放弃经济利益。换个角度说,中国政府将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视作是最大的收益,将保护生态环境视作保护生产力,从而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6]。

“两山”理论首先阐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分的经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当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很严重的影响时,应当舍弃经济发展而保护生态环境。“两山”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和财富增长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实现发展和保护生态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6]。社会发展的衡量指标不能仅包含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也应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财富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也不能仅围绕资本的增殖,而是要致力于为人民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势必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6]。中国政府不仅制定《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投资超过3万亿元在七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基础上实施九大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本土环境治理落实有效,而且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提高中国贡献力度,制定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计划表,向世界彰显了中国治理环境污染、保持良好生态的决心。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塑和谐的国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协作共生的关系,而非是被资本异化了的竞争和对立关系。国与国亦如此,共同生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国家,尽管在肤色、文明程度、发展现状等方面有着差异,但是如同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一样,每一个国家也应该拥有独立自主发展的权利。中国领导人多次提及中国永不称霸的承诺,强调中国致力于构建平等互利、互惠共赢的和谐国际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不接受‘强国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7]中国式现代化没有将本国的发展权利凌驾于他国之上,在捍卫自身独立发展权利的同时,也积极捍卫他国平等的发展权利。中国式现代化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将他国视为原材料来源国、产成品销售国,而是将他国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推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坚持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最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和平发展、责任共担、合作共赢”为基本价值理念,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交往准则,打破了零和博弈、丛林法则等西方价值理念的发展“悖论”和“血酬定律”,为全球治理体系观念改进和达成国际共识提供了有效路径[8]。在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期,中国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战略,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以本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意味着资本主义逻辑的不平等共同体正在向平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转化。一方面,国内大循环将本土资源、劳动力、产品市场串联起来,利用技术创新和科技驱动,在消除区域发展差异的同时,推动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红利,也为世界经济体系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在参与国际大循环中,将相关优势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输出国外,提高第三世界的基础工业水平,加快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各国实现跨越发展都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摆正现代化的发展指向,避免再次陷入围绕资本逻辑展开的现代化进程,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推行现代化过程中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基本国情出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世界发展难题的解决贡献了中国智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为人类社会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全新选择,做出了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资本现代化发展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