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2022-12-05冉洁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34期
关键词:品格学科素养

●冉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多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当下创新人才培养正从杰出的、领军型创新人才扩展到关注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可塑性能力培养。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挖掘创新潜质的关键时期,应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和核心,辅以校本课程构建实施,创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着力培育核心素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构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创新人才培养核心理念

从人才发展战略角度看,创新人才,多指高精尖杰出的、具有领军作用的新型人才。将创新人才培养要素运用于高中阶段,要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的可造性。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要做好“一个根本三个坚持”,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引领”,在培根铸魂中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以情化理”,在心灵灌溉中强化教育力量;坚持“同向发力”,在空间拓展中强化阵地建设[1]。探索个性化、差异化人本教育策略,促进学生自我研究、自我发现与创新素养可塑性能力发展。

1.借鉴“5C”核心素养模型

“5C”核心素养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素养、创新品格、合作与沟通五个维度。细分为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质疑批判、分析论证、综合生成、反思评估;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同理心、深度理解、有效表达;愿景相同、责任分担、协商共进,共16 个二级维度[2]。其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包含价值取向的重要导向作用,强调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重于认知维度,创新思维的审辩性、批判性、想象力、发散性、多维性、组合性,是创新能力中深度学习能力、探索潜能、质疑创新能力与创新技能等创造性能力的基础,也是自我革新能力、意志品质、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创新品格形成的心理基础。

2.以课程体系为支撑

突出新时代人才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培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与教育规律,设计出尊重学生、符合实际需求、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自我、自然、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彰显个性、激发创新精神。

3.基于情境创设与实践探究

新课程改革注重问题引领、创设情境、实践探究,实践是学生最本质的研究活动,学生是研究活动的实施者、操纵者和控制者。因此在国家课程、课外项目实践活动、社会活动中,应结合时代发展、科技发展中的问题或关键点,以适宜性任务驱动,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推理论证、得出结论并进行反思,在自主探究、思辨论证、合作交流中增强独立性、发挥主动性,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找准课程目标定位

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以学业发展为基础,从兴趣、技能、可持续发展与特色发展四个维度,实现学生创新品格塑造、创新知识积累、创新实践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培养人格健全、学业优异、个性鲜明、特长突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一级目标包括情感与品格、必备品格与学术能力、科学探究与实践,二级目标包括团结、协作、坚持、科学精神、积极健康的心理、发展个性、特长发展,学科必备知识、学科创新思维、学术研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

(三)创建课程结构模式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结构模式,即通过课程聚焦核心素养,向外层分别是课程实施形式、实施途径与策略。以立德树人、学科核心素养、创新素养生成为核心目标,以国家学科课程、项目实践课程、社团活动课程为支撑,注重“创知、创践、创品”三个创造环节,坚持“课程教育、实践研究、个性生长”三类途径,实施“基础性、生长性、综合性”三级评价,形成“微研究、微项目、微作品”三类成果,提供“组织管理、专业学术、多元支持”三种保障。课程内容设置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纽带,设置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基本技能实践、情感与品格三大课程模块,三大模块课程功能各有侧重,方法通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课程是基础与重心,另两类课程是拓展课程,重在个性化知识结构形成、兴趣聚焦、潜能开发,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创新品质并内化为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课程重在打破学科课程壁垒,突出创新知识获取、兴趣聚集、潜能开发及素养提升,与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理论和操作实践相吻合,能为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四)突出课程特征

以学科课程为根本载体,聚焦学科教学设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优化课程育人。发展学生个性需求与潜能,运用第二课堂、社团、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发特色化课程,通过实践探索,为学生技能、学术、品格等综合发展提供基础。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具有如下特征:动态性,随着课题研究不断深入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变化等,构成课程体系的课程及其内容也应动态调整;特色性,根据学科特性形成特色化课程设计,体现特色化研究策略;递进性,课程体系中的每类课程应递进式规划,在深广度上不断发展变化,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提高综合素养;无界性,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多课程融合,资源共享,实现个体全面发展;选择性,新高考提供了学科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项目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实现个性化发展。

(五)运行课程实践模式

1.培养模式层级内容及目标

课程建设与发展意在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紧贴新课程标准,推动学习方式变革,激发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课程特色化发展,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层级内容及目标。基础层,践行国家学科课程,达成“创知”目标:培养学术能力,聚焦创新知识、创新问题、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学术取向、兴趣爱好、个性倾向、智能水平,培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技能层,通过3D 打印作品、科教活动、物理实验、项目实践活动课程,达成“创践目标”:培养创造能力,聚焦创新实践、创造性品质、创造性产品,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人才;应用层,开设羽毛球社、动漫社、心理社、音乐社、生物社、志愿者活动课程,达成“创品”目标,聚焦创新品格、艺术才能、领导力、特长、艺术才能、身心健康,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课程实施

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重视课程实践,丰富情境体验,在实践中获得“创新知识”,落实“创新实践”,培养“创新品格”,落实“创知、创践、创品”[3]“三创式”特色课程内容,培养创新人才。

(1)创知

创知模块旨在通过国家课程,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开展创新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模式以创新为基调,以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科学思维——检测评价——反思建构”为基本思路,探索以新高考能力为本的“三创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包括“问题、探究、体验、测评”四大模块,“问题”即问题引领学习任务与目标,把问题解决过程作为体验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作为学生自主生成发展的过程;“探究” 问题解剖的思路、策略、方法、技巧,在探究中总结知识内在规律,体会知识本质,在证实与证伪的反思中总结、更新思路,在追逐中收获;追求知识与能力的形成过程,获取科学与人文精神,在体验中提升思想、情感、态度、品质,获得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学会反思、总结、创新;“测评”,及时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深化知识理解和感悟,矫正错误,总结方法,揭示规律。

(2)创践

创践模块旨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以下几类课程:一是研学课程,包括科技研学和文化研学,如3D 打印模块,通过“提出问题——设计项目——初识软件体验建模——学会创造做个杯子——艺术畅想设计花瓶”,学生带着项目动手实践解决问题,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二是融合课程,包括3D 打印、物理stem 课程、基于ArduinoUno 套件与Scratch 编程软件的系列科教活动等;三是实验研究类课程,包括趣味物理、生物实践活动、研究报告等;四是比赛类课程,如创新作文大赛、科创作品大赛等。以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课外实践活动、科技大赛等特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使其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或提出新颖、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3)创品

创品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以多种选修课、学生社团为有专长学生提供拓展性课程或活动。以动漫社、音乐社、生物社、心理社等社团,培养学生领导意识、合作与沟通技能、民主素养、团队精神。如青年志愿者活动类服务性学习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特点,建立学校教育和社会的紧密联系,旨在把学生培养成能独立思考判断和独立工作,有责任意识、主动意识,以及合作、交往、关爱意识,具备自主性、创造性等优秀品质的人。

(六)完善评价体系

在研究实践中,可从评价形式、内容、成果、推广等维度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创新发展动力。

采用多种评价形式:一是实时评价,在活动过程中采用教师评、学生自评与互评方式;二是过程评价,发掘活动经历值,以及过程创意、才艺展示、冒险精神等体验值,注重阶段评比、展示交流等;三是成果评价,进行实践类、设计类、研究类、分析类成果评价。

注重品格、学习力、表现力、表达力、领导力、沟通与合作、成效与创新等内容评价。

采用文字性描述、等级性表达、符号标注等评价手段,运用量表法、自评法、互评法、点评法等评价方法,注重专家评价,研究报告、发明创造、申请专利、论文发表、学科竞赛奖、科创大赛奖等由评审专家评定。引入社会评价,充分运用网络传媒手段,如QQ、BBS、博客、微博、圈粉、直播、自媒体等,展示、评价实践研究成果,提升社会影响力与关注度。

上述评价在不同课型中所占比例不同,在课程群评价体系中可动态调整、合理配置。通过评价,让每位参与者了解自身成长变化,把握思想认识、态度表现、创新行为、发展趋势与方法步骤。明确发展重点,优化发展策略,增强学习责任感,促进主动学习;强化创新导向,促进创新基础知识与技能、实践探索与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意志品质与道德情操等素质发展。真正发挥好评价的预测、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的整体育人功能。

二、搭建“三三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为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三三平台”保障模式,即三机制、三平台模式。三机制包括:导师制,为实践课程与活动提供专业指导,有固定指导教师开发课程和进行实践活动指导;激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供展示和表现平台,如开展学科竞赛、科创作品竞赛、创意比赛等多种赛事活动,并对师生活动成果进行奖励,激发师生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的投入热情;保障机制,学校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功能室、对外联系窗,以及师生管理、评价反馈等规章制度,并对实践活动提供仪器设备采购、校外专家指导和教育规划。三平台有:大型活动平台,如校园体艺节等活动平台,为社团学生创新素养发展提供“进阶”机会;交流平台,为学生课题研究开展、活动方案设计等,开展师生共研交流活动;推广平台,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引导学生写作创作、传播作品,以“用户思维”和“客户体验”促进发展。

三、效果体现

(一)学生发展

能个性化成长和自主发展,会独立思考、判断、选择和成事,成为具有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对自己进行准确角色定位的创新人才。在研究实践中,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创新科创作品、自媒体作品,形成多种成果。

(二)教师发展

科研能力明显提高,从教学型向研究型、创新型、专家型教师发展,取得优异成绩,有多篇论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并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在各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全国展示课、部优精品课、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科创大赛国家级、市级等多种奖项。

(三)学校发展

彰显特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课程与文化融合,形成了有效的课题研究蓝本,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活泼、斗志昂扬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促进学校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形成多元化办学体制,办成具有特色的优质学校。

(四)社会影响

课题组成员在多个场合分享经验,如学校讲座、区交流活动、骨干培训交流、市交流和高校交流专题讲座,在上游新闻、本地新闻、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体做专题报道。

我们以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为依托,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坚持“点线面体”立体课程建构原则和思路,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立足点,建构“课堂+项目+社团课程群”模式,激活了创新人才培养主体的内生动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科研能力和个性品质。

猜你喜欢

品格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