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教学研究热点和趋势可视化分析与思考
2022-12-05李琼珊孙晓娟葛振英
郑 红,李琼珊,孙晓娟,徐 楠,葛振英
(1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开封 475004;2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物信息研究所;3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务办;△通讯作者)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医学院校要根据现代医学模式和我国卫生服务的发展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模,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1]。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知识体系的主干课程。为了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医学人才,近年来,我们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为了充分了解病理生理学教学研究的发展,本文检索了2002年以来的相关学术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我国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和热点分布,为后续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
我们以“病理生理学教学”为主题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发表日期限制在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15日,排除资讯摘要和畜牧与动物医学类论文,共获得1 031篇学术文献。
1.2 方法
我们在CNKI数据库将获得的有效文献进行格式转换,将文献导出为Ref格式。本研究选择科学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 5.6 R5版本构建知识图谱,具体设置如下:Time slicing(时间跨度)设定为2002年至2022年;Year per slice(单个时间分区)设定为1年;Term source(主题聚类词来源)选择标题、摘要、作者关键词与关键词累加;可视图显示选择静态聚类视图和合并网络视图。
2 结果
2.1 2002-2022年发文量统计
我们对纳入的1 031篇文献按照年份进行统计,统计出2002-2022年病理生理学教学类论文每年发文量,绘制了折线图(图1A),显示2009-2015年间波动较大,2022年仅统计到5月15日,所以文献数量较少。为了更好地显示发文量的变化,我们又绘制了每7年合并柱状图(图1B),结果显示2009-2015年间发文量最多,2009年度论文88篇,是前一年发文量的2倍多。这应该是受到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影响。病理生理学专业教师更加重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进入活跃期。
图1 病理生理学教学论文数量变化趋势
2.2 病理生理学教学研究热点
2.2.1 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 关键词能反映出论文的核心内容,中心度是衡量关键词权重的基本指标。具有较高的频次、中心度的关键词反映了在一定时间内此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2002-2022年出现引用频次大于25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排名前三位的关键词分别是:教学改革(153次)、教学方法(111次)、实验教学。
2.2.2 关键词聚类图谱 绘制关键词聚类图谱(图2A),也可以直接反映病理生理学教学研究的热点。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多少与显示的数字(#0-#7)成反比,聚类关键词较多的有“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等,说明这些方面是2002-2022年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2.3 病理生理学教学发展趋势与前沿
2.3.1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指的是某一段时间内被引或共现频次突然增加的关键词,可以用来探究某一领域的研究主题和未来发展方向[2]。图中“Year”表示的是该数据出现的首次时间。“Strength”表示的是突现强度,强度越高代表短时间内该词出现的次数越多。“Begin”代表的是该关键词成为热点前沿的时间,“End”表示的是该关键词成为热点前沿结束的时间,中间的时间段长度代表热度。我们使用CiteSpace获得2002-2022年病理生理学教学前10个突现词(图2B)。结果显示,“翻转课堂”的突变强度最高,且自2016年至今一直是热点;“微课”“雨课堂”和“自主学习”是近几年突现强度较高的关键词,反映了从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改变;而“课堂思政”自2020年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2.3.2 关键词演化分析 我们通过关键词Timeline分析绘制出2002-2022年间病理生理学教学研究演进情况的可视化图谱,结果见图2C。横轴代表演进时间,#0-#9代表关键词,从图可以看出2009年以前病理生理学教学关注是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等传统教学;2009-2015年间则是关注改革创新,例如自主学习、创新实践、课程改革和临床实践等;2016-2022年间互联网教学受到更多的关注,例如MOOC、云班课、微课等。这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促进了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自2020年以来,网络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更是快速普及并发展,保证了教学的有序进行。
图2 基于CiteSpace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文献分析
2.4 期刊分布
通过文献来源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哪些期刊对这一主题更加关注。有关病理生理学教学刊文量位列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基础医学教育》《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和《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在统计范围内,这3种期刊的总发文量319篇,约占总检索文献数量的31%。
3 分析与思考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主干课程,也是医学生进入临床课程学习的桥梁。本文利用CiteSpace对2002-2022年间病理生理学教学研究的发文量、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发现近20年间相关论文发文量整体稳中有增,在2009-2015年间发文数量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其发文量是2002-2008年间的2倍多。这体现出2009年两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对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关键词聚类和突现分析发现,病理生理学专业学者按照国家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结合科技的发展,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2012年,教育部和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指出,医学院校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3]。从关键词时间图谱,我们可以看出2009年以前的教学研究主要是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完善;2009-2015年间则倡导教学创新。2012年后,多种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应运而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同时也改变了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启发式的指导。2016-2022年间,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多种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雨课堂、云班课等智慧终端促进了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尤其从2020年以来,这些平台完善的功能为教学的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4]。
2018年,教育部、卫健委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明确了要深化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学改革,把对学生德医双修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作为改革关键点[5]。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将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
针对学生胜任力的培养,我们应调整现有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分离的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6],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总结汇报能力等,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将RBL(research-based learning)引入病理生理学教学中[7],积极开展本科生导师指导下的小组文献研读,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创新大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文献阅读习惯和科研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医学生作为医学事业的后备军,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因此坚持立德树人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8]。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除了结合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把思政教学融于线上线下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对学生悉心的关怀和耐心的指导更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学生。
总之,本研究通过对20年间病理生理学教学研究文献的分析,明晰了病理生理学教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明确了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努力方向,为后续更好地开展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