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对新生儿脐带脱落的影响研究*
2022-12-05邱长莲刘睿君廖文峰
邱长莲 刘睿君 廖文峰
(1 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江西信丰 341600;2 江西省定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定南 341900)
脐带是胎儿与母亲胎盘间联系的桥梁,可供胎儿进行气体交换、输送血液、营养和排出代谢产物。脐静脉主要是向胎儿输送血液,并为其供应氧气及营养物质;脐动脉是将血液从胎儿运回到胎盘,同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送到胎盘[1~2]。研究表明,过早结扎脐带会导致胎盘中血液积存,在脐带中残留的血液会导致胎盘剥离困难,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导致产后出血。新生儿断脐期间伴有少量渗血与炎性分泌物,极易引发脐部感染[3]。早断脐法是新生儿娩出后就进行断脐,这时脐带还有搏动,胎盘中的血液还可向胎儿输送,如果断脐带太早,可能会引发新生儿贫血等,且新生儿抵抗力低下,若处理不当,容易导致脐部感染和出血[4~5]。而太晚断脐带很有可能会造成胎儿体内红细胞增多、黄疸加重。因此,临床关于何时断脐争议不断。有研究显示[6],胎儿娩出后并不能即刻建立自主呼吸循环,推迟断脐处理不仅可为其提供血流等,还可增强新生儿抵抗力,防止缺氧造成新生儿窒息。本研究主要探讨论延迟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对新生儿脐带脱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至2022 年2 月我院收治的160 例足月顺产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所有新生儿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GNYYY2019-0916)。
表1 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n 男[例(%)]女[例(%)]胎龄(周) 体质量(kg)对照组观察组χ2/t P 80 80 42(52.50)40(50.00)0.100 0.752 38(47.50)40(50.00)39.45±2.56 39.81±2.16 0.961 0.338 3.28±0.74 3.37±0.68 0.801 0.424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新生儿足月且分娩方式为顺产;产妇无宫内感染情况发生;产妇无精神疾病及沟通障碍。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者;患有先天性疾病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断脐法:胎儿娩出10 min 内将脐带剪断,以5%碘伏对脐轮及其周围皮肤消毒两次,止血钳上端0.5~1.0 cm 处使用无菌脐带剪剪断脐带,5%碘伏消毒残端。将双气门芯套扎在脐部,新生儿排泄沐浴后,使用75%酒精对脐带残端及其周围皮肤消毒,完毕后贴无菌脐贴,直到脐部干燥,自然脱落。护理人员每天定时进行常规脐部护理,使用碘伏消毒脐带残端及其周围皮肤,更换新的脐带卷。同时,新生儿出生后第4 天,护理人员采足跟血做新生儿疾病筛查,并检查新生儿的脐带。观察组予延迟断脐+自然干燥法:待脐带活动停止后(1~3 min)进行断脐。胎儿娩出后,护士首先清理胎儿呼吸道,用毛巾裹住胎儿,放置在母亲两腿之间,保证胎盘位置较低或与之平行。胎儿娩出后5~30 min 娩出胎盘,若30 min 后胎盘仍未娩出,可手动取胎盘素。待脐带停止搏动后用止血钳夹住脐带两端,止血钳间隔2~3 cm,剪断中间,用75%酒精对脐带及其周围皮肤消毒两次,擦净脐带断端的黏液与血液,用5%碘伏消毒,在距离脐轮0.5~1.0 cm 处套扎脐带,松开止血钳,5%碘伏消毒,无菌纱布覆盖脐部包扎。给新生儿穿清洁、宽松的衣服。待新生儿排泄或沐浴后,用5%碘伏对脐带残端及其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保持干净清洁,直至自然脱落。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情况,正常脱落时间为1~7 d。正常脱落率=正常脱落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创面、脐部感染、脐部渗血及脐周发红情况。(3)比较两组新生儿发育情况,1 min Apgar 评分、5 min Apgar 评分、出生72 h 血红蛋白含量及72 h胆红素峰值。Apgar 评分[6]通常用来评估新生儿状况,总分10 分,得分越高提示新生儿状况越好。采集断脐72 h 后新生儿足底血,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含量。于断脐24 h 后检测胆红素,持续3 d,最高值为峰值,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4)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硬肿、黄疸及贫血。(5)比较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脐带脱落情况比较 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正常脱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脐带脱落情况比较()
表2 两组脐带脱落情况比较()
组别 n 脐带脱落时间(d) 正常脱落[例(%)]对照组观察组t/χ2 P 80 80 9.10±2.28 6.43±1.42 8.891 0.000 52(65.00)74(92.50)18.077 0.000
2.2 两组脐带情况比较 观察组脐带残端创面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脐部感染率、脐部渗血率、脐周发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脐带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发育情况比较 两组1 min Apgar 评分、5 min Apgar 评分及72 h 胆红素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2 h 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发育情况比较()
表4 两组发育情况比较()
组别 n 1 min Apgar 评分(分) 5 min Apgar 评分(分) 72 h 血红蛋白含量(g/L) 72 h 胆红素峰值(μmol/L)对照组观察组80 80 t P 9.24±0.48 9.22±0.41 0.283 0.777 9.41±0.52 9.46±0.53 0.602 0.548 150.78±7.27 165.43±6.88 13.091 0.000 172.51±10.15 173.23±9.92 0.454 0.651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硬肿、黄疸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5 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PSV、Vm 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EDV、RI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6。
表6 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6 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组别 n PSV(cm/s) EDV(cm/s) Vm(cm/s) RI对照组观察组80 80 t P 36.08±4.36 37.86±5.43 2.286 0.024 7.59±2.74 7.65±2.77 0.138 0.891 17.27±5.50 19.09±5.72 2.051 0.042 0.84±0.18 0.82±0.17 0.723 0.471
3 讨论
新生儿脐带中含有1 条静脉与2 条动脉,通常为浑浊的白色,且脐带血管被含水量较高的华通式胶质包裹。脐带被剪断后,血管在重力作用下立即收缩,导致大量水分溢出,残端迅速干瘪,在腹壁表皮上收缩形成肚脐。新生儿循环系统的建立受脐带结扎方式影响。良好的脐带结扎可避免新生儿脐带出血,减少脐部感染。现阶段,传统产科断脐操作中多为分娩后立即结扎、切断式断脐。结合最新的医学研究可知,新生儿脐带脱离的过程中会伴有渗血或炎性分泌物,极易引发脐部感染。因此,为了提升新生儿的生存质量,预防感染、渗血,可酌情延长脐带脱落时间[7]。
产科通常应用早断脐方式,并用无菌纱布覆盖脐带残端方法处理新生胎儿。但研究表明,断脐过早会致血液存积于胎盘,使胎盘难以剥离,从而危及产妇生命[8];另外,早断脐会延缓脐带残端干燥速度,断脐期间炎性分泌物可能会引发新生儿脐部感染[9]。近年来,有研究指出,胎儿娩出后尚未完全建立呼吸循环系统,且依然存有血液供应,适当推迟剪断脐带时间对产妇以及胎儿安全性较高,且可预防胎儿贫血[10~11]。立即断脐是第三产程积极处理的步骤之一,目前依然被广泛推广的原因在于,可减少产后输血,争取新生儿复苏时间,提高产科工作效率,减少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与疾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有助于收集脐带血。但是没有循证医学证据可支持立即断脐的优点。同时,逐渐有研究证实了立即断脐可减少新生儿血容量,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新生儿贫血。
脐带残端一般于5~15 d 内自然脱落,但其未脱落前易滋生各类细菌,故发生脐部感染风险较高,而脐下腹膜血管丰富,且与身体内其他血管相连。因此,病原菌可通过脐部血液进入到新生儿体内,引发严重并发症[12~13]。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正常脱落率、脐带残端创面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脐部感染率、脐部渗血率、脐周发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延迟断脐+自然干燥法更有利于脐带脱落和脐部愈合,降低脐部感染、渗血等风险。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14]。分析原因为,新生儿娩出后,脐带内仍有部分血液向胎儿运送,停止搏动后其血流量明显减少,此时进行断脐操作可有效减少出血[15]。另外,脐带于脱落期会不断产生分泌物,会对新生儿造成一定影响,而将脐带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仅可避免腹部束缚,也可使水分蒸发加快,脐带残端也能够更快结痂脱落,护理难度和感染风险均较低[16]。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72 h 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贫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延迟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较常规治疗更有利于新生儿后续生长发育,并可减少贫血发生。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新生儿体内血液和红细胞增多,延迟断脐可在胎儿娩出后继续利用脐带向新生儿运输血液,从而提升新生儿的血容量,血红蛋白水平因此提高,可避免发生呼吸困难;此外,脐带血中含丰富的抗氧化物质、造血干细胞等,可运送至新生儿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增加机体铁元素储备量,改善贫血症状[17~18]。此外,延迟断脐及自然干燥法可缩短脐带脱落时间,降低脐部感染、渗血率,强化新生儿免疫力,促进脐部愈合。考虑新生儿娩出后短时间内脐带依然处于波动状态,部分血液会由母体沿着脐带传向新生儿。脐带停止波动后内部血液大幅度减少,这时进行断脐操作残端为白色,出血量大幅度减少,甚至不会再出血。
新生儿娩出后胎盘内依然留存部分血液。足月儿1/3 的总血量留存于胎盘中,早产儿胎盘血液的残留量为总血量的1/2。胎儿娩出后,受子宫收缩与压力差的影响,胎盘将残留血液经过脐带输送给胎儿,这一过程被称为生理性胎盘输血。如果过早结扎脐带,会导致生理性胎盘输血无法进行,容易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造成血容量不足。同时,早产儿出生后,其心肺功能较足月儿更低,出生时血容量相对不足,血压不稳,心肺功能难以确保正常运行。并且,血容量减少会导致灌注不足,对大脑血液循环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导致新生儿大脑缺血。血容量不足还可导致新生儿铁储备缺失,引发缺铁性贫血,对新生儿远期神经系统发育造成影响。延迟断脐可为生理性胎盘输血提供充足的时间,增加新生儿的血容量。结合相关研究,延迟断脐30~45 s 可使得早产儿的血容量增加8%~24%。血容量增加有助于预防新生儿贫血,稳定新生儿血压,提高新生儿心肺系统的顺从性,增加重要脏器血液灌注,避免供血不足引发并发症,降低新生儿期输血率[19]。
综上所述,应用延迟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护理新生儿可提升脐带创面清洁、干燥度,降低脐部感染、渗血发生率,有助于新生儿后续良好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