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红色研学旅行目的地标杆城市的研究
——以安阳市为例
2022-12-05曹婕
曹 婕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狭义的研学旅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研学任务为指引,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形式,主动探究“研学任务”完成研学目标的一种活动。广义的研学旅行,还包括研学活动之前的规划准备、预习以及结束后的学习拓展、研学评价等活动。研学旅行作为“第二课堂”将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结合,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提高城市内涵建设、增加就业、增添城市发展新动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一、红色研学旅行的必要性
(一)当前思政教育难点和重点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系重知识传递和技能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理想信念、人文素质提升。在全球市场经济背景下,外来文化的渗入挤占意识文化领域,例如,种类繁杂的课外书中有出现丑化国人的插图引起不满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薄弱之处,青少年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领域出现模糊和消极情绪,如青少年出现“躺平”“摆烂”等网络热词。
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年学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重大、作用关键,要做好“庄稼人”,用思政课补钙壮骨、固本培元,助力青少年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二)思政教育教学新要求
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研学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2021年全国两会现场,习近平主席说:“这个‘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2022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要有针对性地在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要一体化、具有连贯性。
因此,让红色研学旅行成为教育各阶段中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这“四个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教育青少年一代的特殊课堂和鲜活教材。
二、红色研学旅行的可能性
(一)安阳本地研学资源丰富,组成了深度研学的主要内容构架
首先,安阳具有各类大中小学教育主体数量优势。安阳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各类中小学在校生数量多,另外有安师、安工、河护、安职、安阳学院以及安阳幼师等众多高校,在校生规模人数为研学提供了参与主体。
其次,安阳位于大陆板块交界处,有自然条件多样性优势。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西部背靠太行山脉,东部平原辽阔,有秀丽的自然风光。
再次,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优势。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中,安阳都留下了深刻的民族文化印记,形成以殷墟为代表的殷商文化。
最后,属于华北战区拥有众多蕴含着丰富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的优秀红色文化优势。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历史长河中,安阳这片热土也留下了革命、爱国、红色的印记,这些数量众多和种类丰富的红色文旅资源,为红色研学旅行提供了丰富选材。
(二)城市转型发展需要新动能
安阳市在中部地区的工业领域方面有着重要地位,新时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安阳市也在寻求转型发展新方向,探索文旅研学等成为安阳经济发展新动能。
因此,深度剖析安阳现有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设计重构研学路线及活动,打造一套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群体的研学旅行路线,打通人才培养新路径,打开城市发展新动能。
三、红色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安阳市红色旅游和红色研学游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目标群体上:研学路线设计专业性及目标群体针对性不强,流于逐利导向
安阳研学资源内容丰富、层次多样,其中多种路线可以涉及不同学科、不同研学目标,要把安阳既有资源、景点、主题元素重组成不同主题路线,需要做大量专业性、知识性工作。学校设计实施红色研学路线,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学习特点、研学目的、资源的便捷性、适配性和安全性等。而近几年由旅行社经营的研学在其路线的制定方面出现了点与点之间没有连贯性、杂乱无章、过度逐利、随意定价等问题。
(二)研学内容上:红色研学资源缺乏系统整合与规划
安阳红色资源丰富,量大面宽,研学旅游资源缺乏系统整合与规划,缺少主题研学旅行课程的统编教材。因此,可以根据教育目标按路线、分专题设计相关红色研学课程,打造“安阳标杆”,形成“安阳特色”。
(三) 研学形式上:“游”大于“研”和“学”
首先,由于研学游本身“以游来学”,容易造成浮于表面,“游”大于“学”或只“游”不“学”的情况,必须明确研学游的教育原则,“游”是表现形式,“研”和“学”才是目的,应该做到“研”有深度、“学”有高度。其次,我国红色研学旅行起步较晚,大中小学缺乏开展红色研学旅行的实践经验,未能有效发挥红色研学旅行的思政作用,趣味性互动性小,学生的活动参与意愿低,加上研学内容与课内教材有所脱节,家长认为研学意义不大,因此,也使部分学校和家长对研学游有是“游”不是“学”的固化印象。
因此,要使研学游不局限于风景的走马观花、景点的拍照留面,重点是深挖其中的关联性理论,重构各个路线的内涵建设,使安阳研学游变得有深度。
(四) 体验方式上:研学主体参与方式单一,体验性不强
从形式上来看,目前研学主要方式是学生跟随导游的讲解参观图片、文物,看视频,欣赏影视作品或演出,位于游学的被动方,缺乏主动参与感、互动感;从内容上来说,研学游产品缺乏对当地特色文化的梳理概括和内涵提炼,因此体验方式需要创新。
(五)人才培养上:研学参与人才的培养机制不成熟
首先,我国研学旅行专业人才资源稀缺。研学游要做到游有所学、游有所研,研学导师很重要。红色研学游实践人才包括研学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推广者、研学导师等,他可以既是研学内容的参与制定者、组织实施者,也可以是研学效果的主导者。研学导师主要通过前期研究、路线活动设计、带领参与、讲解互动,使参与者受到精神上的感染,从而内化于心,达到研学旅行目的。然而,目前旅游从业者、艺术工作者、旅行社企业、教师职业分工不明确,缺乏对红色研学游实践人才范围的认定、培训、考核和管理机制。
其次,安阳红色研学旅游参与者大多为旅行社带团、景区讲解、社会培训机构野外拓展、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学校参与度低,因而专业性、知识性不强,逐利性强,他们更多采用定制开发的模式,缺乏跨学科教学的知识和能力,难以设计出思政教育导向的研学课程,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企业资质、教师资格以及课程内容的监管应逐步完善,建设深度研学游,打造具有思政意蕴的研学,应发挥思政教师的重要作用。
四、提升红色研学旅行的实施路径
红色研学旅行实施主体是各类学校,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依据研学主题,选定研学基地,研学旅行课程团队对目的地进行实地考察,深入地挖掘研学地点的德育思政教育价值。学校领导与具有良好资质的旅游公司或相关参与主体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开发出突出安阳特色的精品研学旅行路线以及活动,即围绕安阳鲜活的红色教育资源,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研学旅行路线、编写研学教材、设计时间互动,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以及系列互动参与中,牢记红色历史,重温革命历程,缅怀革命先烈,感悟爱国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爱国情、报国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实处。
在此过程中,有几点注意事项。
(一)政府应提供政策性保障,加强研学旅行基地试点建设和研学导师人才的培养考核认定、加强研学项目宣传
政府应颁布促进红色研学的发展实施方案、研学导师职业考核标准和认定,挖掘地方红色资源,立足自然、人文及社会资源推进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各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要珍惜荣誉,在基地建设、课程研发、活动组织、队伍建设、安全保障、宣传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水平,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提供更好支持。培养认定研学导师,提高其理论素养,提升其教学能力,为开展研学活动提供政策支持、主体参与和场地支撑。宣传部门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学生喜爱的途径宣传红色研学旅行项目,开设安阳研学直播号、公众号增加社会认可度,增强文化影响力。
(二)学校应提供价值观方向性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进行教材建设、课程设计,形成安阳当地特色研学教材
学校加强研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指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创新研学旅行活动设计,观摩优秀案例展示,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研学旅游路线的设定应依据不同主题开展各学科交流和研讨,加强安阳本地大中小思政课教师红色研学手拉手备课机制,制定研学课程标准、教材,精心制定具体红色研学路线以及相关活动。
(三)实践基地应加强教学新技术的融入与应用,以新科技新方法参与研学旅行
新技术在其他领域的运用可以为发展红色研学旅行提供借鉴和参考。比如,红色影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根本指导思想反映深刻的历史发展内涵,在研学教育中可以开设研学微课、红色影视文化选修课等方式。又如,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发展,在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发挥出每个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有助于学生进一步领悟红色文化内涵,升华爱国情怀。再如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的运用,利用相关技术在云端还原历史场景,使内容变得活泼、丰富、智能、有趣,同时减少参观者与文物的直接接触,利于保护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四)研学导师建立综合反馈研学效果的考核评价机制
研学旅行依托集体旅行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教育。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机制,从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研学导师评价、社会评价、研学基地评价等多方评价考核本次研学活动成为关键一环,通过结果反思过程,利于研学游的完善与发展。
(五)市场参与主体负责红色研学旅行周边文创纪念品的开发,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旅游文创纪念品,作为文化载体,将无形的文化输出化为有形的实体,既能达到教育作用,又能提供新的推广途径,可以是一个城市或一个景点的名片,深得年轻人喜欢。目前安阳研学旅行市场文创产品的设计,数量偏少、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因而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创新能力,自行制作和开发研学旅行文创产品,政府研学基地也可以根据不同实践基地的特点,设计推出个性化文创产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五、主题研学路线初步规划
安阳红色研学游根据不同主题,规划不同路线,使受教育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厚植爱党爱国思想。
路线一: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研学路线,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好”的道路自信:殷墟(奴隶制社会)—马氏庄园(封建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路线二:筚路蓝缕百年党史研学游,用历史的眼光见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袁林(封建王朝的覆灭)—马氏庄园(党领导革命的指挥部)—纱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热情建设)—新农村东彰武村(新时代)
路线三:培育工匠精神追寻大国工匠研学游(可根据研学团体不同身份职业规划多条路线):安钢(工匠精神)—红旗渠(红旗渠精神)—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校史馆、医道馆、梅庚年雕塑、南丁格尔雕塑(医德精神)等。
路线四:生态文明绿水青山研学游,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安钢(工业文明)—太行大峡谷(生态文明)—汤河湿地公园(生态文明)
路线五:文字溯源周易卜辞研学游,认识文字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文字博物馆—殷墟(甲骨文)—羑里城(周易卜辞)—安阳图书馆
此外,还可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古城城墙军事科技游、航空航天文化国防游、医疗产业园生命文化探索游、消防安全教育研学游、中医康养研学游、现代农业生态粮食安全研学游、城建局力学搭建物理研学游、新农村劳动教育研学游等,学生通过手工体验、模型制作、职业扮演、人物访谈、野外拓展、书法摄影兴趣班等方式参与,从而高校可以打造红色研学文化品牌项目。
本地独特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研学旅行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独特载体,各级政府、学校、研学导师、参与企业、文化创意部门等应当充分利用安阳以及周边资源发展研学旅行,为新时代培育更多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青年人才。